為什麼81-1式步槍到現在都沒有完全退役?

獨孤玄鐵劍無鋒


我國著名的81式槍族,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替換56式衝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口徑還是保留了原有的7.62毫米,通過使用時候發現,81式步槍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武器,設計和生產也是當時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精度好、動作可靠、操作維護簡便,深受官兵們喜愛。

81式步槍至今仍未退役基於以下三點,第一點就是它的庫存量仍然很大。81式步槍從研發之初到停止生產的時候,已經生產了數百萬把。從一線部隊中退役了以後,還將一部分81式步槍支援給了其他國家。

即便如此剩下的81-1式步槍還是太多了,狀況良好、還可一戰的81式步槍還有大批大批的在倉庫中,銷燬和封存對於81-1式步槍來說都是一種消耗,不如在二線或者是邊防中繼續使用這款步槍。另外81式步槍的使命目前還沒有達到,81式步槍的研發目的是為了消耗掉中國在上個世紀生產出來的大量的7.62X39毫米子彈。

在80年代以西方國家的主導的小口徑浪潮出現的時候,解放軍就已經決定將中國的下一代步槍定位為小口徑,這一理念直接催生了95式、03式等武器。但是解放軍同時也注意到中國對於7.62X39毫米子彈的保有量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一種什麼地步?作為專門為了消耗7.62X39毫米子彈的81式自動步槍,服役了30多年也沒有將這些子彈消耗完畢,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經消耗掉相當一部分了,因為也沒有太多部隊使用81式步槍了。

還有就是,81-1式步槍還是十分好用的,不然也不會有“永遠的81槓”這樣的名聲。從最近的圖片來看,目前使用81-1的部隊還有海軍陸戰隊,訓練新兵配發的“一把鋼槍”就是81-1式,除此之外還有邊防、解放軍炮兵部隊等。

對於邊防來說,81-1式步槍也是他們所需要的,因為他們的任務區域經常是一些開闊的平原、山地。在於不法分子對峙的時候,就需要81-1式這種射程較遠的步槍對敵人進行壓制。曾經就有邊防部隊的戰士反映說,95式步槍在與擁有外國狩獵步槍的不法偷獵分子對峙時,遭到了對方的壓制,因此還是希望將81式步槍換回來。

目前解放軍的這種步槍搭配是合理的,81-1步槍用於二線部隊和新兵訓練中去,讓庫存的81-1式步槍繼續在軍中發光發熱,一線部隊仍全部列裝95式、03式步槍,便於後勤進行統一的彈藥補給。從某些廠的舉動來看,中國雖然不生產81-1式步槍了,但是81-1式步槍的庫存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一些廠推出了81-1式步槍的現代化改裝套件,在槍身上加裝了導軌等部件用於安裝現代化配件,可以看出81-1式步槍還是有一定活力的,並且可以再戰30年!


雷姐的機械空間


哨兵小虎第723條回答。

作為一名背了81—1式步槍12年的老兵來說,小虎對81—1式步槍可謂是一往情深啊!

作為一款經過戰爭檢驗的老牌步槍,雖然是一款過度槍型,其依然依靠其優異的性能受到廣大士兵的青睞!


至於他為什麼沒有退役,小虎認為主要還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換裝步槍需要一個過程!

任何一款新式步槍的列裝都有一個過程,經過列裝→改進→再列裝→再改進→大面積換裝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通常持續時間較長,快的5~10年,慢的甚至30年以上。

所以就會存在有的部隊還在使用81—1式步槍,而有的部隊已經用上了比95步槍更新式的03式步槍了。


二、81—1式步槍依然能夠滿足一些部隊的需求。

對於內地的一些空軍部隊,或者是機關大院,本身環境就相對比較安全,對槍械的需求和使用通常會依靠下面的建制單位(旅、團、營級單位),所以本身擁有81—1式步槍就是為了站崗放哨,所以對新式步槍的需求並不是很迫切!

甚至有些機關大院還在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站崗,這也是結合了自己禮儀形象的需要!

三、步槍的換裝通常不是足額換裝!

步槍再換髮時,通常是以連或營為單位,有點類似“試驗田”的性質。所以,通常是步槍連已經換髮了95式步槍而維修連則還是用81-1式步槍。

甚至對於某些非步兵團級單位,只是配發一個連的數量,保證全團能夠正常訓練即可,剩下的等再新裝備時再配發!

四、81—1會作為民兵、預備役用槍列入戰略儲備物資。

81—1式步槍,作為一款經典的步槍,其性能並不過時,把一些單位換裝後的步槍進行收繳,作為預備役和民兵的武器裝備,也是符合國防戰略需求的!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謝謝你的閱讀和關注!


哨兵小虎


昨天剛回答了95式步槍為何不退役,今天受邀給大夥說說對於81式步槍為何到目前為止還未退役。首先,81式步槍準確來說,應該稱其為81式自動步槍。

1983年量產服役至今,實際上從某些角度來講,已經算的上是退役了。儘管這把槍射擊精準,但其還是有不少弊端的。

就比如這把槍上面配備的刺刀,目前在現代化軍事中,已經逐漸被淘汰了。除了和敵人近距離作戰以外,只能當做一把匕首使用。相對於現代的多功能刺刀想必,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其次,在說說這把槍彈夾設計,在我看來就是打不完彈夾中的子彈,就休想補充子彈。要知道,這可是很大的一個弊端,一點靈活性都沒有。試想一下,在使用過程中,彈夾中子彈快用光了,剛好敵軍停止開槍,這個時候是補充子彈最好的時機,然而它的彈夾卻是打不完子彈,就補充不了,這個很影響作戰的好吧。

並且,這把槍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它是一把過渡的自動步槍,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用來應急的,沒想到卻用到了現在。而其之所以沒有退役,在筆者看來就是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將這些老式步槍充分利用起來,發光發熱。

(大半夜手摳鍵盤不容易哦,對你有用的話,麻煩關注點個讚唄!)


軍武視界


國企當基幹民兵時,除了54手56半和56衝這三把老槍射了最多以外,81槓玩的機會也非常多,當然單位並未裝備此槍,是到駐地第1軍某部去打的。

當時,軍民共建關係非常好,除了玩槍打靶,都上部隊食堂吃飯,伙食真心好,一般前面10發打單發,100米臥姿射擊,基本上都能上靶,極少出現脫靶現象;後面20發會打連發,能上靶8、9發,算是成績很好了,畢竟連射時容易脫靶。

在95式包括95-1式,以及03式這兩大類三把同為5.8毫米口徑的自動步槍裝備部隊以後,在56半56衝徹底退出現役的前提下,目前,依然有為數不少的邊防部隊和武警包括地方公安裝備著81槓7.62毫米自動步槍。

原因就是95系列是無託步槍,彈匣在扳機後面,持槍時人得貓著腰,所以有許多士兵到目前為止還是不適應無託槍,至於瞄準基線過高,射擊時煙霧過大等弊端,還是不說為妙就此剎車。

其中,95式步槍沒有空倉掛機機構,是軍人吐槽最多的地方,沒有空倉掛機機構,和平年代關係不大,但戰時一把不會提醒彈匣是否打光子彈的步槍,絕對不受使用者歡迎。

03式步槍上馬,還是因為對無託式步槍心中沒底,所以採用的是傳統的摺疊式槍托,但這把槍實在是乏善可陳,不僅在外觀上,而且質量以及重量上,都不能令軍方滿意,大喇叭狀的消焰器讓人忍俊不禁,這是什麼東東?膛口裝置啊!都什麼年代了,還這般土包子的設計。

很晚出世的03式,竟然還是無法安裝皮卡汀尼導軌系統,國內步兵單兵裝備落後於國內起碼一代,由於槍管沒有95式步槍長,質量也不如95式,所以有效射程包括射擊精度都不如95式。


由於5.8毫米彈丸超過300米以後,存速性能下降極快,400米以上彈丸殺傷力遠不如7.62毫米彈丸,特別是在高原地帶使用時,存速性能差特別明顯,因此是部隊保有81槓的原因之一。

當然,保有一定數量的81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庫存了大量的7.62毫米彈丸需要儘快消耗,所以除了積極外銷7.62毫米彈丸以外,得繼續將81槓服役下去。

況且,81槓是經過實戰檢驗非常可靠的一把自動步槍,使用非常方便,快慢機變換柄在機匣左側,握把上方,0為保險,1為單發,2為連發,變換時用握住握把的右手姆指即可變換。

切換彈匣時,一隻手就可以完成,左手用待換彈匣底部敲擊卡銷就可把用完的彈匣卸下,翻手腕就把待換彈匣裝上了,非常快捷簡單。

81槓有一個貼近實戰的地方,那就是表尺,在不需要超精度射擊時,根本無須考慮調整表尺的問題,只須把表尺板的護翼槽對準準星護圈,套上目標即可射擊,最簡單的三點一線,非常實用簡潔。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好多軍迷都知道,81-1步槍嚴格說來是一款小口徑自動步槍。


這款突擊步槍從服役到現在已經裝備了快40年,當時81步槍在部隊裡可是一款深受歡迎的武器,戰士們說,它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射擊的時候震動小,槍體穩定,射擊的時候更加從容,因此命中率也高。

81-1之所以這樣穩定,是以為它的導氣箍上增加了新型的氣體調節器,上面有有大小兩個氣孔能夠自由選擇。如果是正常角度射擊, 選擇小孔就能確保自動機靠後坐。81-1步槍的金屬槍托不但可以摺疊,而且造價低、成本低。前面的刺刀不僅也能摺疊,還可以取下。


設計師們還在復進機座尾端增設了一個凸臺裝置,克服了56步槍限制機匣蓋槍身後坐力太大,機匣蓋容易進機座上彈射出來 巨大缺陷。

81式步槍還有一個最大的長處就是不僅能使用榴彈發射器發射反坦克槍榴彈,還能發射40毫米槍榴彈。

因此,在實戰中81式比56式有更多的優點,更多優勢,其精度跟動作可靠操作上都優於56衝鋒槍。

家鄉有句俗話說捆住好捱打,意思是說有了壓力才有動力。


81-1步槍的問世就是因為有了來自越南戰場的壓力。當時在越南戰場,美國人留下的5.56小孔徑步槍神氣活現、大顯神威、非常放肆。而我軍的56步槍在跟它的較量相形見絀,處於下風。

而且56步槍穩定性不好,在叢林作戰這個缺點就更加明顯,甚至還比不上蘇聯舊款的AK-47。在這種情形下,前方紛紛向後方反映,希望有一種步槍能替代56步槍,彌補56步槍那些缺陷。

接到前方的反饋,有關部門非常重視,他們參考了好多國外的步槍,仔細研究了它們的優缺點,借鑑了它們長處,克服了它們的缺點,自己加以創新,在快的時間生產出來了一款新式步槍,也就是81-1步槍。


81-1步槍從設計定型到裝備部隊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比起79步槍的10幾年研發到裝備的時間,可謂是火箭速度。

81式步槍是個大家族,家族成員有81式步槍,81-1式步槍,還有81式班用機槍。這些武器雖然型號不同,但結構相似,原理相似。其中自動機擊發機和復進系統以及導氣系統都能通用,就是供彈器都能通用。

有人說81-1是過渡步槍,其實和81-1相比,81步槍才是真正的過渡步槍,81步槍槍托是木頭的,成本較高,所以沒有大量生產,只製造了4萬隻。81-1無論是產量和裝備範圍,服役時間都算是臺上唱戲的主角,為我軍建設立下汗馬功勞。



科技在發展,武器也在進步,任何一款武器都是各領風騷數十年。自從95步槍問世以後,81-1步槍已經退居二線,但由於生產數量大,庫存多,配套子彈多,全部棄之不用也非常可惜。

而且81-1步槍在前線雖然有點過時,但擔任二線任務綽綽有餘,完全夠格。

因此,81-1的身影還活躍在我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我軍邊防部隊和武警部隊,以及地方公隊伍,81-1步槍還在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小約翰


81–1步槍除了裝備使用年限到期的外,並沒有退役,它目前還在我軍一些二線部隊、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當中使用。

我們都知道81–1這型步槍算是蘇聯AK–47突擊步槍的衍生型號,是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後研製的,在這之前我軍步兵分隊使用的是56式槍族,也就是: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56–1式班用輕機槍,這三型槍從1956年列裝部隊之後參加過所有的邊境戰爭...從使用的效果來看總體滿意,但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56式槍族也暴露出來很大的問題!



56式半自動步槍雖然在400米內很精確,可問題是叢林戰當中容不得較長時間的精確瞄準,並且亞熱帶戰區植被茂盛幾十米外根本看不到敵人,也沒法進行法瞄準,最好的辦法就是向敵人大概隱藏的位置“潑子彈”!而“潑子彈”這個事情56式半自動步槍也做不到;56式衝鋒槍雖然和越軍使用的AK–47/AKM突擊步槍都是一種槍,但是這個槍的氣導管活塞原理設計,連發過程中槍口跳動很厲害,使得射出的子彈散佈面積也大,在200米外精確性嚴重下降!
AK–47在射擊時由於活塞運動使得槍口跳動的很厲害,很難控制!越遠的距離子彈散佈越大,射擊精度也跟著越差。

而1979年我軍“懲越戰爭”後雙方進入到了邊境線“犬牙交錯”的陣地戰狀態,56式衝鋒槍在200米外不能較精確的擊中敵人不符合我軍作戰要求,是我軍不能接受的!

所以,必須要研製一型具備56式半自動步槍精確射擊和56式衝鋒槍火力猛、機械性能可靠的步槍替代56式半自動和56式衝鋒槍才行。
81步槍是在1979年開始研製的,通過對56式槍族幾十年的生產經驗積累,在我國著名槍械設計師王志軍的帶領下對56式衝鋒槍的一些使用問題進行了改進,於1981年完成定型,並且在1983年大量列裝到部隊,1984年“老山戰鬥”被中大量使用,在陣地戰和“貓耳洞對峙戰”當中確實是有效的壓制了越軍的AK–47/AKM突擊步槍!並且81式系列還第一次實現了我軍槍械的槍族化,81式步槍和81式班用輕機槍有60%以上的零部件可以互換,這對於後勤保障有極大的好處,在戰場上如果步機槍發生故障更換零件後就可以繼續戰鬥。

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81步槍可以使用我國庫存量極大的7.62×39毫米子彈,我國當年引進蘇聯:西蒙諾夫SKS步槍、卡拉什尼科夫AK–47步槍、捷格佳廖夫RPD輕機槍後,也引進了M43型7.62×39毫米子彈生產線,在1960年代初~1990年代末差不多40年的時間裡製造了上百億發的該型號子彈!這些子彈雖然經過戰爭的消耗和大量的外貿出口外,仍舊有極多的數量在軍火庫內,如果不生產一型與之匹配的步槍,讓它慢慢的到了失效期將是極大的浪費!所以81系列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81槓除了出口到其他國家外,也出現在了外國民用槍械市場,外國槍械迷們對81槓的評價都是“良好”,戰術性能要超過AK–47,是性價比很高的槍械,就連卡拉什尼科夫大師訪問我國時在試射了81步槍後也認為:它是很好的步槍!

目前我軍裝備的95系列步槍有年頭了,可能又出現了性能更好的槍族,估計在“十.一閱兵儀式”能看到,但是81槓並不因為有新的槍族出現就會退役,老槍是一代經典!它仍然可以在部隊、武警...等需要的地方發熱發光!


皇家橡樹1972


產量大啊,81槓是當時列裝全軍的自動步槍,這麼大個基數擺在那裡,退役不完不是挺正常的,你就看民兵到現在還有一堆拿56半訓練的,何況八一呢

81槓出生的急,從7-80年代國外的新槍都已經小口徑,大量採用鋁、聚合物材料來看。81槓還在用7.62x39中間威力彈以及鋼木槍身是落後時代的。但它也集合了56半、56衝他們的一些成熟機構,因此可靠性上沒問題,精度也不錯。

然而等95出來之後,小口徑的低伸彈道,高初速,高穿透,更好的人機功效,更輕、短而緊湊方便現代化作戰這些優點就把81槓碾壓了。

但新槍的換裝是需要時間的,總是從按緊迫程度一步步來,野戰部隊最迫切,那麼你們先。後勤啥的一年也摸不到幾次槍,就慢慢來。

等到95逐漸裝備多了,退下來的81還能丟給民兵,民兵也算是終於換掉了56半...軍剩的56半就能當便宜貨出口賣了。


瘋狗的輕武


81-1式自動步槍以及其81式班用機槍在冰雹看來只是從眾多的一線主力作戰部隊裡,尤其是擔負戰備值班或者具有較為明顯的作戰使命的部隊裡逐漸的被後期的95式槍族所取代,但並不意味著81-1式就成為了退出現役的單兵自動武器,充其量只能說是退居二線。


上圖是81-1,下圖是81式。

81-1是81式自動步槍的改進型,最大的變化就是由原來81式的固定木託還為了可以摺疊的鋼託,看似不大的變化,卻充分體現了設計者對於機械化裝備大規模裝備後使用空間的考慮和過渡。

81-1式自動步槍,老兵們對他的愛稱是81槓,可以說是我軍歷史上一款絕對經典的自動步槍,也是我軍歷史上真正以“槍族”身份出現的單兵自動武器,其另一款“槍族”夥伴即是81式班用機槍,相互之間有超過70%甚至80%的零部件通用。





相信老兵們對於81-1式自動步槍的喜愛和崇敬程度一定高於95式自動步槍,這裡面其實有很多的因素,網絡上對於這兩款單兵作戰評論也是非常的激烈,尤其是後者無託的設計和過高的瞄準基線更成為了眾多爭論的焦點。81-1式自動步槍經歷了實戰的考驗和驗證,儘管設計之初的本意就是為了解決56式自動步槍的射擊精度以及故障率的問題,7.62毫米的口徑讓81-1不但威力十足,而且精度爆表。


81-1式自動步槍成為了一代經典,儘管其當時只是作為應急的方案出現在世人面前,但不俗的戰場表現和優異的穩定性,足以令其牢牢的站在我軍單兵武器的榜單上。95式自動步槍的裝備,81-1式自動步槍彷彿就要走進歷史的晨風中,但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不少的部隊裝備這,在一些外國國家軍隊裡,同樣可以看到他英俊麼面容!!!!!!

但伴隨著軍事理論和武器裝備的創新和進步,尤其是西方國家小口徑武器的大量裝備,小口徑步槍逐漸的成為了我軍下一代單兵的制式武器,同樣的短小的槍身在狹小空間內的使用也擺在面前,於是沒有槍托設計的小口徑的95式應運而生,但從目前的種種跡象我們可以看出有託步槍將重返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序列,這也是無數人的期待。


冰雹藍天


武器的選擇不是看威力和美觀以及精神寄託,而是看軍事思想變革,武器是為了適應軍事思想而存在的 現代戰爭步兵大規模作戰的機會不多了,小口徑步槍更適應現在的軍事背景 當然81還是支好槍,其實56半也是好槍啊,要看在什麼背景下需要什麼槍,然後才是選擇裝備什麼武器 ,62MM的子彈95式並沒有完全取代81式,95式使用的是5.8MM口徑的子彈而81使用的卻是7.95式從結構和自身重量上優於81所以軍隊才會換裝95式步槍,這樣使用95的士兵比使用81的士兵單兵攜彈量要多,而且81的精度也比95低 ,95式步槍採用5.8口徑,解決的了7.62口徑步槍侵徹力大而對軟目標破壞力小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子彈重量,增加了容彈具容量,減小單兵負荷,這也正是如今流行小口徑步槍的原因。 與81相比,95在技術上佔有很大優勢,由於大量採用工程塑料和最新的設計,95步槍重量輕,長度短,射擊精度高,符合人機工程。 沒有95式輕,現在各個強國都完成了突擊步槍的小口徑改造。95式5.8毫米口徑,81式還是7.62毫米。要說威力還是56式(AK47)衝鋒槍威力大!不也淘汰了!要順世界潮流!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輕聲問候3


第一,勤儉節約的傳統……當時生產的太多了,沒用完,賣一部分,支援一部分,還有富裕,接著用唄,不然全都白瞎了

第二,廣大的國土範圍,有高山有平原有海島,在高海拔地區,缺氧,5.8毫米的子彈動能下降,影響戰備,就需要較大口徑的!

第三,對手不一樣了,世界發展的太快防彈衣普及率高,不能像打巷戰一樣小口徑的夠用,以後我是說萬不得已發生戰爭,配做解放軍的對手的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的窮逼武裝分子,全身就一把ak,肯定是重頭武裝到腳的精銳對手用的某國的什麼5.56口徑的,5.8可以打到敵人不一定可以使他喪失戰鬥力,對於這種就給他上大口徑往死里弄,舉個例子:類似於絕地求生,就算你三級頭三級甲,我人均打炮,直接擊倒補死,不給你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如果可以我建議,把高射炮平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