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亡國之君,為什麼祟禎沒有揹負罵名反而同情居多?

金國將士xxoo趙宋皇室


崇禎皇帝朱由檢,作為明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在位十七年,直接導致了大明帝國的轟塌。然而,不管是在官方史書《明史》還是在後世的評說中,對崇禎大態度大多是懷念和同情,卻少有指責。甚至於,崇禎得以諡號為“莊烈皇帝”,併入葬明十三陵之一的“思陵”。

對於亡國之君來說,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那麼,拋開崇禎的能力問題,僅僅從後人的態度去探究,為何崇禎能贏得普遍同情而少有罵名呢?

1 明亡並非崇禎一人之過

明代滅亡,最直接的是在崇禎朝。然而明帝國的潰爛,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到了崇禎朝已經無藥可救了。

關於明朝的滅亡,甚至於連官修史書《明史》中都出現了“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這樣的語句。後人總結為“明亡於天啟,實亡於萬曆,始亡於嘉靖”。

這樣的形容或許誇張,但這至少說明,在明帝國的衰亡歷史上,嘉靖、萬曆、天啟都要負有相當的責任。

其一,嘉靖皇帝,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倒數第六位皇帝。嘉靖皇帝以小宗入繼大統,因為大禮議等事件,嘉靖對帝國的大臣們十分不信任。

於是,嘉靖皇帝開始修煉他的“帝王之術”,希望通過權力制衡來平衡和掌控朝局。然而,帝國的大臣都是通過層層選拔而進入中央政府的,也不會甘於受到隨意擺弄。

嘉靖朝,明帝國的開始了相當嚴重的黨爭和內耗。在帝國內部,爭權奪利,揣摩上意的官員越來越多,而正直的官員屢屢收到迫害;帝國外部,北部和西部丟失了大量的戰略緩衝地帶。

“庚戌之變”中,蒙古首領俺答汗甚至衝到了明帝國的首都北京城郊,劫掠一番後揚長而去。

因此,可以說,從嘉靖朝開始,明帝國的內部就已經腐爛,中央政府已經變形;外部軍備廢弛,邊境內縮,北方威脅重啟。首先為帝國埋下了滅亡的種子。

其二,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帝國倒數第四位皇帝。萬曆朝本來有張居正改革打下的基業。然而,萬曆皇帝親政以後,發現文官們的權力已經急劇膨脹,不僅自己在國事上受到掣肘,連自己的私生活也屢屢受到干預和指責。

這讓高高在上的皇帝感覺到十分的不舒服。年輕的萬曆皇帝採取的策略是,拒絕上朝,對於許多大事既不反對也不同意,消極怠政,拖延不決。

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政府部門職位空缺也難以得到有效的補充,明帝國的政府對帝國控制力度明顯減弱了。

在政府無力的情況下,帝國的亂象開始積累。萬曆朝晚年,明帝國出現了兩個巨大的危機。

第一是流民現象,當初朱元璋制定的戶籍制度已經完全被破壞,帝國的境內充斥著大量的流民,這極大地破壞了帝國的穩定,也降低了農耕帝國的生產力,使得帝國應對災難的能力變弱。

第二是女真人自主國家的逐漸形成。女真人一直是明帝國的附庸,奴兒干都司說明了明帝國在當地有效的統治。萬曆年間,努爾哈赤抓住機遇統一了女真各部,逐漸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並在薩爾滸之戰中擊敗了明軍,逐漸穩固了東北的統治。

帝國政府的怠政,使明帝國的行政和軍事效率變得低下,從而失去了將女真人扼殺在搖籃中的機會。等到薩爾滸之戰時,明帝國驚奇的發現,這個強大的對手已經可以憑藉某些優勢,和帝國扳手腕了。

其三,在明帝國衰亡的道路上,萬曆之孫天啟皇帝朱由校,是個難辭其咎的皇帝。雖然近年來,對於東林黨和魏忠賢的形象普遍有了新的爭論,他們的形象變得複雜而難辨。但天啟一朝,皇帝不作為、大臣勾心鬥角、宦官勢力水漲船高、明帝國更加沉淪、以致於難以挽回,已經成為共識。

如果滅亡是明帝國的一場不能治癒的癌症的話。開始發炎是在嘉靖年間;而萬曆則是癌變的開始,毒瘤已經開始顯症;天啟年間則是公開顯症。到了崇禎即位的時候,明帝國差不多已經癌症晚期了。

在嘉靖、萬曆、天啟、崇禎四位皇帝共同負責下,崇禎作為亡國之君,他的指責被分擔了很多。這是他能夠得到一個相對正面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崇禎的不可為而為之

不得不說,雖然沒能夠最終力挽狂瀾,崇禎的很多方法也毫無遠見甚至是錯誤的,但哪怕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崇禎皇帝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挽救這個帝國。從態度上來說,崇禎的作為是無可厚非的,甚至為他贏得了相當的讚譽。

崇禎年間的明帝國,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其一,崇禎元年,全國發生大災荒,流民+災荒,陝西首先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其二,財源枯竭,政府失去信用,頻繁的變動農商政策卻無濟於事。各種加派的軍餉苛捐雜稅讓百姓難以生存,而政府信用又嚴重透支,賦稅都難以徵收起來,加重了帝國的災難。

於是,整個崇禎朝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災荒,農民難以生存,只好暴動起義;政府大力征剿,好不容易有點成效;為了更好的穩定帝國,政府不得不加大賦稅的徵收以供應後勤;農民迫於過重的賦稅,難以生存,出現新的暴亂區,再次出現起義高潮;政府加大力度征剿···

面對這樣的情況,崇禎皇帝積極應對,做了很多努力。

其一,崇禎皇帝清除閹黨,打壓文官權力,保證了皇權的集中,有效使將近癱瘓的帝國各級政府重新運行起來.

其二,提拔和重用了一大批有能力有作為的軍事將領,積極應對此起彼伏的國內外動亂,不斷的調整策略,力求解決。包括袁崇煥、盧象升、陳奇瑜、孫傳庭、左良玉、曹文詔等人,都是在崇禎朝得以大展拳腳。(當然其策略的多變和信任的不長久也是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其三,崇禎皇帝本人的修養、勤政、節儉也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在政務上,崇禎宵衣旰食、殫精竭慮;生活上,崇禎衣食樸素,不事奢華。崇禎帝沒有聲色犬馬,大興土木;沒有意志消沉,得過且過。甚至於,崇禎還拿出皇傢俬庫補貼軍費。

其四,在已經難以挽回的餘地,崇禎皇帝依然沒有出現自暴自棄和耽於享樂的局面,這是我們往往忽略的一點。崇禎十七年,在帝國滅亡的前三個月,崇禎還多次調整部署、召見大臣商議,想要再努力一下。這樣的精神,比起王國之君陳叔寶、李煜這樣在劣勢面前意志消沉、享樂一天是一天、敵軍一到就投降的態度,崇禎的這種態度還是值得讚譽的。

中國人一直對“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十分讚譽,而崇禎正是這樣一個人。這讓崇禎所有的亡國之君中鶴立雞群,在史書和後世形象正面了不少。

3 崇禎之死和遺詔的魅力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進圍北京,不久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女兒,令外戚(一說太監)帶著自己的兒子們出逃,而後自縊於萬歲山(今景山)。

從這十幾年的經歷來看,或許對於崇禎來說,死亡並不是痛苦,而是一種解脫。

但已經回天乏術的崇禎沒有選擇投降李自成,也沒有出逃,仍舊具備相當的氣節。在理學、心學興盛的明朝,士大夫最看重的莫過於氣節了。因此,崇禎之死也為自己贏得了很多讚譽。

另外,崇禎的遺詔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諒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死傷百姓一人。-《明史紀事本末》

關於崇禎的這份遺詔的真實性,實際上是值得存疑的。但是,這份遺詔被《明史》和《明史紀事本末》兩本相對正統的史書所採納,因此流傳甚廣。

對於老百姓和士大夫來說,什麼樣的皇帝才是最值得懷念的呢?

老百姓或許並不在乎他有多麼功德巍巍、開疆拓土、四夷來朝,老百姓在意的是,他對他的臣民怎麼樣,他對帝國的百姓是否有愛護之心。

而同時,民族和國家責任感是士大夫對一個君主的基本要求,那麼,無條件認錯也算是一種責任感的體現。

而崇禎的這份遺詔,雖有推脫,但總的來說集愛民、責任感於一體,因此深得後世人心。

雖然崇禎朝的百姓或許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但在異族的統治下的清朝百姓和士大夫,還是願意相信崇禎的這份遺詔是真的。

崇禎皇帝的這份遺詔同樣為他贏得了相當多的同情和懷念。

4 滿清和士大夫的政治需要

以上三個原因都是崇禎皇帝能贏得普遍同情的重要原因。然而,這都不是最主要的。

殷商最後一代王帝辛,銳意征伐,擴大在東夷的領地;然而在牧野之戰一敗塗地,自焚而死。於是有了我們熟知的昏庸好色、貪酒酷厲的商紂王。

三國時期,曹操一生砥礪奮進,在分崩離析的中國北部重新建立秩序。劉備大器晚成,偏安一隅。然而,他們的形象已經真假難辨。

隋朝第二任皇帝楊廣一生致力於建立萬邦來朝的隋帝國,不說勵精圖治,也算是一代雄主。可惜用力過猛,終至亡國。於是,我們看到了荒淫無度、奢靡暴戾的隋煬帝。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都只能在歷史的縫隙中,去還原他們本來的面目。因此,明帝國繼承者的態度,才是決定崇禎皇帝能夠以怎樣的形象面對後人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對於崇禎皇帝的後世形象,繼統中原的清帝國的態度,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那麼,清帝國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崇禎形象呢?清帝國的官修史書《明史》中,這樣記載他們對待崇禎的態度:

是年(崇禎十七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賊于山海關,五月,入京師,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諡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明史》

以上記載表明,崇禎的諡號、入葬思陵都是清帝國統治者的官方作為,清統治者甚至還令臣民為崇禎服喪。

同時,《康熙起居錄》中記載了康熙皇帝前後大約五次拜謁明太祖孝陵,康熙為朱元璋手書“治隆唐宋”的石碑,現在還存在於南京明孝陵。

這些事件說明,與周王朝和唐帝國大力貶低殷商、隋帝國不同,清帝國並沒有大力貶低明帝國,反而還為明帝國歌功頌德。

這是為什麼呢?

周和唐都是直接打敗了前朝商和隋,為了增加自身的正統性和統治合法性,肯定要大力貶低商紂王和隋煬帝無道,這樣才能佔領“以有道誅無道”的道德制高點。

然而,到了清帝國,有一點點差異:明帝國直接滅亡於李自成農民軍,而清帝國是通過打敗農民軍和南明從而入主中原的。

清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需要贏得士大夫和臣民的認可和擁護,因此,清朝統治者抓住明朝並不是直接亡於己手的事實,把自己塑造成為明王朝的繼承者、打敗農民軍為明帝國復仇的正義之師、重新建立華夏秩序的正統王朝。

清統治者希望通過以這種手段來緩和民族矛盾,並加強自身的正統性。

因此,清朝統治者需要一個政治上十分正確、態度上十分勤政愛民、但能力上有所欠缺,被狡猾的農民軍欺負的,令人同情的崇禎皇帝的形象。這就是清帝國的態度。

而恰恰,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史》中記載的,也正是這樣一個令人同情和追思的崇禎皇帝。

因此,在前任皇帝幫忙背鍋的基礎上,在崇禎宵衣旰食、君死社稷作為下,在崇禎皇帝堅韌不屈的精神下,清帝國終於建立起了一個能夠贏得普遍同情、少有指責的崇禎的形象,也為自己的統治加固了一道防線。(完)

參考資料:《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清史稿》

多有疏漏,歡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上卿子彧


首先,歷史上能夠自殺殉國的亡國之君不多,更多的是投降的、被俘的、禪讓後安度晚年的和禪讓後被殺的這四種,投降的比如蜀漢劉禪、南陳後主陳叔寶,被俘的比如西晉最後兩個皇帝,北宋最後兩個皇帝,禪讓後安度晚年的比如漢獻帝,禪讓後被殺的比如南北朝所有禪讓的皇帝。這些人大多數甚至連最基本的尊嚴都不要了,投降封爵的陳叔寶給隋朝皇帝歌功頌德,禪讓的漢獻帝甚至把兩個女兒送給自己的大舅子曹丕,被俘的西晉、北宋皇帝給人家當奴僕,千古艱難唯一死,此言信哉!

在這種大背景下,成長於深宮婦人之手還能夠有勇氣自殺殉國的亡國之君,必然會得到大家的尊敬與同情。我查了一下,一共有六個殉國的亡國之君,有自殺的,有別人幫助“自殺”的,可能查的不準,即商紂王、後梁末帝朱友貞、後唐末帝李從珂、南宋末帝趙昺、金哀宗完顏守緒(雖然不是嚴格意義的亡國之君,他後面還有一個時辰皇帝金末帝完顏承麟,但實際上在他這金國已經亡了)、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這其中,趙昺是小孩子,被陸秀夫“自殺”的,刨去不算,剩下的五個亡國之君,都堪稱剛烈漢子,天子死社稷。而又以崇禎皇帝朱由檢最值得同情,“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據說是崇禎自殺之時留下的最後一份文字,可見至死他都還心繫百姓,不論他的能力如何,這個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而崇禎亡國,並非他的過錯,至少主要責任不在他。崇禎皇帝接手的就是一個快倒閉的爛攤子,繼位之後天災不斷,天災又導致人禍連連,東北又有新興的滿清不斷挑戰大明,崇禎修修補補也沒能補好大明,終於亡國了。由於崇禎本人比較勤政,無不良嗜好,死前又愛護百姓,因此後人對他報以很高的同情之心。


大黃扯點歷史


亡國之君有漢獻帝劉協,唐哀帝李柷,明崇禎帝朱由檢,清廢帝溥儀...

與其他的亡國之君相比,朱由檢有以下幾點特殊:

一,崇禎皇帝繼位之後,雷厲風行將閹黨魏忠賢及其黨羽全部肅清,鞏固了自己的皇位,使得朝野上下精神煥發。當然,此處也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一個小小的伏筆,使得東林黨人一支獨大,其實不便自己施展帝王權術。

二,崇禎皇帝繼位之時明朝已然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大名的江山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崇禎皇帝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付出全部的精力於明末龐大的文官集團作鬥爭,可惜明末的結黨營私,營私舞弊根本就不是其能控制的,這也就導致後來明君沒有軍餉而不攻自破。真如李斯所言儒家學者,就沒怎麼做過什麼事,除了自身的利益。

三,北京城被攻破之時,崇禎帝命後宮妃嬪全數自盡,同時殺了自己的兩位女兒,讓小太監帶著三位皇子逃跑,自己逃亡煤山,以素髮蒙面吊死在煤山,終結自己的一生。貫徹落實了明朝不割地,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方針,確實值得同情。

四,明朝滅亡的最主要的問題包括小冰河世紀導致顆粒無收,農民起義頻發;後金崛起,叱吒風雲;朝廷內部結黨營私,東林黨一支獨大,不能有效的推行皇帝的命令;階級固化,土地吞併嚴重,這也使得農民起義。內憂外患最大的原因是農民起義,並不是滿清豪強的入侵。

崇禎帝勵精圖治,但是天災人禍導致大明朝滅亡,崇禎皇帝保留了大明最後一絲尊嚴,所以大家對其同情更多一點。遺言道:“真自登基以來,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至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 勿傷百姓一人。”


司馬笨李白


在我個人看來啊,崇禎身為亡國之君之所以被同情因為幾下幾點。

一 因為崇禎所統治的明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好人建立的朝代。現在我們所有人都稱自己為漢人,所以身為亡國之君的他,也讓大家打心底的可惜,在對比他後邊的清朝滅亡時,給我們所帶來的影響什麼馬關條約啊,什麼八國聯軍進京城啊相比,我們還是有事會不自發的同情他。

二 因為崇禎是最為亡國之君中。很有我們中國人骨氣的君王,他把祖宗的家法“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說法表現的淋漓盡致。他雖亡國,但是卻沒有如同其他亡國之君,失去骨氣。他選擇的是,已死開保全祖宗就給他的江山社稷。這一點也使得我們後人十分敬佩,怎麼可能回去詆譭他?

三 是因為崇禎皇帝,更是亡國之君裡的典範,明朝被滅不能說是他的責任,在他剛接手帝國的時候,帝國就已經風雨飄搖了。他成為皇帝之後,更是勵精圖治,期望可以中興大明。但因為大明其實已經積重難返病入膏肓了。使得他縱然有通天入地只能,也無法改變。最後造成國破家亡的局面。這些我們後人看在眼裡,怎麼可能去詆譭謾罵他。他也僅僅是一個生不逢時的皇帝罷了。

我是昊濤說史。大家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告訴我。讓我們一起探討那些有趣的歷史!


昊濤說史


第一 崇禎帝態度是很好的 為帝17年 嘔心瀝血維持著搖搖欲墜的大明帝國,雖然結果不怎麼樣 但他做到了在自己的能力內做好的一切。 第二 他以帝血 洗刷了所有作為亡國之君所能得到的恥辱,維護作為帝國皇帝最後的臉面。 第三 他遺言 任賊分裂朕屍 勿傷百姓一人。這句話給他至少加分40 要知道古代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有毀,在古代 皇帝給死刑犯最大的賞賜就是留全屍。你就知道崇禎帝這句話在當時的意義有多大了。所以崇禎帝除了能力之外確實沒辦法噴。


打雜小組第一副組長


在幾十個大大小小王朝的亡國之君裡,毫無疑問崇禎是影響最大,最受世人同情的一個,這是因為:

首先,崇禎是一個勤政的帝王,勤勞肯幹活的皇帝自然更能得到老百姓的諒解和同情。畢竟勤政是態度問題,效果是能力問題,崇禎的工作態度一直很端正;

其次,崇禎很節儉,對寶馬珍玩啥的都沒興趣,吃穿用度都很樸素節約。堂堂一國之君,為了國事緊巴巴的過日子,因此即便最後亡了國,後世也能原諒他;

再次,崇禎不怎麼近女色。一般皇帝后宮都是奼紫嫣紅,可崇禎就那麼幾個嬪妃。連陳圓圓那樣的絕色佳人送到身邊,也被他拒絕了。中國人歷來喜好美色,可一個皇帝卻能不沉溺於此,因此即便崇禎工作能力差也能得到諒解;

第四,崇禎雖然治國不行,但他接手的本就是個爛攤子,因此明朝最後亡國也不能全賴他。這一點人們心裡都很清楚,他為了挽救大明朝,已經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了最大的努力;

第五,崇禎雖然剛愎自用,為政操切,但他也不是完全諉過他人。在他最後幾個月時間裡,多次下罪己詔細數自己的不是,這種負責任的態度也能打動許多人;

第六,崇禎遺詔是:“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自己都沒命了,心裡卻還裝著祖宗顏面和老百姓,崇禎比大多數帝王有胸襟;

第七,崇禎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亡國之君,離我們最近,人們最熟悉,自然也能博得更多的同情;

第八,帝國將亡之時,崇禎沒有選擇逃跑,而是在他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到了最後一刻。並選擇了最慘烈的上吊自盡,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一祖宗遺訓,比大多數帝王更有氣節。



我的乾坤


導讀: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作為一位悲情帝王獲得了大家的同情,這給非常的難得。可以說崇禎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把該做的都做了(想法是好的,但是能力和手腕確實成問題),但是依然無法阻止大明王朝這艘鉅艦劃入深淵。為何崇禎皇帝作為亡國之君明顯獲得了與其他亡國之君不同的輿論支持,甚至在死後還被對手安葬在了明朝皇家陵園十三陵。筆者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崇禎是自由的,能夠親自掌握政權。沒有被太監或者權臣架空,可以真實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治理國家和平定叛亂。第二、崇禎為挽救大明王朝確實兢兢業業,不奢侈腐敗甚至皇后都親自織布。崇禎把內怒中的錢都拿出來作為軍費。第三、當叛軍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崇禎沒有逃跑,也沒做軟骨頭投降。而是踐行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剛烈的自殺身亡與國同修。這值得大家的尊重,所以即使是對手李自成也以帝王禮儀安葬了崇禎。


朱由檢是個悲劇人物,如果在王朝平穩期做個守城天子應該是綽綽有餘。而且應該還應該有不錯的名聲,但是在內憂外患的王朝末期崇禎的剛愎自用、獨斷多疑就會被無限放大。最後在苦苦堅持了十七年後與大明王朝一道沉淪。但是與唐末帝、宋徽宗等末代帝王相比,崇禎既沒有被權臣篡權被殺又沒有被外敵俘虜苟延殘喘。而是剛烈的選擇自殺陪這個王朝一起滅亡。下面我們詳細說一說崇禎作為帝王的可取之處,也許就是這些讓崇禎作為亡國之君獲得廣泛的同情。


能夠掌握大權,沒有被權臣架空也沒有宦官掣肘

雖然明朝的宦官勢力膨脹與漢唐有一拼,但是那是明朝帝王扶植前來與文官集團對抗和奪權的對象。所以看著明朝宦官很威風,但是他們始終是皇帝的家奴沒有像漢唐的同行一樣對明朝的皇權造成任何影響。因為他們的權力來源和依附於皇權,可以說沒有帝王他們什麼都不是。所以九千歲魏忠賢以及客氏的勢力很輕鬆就被崇禎連根拔起。

再說權臣,明朝以文馭武的特點根本不會形成權臣。武將的地位低,而文官集團的內閣制度也是集體負責制。雖然有內閣首輔在,但是為了文官集團的權力也必須把皇帝高高在上的供起來。所以崇禎上位後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掌控明朝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來平定叛亂。在亂世中能夠掌握局面這是大家認可崇禎的第一個原因。



崇禎為挽救大明王朝在十七年的帝王生涯中兢兢業業、嘔心瀝血

崇禎繼位以後力圖重振雄風,他剷除魏忠賢等閹黨、啟用了一大批治國的能臣和賢臣,例如楊嗣昌,孫傳庭和洪承疇等。讓朝堂為之一振,大明迎來了皇帝關心朝政的新局面(以前多位皇帝不理朝政)。十七歲的朱由檢打算憑藉自己的勤勞和能力讓這個200多年的王朝再次換髮新生。

崇禎對於國家的各種政事都是非常的勤奮並且刻苦,沒有奢侈腐敗貪戀富貴和美色。十餘年如一日,崇禎埋頭政務直到明朝滅亡。他不斷的更換內閣成員和平叛大將,但是由於他剛愎自用多疑的性格造成平叛效果寥寥。為了平定叛亂和東北的後金,崇禎沒有顧小家,而是把內帑的皇家財產也拿出來充作軍餉。而皇后周氏甚至親自做飯和織布,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宮中節省下來的費用充作軍費。可以說崇禎已經盡力了。大明得不到振興,叛軍和外虜得不到平定是制度和他個人能力的問題。

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後面臨著三大勢力: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其二為崛起的後金,其三為農民起義軍。由於東林黨為首的文官的掣肘,崇禎始終不能發揮明朝的全部實力。文官系統一方面嚷嚷忠君愛國,一方面不斷兼併土地不交稅。這造成明朝末年的可以徵稅的土地越來越少,而把賦稅加重到農民身上。在明末的陝西一畝地的稅收甚至到達三兩銀子,農民交不起稅要麼逃亡要麼造反。所以這農民起義軍的壯大和貪婪的文官集團有很大的關係。

當李自成已經兵臨城下,崇禎皇帝打算向朝臣們借錢來做軍餉。但是大臣紛紛說沒錢,可見文官都自私到了什麼地步。而李自成佔領京城後通過拷掠就弄了數千萬兩銀子,可見明朝的大臣還是有錢的就是不給國家用。崇禎有這樣的臣子,縱有心也無力迴天了。

當官的都把錢往自己兜裡撈,而把大明江山當成皇上自己的。這就是在掘明朝的根,客觀上促進了明朝的覆亡。其實還是制度和貪婪造成的,即使累死崇禎也無濟於事。所以後人對崇禎充滿了憐惜和同情。這是第二個原因。


君王死社稷:崇禎沒有選擇屈辱的投降和逃走,剛烈的自殺與國同休

與宋徽宗和宋欽宗相比,崇禎朱由檢沒有屈辱的投降;與唐玄宗相比,在敵人兵臨承下的時候沒有逃跑避難。崇禎在國家大難的時候,剛烈的選擇了自殺殉國。他踐行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訓,無愧一代帝王。這也是後人同情他的第三個原因。

當李自成兵臨城下時,崇禎帝要人沒人,要兵沒兵,要錢沒錢,要糧沒糧。在朝堂上崇禎和大臣商量如何退敵,大臣們都不說話。崇禎心裡悲涼到:“我不是亡國之君,你們都是亡國之臣。”當太監曹化淳開城門放李自成攻入京時,崇禎敲響景陽鍾但是無人上朝。

崇禎不禁悲從中來,在皇后自盡後去煤山上吊自殺。他留下遺書:“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崇禎披髮掩面,身穿藍衣,左足赤露,右著朱靴與國同休。崇禎真正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

這樣剛烈的方式,讓很多人佩服。即使是敵人李自成也不得不以帝王禮儀把崇禎和周皇后下葬在明朝皇家陵園,這就是現在十三陵中的思陵。雖然很簡單,但是畢竟以一國之尊下葬與苟延殘喘的其他帝王相比要好很多。


小結:

崇禎皇帝是個悲劇人物,他在錯誤的時間繼承了皇位。雖然費勁心力,但是依然在天災和人禍面前失敗了。雖然不能拯救大明王朝,但是他心甘情願自殺以赴國難。雖然崇禎有剛愎自用以及多疑的缺點,但是他的表現依然讓後人給予他更多的同情。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老夫斧正。


歷史縱橫帝


因為崇禎傻呀!

直到臨死,崇禎才搞明白,氣的破口大罵曰:文臣誤我,致失天下,文官個個可殺!

這幫自詡忠君愛國的儒家道德君子們,既非忠君,也非愛國,他們效忠的是儒家道統,儒家的倫理道德。

他們以道德判定朝臣忠奸,作為國家內外政策的標準,方法雖有效有違道德亦不可為。

基於道德,大明對外不準言和,敢言和立刻就會被判定為奸臣。

基於道德,崇禎不能離開北京。

基於道德,大明可以亡國滅種。

基於道德,漢人可以剃髮易服,淪為亡國奴。

對他們來說,崇禎吊死,為儒家倫理道德殉葬,大明滅亡才符合儒家的倫理道德,他們自己改換門庭,投降滿清,照樣可以滿口仁義道德。

崇禎以他的生命和大明的社稷為代價,換來了這幫儒家道德君子們的同情和讚美,所謂道德骨氣就像大明的一道招魂幡,是大明最後的輓歌!


暴雨狂風一片海


同樣是亡國之君,為什麼崇禎沒有揹負罵名反而同情居多?因為崇禎有亡國之君之名,而無亡國之君之實。換句話說他有挽救明朝的決心,卻沒有挽救明朝的能力,他盡力了。

明朝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歷經開國,中興,衰落,敗亡,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走完了他的歷史軌跡。而明朝之亡早已埋下了伏筆,傳至崇禎,已是內憂外患,大廈將傾,所以罪不在崇禎,至少不是主要責任。

那為什麼崇禎博得的同情比罵名多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勤政簡約

崇禎皇帝是一位少有的工作狂,沒日沒夜的處理政務,且極其儉樸,不喜歡鋪張,他也是有力挽狂瀾之志的,這從他剛上位鐵腕處理魏忠賢,剷除閹黨,之後重用袁崇煥也可以看出來,但自身才能有限加之性情太過急躁,且多疑,故而自毀長城,造成後期手下無人可用。

明史記載“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悲壯赴死

崇禎皇帝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先殺家人,而後自盡於煤山,過程慘烈悲壯,而他這一死雖然使大明王朝就此落幕,但也捍衛了大明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贏的了人們的尊重。

李自成評價崇禎:“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總結:崇禎的一生是坎坷悲壯的一生,他從初登帝位的躊躇滿志,一心想要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但無奈大明氣數已盡,無力迴天。而最後他以身殉國,也確實令人肅然,所以他的努力他的悲慘還是值得後人同情的。


頹廢中帶點頹廢


中國歷史上比崇禎帝值得同情的亡國之君很多,只是大部分亡國之君的名氣都不如崇禎帝大。

比如比崇禎帝更文武全才更勵精圖治更加無辜的唐昭宗李曄,卻無法力挽狂瀾,最終被奸雄朱溫殺害,唐朝也很快滅亡。

比如自殺殉國的亡國之君除了明朝的崇禎帝以外,還有後梁皇帝朱友貞;後唐皇帝李從珂;南宋皇帝趙昺;金朝皇帝完顏守緒等。

這些自殺殉國的亡國之君往往都生不逢時,面臨遠比自己強大的敵人而力不從心,尤其是金哀宗完顏守緒,他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沒有犯任何自毀長城的低級失誤,只是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能不如蒙古首領窩闊臺、拖雷等而導致慘敗。

這些自殺殉國的亡國之君只有崇禎帝朱由檢是大一統王朝明朝的皇帝,崇禎帝無論地盤大小財力物力還是名將兵力數量都遠遠強於對手皇太極、李自成、張獻忠等,崇禎帝面臨的形勢最好,而且崇禎帝手下名將如雲人才濟濟,可以說把一手好牌打爛。



看一下崇禎帝手下的超豪華名將名臣陣容,比如袁崇煥、孫承宗、袁可立、馬世龍、陳奇瑜、盧象升、洪承疇、吳三桂、馬科、白廣恩、李輔明、周遇吉、孫傳庭、鄭崇儉、熊文燦、趙光汴、範志完、趙率教、祖大壽、何可綱、曹文詔、曹變蛟、滿桂、孫祖壽、黑雲龍、謝尚政、尤世祿、尤世威、邱禾嘉、金日觀、張春、黃龍、沈世魁、祖大弼、左良玉、朱大典、賀人龍、金國鳳、吳阿衡、張福臻、劉肇基、楊嗣昌、陳新甲、史可法、黃得功、劉良佐、高傑等,還有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財政專家畢自嚴、巾幗英雄秦良玉、斬殺倭寇天皇徹底平定倭寇的海戰專家曹文衡、寫《武備志》的兵法專家茅元儀、游擊戰專家毛文龍等。

雖然崇禎帝勤政節儉,兢兢業業,也不太好女色,比如面對絕代佳人陳圓圓、楊宛等也無動於衷,從個人品德上說,崇禎帝不算昏君。

但崇禎帝性格上有致命弱點,他多疑急躁,剛愎自用,自毀長城冤殺了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名將熊文燦、鄭崇儉、趙光汴、範志完、賀人龍等。

崇禎帝還把把挽救明朝財政危機的財政專家畢自嚴以及名將陳奇瑜、孫傳庭、朱大典等逮捕下獄,逼死名將孫承宗、曹文衡、盧象升、孫傳庭、滿桂、孫祖壽、茅元儀等,逼降名將洪承疇、祖大壽、祖大弼、白廣恩、孔有德、耿仲明等,導致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明朝江河日下敗局已定,最終走向滅亡。

可以說在歷代王朝的亡國之君之中,崇禎帝面臨的形勢是最好的,手下的名將人才是最多的,崇禎帝這樣一位自毀長城犯了無數低級失誤的皇帝為什麼能夠得到廣泛同情呢?

首先崇禎帝有剷除權傾天下的大太監魏忠賢的輝煌功績,崇禎帝剛剛上臺就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扳倒九千歲魏忠賢,頗有一代英主的氣象與能力。

其次崇禎帝的所謂臨終遺言為他加了不少分:

“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其實崇禎帝鎮壓農民起義也屠殺了無數的無辜百姓,但這崇禎帝所謂臨終遺言,不管是崇禎自己留下的,還是同情崇禎的人偽造的,把崇禎帝打造成捨己為民的悲壯形象,為崇禎帝的形象加了很多分。

第三,李自成在滅亡明朝以後,也沒有清算崇禎帝的暴政,比如把崇禎帝斬首示眾,向天下公佈崇禎帝橫徵暴斂屠殺忠臣等罪行,反而把崇禎帝以禮安葬。

第四,滿清政權入關以後為了爭取明朝官僚地主集團的支持並麻痺剛剛成立的南明政權,打出討伐李自成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因此崇禎帝沒有像一些亡國之君比如新朝皇帝王莽那樣被後代王朝侮辱詆譭汙衊。

第五,姚雪垠的現代小說《李自成》也把崇禎帝塑造成為憂國憂民胸懷大志的形象,讓崇禎帝的悲情皇帝形象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第六,很多明粉文人不承認崇禎帝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千方百計為崇禎帝辯護開脫,這些文人把明朝亡國的責任歸咎於萬曆天啟等前任皇帝,認為崇禎帝生不逢時,接了萬曆天啟留下的爛攤子,這些無恥文人大肆汙衊謾罵東林黨誤國,卻又說不出是哪一個東林黨大臣做了什麼具體壞事,甚至用小冰河鼠疫等天災為崇禎帝的低級失誤導致亡國而辯護甚至美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