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外國出生的中國人,和列強談判十六次,拿回中國兩座城市

大樹的生命靠根的養分,根生的越粗壯,樹向上生長的越頑強和高大,人也是一樣,有根有家,才能夠成為一個堅定的完成理想的人,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大概就是這個道理,最後我們總是要回家的。

自古以來華人遊子漂泊在外,都不能忘記祖國,有很多人一開始並不想離開故土,只是迫於無奈不得不遠走他鄉,但即便是在異鄉,龍的傳人永遠都會記得自己來自一個叫做中國的地方,陳友仁曾經就是這樣每天生活在對祖國的美好想象中。

一個在外國出生的中國人,和列強談判十六次,拿回中國兩座城市

陳友仁出生在西印度群島中的特立尼達島,這個島被英國所有,所以陳友仁從小就是以一個異鄉人的身份生活在島上,作為一箇中國人,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極高的智商,讓他學習成績很優異,最後陳友仁成為特立尼達島第一位華人律師。

陳友仁的故事本該在他事業有成、家庭完美的時候結束,但是陳友仁卻對這種生活並不滿意,他總覺得生命力缺少了什麼。

在他生活的20世紀初,陳友仁從報紙上看到了中國傳來了辛亥革命的消息,作為熱血的年輕華人,陳友仁時刻被祖國牽動著,他想回祖國施展抱負。

一個在外國出生的中國人,和列強談判十六次,拿回中國兩座城市

終於,陳友仁在一次去倫敦的旅行中找到了機會,在倫敦他遇見了朋友伍連德博士,兩個人的交談讓陳友仁當即決定放棄原來富足的生活,去支持祖國的革命,但令人驚訝的是,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陳友仁一句中文都不會說。

陳友仁除了自己對中國有特殊的情感之外,支持中國革命還有一個原因來自自己的父親,原來陳友仁的父親陳桂新當初是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廣東,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特立尼達島。陳桂新原本是太平天國中楊秀清的愛將。

一個在外國出生的中國人,和列強談判十六次,拿回中國兩座城市

父親陳桂新當初在太平天國運動中亦是一名勇士,而且他還是一名出色的木匠,在與清朝軍隊武昌對峙時,陳桂新短時間內造了一座浮橋,為太平軍打造了贏得戰役的條件,楊秀清為此非常重視陳桂新。

不過楊秀清被殺後,太平天國也瀕臨崩潰,而作為楊秀清的手下的陳桂新不得不逃出中國,於是他輾轉去了香港,後來又賣身到了特立尼達島,憑藉勤勞肯幹的精神,被當地華人富商看中,並做了富商的女婿,後來生了陳友仁。

一個在外國出生的中國人,和列強談判十六次,拿回中國兩座城市

陳桂新一直對中國念念不忘,從小陳友仁就聽父親言傳身教,懂得要熱愛祖國,甚至有朝一日要回到祖國為國效力,這個微小的火種直到陳友仁成年之後才開始熊熊燃燒起來,終於,陳友仁替父親陳桂新完成了榮歸故里的願望。

但革命的任務很重,陳友仁憑藉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在中國積極行動,由於陳友仁擅長英文,他擔任起了向世界宣傳中國的任務,在英文《京報》中陳友仁做過總編輯,他的才華也引起了有識人士的認可和器重,孫先生聘請他為外事顧問兼英文秘書,陳友仁最終做到外交部長。

陳友仁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的鐵腕,在其他大國面前他從來不卑不亢,在談判桌上據理力爭。1927年,英國士兵在武漢暴力刺傷中國百姓,事件發酵後,陳友仁馬上向英國發出強硬抗議,並藉此收回英國在中租界,與英國來回激烈談判十六次,最終為中國拿回漢口、九江兩大城市。

一個在外國出生的中國人,和列強談判十六次,拿回中國兩座城市

​在日本全面侵華以後,很多人都不再反抗甚至做了漢奸,而陳友仁堅決不跟日本人合作,氣得日本人動用了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

不過日本人的伎倆也就這麼多,無論是硬禁還是軟禁,陳友仁都給予無視。在還沒看到日本投降之前,陳友仁就於1944年去世,而他永遠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像陳友仁這樣的愛國青年,中國才有了今天的強大。

無論我們將來要去哪,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