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腸癌後,早起時會有哪些表現?

用戶105976950645


如何早期發現“早期”腸癌?我想這才是題主最想要得到的答案。

我國每年新發結直腸癌超過25萬例,死亡人數達14萬,其中60%為直腸癌,而這當中導致腸癌病人直接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現的太晚了!

像我們醫院大腸外科診治腸癌患者,每年都以10%以上比率在增長,而當中發現為腸癌一期,也就是大家所謂的早期腸癌,不超過20%,換句話說,80%以上的腸癌患者,一來我們醫院,就直接是中晚期了!

所以,陳醫生非常能體會題主提問的心情,想通過一些方法去發現我們的腸癌,讓我們獲得很早的治療時機!

但是,病急容易亂投醫,也非常容易成為偽科學的盛宴!就像題主現在提到的得了腸癌後,早起時會有哪些表現,如果回答不好,很容易讓公眾得到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這個腸癌是可以通過觀察早上的大便性狀、顏色等方法來預防的!

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得了腸癌,如果早起時候都有症狀表現被大家察覺了,那它99%可以說不是早期腸癌!因為我們人體的腸道是屬於空腔臟器,大家都肯定吃過豬大腸,大家想想,這個空蕩蕩的腸道出現一些早期病變,會對我們的腸道有多大的影響嗎?

很顯然,一點都不現實,只有當這個癌變部位出現較為明顯或者腫瘤長的比較大的時候,才可能會給我們大便等周圍組織環境造成影響。所以說,腸癌來了,大便便細、形狀改變、血便黏液便以及腹痛等症狀出現,通常都會在中晚期才表現比較典型,而這也不僅僅只是會出現在我們早上時候,除非你是習慣大早上拉大便的人!

二是腸癌分為好多種類型,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結直腸癌,小腸癌是很少見的,而且哪怕是結腸癌,也有左半結腸癌和又半結腸癌,以及直腸癌!


如圖可見,從我們人體的盲腸起始,到升結腸,到橫結腸,到脾區這邊,這又是降結腸,乙狀到直腸,是左半邊和右半邊。

如果癌症是發生左半這邊,尤其到了到了我們的直腸,那麼患者最先必須的可能是便血,還有腹痛症狀會比較突出,當然,也可能是梗阻;而大家也可以,我們人體的右半結腸相對左邊要粗一些,那它出現梗阻的症狀,就肯定要比左半少,到可能會有過大便顏色不太正常,患者之前有乏力,貧血等消耗症狀!

所以,得了腸癌,早上有什麼症狀,哪怕是中晚期腸癌,都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因此大家切勿過分依賴症狀來尋找腸癌的蹤跡,一定要定期做全結直腸鏡檢查,這才是最好做靠譜的篩查手段!


醫學小偵探


一位親戚因為消瘦明顯,在子女的強烈要求下,來找我想做一個全身的體檢,一問病史,他不但消瘦,這半年來大便也發生了改變,後面一查,是結腸癌,及時做了手術治療,後面還要面臨化療等大關。 腸癌近年的發病率明顯上升,估計與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腸癌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排便習慣和排便性狀的改變。 下面是腸癌的一些臨床表現。


1、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改變: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增多,或者大便與以往對比,規律明顯改變。大便質地變稀、變硬。大便變細。大便出血,多為黏液血便。

2、腹痛:疾病早期表現為腹痛;

3、乏力,消瘦:這個是癌症的通病。

4、其他:結腸癌晚期表現為腹脹、黃疸、腹水等。

腸癌最典型的表現還是大便習慣、大便性轉的改變,所以,上大號時,還是要注意一下自己的便便情況的,不要就拉完拍拍屁股就走了哦。


奀大夫


<strong>

早期結直腸癌可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下列症狀:

(1)排便習慣改變。

(2)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血便、黏液便等)。

(3)腹痛或腹部不適。

(4)腹部包塊。

(5)腸梗阻相關症狀。

(6)貧血及全身症狀:如消瘦、乏力、低熱等。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治療方法不斷創新改進,但放化療副作用大,在接受正規治療的同時,可適當輔助中藥治療,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減輕放化療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從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不過,在服用Rg3的同時不宜喝濃茶,切勿食用白蘿蔔、生芥菜、藜蘆等,以免影響效果。少數患者服藥後可出現口咽乾燥、口腔潰瘍。如果過量服用可能出現咽痛、頭暈、耳鳴、鼻血、胸悶、多夢等。火熱證或陰虛內熱證者慎用。有出血傾向者忌用。

<strong>


忠解癌狀態


腸癌一般指的是結腸癌和直腸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腸癌都位居城市癌症發病率前三!


腸癌多發於中老年人,與不健康飲食習慣有關,比如喜歡油炸食品,喜歡喝酒,長期久坐憋大便!腸癌最好的檢查方法就是腸鏡檢查,很多中老年人拒絕做腸鏡,拒絕體檢。但,如果你有下列一些腸癌的症狀,我建議你一定要去醫院查一查!

第一,消化不良,肚子不舒服。有些結腸癌患者早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有的就是表現為吃東西消化不好,肚子總感覺脹脹的,或者隱隱作痛。

第二,大便習慣改變。有的是拉肚子,有的便秘,甚至腹瀉和便秘交替發生。一般腸癌的大便都會粘點粘液或者血絲,如果是直腸癌的話還會出現剛上完廁所又想上。有的是大便的次數變多,一天上個十次八次廁所。

第三,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有些腸癌病人沒有明顯的大便改變,就是表現為反反覆覆發低燒,體重下降明顯。有的甚至會出現貧血症狀!

第四,肚子痛。部分腸癌患者會出現腹痛的症狀,但往往不典型,表現為隱隱作痛,有的甚至搞不清楚位置,但就是不舒服。
如果有上述症狀請抓緊做腸鏡查一下!除了腸癌,腸鏡還可以檢查是否有其他腸道問題,比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息肉、憩室炎等。


普外三角針


【 編號WD377】

腸癌(結直腸癌)病情早晚劃分最科學、客觀的應該是按TNM分期法,它通過循證醫學結果以分期推薦治療方法,也有預後的評估。腸癌早期應該指的就是Ⅰ期患者,Ⅱ期、Ⅲ期對應的應該是中期,Ⅳ期就是晚期了。Ⅰ期(早期)腸癌指的是腫瘤浸潤深度在粘膜層、粘膜下層(T1)、固有肌層(T2)並且沒有區域淋巴結、遠處轉移。


右半結腸腸管稍粗點,左半結腸腸管要細點,內徑在自然狀態下大約2.5-3cm,腸管壁厚約2mm。癌腫以腸粘膜上皮開始發生,浸潤在肌層及肌層以內(早期),向腸壁垂直相對淺,向腸內、腫瘤周圍侵犯範圍一般也不是很大。所以說腸癌在早期時腫瘤很小,就好比一個小孩子,對人的危害很小,症狀不明顯、幾乎沒有表現。

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那麼我們如何能在早期發現它呢?篩查!腸癌85%以上是通過腺瘤途徑發展而成,平均需要大約10年的時間,所以推薦一般人群40歲以上,5-10年做1次腸鏡就可以了,有高危因素的人3年1次比較合適,有些間隔要更短。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遺傳病史者、結腸炎、息肉及腺瘤病史、膽囊切除史、闌尾切除史等等。

腸癌發展超過早期至中期、晚期,就會有一些症狀出現。腫瘤表面潰爛有出血、壞死,這樣就有了膿血便。腸癌比較大時在一些不太胖的人腹腔可摸到包塊,橫結腸、乙狀結腸為內位器官,所以有些包塊活動性還很大。左半結腸腫瘤也會有腹痛發生。

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發病率高,危害大,病因預防是最根本的措施,比如改變高脂、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等等。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提問者是不是想問腸癌早期時有什麼表現?因為得了腸癌後,症狀並不一定發生在早起時。腸癌是一種好發的腫瘤,中老年人發病率高,得是近些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而腸癌主要指大腸癌,大腸癌又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得了腸癌後,早期時會有哪些表現?

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大家都想早期發現腫瘤,因為越早發現腫瘤意味著更多的生存機會。但遺憾的是,腸癌在早期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輕微不適,容易被人們忽略。



便血一般要到中晚期才會出現,當腫瘤生長過快,體積增大,就會壞死出血,結腸癌一般是膿血便,而靠近直腸的腫瘤可能出現鮮血便,注意和痔瘡、肛裂等疾病的鮮血便相鑑別;腸梗阻也要到中晚期才出現,因為等腫瘤長大後才會堵塞腸腔,引起排便困難,一般腫瘤越靠近左半結腸越容易堵,因為這個位置的大便比較硬;腸穿孔、貧血、消瘦和腹部包塊等症狀都是偏晚期的症狀,因此要想早期發現腸癌,定期體檢很重要,等到症狀都出來了,就有點晚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腸癌目前排名第三位,是所有癌症發病率增長最快的一種,因為腸道健康很容易被大家忽視,一旦確診通常是晚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腸癌病變的一些體徵表現

1、日常排便規矩打破,排便次數增加或減少;排便量變化,排便量減少,大便不成型並伴有血絲,氣味變臭等

2、伴隨有腹疼,按壓痛明顯,有明顯的腫塊,排便時疼痛感加深,甚至出現鮮紅便血

3、腸癌很容易被誤診為痔瘡,如果條件允許,建議痔瘡患者通過腸鏡檢查、切片排除腸癌

4、為了更好的預防腸癌,除了關注排便及腹部日常推拿外,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增加穀物配比,合計搭配葷素及果蔬,避免晚餐夜宵暴飲暴食,合理運動,及排便習慣的養成。

5、最後強調,腸道承擔人體營養的儲運和吸收及廢物的排出,維持人體大部分的益生菌群,免疫球蛋的合成,是人體第二大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腸道健康的養護。

6、中醫有關腸道健康的總結很是經典,比如:便難之人其面多晦;腸無渣貌如花;肚如棉壽比天……,也請大家多多關注自己的肚子和腸道,做好養護會大大減少發病率,提高您的精氣神!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年減肥瘦速康


腸癌目前排名第三位是所有癌症發病率增長最快的一種,因為腸癌道健康很容易被大家忽視,一但確診通常是晚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腸癌病變的一些體徵表現:

(1)排便習慣改變,日常排便規矩打破,排便增加或減少。

(2)大便性狀改變,大便變細、血便、黏液便。

(3)腹痛,按壓痛明顯。

(4)腹部包塊,在腹部檢查時可觸及到的異常包塊。

(5)腸梗阻相關症狀,陣發性腹痛,伴噁心、嘔吐、腹脹及停止排氣排便等。

(6)貧血及全身症狀,如消瘦、乏力、低熱等。

怎樣預防腸癌:

第一,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能夠有效促進腸蠕動

第二,多吃粗糧,粗糧包括燕麥,蕎麥,玉米,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能夠吸收重金屬及多環芳羥等多種致癌物,還可以增加排便量,預防腸癌。

第三,多吃調節免疫的食物,香菇,木耳,西紅柿,胡蘿蔔,海帶,紫菜等食物能夠調節免疫力,及時清除異己細胞,預防腫瘤的發生。

第四,不吃半生不熟的肉(沒有煮熟的肉中會有很多的寄生蟲和細菌),醃製肉(醃製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燒烤肉(肉類在燒烤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很多種致癌物)。

第五,補充益生菌,腸癌的發生與腸道菌、腸道毒素、腸道發炎密切相關。而益生菌能夠改善腸道菌、降低腸道毒素與發炎,可以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有效防治腸癌的的發生,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症、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吸菸等有關。所以如果您每天在外快餐,或者三餐不定時,更需要做好日常保健,把益生菌寫入你的日常飲食清單。很多人都在吃的一款常康樂益生菌就很好,淘寶上就可以買到。


用戶5459236477158


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

導致直腸癌的原因有:不喜歡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及五穀雜糧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喜歡進食大魚大肉,尤其是特別喜歡吃肥肉、動物蛋白質,又不喜歡運動的人更容易招惹直腸癌。



得了直腸癌,早起的時候有那些表現?

直腸癌如同大多數惡性腫瘤一樣,發病非常隱匿,直腸癌沒有前驅症狀,而且在直腸癌早期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的表現,即便有隻有在大便化驗的時候會出現隱血,一般用眼睛觀察不到,伴隨病情進展可以出現以下的這些表現:

1、出現大便帶血,排便不盡感,肛門墜脹感,排便的習慣改變,便意頻繁,大便變形,大便變細,出現頑固的便秘,大便困難,部分患者可以出現拉肚子和便秘交替出現。腫塊出現破裂感染可以出現大便帶有黏液,甚至出現膿血便。

2、直腸癌導致腸道梗阻,患者可以出現腹部鈍痛,腹脹,腸鳴音比較活躍。

3、直腸癌侵犯神經可以引起患者骶尾部劇烈疼痛,通常難以忍受,夜間疼痛更為明顯。

4、直腸癌侵犯泌尿系統可以導致血尿、尿頻和尿痛。



當遇到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形、大便帶血,需要引起重視,提高警惕,均應進行直腸指檢,必要時行內鏡檢查。


佳園道


腸癌能早期發現嗎?這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隨著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應該毫不含糊地回答,腸癌的早期發現是完全可能的。

腸癌主要是大腸癌,是指從盲腸到肛門之間腸管的惡性腫瘤,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佔有較大的比例。

據統計資料表明,大腸癌診斷被延誤的情況是十分驚人的,不少人曾被誤診為痔、腸炎、痢疾或其他消化道疾病,目前仍有很多晚期腸癌才檢查診斷出來,甚至也有少數晚期腸癌引起穿孔才到醫院就診。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出現的症狀視而不見,麻木不仁呢?顯然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有關腸癌的知識,雖然危險的信號燈已經亮了,但是病人並未有所察覺。

腸癌的主要表現有腹瀉、便血、粘液便、貧血、腹痛、腹部腫塊或直腸腫塊。這些症狀在其他疾病中也都可以出現。如果以上症狀都出現了,往往提示癌腫已進入晚期。腸癌早期缺乏特異性症狀,當出現危險信號時就要有所警惕。

大腸癌早期有兩個危險信號值得注意:

一、大便習慣改變

主要是指排便次數增多,排便後仍有便意感。這是由於大腸(特別是直腸)受到腫瘤的刺激引起的。有些病人還出現腹瀉、便秘交替。正常人每天排便次數因人而異,與飲食習慣,食物中纖維成分多少有關。我國人民膳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含纖維量較多,多數人每天排便1~2次。但對個人來說,每天排便次數是比較恆定的。如果最近一段時間排便次數增多,且持續2~3周以上,即使糞便性狀變化不大,也要考慮是否患了大腸癌。當然這要除去飲食成分變化,環境的影響和腸道感染等因素。


二、持續性腹部不適或大便隱血陽性

腸癌最初發生在腸的粘膜層,當病變侵犯到粘膜下層血管後,就可能發生出血。這時病變還屬早期,雖然出血量極少,甚至不被肉眼察覺,但可以通過糞便隱血試驗得到證實。該方法準確、方便,哪怕是極少量的隱匿出血,也能檢查出來,作糞便隱血試驗檢查前應禁食動物血,反覆多次檢查才有意義。
上述兩種情況一旦出現,就應常規作肛門指檢或腸鏡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