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吉喆: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絕不允許強制技術轉讓

中新網10月23日電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23日表示,中國將大力強化執法,加快制定完善專利、商標、版權侵權假冒判斷、檢驗鑑定等相關標準。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完善商業秘密保護,絕不允許強制技術轉讓。

宁吉喆: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绝不允许强制技术转让

資料圖: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寧吉喆當日在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知識產權保護作為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也有所體現。

寧吉喆介紹,中國政府注重保護知識產權、改善營商環境,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加強知識產權的執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今年上半年,全國地方人民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5萬多件,同比上升了80%,審結侵犯知識產權罪一審案件2000多件,同比上升了約23%。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900多件、3400多人。

大力強化執法,加快制定完善專利、商標、版權侵權假冒判斷、檢驗鑑定等相關標準。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完善商業秘密保護,絕不允許強制技術轉讓,發現一起將依法查處一起。重點強化整治,深化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重罰嚴懲各類侵權違法行為。

——積極推進修法進程,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2018年底,《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對故意侵犯專利權行為規定了1—5倍的賠償,法定賠償額由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提高到1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

下一步,將加快修訂專利法、著作權法,推進商標法新一輪全面修改和專利法實施細則、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建立健全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知識產權“嚴保護”。

——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效率,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快保護”。今年上半年,國外在華申請的專利和商標數量有較大增長,專利增長8.6%,商標增長15.4%,延續了多年以來逐年增長的好勢頭。中國將加快專利審查、商標註冊智能化系統建設,年底前實現將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壓至17.5個月、商標註冊平均審查週期壓至5個月以內的目標。提高知識產權授權註冊質量,促進增加高價值和核心領域專利。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合作,支持企業海外獲權和維權。中國正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知識產權糾紛也會增多。到目前為止,中國為企業編制發佈了美國、日本、巴西、印度等多個國家的專利申請實務指引,與28個國家簽署了專利審查高速路合作協議。中國還將持續關注並不斷加大力度,提升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推動中國企業知識產權在海外的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寧吉喆表示,今年6月30日,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將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在去年、前年大幅削減的基礎上又做了壓減。目前,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已經減到40項,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減到了37項,製造業領域基本放開。中國還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放寬市場準入,希望外資企業到中國來,到日益改善、還將進一步改善的營商環境中投資、創業,造福於各國人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