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酒席最後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呢?

老張談三農


在農村辦酒席的時候,基本的菜式都差不多。比如說我們當地有一個傳統的叫法叫做八大碗。雖然實際上現在農村酒席上遠遠不止8碗菜,但這些傳統的菜式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是增加了一些種類。在所有的菜式中,最後有一道送客菜。也就是說上了這道菜之後,意味著宴席即將結束。

可能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在我們當地最後一道送客菜其實是一道大菜。說白了,這道菜就是一碗紅燒肉。過去農村,生活條件比較差,平時是吃不上肉的,只有到過年過節或者是擺酒席的時候,才會有肉菜上桌。

如果紅燒肉擺在第1位的上的話,一般很快就不會被吃完。沒辦法,作為壓軸的菜式端上來的。所以在我們當地一般都是等到宴席快要結束的時候,最後上一道紅燒肉。上了這道菜的時候,大家都意識到宴會就要結束了,與紅燒肉同時上來的還有幾樣,小的配菜,包括鹹豆角,紅辣椒和醃製的韭菜等等。

最後上一大盆米飯作為主食。其實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但是農村裡面因為要幹活,所以一定會吃主食。一碗米飯配一點油膩的紅燒肉,正好下飯,再吃一點小菜。

不過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平時也都能吃上肉,很多時候在宴席結束的時候燒紅燒肉,其實已經沒多少人吃了,最後等吃完飯之後一碗紅燒肉可能還是一碗。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現在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紅燒肉不再是最稀罕的東西了。

以上是我們當地的風俗習慣,可能跟您所在的地區不太一樣,歡迎您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當地的風俗習慣,感謝您的閱讀,如果你喜歡我答案的話,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止茶


農村酒席最後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呢?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過去農村的物資都比較匱乏,特別是辦酒水的時候,不管紅白喜事,酒席上的菜是很豐富的。

那時候的小孩子,聽到還有幾天誰家要辦喜事,早就掰著手指頭等著日子早點到,可以吃頓好的。

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小孩子。

那時候辦酒席所用的桌子,凳子還有碗啊筷子啊,都是鄰居之間借的,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鄰居間眾籌。

一般是村子裡的人都能參加的,桌子凳子,碗筷,盆子等都是有專人負責借和還的,村子裡也有做廚師的,一般能幫上忙的,大家都會來幫的。

那時候酒席上也有一人一份的菜,這個菜大家都捨不得在酒席上吃掉,都會用手絹包起來打包回家的。

酒席上如果有剩下的肉,第二天主人家會加些素菜加工一下,每戶人家都過去分一碗的。

那時候大家都是很好客的,一大桌子的菜上好以後,最後上的菜我們這邊是鹹菜大黃魚,大黃魚上了以後,大家都知道還有一道湯,湯上了之後就可以走人了。

但是各地的風俗不同,最後的一道送客菜也不一樣的,我們這邊的酒席上可以有好幾道魚,可唯有一道鹹菜大黃魚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鹹菜大黃魚在我們這邊在過年的時候,平時或有尊貴點的客人來臨之際都要有的。

沒有這道菜主人會感到待客不周或沒有面子的,要是家裡有老人做壽的話,那就還會加一大碗長壽麵,上面放二個雞蛋。

我住在東海之濱,不知道朋友們你們那的風俗人情又是怎樣的呢?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農村酒席最後都有一道“送客菜”,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呢?

先說下答案:最後一道菜是一道湯,通常是由雞蛋,肉,麵筋這一類的材料製作成的雞蛋湯。

我老家是河南農村的,一般親戚朋友家裡有事的話,都會擺席。通常情況下有十幾道菜,具體是看個人怎麼去選,但是最後一道菜肯定是一個湯。在我們這邊俗稱“滾蛋湯”,寓意就是說吃完這道菜就該走了。

雖然是最後一道菜,大家吃完也不一定就要馬上離開了。也是要跟主家打個招呼才會離開的。咱們來說一下這個雞蛋湯,這一道菜通常是由雞蛋,木耳,豆腐,肉,金針一起做成的。味道比較鮮美,很是好喝。一般上來之後每人都會呈上一碗,大家吃飽了,最後呈上這一碗湯,喝起來很是帶勁。

當然每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我參加過的我們這邊的席面基本上都是雞蛋湯,不過也見過有其他湯類的。這個也是要跟風俗來走的,該是什麼就是什麼規矩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愛美食小寧,如果喜歡請點點關注,多多評論。謝謝!


小寧的萌寵


你好,我來會答一下這個問題,以前在我們這裡都是在家裡擺席都是八涼八熱,就是八個涼菜八個熱菜,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都到飯店吃酒席不管菜單怎麼變化,在農村酒席酒席上最後總有一道是酸的雞蛋湯,俗稱滾蛋湯,以前有這個有趣的故事,在廣州有一位當官的老爺,他在飲食方面非常講究,為此,他經過很長時間,終於挑選了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好廚師,因此經常在家裡設宴席,招待自己的客人。因為官老爺的家境也十分殷實,每天都是吃一些山珍海味,雖然美味而且養身體,但是時間久了,卻也覺得有些厭煩了,自己便也覺得乏味了。

有一天,這位老爺又要宴請客人了,而且這位客人的身份也非常特別,是朝廷派來的一位欽差大臣。於是他吩咐自己家的廚師,並且對他說,今天要宴請的客人身份很尊貴,不能再做平時吃的那些菜了,要做出點新的花樣來。如果欽差大人吃的開心,他一定會重重的獎賞廚師,但是如果沒有什麼新意,還是之前那個樣子,欽差吃的並不開心,那麼廚師的飯碗也就保不住了。廚師聽到老爺這麼說,自己也非常著急,畢竟謀生的差事不好找呀,自己雖然稱不上是非常厲害的廚師,但是廚藝也是不錯的,自從來到老爺家裡,這道老爺對菜品的要求都很高,自己已經將會做的菜全部都做過了,如今,已經想不出還有什麼新鮮的花樣了。

想到這裡,廚師便是很為難,但是又要養家餬口,於是乾脆賭一把了,大不了滾蛋唄,到廚房裡把庫房裡積存的菜,包括雞、鴨、海參、魚翅、也有火腿、生薑等這些,一共二十多種,全部放在一個鍋裡煮。結果,這些看起來亂七八糟的菜煮完之後,竟然芳香四溢,欽差大人吃的非常開心,連連稱讚,並問及菜名,廚師支支吾吾,並說沒有取名字,心裡卻想著,這是滾蛋菜。所以形成了這道菜,一上這個,客都會離席走人,不用說。這是傳承下來的習俗,代代相傳的,到最後都知道該走的意思,現在最後不管菜菜品怎麼變化,農村宴席最後都會燒個酸一點雞蛋湯,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習俗只由它的道理存在,客人吃好了,主家滿意了,雙方都不得得罪,所以說存在必有原因,習俗代代相傳,只有它的道理!


尋園記


大家好,我是喜愛美食,專注於拍攝美食製作視頻的江山食味阿華,歡迎大家關注。

我的老家處於浙閩贛三省交界處,農村的酒席文化還是很濃重的。每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這一頓頓的酒席,從新生的滿月酒,生日酒,新婚的婚禮酒到生命終結後的送葬酒。

在我老家這片,酒席分紅白喜事,兩者在菜品和菜色上稍有不同,但不外乎是幾道涼菜、幾道熱菜,和最後的送客菜。紅事酒席,菜數一定是雙數,最後一道菜必須是積極向上含義,一般是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湯圓、餃子。而白事酒席,菜數都是單數,最後一道菜都是代表著清清潔潔的白菜,表示對逝者的尊敬,和最後的告別。基本上只要是以上的菜上了,就證明這場酒席接近尾聲了,客人們基本就散了。

俗話說得好,十里不同鄉,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最後,江山食味阿華在這裡歡迎大家的關注,一起和我交流,探討不同地方的風俗文化以及美食特色!




江山食味阿華


我是山東煙臺的,我們這裡的送客菜是魚,一般是海里的魚,魚是作為最後一個菜上桌,寓意年年有餘,也意指菜都上完了,這是最後一道菜。那為什麼會有送客菜呢,我們都知道家裡辦宴席,有點親戚關係的人都要請假,什麼素質的人都有,尤其是一部分愛喝酒的吃完賴著不走,明著下逐客令又不好,只能做一道送客菜,客人們看到後也都明白。


尋味膠東美食


其實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我山東滕州的農村,吃大席時一般最後一道菜是大肥肉,在二三十年前,家家戶戶還不富裕,一般就是一大碗水煮純肥肉,這道菜幾乎沒人吃的下,而現在的時候最後一道菜也是肥肉,只不過加了其它的配菜製成,可還是沒幾個人吃的下。一般大家看到上這道菜就知道是最後一道菜了,大家就拿饅頭吃飯,然後準備離席了。


風中的約定6


我去河北靠近河南那邊農村吃過喜宴,朋友老家辦一場,我們幾個朋友從北京開車去給他捧場。那裡有兩樣菜我記憶深刻,一樣是燴菜,類似東北亂燉,裡面有本地特殊食材皮渣。還有一樣就是你所說的代表宴席結束的最後一道菜,是湯圓一類,我也不知道是湯圓還是丸子,反正是小小的,圓的,白色的,用小盆上來的,有湯的,我沒吃,所以我不知道到底是湯圓還是丸子,反正我朋友特意給我們介紹了,說這道菜一上,就代表是最後一道菜,不再上其他菜了,所以他戲稱這道菜叫“滾球”,沒菜了,吃飽喝足就可以滾球了。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說法,到底叫什麼名,我朋友沒說,或者說了我也沒記住,當時已經被他們那邊三杯賠我們這邊一杯的喝法給喝大了,就記住個滾球。

還有那邊喝酒的規矩我也很不適應,放眼全國,也是主家敬酒最起碼要和客人平喝,甚至要多喝,喝一個,贈一個,或者連幹三杯,畢竟是自己一個人敬客人那麼多人。那邊的風俗是一個一個敬,而且是先給客人倒一杯,客人自己喝,又倒一杯,又客人自己喝,最後給客人倒一杯,自己和客人一起喝,他們說那邊就這樣風俗,以前窮,有酒要緊著客人喝好。關鍵是時代變了,他們還那個風俗,客人去了可受不了,一個挨一個的過來敬你,每個都要連喝三杯,雖然不是滿杯白酒,但也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杯,連幹三個就超過半杯,吃口菜就要應付下一個人敬酒三杯,這麼搞法,幾個人來敬,直接就倒了,對方啥事也沒有。那天我們全軍覆沒了,也是我有生以來喝白酒喝的最多的一次,我最起碼喝了一斤半往上,在院子椅子上眯了會,那時候是冬天,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屋子外面曬太陽可以比屋子裡暖和,因為他們屋裡壓根不燒爐子,平房還蓋的跟兩層小樓那麼高,屋頂老高了,問他們為啥蓋那麼高,一點也不保暖,有點熱乎氣都跑上面去了,他們說是村裡互相攀比,誰家房子高就是壓別人家一頭,我也是醉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風俗,大江南北多走走,多看看,多體會一下不同風土人情,開闊眼界,接觸不同的想法,挺好的。


不太東北的東北哥


隨著現在社會經濟條件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在很多城市和農村地區,不管是紅白喜事,還是親朋好友聚會,酒席都呈現越來越講究、越來越豐盛的趨勢。

有書君最近參加了一些農村酒席,發現了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農村酒席都有最後一道“送客菜”,而且當這道菜一上來,參加酒宴的人就知道該走人了。

那麼這道菜都是什麼菜?為什麼參加酒宴的人一看到這道菜就知道可以走人了呢?

下面讓我們和有書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我國農村的很多地方,不管誰家有何種紅白喜事,隨份子的禮金正在悄悄地水漲船高了。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各種酒席都呈越來越講究,也越來越豐盛的趨勢。

現在的農村很多地方大多數的酒席,尤其是類似喜慶婚宴、壽宴等,酒席的菜品都非常豐盛。

酒席上各種冷菜熱菜,雞鴨魚肉應有盡有。

在有書君印象中,n年前農村酒席遠不如現在這麼豐盛。那個時候不管哪家遇到多麼重大的事情,鄉里鄉親的大多數都以前往主人家裡幫忙為主,送的禮金也只是表示一下關心和幫助的心意。

而主人家的酒席常常也是一般水平。基本上能夠讓大家吃飽就很好了。

現如今,每每遇到各種有紅白喜事,酒席那個豐盛,不僅菜品相當齊全,酒水也用越高檔了。

像有書君的家鄉湖南的一些鄉村地方,各種婚喪嫁娶等重大事情,酒席也是都越來越講究了。尤其是婚宴和壽宴等,簡直是一家更比一家辦得好。而且酒席上的菜大多數都以大菜為主。

首先多數舉辦酒席的主人家會提前擺好酒席所需酒水飲料,某些地方按當地風俗還會擺放煙和檳榔以及瓜子糖果等一些小零嘴等。然後就是會在開席之前提前擺好四小疊,比如花生米、小魚仔、酸蘿蔔皮或海帶絲等小涼菜。

提前趕到的賓客可以一邊坐著聊天一邊隨意地夾一些嚐嚐。

接下來等賓客基本到齊了,會按照當地風俗陸續上菜。

在湖南的長沙株洲等地,第一碗一般會上一大碗大雜燴湯 。這道菜裡面一般會有豬肝、腰花或瘦肉等加上木耳、香菇、肉制蛋卷和蒜子等。有料有味,以營養為主。

接下來就會按照東家的意思冷菜熱菜陸陸續續都端上席。

大部分會以雞鴨魚為主,外加現在流行的大冷盤滷牛肉、燉羊肉湯等菜餚 。講究一些的還會根據自家經濟條件上一兩道帶有自家特點的菜品。

像不久前有書君參加了一個親人的壽宴,雖然請到家的廚房班子會搞定好諸如採購食材、進行處理和烹飪以及清洗用過的碗筷等,進行一條龍全方位服務。

但那家好客的男主人特地自己趕到當地養殖龍蝦的私人家裡選購了一些新鮮的小龍蝦。

那些活蹦亂跳的小龍蝦經過大廚的精心加工後 ,看上去精緻清澈,吃起來味道鮮美,確實給酒席增色不少。

現在湖南好多農村辦酒席時,一般婚慶壽宴,都比較講究,會準備豐盛的十二碗主菜。白喜事則相對簡單一些,雖也會請來當地的大廚進行料理,席間也有十道菜。但相對而言會顯得稍微簡單粗糙一些。

而不論酒席菜品檔次如何,當客人們看到那道素菜端上桌時,心裡即知道這頓飯吃得差不多了。這基本上成了家鄉人不約而同的一個習慣了。

這幾乎也成了人們印象中的送客菜了。這道菜可能會是素炒萵筍絲、黃瓜絲,也可能小炒苦瓜或茄子豆角等當地時令蔬菜。

而且在一番大魚大肉後,人們也很期盼著這道菜上來。這道菜往往都是一上來很快就被大家吃完了。

當然,遇到喜慶酒宴時,好客的主人會根據季節不同而送上不同的點心或水果拼盤之類來答謝客人們的到來。

送客菜上來後,如果是婚壽宴或親朋好友聚會等,某些好客的主人會在夏秋季節會送上時令水果拼盤,而在春節或冬季則會送上熱氣騰騰的甜湯。

不過對於有書君來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平時家裡也經常是大魚大肉的,這些其實都吃得不多,往往是點到為止。倒是對素菜情有獨鍾。不管是在自己家裡,還是外出參加酒宴,會比較喜歡那道素菜。

有書君參加前不久參加的那次壽宴,端上來的素菜,是一盤清爽可口的色彩碧綠的素炒苦瓜 。清淡且軟硬適中,解油膩的功效不錯。

在現在的各種豐盛的酒席中,在雞鴨魚牛羊等大菜之後,來一盤清爽可口的素炒,可能也是參加酒宴的人比較喜歡和期待的一道菜了。

不過這道送客菜也是因地方不同各不相同,應有盡有。據說,我國北方一些農村地方,最後會送上一道“蛋花湯”或“丸子湯”,以示此次酒席所有菜品都上完了。

而偏南方的農村則會送上一盤甜品做為壓軸菜 。客人們看到這道菜就知道後面應該不會再上菜了,吃完了可以回家或進行其他活了。

當然,送客菜端上桌,並不代表著客人們馬上就要走人離開主人家了。而只是說這些基本上都是當地沒有成文的約定罷了。

不管怎樣,如果是親朋好友聚到一起了,找到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你可以繼續喝,喝得盡興而歸。

如果不喜歡喝酒的賓客,看到這道菜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後面的事情了。

總之,看到送客菜上來後,客人們心裡都清楚,今天的酒席吃這裡已經差不多了。主人大多會挽留客人在家裡玩樂。而想回家的此時可以和主人打個招呼離開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有書君家鄉,不管酒席豐盛還是簡約,最後一道送客菜是什麼,一般情況下最好都建議一桌菜不要出現七道菜、九道菜或是十一道菜的情況。

因為當地風俗有所講究,七道菜裡的七諧音“悽”,在當地有“悽慘寒酸”之意。而九道菜、十一道菜大多數情況下,會讓人感覺是祭祀祖先才用的“祭菜”酒席菜品數量。不經意間讓人誤解主人家的用意。

有書君此時我國對農村各個地方的最後一道菜“送客菜”越來越感興趣了。你所在的家鄉最後一道送客菜是什麼菜?為什麼大家看到那到菜就知道該走人了呢?歡迎大家給有書君留言告知。

在此祝願大家多些開心和喜慶之事,吃嘛嘛香,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這個問題和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有關,我們這裡也有這樣的風俗習慣,而且最後一道菜一般都是壓桌菜,這個菜一上桌,大家就知道菜齊了,基本就是準備結束的意思。

我們這座海濱城市的“送客菜”,一般這菜一上就該走人了,是什麼菜?

因為我們這裡靠海,所以不論什麼酒席,魚一般都是必備的,而且不止一種魚,做法也不相同。

但是,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隻要糖醋魚一上桌,那麼就意味著菜齊了。也就是酒席即將結束的意思,這個基本上所有的婚宴上都會出現。所以大家看到這個菜上桌,基本大家夾幾筷子就等著上主食,!或者乾脆就準備離席走人了!



一般酒席的主食都是一蠱子麵條,這個麵條都是混湯麵,裡面一般打個蛋花。這個面一上桌,大家就會調侃“滾蛋面”上來了,準備走了。正常情況下,再貪酒杯的人,看見“滾蛋面”上桌也會識趣的離開。這個一般在婚宴和祝壽宴上比較常見,所以也叫“喜面”。

還有一種就是送行或者散夥的酒席,這個酒席對菜的要求一般沒有特殊規定。但是最後肯定會上一盤餃子,大家一看餃子上桌,也就意味著酒席要結束了!所以這個餃子也被叫“滾蛋餃子”,基本餃子一上桌,大家夾幾口就開始離開了!



這個就是我們這裡送客菜的習慣,一般大家都知道。所以只要參加酒席,看見糖醋魚上桌就知道菜齊了!見到面條或餃子上桌,那麼基本就是結束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