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我們不創造歷史,我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


剃頭挑子的興起

剃頭這行當是清朝進關以後興起來的。

清朝以前漢人一直是攏發包巾,那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清朝入關之初,曾下令剃髮梳辮,因遭到漢民反抗而暫時作罷。

1645年6月15日清廷再次頒發“剃髮令”,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在發佈剃髮令的同時,還頒佈了“易服令”。

北京是都城,對這項命令執行得更嚴。

多爾袞下令派包衣三旗(也就是內務府三旗,指鑲黃、正黃、正白包衣三旗。專司採捕諸役。)的剃髮匠在地安門、東四、西四、正陽門等主要路口,搭起蓆棚,內供清帝聖旨牌,凡過往行人有留髮者,便拉人棚內強行剃頭。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違抗者當場殺死,把人頭懸在棚杆頂上示眾。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當時這種剃頭棚,全是執行命令的官棚,不收費用。

後來清政府為了徹底貫徹這一命令,便擴大了剃髮隊伍,准許清軍入關時在京東各縣虜來的民伕(當時稱為“左翼匠役夥伕”)向政府請領牌照,在各街道、衚衕建立剃頭棚作剃頭生意。

從此以後,北京就開始出現了私營剃頭行業。

清初,剃頭這一行業,除剃頭棚之外,還有剃頭挑子。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下街挑子”是流動走街串巷的。

“橋頭挑子”是固定在某個橋頭的(如後門橋、北新橋、銀錠橋等)。


挑上各種工具的來歷和用途

清初這種挑子是清政府剃髮令的執行者,也就是有公職的官差。

不論剃頭匠到什麼地方,只要一響“喚頭”, 百姓必須出來請剃,不出來剃頭則為抗旨。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遇到抗旨不遵的,剃頭匠便首先放下“敕軸”(磨刀布),用扁擔上的白繩把抗拒剃頭的綁起,推在墩上,就地正法,割下左耳,穿在耳扦上,以此回營報“功”。

假若有人鬧事,毆打剃頭匠,砸毀挑子等,便按毀壞聖旨罪,對為首的用“小傢伙”當場凌遲,把人頭放在筐內,帶回營中示眾。

因此人們說,當時的剃頭匠都是執行剃髮令的劊子手。


相傳剃頭行業的祖師爺是羅道士

據說,有一年雍正皇帝頭上生瘡,每天梳辮子時很難受,便懷疑剃頭太監有不軌行為,連續殺了幾個剃頭太監。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當時北京白雲觀裡有一位祖籍湖南的姓羅的道士(亦說這羅道士是江西人) ,他很同情這些死於無辜的剃頭太監,便研究製造了剃頭刀、刮臉刀、取耳、清眼等剃頭用具和梳辮子用的刷子、攏子、筐子和掏耳朵的"耳挖勺"等,此外還研究出捏、拿、捶、按等按摩術。

他把這些工具的用法和按摩術傳授給宮裡剃頭的太監。

這些太監再為雍正皇帝剃頭時,雍正皇帝不但不再難受,而且頭瘡也很快痊癒了。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雍正在羅道士死後,封其為"恬淡守一真人",他製造的這些工具賜以"伴朝盔駕,小執事"的稱號。

從此以後,理髮業便稱羅道士為"羅祖",早年理髮店供奉的祖師爺,便是這位羅道士。


"三不剃"與"三不鳴"

清初有三種人不在剃髮令內,俗稱為"三不降",他們是:婦女、出家人(和尚、道士、尼姑)和乞丐。

這三種人不作服飾上的降清。

當時漢人男子必須剃髮梳辮,穿著頂翎袍褂,婦女則仍按明制鳳冠纏足,上衫下裙,當時有"男降女不降"之說。

道士修煉,以不剪不剃為玄規,和尚以六根清淨,拔除煩惱為三寶律例,頭髮早已剃去;況且道士、僧人的服裝也不便更換,所以他們不剃髮,也不從服裝上降清,當時又有"長不剃、短不編"的俗諺。

乞丐的衣食全是乞討得來,無錢剃頭換衣,所以也在"不降"之列。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三不鳴"是:

一過廟不鳴,怕驚了廟內的鬼神;

二過橋不鳴,怕驚了四海龍王;

三過剃頭棚不鳴,怕攪了同行生意;

俗話說"行對行不響喚頭",這項行規的建立,是因為清初剃頭棚是奉旨特設的剃髮處,剃頭挑是剃髮處派出的兵役,同是官差,不能互相用軍令打招呼。

所以剃頭匠必須熟悉行規,在清光緒朝以前,凡投師學剃頭手藝的,必須將《淨髮須知》背熟,方可出師。

但那時也常發生"盤道"的糾紛。


同行盤道

剃頭匠把《淨髮須知》當作祖傳道範,把學到的手藝當做"師傳衣缽",如果只能耍手藝而不知《淨髮須知》,叫做"有師無祖",必受同行的排擠。

排擠的方法叫做"盤道",盤道分"文盤"、"武盤"兩種方式。

"文盤"是兩挑相遇,彼此以"祖傳道範"進行口試。

"武盤"是兩挑相遇,或剃頭挑子走到剃頭棚前,忘記行規而鳴響了"喚頭",對方疑為有意挑戰,待誤鳴"喚頭"的挑子走到自己面前,則急將"大竹藍" (即剃頭時所圍之藍布大圍巾)或"小竹藍" (小圍布)橫鋪地上,誤鳴"喚頭"挑子便不敢前進(因這兩塊藍布是祖師爺一一羅祖的兩條青龍)。

假若他直闖或繞"竹藍"走過,或退回去另走他路,則對方便可把他的剃頭挑和"喚頭"奪過沒收。

如因此發生糾紛,則可將他的挑子砸毀,或把他打傷。

誤鳴"喚頭"者倘若懂得行規,他便走到"竹藍"前將挑子放下,彎下腰去用雙手拿著"竹藍"的邊沿,撕一寸小口,隨撕隨高唱:"你要青龍攔道。"

然後站起,把自己的小藍布放在左臂上,把剃頭挑子捧起,用左臂擔著(不放在肩上) ,踏著藍布圍布向前走,邊走邊唱: "我就跨海登山"。走過藍圍巾後,便連續不斷地鳴響"喚頭",揚長而去,對方不得阻攔。這是因為"大竹藍"代表青龍,而剃頭的圓籠煮水的鍋則代表"海",用臂擔著挑子走過,表示"跨海",意思是跨海降龍,將龍收人海中。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剃頭十六技

老北京的剃頭匠必須會十六種技能,即梳、編、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補。

統稱為"整容行的文武不擋"。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剃頭匠因有上述十六種技術,所以清朝時在宮內為皇帝剃頭的機關,叫"按摩處",其中剃頭太監稱為"清發太監";按摩的稱"按摩太監"。


髮辮類型

髮辮的樣式大體分兩類,即官派辮子和土派辮子。

官派辮子又稱文派辮子,留這類辮子的,大都是官員和文人墨客。

這類辮子辮頂不大不小,一般是青年人留的大些,老年人小些。最大的辮頂,旁邊留的頭皮,不過辮頂的三分之一,辮根不扎繩,編得是不鬆不緊,後垂辮穗與臀部相齊,辮頂四周一圈短髮,半寸左右長,也有不留短髮的。

這種髮辮梳編好以後,講究戴上官帽或瓜皮小帽,不能有辮頂露在帽外,也不可把帽子支起,這就要手藝。

留這類辮子的,當時多半穿兩截接褂,腳下福字履鞋,顯得規矩斯文。

土派辮子又叫匪派辮子。這類辮子又分文、武兩派。

文派多半是大辮頂,周圍短髮一寸長,辮根鬆散,疏疏落落,辮梢很長,還用加大加長的辮穗和燈籠錦或蛇皮錦的辮簾子(用黑絲線編制,三根為一副,簾子下端連著辮穗)續著,後垂辮穗直垂過腿窩。

留這類辮子的,多半是那些花花公子,其中個別的還梳"五股三編"的辮子,續著五個辮簾子,透著那種匪氣。

清末民初,有些女子也編這類辮子。

清都舊事之頭頂那些事兒

武派是小辮頂,不續辮簾子,也不留辮穗,辮子編得又緊又硬,有時在頭髮中間續些鐵絲,為的是使辮子硬梆;辮梢不用繩扎,而是用布條捻起來扎著,辮長一尺左右,辮梢向上撅起,當時人稱"蠍子尾巴緊小辮"。

留這種辮子的都是些地痞流氓,耍胳膊根兒的,腳下穿雙瞠嘟肚靴子,鼻子上抹著鼻菸,抹成大蝴蝶狀。

他們走起路來,晃著膀子,常在街上游蕩,找個便宜。

這些人吃倉庫、開賭局、撂跤、打架,無惡不作。

小孩在三四歲以前,多半留"墜根兒"或"歪毛兒" (即小辮兒) ;

四五歲以後留"鍋圈兒"或"碼子蓋",這是為給以後梳大辮子打基礎,當時北京有"留鍋圈兒長大辮子"的俗話。

小孩的辮子沒什麼講究,只用紅絨頭繩扎辮根,系辮梢兒。也有扎幾個小辮,用幾色絨繩的,俗稱"王八辮兒",還有扎一個沖天樣的辮子。

到十六七歲,進入青年時期,便要梳大辮子,但不扎辮根,要在辮梢續辮簾子。


就到這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