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前,農民隨意撿來兩張“廁紙”,如今卻成價值打破紀錄的孤品

去過杭州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西泠印社的大名,在孤山南麓,西湖東畔,毗鄰樓外樓身側,是為西泠印社。近些年爆火網文《盜墓筆記》,就是從這裡開的篇。

去年,也就是2018年7月9日,杭州西泠印社春季拍賣會上,兩頁破爛的殘頁,卻拍出了240萬高價,刷新宋朝刻印版書殘頁的最高拍賣紀錄,這兩張殘頁正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事情還得從一個英國人講起。

92年前,農民隨意撿來兩張“廁紙”,如今卻成價值打破紀錄的孤品

自1900年,英國人斯坦因在我國敦煌開啟“考察”後,屬於我國敦煌的眾多瑰寶,被斯坦因洗劫一空,不僅從看守藏經洞的王道長手中騙走了幾十箱珍貴文物以及上千件珍貴書畫作品,甚至還在甘肅、新疆一帶肆意盜掘古墓,給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諸多文物造成了毀滅性傷害。

92年前,農民隨意撿來兩張“廁紙”,如今卻成價值打破紀錄的孤品

在斯坦因第3次從敦煌帶走大量財物後,國內的愛國人士以及書畫古玩界人士終於坐不住了,他們紛紛抗議斯坦因藉著考察的名義,大肆破壞、掠奪我國珍寶,葉恭綽就是其中之一。葉恭綽曾任我國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是國內十分出名的書畫藝術家、收藏家。

92年前,農民隨意撿來兩張“廁紙”,如今卻成價值打破紀錄的孤品

1927年,葉恭綽帶著一隊科研人員趕至敦煌,對敦煌古蹟進行緊急性搶救。敦煌的日子非常苦,後來被譽為“敦煌保護神”的常書鴻就曾因保護敦煌事業,導致妻子無法接受敦煌的惡劣條件於他人私奔,葉恭綽此時的環境只會更為艱苦。艱苦到什麼程度呢?連個廁所都沒有,想上廁所只能自己找個地兒去解決。

7月的某一天,正在檢查敦煌書畫的葉恭綽突然感到一陣腹痛,他急急忙忙跑到外面找了個背風處上廁所,卻因出來的太過匆忙,嗨,沒帶廁紙。這可給葉恭綽尷尬壞了,幸好旁邊路過了一位被他們請來當嚮導的本地農民從旁邊經過。

92年前,農民隨意撿來兩張“廁紙”,如今卻成價值打破紀錄的孤品

葉恭綽趕緊叫住他,喊他幫忙遞兩張廁紙過來。農民大哥剛準備跑回去一趟給葉恭綽拿廁紙的時候,突然發現附近沙地裡有兩張殘破的紙張。農民大哥想著回去一趟也麻煩,乾脆就將這兩張地上的破紙遞給了葉恭綽。

葉恭綽接過兩張紙,剛準備使用,卻發現這紙有點不對。這泛黃的紙頁,手感貌似是宋代官方專用的黃麻紙;再仔細一看,這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貌似是記著佛經內容啊!葉恭綽這下子不敢用這兩張“廁紙”了,並在之後特地去大哥說的撿紙張的地方仔細搜查了下,可惜一無所獲,只有手中這兩張差點被他當“廁紙”用了的殘頁。

92年前,農民隨意撿來兩張“廁紙”,如今卻成價值打破紀錄的孤品

那麼被葉恭綽如此重視的兩張殘頁,到底是何來頭呢?原來這竟是《開寶藏》的殘頁!《開寶藏》乃是宋太祖趙匡胤,在公元971年令人雕造的佛經全藏,歷經12年方才完工。《開寶藏》是中國首部刻印佛教經典全藏,不論是在宗教上,還是在我國雕版技藝方面,都擁有極高的地位。

92年前,農民隨意撿來兩張“廁紙”,如今卻成價值打破紀錄的孤品

但可惜由於連年戰亂,已無任何完好的《開寶藏》流傳下來,就連殘頁,全球範圍內較為完整的《開寶藏》殘頁也只有12份,由此可見《開寶藏》的珍貴之處。這麼看來,兩張殘頁拍賣了240萬,還真不算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