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廣大壺友買紫砂壺最關注的點之一莫過於:一把紫砂壺到底是全手工還是半手工,今天小編整理了7個很實用的鑑別方法,分享給大家。

這7個鑑別方法分別對應一把紫砂壺的7個部位,它們分別是:蓋面收縮紋、壺底外部收縮紋、壺底邊沿內部收縮紋、壺口邊沿收縮紋、泥凳紋、接縫線、壺口下沿內部脂泥痕跡。

在學習之前先給大家普及一個基本概念。圓器的成型方式是拍打成型。全手的圓器是由外往內發力,而半手的圓器,由於身筒成型是藉助模具,所以是由內往外發力。如下圖所示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全手工成型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半手工成型

蓋面收縮紋:

半手工的壺蓋成型是兩個泥片通過煨泥粘結,煨泥與片子溼度一致,燒成後表面光滑沒有收縮紋。

全手工成型,壺蓋是兩個泥片使用脂泥粘結,脂泥溼度與泥片不一致,所以燒成後粘結處會出現特殊的收縮紋,這種紋路很難通過後期明針等手法處理掉。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蓋面收縮紋

壺底外部收縮紋:

半手工的壺底成型是壺身與壺底通過煨泥粘結,煨泥與片子溼度一致,燒成後表面光滑沒有收縮紋。

全手工成型,壺底做假圈足,兩個泥片使用脂泥粘結,脂泥溼度與泥片不一致,所以燒成後粘結處會出現特殊的收縮紋,這種紋路很難通過後期明針等手法處理掉。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壺底邊沿內部收縮紋:

半手工的身筒與底部是利用煨泥粘結,放置在模具內,用手指推平,所以半手壺底部邊沿平整,紋路多為推牆刮底的放射線。

全手工成型,身筒與壺底的粘結是靠脂泥,由於脂泥與身筒的溼度不一致,燒製成功後,脂泥處會出現收縮紋,推牆刮底後仍有跡可循。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壺口邊沿收縮紋:

半手工的身筒與口部是利用煨泥粘結,放置在模具內,用手指推平,所以半手壺壺口部邊沿平整無褶皺。

全手工成型,身筒與壺口的粘結是靠脂泥,由於脂泥與身筒的溼度不一致,燒製成功後,脂泥處會出現收縮紋。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泥凳紋:

半手工的身筒成型是將泥片放置在模具內,利用工具由內向外發力,燒製後內壁平整,紋路一般為工具刮的放射紋。

全手工成型,壺身是拍打成型,由外往內發力,燒製後內部會出現收縮紋路,較之半手壺的內壁會有褶皺的泥凳紋,這種紋路是成型工藝決定,即使推牆刮底處理也會有一些痕跡存在。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接縫線:

半手工的身筒成型是將泥片放置在模具內,利用工具由內向外發力,整體用力均勻,壺把處身筒內的接縫線很平整。

全手工成型,壺身是拍打成型,由外往內發力,用力不均勻,壺把處身筒內的接縫線會因此而產生的上下起伏,且即使這條接縫線被後期處理,用手感受一下,還是能夠感受得到,尤其是這條線最上下的兩端有凸起感。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壺口下沿內部脂泥痕跡:

半手工的身筒與口部是利用煨泥粘結,放置在模具內,用手指推平,所以半手壺壺口部下沿用手摸是光滑的。

全手工成型,身筒與壺口的粘結是靠脂泥,粘合後脂泥會被擠壓出來,即使後期使用工具進行處理,但由於處在內部,沒有辦法完全處理乾淨,所以全手工壺壺口部下沿用手摸是粗糙的。

「收藏」紫砂壺7個部位判斷全手和半手

上述七點是紫砂圓器全手半手的鑑別方法,不過我們不能單一的通過某一個點的存在與否來斷定一把壺是全手還是半手,應綜合不同的器型來全面觀察這七點,再對比權衡來確定入手的紫砂壺是哪一種。這七個鑑別點尤以第一、第五、第六點較為普適和重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