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紫砂壺如何開壺?為何要先開壺才能用?

用戶166364617


對於客戶來說並不用擔心開壺的事,因為做壺的藝人把壺賣出去之前都會進行一些開壺的處理,客戶只需要用清水浸泡一晚上就可以放心使用。

選擇紫砂壺藏品,一定要挑選造型精美、質地上乘的佳壺。

一要看色澤,無論朱、紫、棕、黃,燒製的火候都要恰到好處。

二要觀壺形,好的紫砂壺要形體悅目、輪廓周正、線條流暢、比例協調。

三要察工藝,做工要精巧細緻、壺面光潔、格律嚴謹、無瑕可尋,而且所選之壺要完整無損。

新壺的正確養壺方法:

燒結良好的新壺是沒有什麼土味的,但仍需先以溫水倒入壺內,讓新燒結的土胎與溫水接觸,接著用高溫水注入壺,然後倒掉熱水再換上冷水,以此模式連續冷熱交替,活化新壺的毛細孔! 每個人喝茶都有偏愛的口味,那麼你在用壺泡茶時最好是一種茶用一把專用的壺,如此才不會讓上一泡茶湯殘留在壺壁的餘味影響這一泡茶湯。例如,泡過普洱茶的壺,就絕不能夠再拿來泡烏龍茶。因為普洱茶味濃,會緊緊吸附在壺壁毛細孔中,不易洗掉,如果又用這把壺來泡烏龍茶,普洱茶的餘味就很容易蓋掉烏龍茶的清香。

養壺最大的樂趣在於眼見壺的表面從粗糙無光澤到通過一次次的使用,經由手或布擦拭之後,自然發出悠悠寒光。那是茶人的喜悅,更是茶人與壺共生的情誼! 有人認為,將茶湯滯留在壺中數天,有利於培養壺的光澤。事實上,臺灣的氣候高溫多溼,壺中殘湯十分容易發黴。所以最好在泡完茶之後立刻取出茶渣,並將茶壺清洗乾淨。 在養壺過程中,壺身與壺蓋的顏色會不一樣。因為泡茶是在壺面上澆水,雖然壺蓋與水的接觸面最大,卻不像壺體那樣會浸泡在茶湯裡,久而久之,壺體的顏色會深於壺蓋。常見有人拿毛筆沾水在壺體與壺蓋上猛刷,以求兩者顏色一致。其實,這樣的做法未免做作,品茗本風雅,毛筆猛刷實在有礙觀瞻。

正確的養壺方法應該是將茶渣取出後,將壺蓋取下,壺底朝上,用熱水淋澆壺體與壺蓋。如此可將壺內壁的“茶山”保留下來,壺體的“茶山”也會更勻稱,壺體的顏色會更接近壺蓋。最後將壺放在通風處自然乾燥即可。 乾燥之後的壺需要經常撫拭,以棉布的清潔效果為佳,不會刮傷壺體,自然能養成壺的幽淡亮光。 養壺,主要靠茶葉來養,一般選用綠茶,而且要好茶葉,越是精品紫砂壺越要用上等茶葉來養。泡茶的水要好,最好用山泉或礦泉水。沏茶也有講究,先用開水澆外壁,以暖壺身,然後再沏茶。不用時,壺要放在乾燥之處,殘留的茶葉要留在壺中過夜。洗壺時,不要洗掉壺內的茶垢,以便達到保養壺的靈氣。一般來說,一把新壺養2至3個月即可,然後將壺洗淨晾乾,放置入盒就可收藏。


紫砂壺的那些事


新的紫砂壺,從窯裡出來後,壺內會有一些燒製紫砂放置的物質以及紫砂的小顆粒等,所以在使用前有開壺一說,可用茶湯燙煮一番,一則除去土味、火氣,二則也可使壺接受滋養。方法如下:日常泡茶應該注意:紫砂壺的好處就是可以邊喝茶邊把玩,日日把玩知足壺,綠茗香菡一胃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