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隋煬帝楊廣也是詩人!秦觀、張若虛都要感謝他

中學時學歷史,老師提及隋煬帝,都是評述他作為皇帝政治上的功與過,沒有提到他的文人身份、對於詩歌方面的貢獻。後來讀古代文學史,才知道煬帝本人也是喜歡讀書、愛好文辭的,在文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而他本人,也有好詩留世。

隋煬帝楊廣有四十餘首詩歌被收入《全隋詩》,其中不乏當時流行的輕薄豔麗的宮體詩,但他也有寫得清新明麗的詩作,其中最經典的要算《野望》和《春江花月夜》了。

原來隋煬帝楊廣也是詩人!秦觀、張若虛都要感謝他

這兩首詩,單在楊廣手上似乎並不出名,反倒是後來被張若虛和秦觀“借鑑”之後,才反倒有名起來。《野望》為秦觀在《滿庭芳·山抹微雲》中化用成為千古名句;《春江花月夜》後為唐時張若虛同題而作,被稱“孤篇壓全唐”。

這千古聞名的一詞一詩,大抵也得感謝一下隋煬帝楊廣,至於為什麼?我們讀讀他的原詩就知道了。

野望·楊廣

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這首詩洗盡當時文壇上的綺靡之氣,語言上明淨自然,營造的意境清新流麗,與印象中的隋煬帝形象絲毫不相類,不失為一首好詩。

而它在秦觀手中,一經化用,又成為其最負盛名的詞作《滿庭芳·山抹微雲》中寫景的點睛之筆——“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將滿腔的愁緒化作眼前之景,讓無數讀者嘆為千古絕唱。

原來隋煬帝楊廣也是詩人!秦觀、張若虛都要感謝他

他的另一首經典詩作《春江花月夜》也寫得很好——

春江花月夜·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有兩首,這是其一,讀書君認為,這一首比另一首更好,也正是這首,給了張若虛啟發。詩歌緊扣題目“春”“江”“花”“月”“夜”而作,前兩句寫傍晚春江靜景,江面平坦如鏡,江邊春花盛放,後二句轉寫動景,將月光與流波,潮水與星光的動態,寫得優美動人。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大家應該都能全文背誦,當然其在所描寫的廣度、時間線上的過去與現在、人生生命與宇宙無窮的關注等方面自然比煬帝這篇高,但開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也能明顯看出是受到了楊廣詩的啟發。

原來隋煬帝楊廣也是詩人!秦觀、張若虛都要感謝他

除此,清代時查慎行有一首《舟夜書所見》,詩云: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前兩句描寫無風時夜晚江面上的一點燈影,後兩句寫有風襲來時月與燈的倒影散作滿河星星,竊以為,也有煬帝“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的影子在其中。

此外,一首《夏日臨江詩》,也很能表明煬帝詩歌語言風格: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雲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餘興,悵望情不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