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如果再出來主演一部電影,你覺得會破60億人民幣嗎?

李浪兒


不否認周星馳曾經輝煌過,但目前來說,已是江郎才盡,日薄西山了,突破《戰狼2》還是有困難的。

現在電影市場的票房演員的影響力遠沒有之前那麼大了,以前上映一部電影首先要看導演和演員,而現在觀眾們更關注的是電影本身的質量,先別說那些流量明星小鮮肉,小花旦,就拿吳京來說,他主演的《戰狼2》和《流浪地球》的票房都是內地排行榜榜首。

吳京本人的演技和對待電影的態度是毋庸置疑的,而今年國慶檔由吳京主演的《攀登者》是三部獻禮片中票房卻是墊底的,這個不能怪吳京,他只是一名演員,是這個片子的本身質量出了問題,一個號的演員,能把八分的電影提拉到十分,但是如果片子的本身出了問題,一個三流的劇本,三流的導演,就算演員是影帝,拍出來的電影也照樣是個三流電影。

吳京的成功不是僥倖,他熱愛電影,也願意為電影付出。在《戰狼2》拍攝期間為此舉債,最終以2億的成本拿下了超過56億票房,回報高達10倍,有20億之多。江蘇南京的李先生,通過工♥眾▲評♥臺☛“貝談影視”瞭解戰狼2,經過詳細研究,直接參與30萬,票房大賣後李先生也收穫了300萬的票房分紅,至今李先生還在“貝談影視”中享受著這部電影帶來的紅利。

在內地電影史中,周星馳絕對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從“死跑龍套的”到一線炙手可熱的明星,從全場一句臺詞沒有被一掌拍死到自己執導多部電影,周星馳可以說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史上最華麗的蛻變。

周星馳的星途並不順利,從默默無聞到金像獎,周星馳熬到了40歲。當初為了能多在影視劇露一下臉,周星馳每個月拿著兩千塊的薪水,默默無聞的跑著沒有名字、沒有臺詞、甚至沒有臉的龍套。皇天不負有心人,周星馳憑藉《霹靂先鋒》終於成名,之後《百變星君》《喜劇之王》《大話西遊》一直到《美人魚》周星馳最終完成了從“星仔”到“星爺”的完美轉變。

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是他導演生涯中,票房最高的一部,繼頂峰以後他的作品似乎開始下滑,他的無厘頭搞笑風格並不是所有演員都能夠駕馭的,論無厘頭,觀眾明顯更認周星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世界文化的交流,電影的藝術形式已不再侷限於某個地點,周氏喜劇那種無厘頭搞笑風格已被這種“全球化”的電影趨勢沖淡了許多。現在的電影市場的發展強大,不像十幾年前觀眾們無片可選,而現在是太多藝術形式的影片可供觀眾們觀賞,這在無形中又削弱了周氏無厘頭的影響力。

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如果是現在的周星馳,重新迴歸演員,繼續像《喜劇之王》一樣用心演戲,他也無法像之前一樣獨霸電影市場。因為觀眾的選擇多了,縱然有情懷支撐,他也不會再是那一枝獨放的牡丹了。因為那個時候、那個經典的星仔,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們認可嗎?更多精彩影視資訊盡在“貝談影視”


愛向日葵的丹姐姐


來自“非著名偵探老磕”的回答:

如果周星馳再出來主演一部電影,會破60億嗎?我覺得不太容易甚至可以說很困難。為什麼?並不是周星馳沒有票房號召力,而是光憑號召力拿不到60億票房。

1

周星馳,咱們就不用了多介紹了,大家都知道。就憑一聲“星爺”,已經完全表明了他在影迷和影視圈的地位。

咱們說點啥呢?先說說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的前十位都是什麼電影。

刨除兩部好萊塢電影,剩下的8部電影中排名第一的《戰狼2》和排名第五的《紅海行動》都是主旋律動作片,上映時恰逢國人愛國之情點燃之際,所以票房飄紅。票房第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第三的《流浪地球》、票房第8的《我不是藥神》,都是重新定義了某個類型的國產電影,自然票房大賣。

至於喜劇片,在其中佔了3席,分別是第六位的《唐人街探案2》(算喜劇片吧);第七位的《美人魚》和第十位的《西虹市首富》。從這裡,可以看出適合閤家歡的喜劇片還是很有票房號召力的。喜劇片加上週星馳,票房號召力會更猛。但是想要從33億票房衝到60億,很難。


2

《沉默的羔羊》和《禁閉島》製片人邁克·麥德沃曾說:“整個電影行業被一些毫無理性的規則所左右,沒有人能篤定拍攝一部成功的秘訣,很多時候我曾宣稱要拍一部大賣之作,結果卻是慘淡收場。”

一部電影大賣,不是請到某個明星就能決定的。比如《上海堡壘》,請來了人氣打破吉尼斯的鹿晗,還不是撲街到他媽都不認識他。同時,票房都不是電影本身的質量能夠決定的。比如評分第一的神作《肖申克的救贖》和周星馳的代表作《大話西遊》,放映之初都沒有取得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由此可見,一部電影能不能大賣,真的是一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事。俗話說:小紅靠捧,大紅靠命!誠不我欺。


3

讓老磕在這裡大概預測一下週星馳重新出演電影后的票房曲線。


首先,周星馳這三個字就值10-20億票房。這部電影一定是一部排片極高,預售極好的電影。在電影上映初期,肯定會一票難求。因為周星馳代表的是一種青春、一種文化甚至是一種信仰。

此後,劇情大概會有兩個走向。其一,影片質量非常過硬,在周星馳巨大的票房號召力和好口碑的口耳相傳之下,影片票房繼續高歌猛進,極大壓縮其他電影的排片,一家獨大。其二,影片質量一般,周星馳的電影不會差,最慘只能是一般。但是這個一般會對許多盲目崇拜周星馳的粉絲造成致命的打擊,口碑每況愈下,排片不斷縮減。直至最後遊戲結束。

最終,如果周星馳的這部電影能夠接近票房第一這一目標,也就是有很大的希望超過《戰狼2》的56億,在國人的推動下,很容易達成60億目標。


但是還是那句話,雖然星爺牛逼,但是60億真的好難。


非著名偵探老磕


我個人覺的不太能,首先周星馳有快六十了吧!為什麼他不在熒幕上出現呢?這個大家都知道,他轉到了幕後,開了公司當了老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自己覺的精力跟不上了,他想繼續演,但是心有餘力不足。

有的人說當導演也很累的,那麼我們打個比方,就算,他精力跟得上,電影中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他能比那些年輕的演員完成的好嗎?你想想讓一個接近六十歲的人披掛上陣,是什麼概念,所以的安全措施等等,都要加倍,甚至所以的演員、以至於整個電影都得遷就他。

當然周星馳可以找替身,可以做後期,甚至有的人認為,可以在劇本上下功夫。那麼什麼樣的劇本沒有高難度動作戲的呢,無疑是走感情路線的,關鍵是周星馳他已經給人們留下一個固定的形象,那就是無厘頭的搞笑。包括他拍的電影都包含這樣的元素,像《美人魚》,這部他導演的電影,不難看出裡面充斥著,周星馳個人的想法與特點。如果他突然說要轉型,他能適應,可是觀眾們接受不了啊!

第二週星馳的演技特點是無厘頭的搞笑,其實他的演技已經不適合當下的市場,很多觀眾已經不好這口。

那麼有的說《美人魚》票房收視率可不低啊!是的,《美人魚》票房接近34億,那麼這34億票房有多少是衝著周星馳去的呢,有一半已經算不錯了吧!

在如今人才輩出的電影界,鄧超能脫穎而出,無疑證明了他的能力,我想,如果周星馳放到這個時代,他也會被一浪高過一浪的演員所埋沒。

大家都知道星爺是一個盡善盡美的導演,甚至有點苛刻,《美人魚》也是星爺傾力打造的一部電影,什麼是傾力,這已經可以說是他如今的極限。那麼在鄧超的演技,人氣一點都不比周星馳弱的情況下,《美人魚》能獲得如此高的票房,恐怕也是星爺能做到的極限了吧!如果換成星爺親自上陣,結果也不一定比鄧超主演的要好。

第三,眾所周知中國的電影從《英雄》到如今的《戰狼2》一路上是高歌猛進,從2億多的票房到如今50多億的票房,發展不可謂不迅猛。

很多人也看到中國的電影市場,有利益就有人投資,有投資就有競爭,不說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這些老牌大導演。光是國內新晉導演,怕是兩隻手加一塊都未必能數得過來。有時同時上映的就有好幾部,錯開日期吧!觀眾沒時間,不錯開吧!競爭太激烈。

根據這三個因素,我覺得即使周星馳復出,票房也不太可能達到60億,當然這也是我一家之言,也是妄加揣測,這裡面不確定因素太多。


雅琴影談


題主你還不明白嗎,如今演員對票房的影響力已經沒有那麼大了,以前看電影都是看演員看導演,現如今觀眾們更關注的是電影本身的質量,咱們不說那些流量鮮肉,就拿吳京來說,主演的《戰狼2》、《流浪地球》都是票房排行榜前三吧

而就在這個國慶檔,他主演的《攀登者》在三大巡禮片中是票房墊底的,這個不怪吳京,而是這個片子本身質量出了問題。一個好演員,能把一部八分的電影拉到十分,但片子本身就是三流劇本三流導演,演員就算是影帝,拍出的電影還是個三流電源(參見葛優主演的《斷片兒》)

假如周星馳先生再次復出當演員,但片子還是《美人魚》、《新喜劇之王》那種路數,票房怎麼也不會大賣,只能再次消耗粉絲對他的信任,我還是希望他能拍一些自己擅長的東西(環保這種大題材他真的拍不動),不要再玩老梗玩情懷(情懷在電影裡是最不重要的東西),他導演的作品我最喜歡《功夫》,如果《功夫》放在當今這樣的電影市場,破60億是絕對沒問題的


Super影像力


首先我們先看下目前華語票房的排行榜。最高的票房56.38億,是吳京的《戰狼》,傲視群雄,比第二名的《紅海行動》多出近20億。第三名正好是星爺的《美人魚》33.9億。

題主提問周星馳再出演電影是否能達到60億的票房。個人認為是有可能得,理由一:星爺在整個影視圈擁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創作了無數的經典影片,雖然如今轉戰幕後但是隻要願意再度出演無疑會吸引大量的票房。理由二:星爺創作必為精品,影片的質量肯定有保障,成為年度最強片肯定毫無疑問。

但是能否達到60億,還取決多方面因素,首先我們能發現,票房前兩部影片,都融入了愛國的元素,片子主題符合時代的潮流,極度引發國內受眾共鳴因此口碑票房俱佳。要是星爺新片的題材不符合整個市場的受眾的口味,那隻怕也會遭遇滑鐵盧。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星爺年紀大了,再度從幕後來到幕前的可能性,幾乎為0吧。



Wayne臻


啥60億?做夢的吧,不否認周星馳曾經輝煌過,但目前來說,已是江郎才盡,日薄西山了。周最後一次主演是08年,已有十多年了。內地自導自演的兩部作品功夫1.6億,內地年度第一,08年長江七號2億年度第四,功夫在同年雖說第一,但同時期前有英雄2.5億,後有黃金甲2.9億,無極1.8億,同時期看離記錄相去甚遠,也算不上頂級票房,至於08年同年度非誠勿擾赤壁都是3億多票房,周才2億,可以看出周主演電影票房想破記錄是不可能的。讓周走上巔峰的是導演作品 ,美人魚與西遊降魔。都是年度第一,美人魚更是打破內地影史記錄。你說周導演牛逼可以,但說主演牛逼,還是算了吧 ,周主演在同時期做不到最頂尖,壓他的人不少。但導演可以坐上第一把交椅一覽眾山小,但現在隨著美人魚之後,西遊伏妖與喜劇之王接連票房口碑雙失利,周想在上頂峰以不可能,畢竟年紀大了,賣情懷與炒老梗以不再吃香,周走下神壇是不可逆的現實。另外目前的市場也不是賣明星個人的時候了,現在是營銷宣發口碑的時代,賣明星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下次作品口碑再差,票房不如新喜劇之王也是板上釘釘,基本上也可以退休了。另外周已經近60歲的人了,還是靠以前裝瘋賣傻的風格你確定觀眾會喜歡?周自己都說現在自己這個年紀不適合以前的表演風格了。不再主演。


用戶9238227046183


肯定不會。周星馳消費情懷已經透支,好比現在的尼古拉斯凱奇,已經淪落到好萊塢四線,爛片的代表。周星馳參演或許會引發一個新的噱頭,可以大肆宣傳,但是如果電影質量沒有實質性提高,還停留在二十年前港片水準,幾乎可以斷定結局根現在的新喜劇之王一樣,只賣二天,一錘子買賣,然後迅速涼透。而且從功夫看,周星馳由於年齡和失去最佳搭檔的結果看,已經無法重現當年無厘頭的感覺,所以周星馳一直沒有參演也是有道理的,怕把自己最後的招牌砸了。而這幾年他正是用自己多年積累的招牌和人氣情懷在撈錢,情懷已經消費殆盡,都說不要吃最後一口,可是周星馳偏偏要吃最後一口,結果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吃相過於難看,現在的周星馳為了挽救斷崖式的票房下跌,正奔波於全國各地大肆宣傳,進場就喊“我養你們呀”這種明顯以情懷做噱頭的做法。他很會營銷自己,從始至終把自己保護的很好,功勞自己拿,黑鍋別人背,當然這一切都是腦殘星粉推波助瀾的結果,好的時候功勞全部周的,差的時候藉口一大堆,比如西遊伏魔,說掛名不是導演,新喜劇又說王寶強影響電影大局,或者把一部內容空洞,網絡大電影一般水準的腦補成哈姆雷特,要麼就是陰謀論,說什麼院線不排片,但實際情況則是,百分之7的排片對應百分之2的票房佔比。按比例算,已經比流浪地球高三倍的排片了!!再就是黑粉,但實際情況根本不存在所謂黑粉,大家幾乎都是自發的再噴,原因就是想讓這種爛片早點退出中國市場。電影好壞其實不是大家的噴點,而是垃圾還不敢承認,撈錢還不敢大大方方,總是故弄玄虛,立牌坊。到不如王晶來的坦坦蕩蕩,我就是拍爛片你打我呀!所以誰虛偽,誰坦蕩,希望大家分清是非






頭調自學半職業噴手


星爺老矣,銳氣尚存?

春節檔上映的《新喜劇之王》口碑和票房表現均“相當一般”雖然,耳邊總有“它將成為未來觀眾眼中的一代經典”這類說法,但周星馳對自我表達和藝術追求的疲態,已經顯現的尤為明顯。

不能簡單的說,電影《新喜劇之王》就是拿《喜劇之王》的老梗新番,再配上幾段新劇情就搪塞了事,但這部作品很難與“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的無厘頭精神劃上等號。

自《長江七號》之後,周星馳就專心幕後的製片人、監製、導演等工作,不再出來演戲了。

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周星馳在影視圈中的咖位,要價高了怕是請不起,再加上廣電總局的“限薪令”,這個片酬怎麼定確實不太好說;

另一方面,周星馳當導演或監製的收益,其實也並不低,拿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為例,保底價定在了18億,最終的國內累計票房33.92億,周星馳實際能拿到多少,明眼人一算便知。

如果,真能有影視公司和資本請得動周星馳,那麼,這部電影一定是十足的大製作,這樣才能配得上週星馳主演;這部電影一定要足夠優秀、精益求精,因為大家都知道周星馳對電影作品的挑剔與嚴苛;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一定有周星馳“不能謝絕出演”的理由,不管是為了還人情還是為了對賭協議,為別人“破例”這種事兒,在周星馳的演藝生涯中幾乎很少出現。

所以,周星馳主演一部電影,不是不可能,而是條件過於苛刻,必須有無法拒絕的絕對充分的理由,必須把天時、地利、人和全部湊足了,能夠被周星馳完全認可和接受,這件事才能有可能成行。

如果,周星馳真的破例一回,主演一部電影的話,那麼,光是周星馳時隔多年出演電影這件事,就已經具備了現象級的話題性。為了不讓自己“晚節不保”,在主演周星馳的深度參與和嚴格把脈之下,這部電影十有八九會是一部足夠優秀的影片。

截至目前,吳京的《戰狼2》和郭帆的《流浪地球》,分別以56.39億和46.18億元累計票房笑傲江湖,周星馳的《美人魚》排名第5。如若周星馳出演的電影達到了足夠優秀的成色,首要的目標是打破自己《美人魚》的33.92億票房記錄,然後才是如何衝破40億和50億元票房關口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超越自我很有可能,但超越歷史難度太大。畢竟,上映之後的影片就不只是周星馳自己的,而是全體觀眾的,有也只有觀眾才能決定,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到底值不值得。


得著說


其實星爺再演突不突破,60億人名幣有那麼重要嗎?星爺是一種情懷,一份情感,更是我們的童年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巔峰時刻,在這個年代,香港電影可謂空前強大,而演員不倫是主角還是配角那演技都是精湛,爐火存青的,根本不是現在的靠臉的明星可比的,

那麼在香港那個年代可謂是人才輩出,像張學友,劉德華、周星馳等,都是演技爆表的,那麼今天想給大家說下的就是周星馳,星爺,

相信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因為星爺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快樂,那個時候我們看電影都是租碟看的,像這些電影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很多我們都能叫上名字的,都是經典,而今天想說的不是星爺的電影,而是星爺的生活,

都知道星爺為了追求電影的完美,所以對演員要求都很嚴格,而在嚴格的途中肯定會得罪一些人,但同樣的會捧紅一些人,當年跟周星馳演習的星女郎,基本上都火了

同樣的還有一些男星,而這些在周星馳巔峰時刻的時候都是跟在周星馳後面的,而在老了之後慢慢的很多人開始離開星爺身邊了,而在前幾年向華強的老婆公開說周星馳做人不行,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而在這之中又有很多網友爆料周星馳與眾多明星不和的傳聞,一下又把向來喜歡清靜的周星馳推上風口浪尖,

不過在網上還是很多網友支持周星馳的,對於這些傳聞我們都是不相信的,因為作為影迷,我們都知道周星馳為我們拍了很多經典電影。

不過說實話,當年看周星馳的電影我們都是笑著看的,但現在我們都經歷了很多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再看看這些電影確實哭著看的,因為你從周星的電影能夠看到故事,

而現在星爺卻是一個人,至今沒有結婚,而有的時候會有記者拍到周星馳一個人孤獨出遊的照片,說實話,我們一直以為周星馳是拍搞笑電影的,卻不知道周星馳拍的都是故事。

最後在這裡還是想說的是不管別人怎麼說,至少在我眼裡,星爺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故事,企業的事情不管我們什麼事,我們只知道喜歡他的電影就夠了


我是非凡魚


雖然這是個假設問題,但是我倒是想很認真的闡述一下,因為周星馳在我心中一直是喜劇領域無可超越的存在。周星馳參與主演的最後一部電影是《長江七號》,其實當時他已經制定好自己退居幕後的計劃了,只是沒忍心告訴我們,也不願意讓我們因為情懷去電影院捧場。

出生於1962年的周星馳如今已經56歲了,從一個真愛他的影迷角度來講,並不希望他再次亮相。他真的老了,我想他選擇退居幕後的原因,大概也是因為自己已經不能奉獻出高質量的演技,從而不願意讓我們對他感到失望。

周星馳導演生涯票房最高的作品是《美人魚》,最終票房33.92億元,是2016年的年度內地票房冠軍。其中的主演是鄧超、羅志祥、林允等。我們並不否認鄧超的票房號召力,但是也不能忽視周星馳這塊金字招牌,才能使得這部電影最後賺得盆滿缽滿。

如今兩年過去,當時被我們視為票房奇蹟的33.9億元也一再被打破,《戰狼2》以56.7億元穩居冠軍寶座,同樣是戰爭鉅作的《紅海行動》以36.4億元屈居第二,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2》因為有了前作的口碑積累,以33.9億元的成績成為了中國影史票房第三位,而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如今排行第四。

但是別忘了《美人魚》上映於2016年初,其餘三部電影均是近兩年的作品。兩年時間能夠產生非常大的消費能力差別,所以當年《少林寺》票房過億已成神話,如今如果票房不過10億都難稱成功。周星馳僅憑藉導演都能成為吸金王,如果他自己來出演,究竟能產生什麼樣的巨大影響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週星馳主演過的作品票房,在當時都屬於什麼樣的水平吧。

香港電影史上始終流傳著“雙週一成”的票房傳說,自從1985年開始,香港電影的票房均由他們三個人聯合把持,剛開始時周潤發代表的江湖片最為吃香,雖然當時的成龍也很有號召力,但是跟周潤發相比還是略遜一籌。

接過發哥交接棒的是周星馳,連續四年成為香港票房冠軍,最令人驚詫的是1992年,周星馳包攬了香港票房榜前五位。分別是《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鹿鼎記之神龍教》,他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電影時代。

在1995年之後,成龍主導的喜劇動作片成為主流,但是周星馳的電影每年都在年度前三位。甚至到1999年,周星馳又憑藉《喜劇之王》再次榮膺香港年度票房冠軍,這也再次證明了周星馳旺盛的創作力和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後來周星馳不拘泥於演員這個身份,接過了導筒,每一部都是經典,又多次登上年度冠軍寶座。分別是2001年的《少林足球》、2004年的《功夫》,以及2008年他的演員生涯收官之作《長江七號》。周星馳轉變了自己的身份,仍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和周潤發、成龍相比,周星馳取得成功的時間跨度最長,近20年的事業巔峰才造就瞭如今我們心中神化的周星馳。可以說,他的電影就是我們童年、青年時期的幽默養分,是他讓我們認識到了喜劇電影應該有的樣子。到現在我們也會把新電影和他的陳年舊作相對比,會對如今的低端搞笑嗤之以鼻“當年周星馳的都比這高級”。

周星馳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電影導演,也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喜劇明星。他對於中國的地位,相當於憨豆先生之於英國的地位。雖然後起之秀也有,像徐崢、沈騰、黃渤等人,但是能夠像周星馳一樣,成為喜劇符號的人,再也沒有第二個。

雖然我們也知道周星馳復出演電影僅僅是我們的一個願望,實現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如果真的有機會能夠再次在電影院的銀幕上邂逅這位喜劇大師、邂逅這位永遠存在於我們童年記憶中的“周星星”,不僅僅是在中國,在世界上的華人圈,都會引發一輪觀影風暴。

到那時,60億又算得了什麼?

越是珍惜自己羽毛、珍愛影迷的明星,越不會靠著情懷賺錢,反之亦然。

如果周星馳會再次出演一部電影,我會一刷、二刷、三刷,直到滿足了自己內心童年的幻想,直到還清了所有欠他的電影票,給自己的青春一個交代。

到那時,我想周星馳才不會在乎能賺多少錢,30億或者60億,甚至100億。對於他來說,他在乎的,永遠是我們這群一直喜歡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