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的最後時刻,站長為何要“派人”把餘則成押到機場?

姜汝翰.avi


導讀:《潛伏》中餘則成和站長有師生情誼,所以才被站長點名要到軍統天津站任職。在天津任職以後,餘則成和站長從原來相對生疏的師生關係逐漸經歷從不信任到信任、從利用牽制到通家之好的親密過程。可以說餘則成經歷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在成長過程中也為我黨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至於說站長對餘則成是否懷疑那是肯定的,即使最後翠平沒有直接暴露但是隨著李涯的離奇死亡站長頭腦中的問號也是越來越大。在我軍即將解放天津的歷史時刻,站長在最後一班飛機起飛前還為餘則成在緊張的座位中衛餘則成騰出一把椅子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考量。


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劇情背景:李涯作為潛伏計劃的指揮者已經被殺,翠平也已經犧牲(當時餘則成這麼以為)。所以作為餘則成來說已經非常安全,在取得天津特務潛伏名單後打算迴歸組織。就在即將離開的,站長派派人來強制餘則成立刻去機場。站長這一手其實是經過多方面的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至於他考慮的因素我們來大致推斷一下:


第一、對餘則成最後的試探

在最後行動隊長李涯和副站長餘則成的互掐是站長樂意看到的,哪位長官都不希望自己屬下都是一團和氣。然他們互相牽制,自己這個站長才能高枕無憂不被架空。所以站長對於二人的內鬥是樂見其成的。

錄音事件發生後,雖然餘則成通過反戈一擊暫時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但是無論是站長還是李涯都不是徹底的相信。隨著交通站的撤離,最後餘則成不得不動用了潛伏在執法隊的廖三民。當李涯被殺後餘則成的疑點更大了,所以在站長在安排餘則成上飛機前做了最後一次試探。

特務們和餘則成互致新年好後突然要求餘則成交出武器和隨身物品,在帶上車前一直都沒有說明去向。除此之外當餘則成問汽車去哪的時候特務們只是說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也愈發的像暴露的意思。如果餘則成真是我黨的潛伏同志,那麼在任務完成打算撤離的情況下很容易把這個當做暴露的信號而奮起反抗。那樣的話,這群特務足夠的把餘則成擊斃。但是餘則成不動聲色,再次成功的等上飛機進一步潛伏。


在臺灣站穩腳跟站長需要“心腹”扶持

在我黨解放大陸的時候,國民黨人心惶惶的撤離到臺灣。站長吳敬中在青浦特訓班時期的嫡系和心腹就只剩下餘則成一個人了。況且餘則成從抗戰勝利來到天津站,經過大量時間的排查和接觸,餘則成一家和戰長一家混成了通家之好。這樣的情況可不多見,況且一個心腹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共事的觀察。所以吳敬中不捨得放下餘則成。

所以在通過最後一次考驗後獲得了等上飛機跟隨去臺灣的機會。大陸的國民黨高官雲集臺灣,這時候考驗就來了。因為臺灣地域狹窄,原來的官職幾乎都嘚降一級。所以競爭十分激烈,所以吳敬中在利用老關係的同時必須帶著自己的心腹作為幫手。


斂財的需要

其次餘則成辦事非常講究地道,大量的錢財被餘則成堂而皇之的送給了站長。當然自己也步步高昇到了軍統天津站的副站長。餘則成從剛來的時候的生澀變的逐漸圓潤,接人待物滴水不漏。這是獲取情報的需要,也是升職和交往的需要。在加上隨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腐敗,站長吳敬中的信仰直接崩塌。說出了那句如果不為了手裡的特權誰還當官的荒唐之語。


在和媳婦商量後,站長早早的讓媳婦早早撤離天津去臺灣買地。他心裡明鏡一樣,國民黨敗退臺灣是必然的結果。所以他才在飛機上沒有避諱別人說那句話:

“這杖也就打個一年半載的了,以後靠生意”

做生意就需要錢,經過多年的官場和相處站長清楚的知道餘則成已經歷練出來了。無論是待人接物還是斂財都是一把好手,所以帶上他對自己以後的職場或者經商生涯有巨大的好處。


處於“保密“的需要

餘則成從開始一進入天津站,站長就說餘是他的人。隨著信任的加深,很多斂財和上層機密餘則成都參與其中。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來說,餘則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為站長老錢的代理人。所以在戴笠來天津處理楊文泉的案子的時候,站長緊張的都不行了。為了怕餘則成洩露自己貪汙的事,都開始和餘稱兄道弟了。好在餘則成明白事,知道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沒有透露站長的事。

之後站長貪汙更加變本加厲,在處理天津駐軍攻擊李涯事件中用了“贖人”的套路。黨通局潛逃的季偉民被抓的時候,贓物中的劉裕的玉座金佛被送到站長家中。餘則成都是親歷者和參與者,如果餘則成不帶走萬一以後事發上級要追查起來自己就無法逃脫了。所以他要帶走餘則成放到身邊,這樣才放心。


站長的懷疑和對潛伏計劃的期望讓站長帶走餘則成

站長吳敬中都說抗戰時天津被戴笠稱為堡壘,但是自從餘則成來到天津後洩密事件是接二連三。雖然最後餘則成通過了重重考驗,但是站長的懷疑並沒減弱。尤其是餘則成對潛伏計劃露出的強烈的興趣以及李涯的突然被殺讓站長對餘則成的警惕大作。無論餘則成有沒有問題,把他帶走對於潛伏計劃的執行都是有好處的。

其實現在他還不知道餘則成已經弄到了潛伏名單。站長突襲餘則成並讓他交出私人物品就是出於這個考慮,只要你沒有洩露所有的潛伏資料那麼帶走你潛伏計劃就安全了。因為廖三民已死,交通站撤離餘則成就是我黨同志的話當時也無法把潛伏計劃的資料傳遞出去。所以必須在我軍解放天津前把餘則成帶走,以保障潛伏計劃的安全。所以站長不但沒收了餘則成隨身物品,還把家裡的東西都交給了軍統天津站的機要室。就是家裡又潛伏計劃的資料也會被抄走,站長老奸巨猾,辦事滴水不漏。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按照網絡上很多網友經常開玩笑的說法,吳敬中語重心長的對餘則成說:則成啊!話說咱們天津站有臥底,李涯被地下黨廖三民推下樓梯摔死了,陸橋山被地下黨刺殺了,馬奎所謂的地下黨身份的那些罪名完全是我偽造的,那現在天津站的領導就剩咱倆了,你說咱倆誰是臥底呀?

如果說之前只是懷疑,那到了天津解放的最後時刻,這種懷疑已經變成肯定了!



為什麼吳敬中從始到終都沒有打算給予制止?正如他曾經跟餘則成所說的一句話,當年投身革命是為了黨國的利益,而現如今他的信念只剩下了八個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隨著解放戰場國軍的節節敗退,少將出身並且投身革命幾十年的吳敬中恐怕早就審視出了勝利將會歸向哪一方,畢竟作為國民黨的高層,也同樣是一個腐敗分子,吳敬中的心裡再清楚不過,國民政府的這幢大廈,它的地基早就被四面八方的蛀蟲弄得搖搖欲墜,所以當李涯不遺餘力地在天津四處打擊地下黨的時候,吳敬中卻格外冷靜的多次說出最好的結果仍然是國共合作這樣的話語,因為他心裡很清楚,雙方講和國民政府在大陸也許還能生存,可雙方非要開打,那蔣介石被趕出大陸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所以面對無法調停的戰爭和節節敗退的局勢,吳敬中早就知道大勢已去,收斂財產逃往南方和臺灣才是他接下來最應該做的工作,至於天津區域的捉拿地下黨,什麼黃雀行動,交給冤大頭李涯去幹吧!但在臨走之前,他不得不考慮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餘則成的去留,畢竟他的身份實在是太危險了。

如果他不是地下黨則好,可如果是呢?這是吳敬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雖然他大肆斂財甚至強佔了一些實業,可自己畢竟是特務少將的身份,短時間內不會徹底脫身,至少在脫身之前他必須要保證自己家底的乾淨,而餘則成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著他是否能夠安全脫身,如果餘則成是地下黨並且留在天津,一旦天津解放他搖身一變重新恢復了身份,接下來在軍統特務部門的影響無異於是一顆巨大的炸彈,當年是吳敬中力保餘則成來到天津,並且是在他極力的推薦和擔保之下成為了天津站副站長,結果眼前的學生,這個曾經極力保舉的人一夜之間成了地下黨,那吳敬中在軍統的特務體系裡還活得下去嗎?



況且面對節節敗退的局面,誰又能保證臺灣海峽會真的能夠擋住進攻?一旦臺灣再被解放,國民政府又能去到哪裡?一旦自己落到對方的手裡,難道也要跟著其他被俘虜的將軍一起到功德林裡去改造?所以倒不如握住這張牌一同離去,既避免了餘則成在天津的變身,又能保住自己的安全,甚至未來可以聲稱早就知道餘則成的身份而刻意保護他,何樂而不為呢?

從劇中的結局來看,1950年餘則成在香港與接頭人員碰面,告知了下一步的行動:不久後在臺灣的一個商務招待會上,餘則成會偶遇晚秋,雙方結為夫妻,從餘則成出席商務招待會來開,可見經歷了一年多左右的時間,餘則成的身份重新經歷了洗牌,由一個特務中校很可能演變成了一個臺灣商務人士,既然連他的身份都經歷了轉換,那他的上司吳敬中恐怕也早已經從特務部門脫身,成為了一個投身商場的商人,不得不說餘則成的確是一個精幹的特工,但比起統籌整個局勢的吳敬中來說,後者才是真正的高手!


遼寧資深球迷


《潛伏》這部經典諜戰片結尾引人深思!眾所周知,翠平的身份已經暴露,可是站長不但沒表現出任何對餘則成的排斥,反而千方百計的把餘則成弄到機場,一起安全撤離到了臺灣。這裡就能看出兩人的關係絕不一般,這就很有意思了!那麼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分析一下就知道,老狐狸吳站長老奸巨猾,卻對餘則成沒有一絲懷疑,尤其是在李涯死後,餘則成有問題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而翠平在最後又暴露了自身共產黨的身份。吳站長跟餘則成曾是師徒關係,對他的能力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費盡心思的把這個心腹調到了身邊。




做事謹慎,心機深沉的餘則成,對翠平的身份一問三不知,這就是一個不成立的命題。但為了繼續給自己斂財和掩蓋過去的事情,吳站長必須要把餘則成帶在自己身邊才是最安全的。況且餘則成可是站長的“招財童子”,豈有不帶走之理?雖說站長斂財斂得差不多了,但到了全新的地方把新財富換成新產業很需要“經營者”,沒有人比餘則成更適合當“經營者”。

還有就是在臺灣站穩腳跟站長需要有“心腹”扶持。在我黨解放大陸的時候,國民黨人心惶惶的撤離到臺灣。站長吳敬中在青浦特訓班時期的嫡系和心腹就只剩下餘則成一個人了。況且餘則成從抗戰勝利來到天津站,經過大量時間的排查和接觸,餘則成一家和戰長一家混成了通家之好。這樣的情況可不多見,況且一個心腹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共事的觀察。因此吳敬中不捨得放下餘則成。

於是在通過最後一次考驗後獲得了等上飛機跟隨去臺灣的機會。大陸的國民黨高官雲集臺灣,這時候考驗就來了。因為臺灣地域狹窄,原來的官職幾乎都嘚降一級。所以競爭十分激烈,所以吳敬中在利用老關係的同時必須帶著自己的心腹作為幫手。小妹只想說站長真是老奸巨猾,辦事滴水不漏。



胡哥講電影


自然是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了,否則座位緊張的飛機,吳站長可不想拉一個疑似有問題的人跟自己一起乘坐。

在《潛伏》的結尾,翠平的身份已經暴露,站長不但沒表現出對餘則成的排斥,反而千方百計的把餘則成弄到機場,一起撤離到了臺灣。老狐狸吳站長對餘則成不是沒有懷疑,特別是李涯死後,餘則成有問題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而翠平在最後又暴露了自身共產黨的身份。吳站長跟餘則成曾是師徒關係,對他的能力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費盡心思的把這個心腹調到了身邊。做事謹慎,心機深沉的餘則成,對翠平的身份一問三不知,這基本是個不成立的命題。但為了繼續給自己斂財和掩蓋過去的事情,吳站長必須要把餘則成帶在自己身邊才是最安全的。

餘則成作為曾經的嫡系,知道吳站長太多的秘密,包括自己為了斂財,去晚秋家中搜刮這麼私密而丟臉的事,也是餘則成幫著吳站長完成的。吳站長的老婆和翠平的關係也一向交好,告訴了她不少事情。而這些事情很可能已經傳到了餘則成那裡。把餘則成留在天津,他會不會對這些事情守口如瓶吳站長是沒有辦法確認的。所以與其為自己在內地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倒不如直接帶走安全。

天津站的骨幹們在短期之內,一個個都成了死人。連背景強大,業務出眾的李涯也沒能倖免。接二連三的損兵折將,上級部門無法不對天津站有想法,吳站長這個位置也是坐的戰戰兢兢。如果連餘則成也不跟自己走,吳站長這個唯一的倖存者就無論如何也撇不去失職的罪名了。

一旦飛機降落在臺灣,那就是吳站長職業生涯的又一個轉折。在天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壟斷生涯從此宣告結束,吳站長要一切從頭再來了。手下沒有老部下,老學生之類的幫襯,一個人孤立無援,吳站長很可能會在複雜的臺灣無法立足,更別提升官發財了。除了餘則成,其他的部下都先後領了盒飯,到了臺灣再發展新人也已經來不及了。吳站長這才一心要帶走碩果僅存的餘則成,便於為自己保駕護航,好在臺灣儘快站穩腳跟,延續天津的美好生活。

最後,餘則成是吳站長親自要的人,他們的師生關係圈內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餘則成真的有問題,吳站長也會被牽連。到時候就是有一身嘴,吳站長也說不清了。為了對外維繫這種和諧的假象,迷惑他人,避免牽連到自己,站長只能帶餘走,別無更好的選擇。

可憐翠平和餘則成這對有情人,被吳站長生生給拆散了。為了繼續掩護身在臺灣的餘則成,翠平只能一個人生下孩子,用一生盼望著餘則成的迴歸。


萌萌小笑笑


按吳站長的水平不可能不知道餘則成是地下黨,之所以不揭穿是因為以下幾點1:餘則成是他親自要過來的人,他要是承認了餘則成是地下黨,那麼他在軍統的地位將會一落千丈,甚至會引火燒身,與其揭發不如控制對自己的利益更大。2:餘則成本身對他沒有什麼仇恨,只要不弄到魚死網破的境地,相反還可以為了他辦別人不敢辦的事。3:將來在貪汙上或者是生意上一旦有什麼問題,可以把餘則成推出去,至少可以保全性命,裝做什麼都不知道。

潛伏為什麼讓很多觀眾喜愛有共鳴?就是因為有吳站長這樣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的人。沒有公認的普世制度,其它什麼主義、道德都是忽悠愚弄。最主要原因是餘則成是他的副站長和心腹,即使站長明知他就是潛伏的特工,如果不帶走餘則成萬一以後餘則成共產黨員的身份曝光,那麼站長也必將會受牽連,畢竟是站長一手提拔成副站長的。

李涯死了,陸橋山死了,機密還在外洩,除了站長就是餘則成了,站長其實早就知道餘則成的身份,甚至利用餘則成的身份做了一些事。至於為什麼帶著餘則成走,那是因為站長不知道臺灣能不能守住,如果守不住還要靠餘則成去求情,換自己一條命。說到地主王佔金,篇幅不多,絕對經典,現實中我們有些人不注重場合一句刨根問底的話,自己覺得再正常不過了,殊不知揭了哪個領導的隱私,被收拾的很慘,還想不明白為什麼。不就在街上喊了一聲陳家大丫頭嗎?一夜之間昨天還能自由自在地賣大餅,今天送命還不知為啥。

站長只是想帶餘則成到廣州,讓他替自己打理廣州的生意罷了。天津失守時,國民黨大勢還在,國軍主力還保持著,整個國民黨甚至整個中國都認為國共會以長江為界,隔江分治。所以站長也認為撤回廣州好好經營他的酒廠,他倆被派去臺灣是在飛機上才收到指令,聽到命令後倆人一臉懵逼。站長肯定知道有內鬼,但是馬奎,李涯老陸全掛了,你說是誰…不過站長不在乎了,不派兵去於就功成身退了,誰幫他撈錢,而且到時候都知道他是奸細,他作為站長就得背鍋,還怎麼撈錢了。

在我心目中,李涯和餘則成是同一高度的戰士!都是為了信仰而工作、奮鬥!只是信仰的對象不同。我更佩服、敬重李涯一些!這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特別是他對袁佩林說的那句:我只想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到後來,老謀深算的吳站長怎麼會猜不到餘則成是臥底你呢?只是當時的局勢如果拆穿對他更不利,他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肯定會被同僚清算,保餘就是保自己。

曾經我也想過站長知道餘則成。但後來站長非要拉著餘則成去呆灣,這個怎麼解釋?天津丟了不是那個人的事,還要拉著這個“後患”去呆灣,難道站長也叛變了不成?如果站長真知道餘是峨眉,那餘去了呆灣有兩種可能,一、被秘密殺害,二、站長也被策反了,暗中幫餘。局面上看臥底已經都被除掉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站長帶著餘則成一方面是因為斂財原因,還有一方面如果被共產黨抓了,還有餘則成做最後一張保命符,對信仰的失望和現實的局面,站長做的是最正確的選擇。

還有一點,馬奎查站長,打開了站長帶鎖的抽屜,裡面有佛龕的電文,然後佛龕就在延安落網了,這個電文只有站長、馬奎、和碰巧抓住馬奎偷看電報的餘則成看到過,餘則成方面說不會舉報馬奎,最後餘則成把這一點報告給了站長,在眾人審訊馬奎的時候,站長說出了這一點,馬奎看了餘則成一眼,只是馬奎太蠢了,到這時候他還沒明白,餘則成就是峨嵋峰,至少他應該提出來。


歷史深度揭秘


首先老餘和老吳兩人的關係還是挺微妙的。從剛開始不那麼"親密″到"親密"也是經歷了重重的考驗才得以維持兩人的這種(相互制約)關係。作為一名老軍統特務,老吳還是知道怎麼用人的,哪些任務或事交給老餘哪些交給其他人,老吳還是有區分的。老餘做為一名特工,深知完成任務是第一位的,但過程就看個人的能力強弱,老餘很善於穿插各種勢力之間,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本質。這些過人能力老吳都看在眼裡的。其實老吳心裡早就懷疑老餘是共黨了,只是缺乏實質的證據而已。況且在當時的國共軍事對抗的環境下,老吳心跟明鏡似的,國軍失敗那是早晚的事,所以老吳對於抓共產黨和處理國民黨內鬥都沒表現很積極;但在"撈好處"上卻很有心思,而且這些事基本都是老餘給辦的,所以老吳要帶老餘去臺灣一方面老吳的貪汙那些錢財需要人處理;另一方面老吳也想買個保險,外一哪天被共黨清算,也可拿老餘擋一下。



WWF169220086



餘則成和吳站長的關係很有意思。

餘則成是臥底,這一點吳站長其實未必不知道,但是始終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所以吳站長對餘則成是有所懷疑的,但另一方面吳站長又認為,餘則成是一個能力不錯的手下,雖然對黨國利益不一定盡心,但對吳站長個人的事情,餘則成一向是盡心竭力的。

和李涯相比,餘則成最大的特點就是表現更像是一個和吳站長同類的人,精通業務,能力也強,但是對黨國事業並不那麼上心,而對吳站長個人的事情,從來都不含糊。無論是最初為了幫吳站長敲詐穆連成而和晚秋談戀愛,還是把自己的老婆送去陪吳站長的老婆打牌,都能看出吳站長對他的特殊信任。

馬奎和陸橋山當然工作能力也是不錯的,但是他們都在上層有各自的派系和關係,所以並不是吳站長特別信任的人。只有李涯和餘則成是吳站長點名要到天津站的人,很顯然是把他們當成他自己的人來用的。但沒多久,李涯就被吳站長放棄了,因為李涯的表現說明他眼裡只有黨國,沒有吳站長。


只有餘則成始終如一,始終把吳站長的個人利益置於黨國利益之上。劇中李涯始終沒有為個人積累財富的行為,而餘則成則一直在不斷的積累金條。也就是說,餘則成被吳站長視為和他一樣的官僚,而李涯太過無私了,所以吳站長對他一直都有所保留。

到了最後階段,李涯負責制定並實施的黃雀計劃吳站長完全不感興趣,就是因為吳站長確信黨國已經要完了,該是為個人前途打算的時候了,但李涯還在為黨國效忠。所以,吳站長沒有過問這件事,並且讓餘則成也不要過問,就是他已經看清了,李涯眼裡只有黨國。

站在吳站長的角度想一想,當吳站長的個人利益和黨國利益衝突的時候,李涯和餘則成會怎麼選擇?在吳站長看來,餘則成至少是可以收買的人,而李涯則有可能不顧吳站長的個人利益,而選擇忠於黨國利益。所以吳站長寧願選擇和餘則成打交道。


在吳站長勸餘則成不要過問黃雀計劃的時候,其實就是已經放棄了李涯,準備要把餘則成帶走了,因為這時候他已經準備去臺灣做生意了,而他的打算就是他自己當大老闆,而餘則成則是他認定了適合給他當總經理的人。所以,吳站長在離開天津之前,要確保帶走餘則成,就是要為下一步做準備。

吳站長是臨時決定乘飛機撤離天津的,而這時候翠萍已經失蹤了,他對餘則成會不會決定跟著他一起去臺灣沒有把握,所以才臨時派人去把餘則成押送到飛機場去,以確保餘則成能夠跟著他一起走,而不出現其它的狀況。


蕭武


《潛伏》是為數不多百看不厭的諜戰片,劇情即將結束餘則成正要撤離的時候,竟然被站長派人強押坐上飛機看似無情,從站長的角度考量實則是高明之處,耐人尋味。



自從餘則成來到天津站後,深受站長的器重,加上富有地下工作經驗的餘則成,能夠隨機應變,化險為夷,又能出色完成任務,同時又是站長的‘聚財童子’。但是,睿智聰明的站長也是老謀神算老牌特工,心裡當然十分清楚,即使是最優秀的特工長時間的諜戰工作,而且是戰鬥在敵人的心臟裡,不可能不漏一點點蛛絲馬跡的。自從餘則成來到天津站以後,馬奎、陸橋山、李涯先後都出了問題,不是‘共黨’就是吃裡爬外,要不就是意外摔死了。對的倖存者餘則成的共黨身份懷疑是肯定的。但是作為自己的親密助手,他也願意難得糊塗,睜一隻眼閉隻眼。



如果餘則成是真共產黨的臥底,那作為老師和上級的站長是責無旁貸,烏紗自然難保,即使不是共產黨知道自己情況太多,餘則成離開了自己的控制,可真不是什麼好事。還有就是站長對黨國已經失去了信心,也是自己有一個理想的歸宿,更重要的還有就是站長捨不得餘則成,與他們之間的親兄弟般的情誼也是分不開的。無論是政治需要還是個人的私人助手,辦事能力強餘則成都是不二的人選,再加上餘則成向站長多次表示願意留下來參與潛伏計劃,站長也是怕節外生枝,只有採取強制措施逼迫餘則成跟隨自己上飛機,於公於私都是上上策,可謂是最好的選擇!



(引玉之磚,期待您的評論和關注)


祖國萬歲145758046


答:因為餘則成對於站長吳敬中來說還有用,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有用。

1、站長吳敬中認為餘則成是自己的心腹。

首先,餘則成自從來到天津站,憑藉舊時在青浦特務訓練班時,與站長吳敬中的師生關係,成功的站到了吳敬中的派系中。

這是餘則成的初步計劃,當然這也是站長吳敬中所希望的,在當時的天津站,行動隊隊長馬奎,一直在暗中與站長吳敬中較勁;情報處處長陸橋山是老廣派,都不是站長吳敬中能用的人。

餘則成一來,立馬成為了吳敬中的左膀右臂,逐步的為站長吳敬中,斂下鉅額財富,從而得到吳敬中的信任,即便在李涯和餘則成爭鬥時,也是儘量向著餘則成。

餘則成即是站長的心腹,也是站長的招財童子。對於一心撈錢的站長,一定要把餘則成握在手心。

而且餘則成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始終抓住站長吳敬中這條大腿,必要時渾水摸魚,拿到有力的情報。

2、餘則成抗拒去廣東。

隨著天津站形勢的急轉直下,站長多次提出,要餘則成和他一起到廣東,然後轉戰美國做生意。對於站長做生意賺大錢的提議,餘則成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都是打打官腔就揭過去了。

到後來天津站的人要撤走,餘則成自然力主自己留下,執行秘密潛伏計劃——黃雀行動,站長怎麼會同意,他竭力的阻止餘則成執行潛伏計劃。

這也是後來,站長派人把餘則成押到機場的直接原因,當時站長已經非走不可,他怕餘則成最後不去廣東,而選擇留在天津,所以急切的要控制住餘則成,到了廣東不怕說服不了餘則成。

3、這麼多年情誼還是有的。

通過餘則成的長期斡旋,以及翠平後院攻略的作用下,吳餘兩家的關係愈加密切,到後來餘則成更是直接喊吳敬中大哥,吳敬中對餘則成,也已經到了推心置腹的地步。

這方面,餘則成多少有點,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意思,戲演的太好、太足,吳敬中也開始為餘則成的以後考慮。

在餘則成來到天津站之前,站長吳敬中就已經看透了國民黨的腐朽,他一心為自己活著,儘量的斂財,凡事都為日後的生意做打算。

所以,他不希望餘則成在繼續盲目的為國民黨效力,執行那個沒有前途的黃雀行動,勸餘則成以後要為自己活著,覺得帶著餘則成走,也是為他好。

從上述三方面來說,站長迫切的想要帶著餘則成去廣州,在他看來,這對於他和餘則成,都是好處多餘壞處。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站長也被上面擺了一道,直接押到了臺灣,用餘則成的話說,這就是命。


宅犬影視


我一直認為一部成功的電視劇對劇中人物的塑造一定要立體。絕不能過於臉譜化,不能好人好到“傻白甜”,壞人壞到“無惡不作”。

劇中的吳站長就是塑造很成功的人,他自私,貪婪,霸道卻又精明,能幹,講究情義。最後吳站長為什麼要把餘則成帶到機場,主要還是為了保護他。

第一,在劇中餘則成有意把自己打造成對“黨國”忠誠乃至愚忠的人。吳站長曾經問過他和李涯你們認為到最後誰會贏,餘則成回答的非常堅決,我們(國民黨)最終會取勝。到了最後,解放軍馬上就要發起平津戰役時,吳站長都已經心如死灰,餘則成還在努力調查所謂的反動傳單,讀物,表現得天衣無縫。最後又想留在天津執行潛伏任務,吳站長一再勸他不要管,要交給李涯,這時候站長不是信不信任餘則成的問題,他真的是對局勢死心了,他關心的是怎麼帶著忠誠的兄弟餘則成去臺灣,去香港經營自己的產業。最後一刻,他真的害怕愚忠的餘則成一意留下來送死,因此他要帶走他。



第二,戴笠的死實際上是分水嶺,在這之後,吳站長徹底腐化,餘則成只要能為他斂財,是不是共產黨都是他兄弟。戴笠一手創立了軍統,而且戴笠執行家法,處理叛徒從不手軟。戴笠是懸在軍統特務頭上的一把刀,是軍統的絕對領袖。吳站長雖然資格老,但是因為戴笠在,他從不敢造次,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為黨國做事業。所以他聽說戴笠死了才會如此失態,就好像魂被抽調了一樣,自言自語,六神無主。



戴笠死後,軍統內鬥,鄭介民,毛人鳳,都沒有戴笠的威望手段,為了爭權,對下屬多有放縱。站長以戴笠死為分界點,前後在劇中判若兩人,他越來越依靠餘則成斂財,也越來越信任重用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