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傍晚的拉萨即将迎来一场疾雨,但布达拉宫广场上仍然人头攒动。游客们在地上撒一小滩水,试图拍出这红山之上壮丽宫殿的倒影,还有人举着50元人民币,寻找着纸币背面一模一样的角度。雨说来就来,先是一阵细密的雨点,然后变成豆大的雨滴,白天经过紫外线炙烤的高原,瞬间降温迎来了丝丝凉意。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此时,布宫的灯火亮起来了。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时期的布达拉宫,已在风雨中屹立1300年,依山垒砌的宫殿仿佛从山上长出来的一般,睥睨着眼前人间的车水马龙。布宫的光芒照亮了上方的夜空,天幕呈现出一种深沉却清澈的湛蓝。没有雨伞的人们快步走着,但却并不为刚刚的流连所懊恼,经过了这场雨,原本这令人神往的高原热土变得更加纯净。美丽的拉萨,也正如这场雨一般,不加修饰,愈发纯净。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拉北环线串起极净山河

据拉萨市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拉萨市旅游接待量大幅增长,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41.71万人次,同比增长18.72%,实现旅游收入109.07亿元,同比增长达25.46%。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近日,拉萨市委市政府推出了“拉北环线”精品旅游线路,“‘拉北环线’主要是以纳木错等精品景区为重点,打造高端、特色、精品的旅游项目。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拉北环线的交通、酒店、餐饮等各种服务设施都在不断地完善。以往的经验中,游客在拉萨游览了布达拉宫、大昭寺之后,在拉萨市区转一转就去了林芝和日喀则,我们希望通过拉北环线把客人留下来,留在拉萨。”拉萨市旅游发展局旅游促进科副科长顾正军表示。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拉北环线是一条环绕拉萨的黄金景观线路,行政上包括了拉萨市所属的全部区县。顾正军介绍,“这条线路的主线走向是:从拉萨沿拉萨河而下,至曲水进入雅鲁藏布江谷地,逆江而上到尼木玛曲河口,翻越雪古拉山口,进入羊八井和当雄宽谷盆地。随后,至当雄宁中折向东南,至林周旁多沿直贡藏布而下,直至墨竹工卡尼玛江热向西南转折。继续顺拉萨河而下,经墨竹工卡、达孜回至拉萨。”拉北环线将拉萨周边最精彩的旅游景点均收入囊中。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藏北高原湖盆自然区内,有一系列连绵起伏的中小高山和高海拔丘陵,其间分布着连片宽阔平坦、海拔一般在4500至5000米的盆地和谷地,湖泊众多,其中纳木错为西藏第二大湖,也是藏传佛教著名圣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要到达纳木错,就要翻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时刻。山中行车,一路上蜿蜒曲折,没有被“高原反应”影响到的人,不住地赞叹着山中的奇景,那些灵活的野牦牛和野山羊,仿佛脱离了地心引力一般,在陡峭的山壁石缝中寻找着食物。缺氧的感觉渐渐袭来,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即将到达旅途中的“至高点”。垭口到了,经幡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飘飞着,海拔太高,这里的植被稀少,主要是黑土和碎石,让彩色的经幡成了沉重的色彩中最跳跃的符号。薄暮笼罩着山石,向远处眺望,就能看到闪烁着一汪淡蓝色的纳木错,刚刚深呼出去的一口气,马上被风裹挟着吹向了苍茫的山间。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看到了那头标志性的白牦牛,就知道我们来到了纳木错湖畔。深邃而疏朗的蓝天与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如同仙女一般纯洁,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雪峰终年白雪皑皑,时而云雾缭绕,雷电交加,好像头缠锦缎、身披雪甲的英武之神,陪伴在纳木错的身边。太阳从云中探出头之际,整个湖面泛着微微亮光,镀上了一层金色的瓷釉。舒爽的晨风疏散了空中的云彩,似是为初阳金銮开路,自天际缓缓游荡开来。纳木错湖畔玛尼堆遍布,“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时间流逝,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顽皮的棕头鸥为圣湖的肃穆增添了一丝生气,与我们这些“天外来客”嬉戏玩耍。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除了高山湖泊,拉萨的油菜花也是夏日的“一绝”。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在吐蕃王朝乃至此后的西藏历史上,一直都扮演了颇为重要的角色。公元617年,松赞干布出生于此地,因此,甲玛被称为藏王故里。夏日的甲玛沟充满了生活气息,红顶白墙的民舍、袅袅炊烟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广袤的大地上长出了青青嫩草,千百年来滋润白玛湿地的松赞圣泉静静流淌,在远处雪山背景的衬托下,浑然构成了一座古朴、文明与现代相结合的田园村落。此时,盛放的油菜花将山沟渲染得更为祥和美丽。

非遗手艺+民俗活动展现藏区特色

拉北环线也是一条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色民俗装点的旅游线路。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的尼木吞巴景区,因“三绝一贤”而闻名。其中,“三绝”指的是藏纸、藏香和雕刻,“一贤”则因为此地为西藏著名的语言家、翻译家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吞弥·桑布扎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的七贤臣之一,官至御前大臣,他曾奉命前往天竺求学,回到拉萨之后,创造和完善了如今的藏文字。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藏文之外,桑布扎还在其他领域对藏区风俗有着极大改变,其中之一就是他研发的藏香。桑布扎回国后,根据在天竺所习得的熏香技术,经过不停的实验,将几十种香料与药材混合,制出著名的藏香。如今的尼木藏香,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吞巴景区内居住的百姓仍在用最纯正的原始方法制作藏香。在一处藏香传承人的家中,院落中就可以看到不断工作的“水磨”,水流是木质水车的动力源泉,不断转动的水磨一直研磨树皮等原料直至其成为细碎的粉末。粉末晒干后,再加入其它材料揉捏、搅拌成泥,将这原料泥填入牦牛骨做成的空心锥形工具中,由制作藏香的师傅挤压成型。游客也可以跟着师傅一道,体验制作藏香的过程。藏香的制作过程均为纯手工,绝不用机器,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力将药材碾碎至极细,需要十足的力道与耐心。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在前往纳木错、羊八井等景点的必经之处,距离拉萨市20余公里的波玛村,“德吉藏家”正成为这里的金字招牌。德吉藏家是一个以藏家民宿为主,采用“家店合一、上下合住”的模式,打造集民俗体验、特色餐饮、观光游览和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项目,在这里,传统的藏式民居摇身一变成为了现代的民宿,山脚下是一幢幢白色的二层小楼,看起来就像新粉刷的民房。走近了才发现这些精致的院落已经改建成了时尚的住宿空间,同时保留了一些传统特色。入夜,远处空地上点起了篝火,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围着火焰载歌载舞起来,原本拿着相机的游客,也跃跃欲试地加入了舞蹈的队伍中。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扶贫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在拉北环线的旅途中,产业扶贫为当地带来发展的例子令人印象深刻。拉萨曲水县的才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不仅是如今引领拉萨农业发展的领头羊,还带领周围农牧民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园区全力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产业价值链,逐步形成有机产业种植业的有机农业产业循环发展链条。此外,园区还将打造“亦农亦旅”产业园区作为重点,将净土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建设花海、水果采摘、农耕藏药材博物馆、旅游风俗一条街等景点。据园区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园区每年吸纳农牧民临时工1000多人,每人年均收入5000元;后勤人员就业20人,每人年均收入3万元;产业工人就业47人,每人年均收入5.4万元。园区的入驻企业吸纳2000余名农牧民就业,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同样位于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的四季吉祥村,是西藏的首批异地扶贫搬迁点。“曲水四季两创众创空间成立于2018年9月30日,是在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建立的,旨在为农牧民合作社、创新创业青年、大学生、扶贫户等提供创新创业的场地。”两创众创空间工作人员介绍。走进成立不久的两创众创空间,就可以看到许多已经入驻的合作社。其中,曲水县边巴藏装缝纫农牧民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1月11日,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缝纫、制作与销售。走进他们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与当地小学合作的校服,校服的细节处有藏族特色的花纹与样式,极具地区特色。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漫山遍野,处处精彩

游在地广人稀的西藏,坐车的时间自然不短,在旅游的黄金时间夏季,窗外的景色也会一直令人目不暇接。一路上,远处的高山草甸、雪域山峰,近处的涓涓细流,经幡飞舞,还有时而由青藏铁路驶过的绿皮列车与正在修建之中的高架桥梁,都让人不停地按下手中的快门。而其中,“黑帐篷”就是不得不提的一景。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藏族牧民素有以帐篷为家的居住习俗。每当夕阳西下,游牧在绿荫草地上的藏族牧民们,便唱着牧歌,赶着牛羊,走向自己游动的居室——帐篷,其中,用粗牦牛毛织物缝成的“黑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如今当雄县境内的羊八井镇,有一处“行者·黑帐篷”游客中心,它不光是一个从拉萨通往纳木错观赏念青唐古拉雪峰的绝佳地点,其本身更是极具艺术特色。“行者·黑帐篷”游客中心周围是作为游牧保护区的羌塘草原,不仅有着优越的生态条件,更存留着如黑帐篷这样典型的藏北游牧文化象征。建筑主入口处是一个下沉

广场,以此为起点,建筑形体呈“V”型,两端逐渐升高。建筑主体采用了黑色的塑木板,仿佛从地上生长起来的一个黑帐篷。拥抱着羌塘草原和对面起伏的群山,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的同时,也融入了整体自然环境。“行者·黑帐篷”有一条长长的文化走廊,向来此休憩的游人介绍讲述游牧文化的故事,同时还承担着餐饮、文创的功能。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路过了“黑帐篷”,就进入以温泉而闻名的羊八井。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勘探和开发的湿蒸汽田。融融热流的羊八井蒸汽田在白雪皑皑的群山环抱之中,构成了世界屋脊上引人入胜的天然奇观:蓝天白云下,常有突发的汽柱冲天而起,鸣声震天。如今,羊八井的温泉与地热已经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开发绿色资源的典范,更成为热门的旅游体验目的地。蓝色天国项目就是羊八井镇利用地热发电后的尾水尾气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的一个环保项目。雪山山脚之下的温泉池升腾着蒸汽,这可能是我们能感受到的海拔最高的温泉池,“这个项目2012年开始建设,预计将为本地提供500左右个工作岗位。这里不光接待外省游客,也十分受本地游客的欢迎。”西藏万泰地热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熊开琴表示。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在当雄县游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及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我们欣赏了一部叫做《天湖·四季牧歌》的游牧情景音画诗,剧目以当雄牧区群众一年四季的游牧生活为主线,展示了以牦牛精神演化出的游牧文化生活。不论从灯光布景、演员水准还是音乐特效,在一处空旷的羌塘草原能够观赏到如此水平的表演,都令人不禁赞叹。“悠扬的牧歌布满了当雄的草原,纯净的土地孕育着美好的灵魂,这就是天湖的指引⋯⋯”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永远有纯净的力量令人神往。

纯净拉萨绘藏区至真至美

globaltravelerclub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