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一、關於桌面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光線是一個非常重要卻經常被人忽視的存在,不管你有沒有發現它就在那裡並且會變化,而舒適的光線會讓被攝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都完全不一樣,光感才是決定照片質量的基礎。所以對於拍照我得觀點一直是先解決燈的有無問題,再討論燈使用的好與壞。

對於我來說,像桌面、樂高、手辦這些沒有燈是沒有靈魂的。自己的室內棚拍通常需要燈光佈置,房子裝修需要燈光照明設計......

此次我桌面改造的重點主要是在燈光工程和一些讓工作效率提升的方面。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每個人對電腦桌面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拿來工作,有的僅僅是回家娛樂的,不過大多數人的桌面應該和我一樣都擔負著工作與娛樂的雙重使命。

二、關於工作

1.相機鏡頭

工作往往是自己長年累月重複的存在,一些細小的便捷和準確就能省下不少時間和精力,所以對於涉及幹活的東西我往往更追求於效率和穩定。

比如自己的相機尼康D850,對於絕大多數人的理解是換更好的相機(器材)可以得到更好的照片。然而通常並不是這樣,因為D850相對於D750的提升在我看來在於前期攝影操控和體驗上的,比如LV屏幕的功能,對焦和追焦性能的提升、按鍵夜視等等,這些可以讓你更加輕鬆和更加穩定的拍到你想拍的東西,至於像素和去低通等對於畫質上的提升,顯然沒法和更換一顆鏡頭所帶來的相比。

機身與鏡頭是相輔相成的,好的機身需要好的鏡頭來喂,好的鏡頭需要好的機身來帶。

最近自己的24-70 2.8鏡頭摔壞了,然後暫時用50 1.8g頂著,明顯可以感受到鏡頭畸變的變大和對焦速度的變慢,讓我十分難受,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在你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當然相機和鏡頭一般就拍攝完成之後可能臨時會放一下桌面上,通常還是會將他們放防潮箱裡面的。

2.顯示器

我之前使用的是戴爾up2516d顯示器,主要是習慣且有A&RGB色域的使用的需求,所以舊顯示器壞了之後還是得更換專業級的顯示器。2516d雖然也標註的專業顯示器,但換了明基SW2700PT之後,再次刷新了我對於專業顯示器的認識。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對於攝影后期來說一臺好的顯示器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顯示器不僅可以提供精準的色彩還原顯示,還能使用更豐富的色彩創作空間,A&RGB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很少用到,這裡就不多提了。

色彩準確度

其實往往設計或者攝影后期使用的顯示器最主要的要求還是在於顏色表現,普通人只能看到廠家標註的色域,然而就算同樣是100%A&RGB不用廠家的調教出廠顏色也是不一樣的,更何況現在那些很多100%S&RGB的,通常大廠的專業系列顯示器出廠才會有專業的校準較好,而且配有自家的色彩管理軟件。而這臺SW2700PT在出廠時就會經過校色,使得顯示器一拿到手就可以直接使用,不放心的話還可以使用官方的校色軟件進行硬件校色,保證顏色的準確度。

嘗試用校準過的色卡照片在顯示器中播放,相比還是非常接近的,出廠的顯示效果就很棒。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不過對於一些出廠沒有專業調教的顯示器可以自己購買較色儀進行一定的校色(當然最好支持硬件校色),稍微多花點錢和多麻煩一些。

動態範圍

前面文章可能你會注意到我兩個顯示器顯示效果的不同,在相同畫面的情況下屏幕程序的時間底板右邊顯示器明顯比左邊的清晰可見,這就是不同顯示器動態範圍大小的差異。

下圖左邊顯示器弧面左下角已經全黑了,而右邊顯示器還能看到黑暗處的細節。

其實這裡是我當時黑背景掃光偷懶沒用植絨布,而是用的黑色衣服來代替的,加上我後期也偷懶沒有處理掉,然而這個視頻B站2W的播放量了,好像也沒什麼人提到這個,也可見大多數人的顯示設備動態範圍相對一般2333333

但是作為攝影的顯示器,後期能看到更豐富的細節是非常必要的。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分辨率與尺寸

可能我顯卡一直相對比較弱的緣故,就我個人而言27寸大小+2K分辨率是我感覺最舒適的工作顯示器;雖然我個人很喜歡4K的畫質細膩度,但我更喜歡將27寸4K的顯示器作為娛樂追劇看電影副屏使用。

品控與細節

明基SW2700PT顯示器給我的另一大印象就是沉穩和細節,底座拉絲的處理整個顯示器都非常的穩,底座還有正中標誌,顯示器後背細節的有刻度。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明基顯示器雖然是專業顯示器常見的粗邊框,材料的質感顯而易見我就不多說了,另外左邊的顯示器才用了一年邊角已經開始漏光嚴重。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遮光罩

當環境光較亮的時候,顯示器的色彩和清晰度就會降低甚至產生眩光。有些人對於遮光罩的作用只是停留在於表面,類似於鏡頭遮光罩的原理,遮光罩內部都是減少反光的植絨面,專業級顯示器為了更好的顯示效果基本都會配備遮光罩或者可選配,特別像我現在開始弄機箱的燈光,加上遮光罩絕對不僅僅是外觀上的作用,甚至一些工作場所還有一定得隱私保護。

不過後來我因為雙顯示器和屏幕掛燈的關係還是選擇暫時取下遮光罩,搬家之後應該還是會重新掛上的。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另外明基SW2700PT側面還配備了SD卡槽,這一設計往往出現在筆記本上,但SD卡槽對於大多數相機使用者來說絕對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再四處找SD讀卡器。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快捷控制器

如果你像我一樣一度快被那些將按鍵安排在後背的顯示器逼瘋的話,那明基SW2700PT絕對能讓你驚喜,有4個快捷操控鍵可以一鍵切換色彩模式,還能像手柄一樣調節顯示器參數。另外明基SW2700PT還有個好處是不同色域模式下是不同的顏色配比,相比之前2516d一個模式校色好後,換了模式立馬飽和度就不準了。

但這個快捷控制器可以藍牙無線化就更好了,這樣也可以解決顯示器支架去除底座的問題。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雖然我用過的顯示器也不算少了,但總的來說明基SW2700PT顯示器是我用過最好的顯示器了,當然有更高的預算我可能會考慮新款SW270c吧,擁有更好的硬件校色支持和更豐富的接口。如果不考慮有限的預算,可能我會再想想藝卓的CG和NEC的PA系列,但是自己現在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3.校色儀

市面上愛色麗較色儀和紅蜘蛛校色儀都基本可以實現校色,而且顯示器隨著使用時間也需要不定時的進行校色,讓顯示器長期保持優秀的顯示水準。愛色麗相比紅蜘蛛具有更加專業和豐富的校色對比方案,所以通常我都會建議選擇愛色麗,而紅蜘蛛5在屏幕檢測方面可以給出較為豐富的數據且價格相對便宜,也深受眾多用戶的喜愛。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4.愛色麗色卡

顏色會隨著環境光、亮度、飽和度、色相所影響,之前很多時候我試圖判斷某一顏色是否準確都是偏於主觀而非客觀的,客觀則通常需要一個像色卡這樣的客觀中立標準。所以後來還是花了點錢購買了色卡,對於我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關於色卡的使用舉個例子,比如我想看幾臺手機的顏色顯示的表現,使用一張校準後的色卡照片放入顯示設備,主觀上參照色卡進行對比,不過像我這樣屏攝的話還是會受到顯示設備藍光量的影響,客觀的說三星的屏幕還是要好的,國產還得繼續加油。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也經常有看到人們討論相機白平衡的準確,其實說真的這樣的話題本身挺滑稽的,因為JPG的色彩取向和後期偏好各家都有所不同,數碼後期談色彩準確本身就是個笑話,哪怕是D850照片JPG直出的色彩白平衡都不一定準確,想要照片白平衡準確依然是需要RAW拍攝+白平衡校準才可以,這裡也只能看出Mate30 在此光線環境下白平衡相對要接近標準一些,別的環境和被攝物體可能又是另一種景象了。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照片的色彩關係校準前面也說過了,同樣是需要RAW校準,因此非要色彩準確那就RAW+色卡,但事實上很多人對於色準僅僅在於嘴上,並沒有很多人拍照購買和使用色卡。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色卡最常使用的情況就是和被攝物體擺放在一起拍攝,拍攝好照片之後將RAW照片轉為DNG格式,然後將DNG文件讓入愛色麗軟件上生成相應的配色文件,之後此環境光下的一整組照片的色彩關係就比較準確了,相比自己手動調節白平衡還是更加高效和準確的。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5.明基顯示器掛燈

這個燈主要替代的就是原本的檯燈成為桌面主光源之一(原來的檯燈已經淪為拍照打個輪廓光的存在了),好處是可以不佔用桌面空間的情況下提供比較好的桌面照明,平時桌面拍小物體偷懶也可以用它來當照明,而且這燈的光線不存在閃爍和較少藍光比較護眼,還支持一鍵自動調節光。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這款燈站內其實很多人擁有了,對線有排斥的可以選擇WiT ScreenBar,我對於線其實並沒有那麼排斥,鍵盤鼠標這些都可以接受有線,所以使用的是 ScreenBar Plus版本。

三、生活與娛樂

我曾一度只用明基SW2700PT一臺顯示器了挺長的時間,但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桌面對於我絕不僅僅是工作,工作久了還是想放鬆娛樂一下或者一邊工作還能一邊看劇,這些通常都無關於效率或性價比,而是取悅於自己。

1.ROG SCOPE機械鍵盤

我很喜歡ROG SCOPE 這款紅軸機械鍵盤,通過側刻雙模式切換的方式將鍵盤劃分為日常與遊戲,而且點亮燈光之後的鍵盤顯然像注入了靈魂,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大CTRL按鍵的設計再加上紅軸ABS鍵帽的手感,無論是碼字、遊戲、修圖的舒適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滿足,無聊還可以換著點光效玩。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2.優派顯示器

這臺顯示器雖然有點邊緣漏光,但是一臺27寸100%S&RGB的4K窄邊框顯示器拿來當副屏看劇豈不是美滋滋,總好過一直不用吃灰吧。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3.Yeelight 燈帶

從攝影的角度講,燈帶是給桌面的物體打了一個輪廓光,如果從房間的角度講,燈帶這裡主要起的是氛圍燈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款帶插頭的版本就僅僅是氛圍的彩燈,只能接近但很難提供白光照明。

像我家目前裝修打算客廳和餐廳的燈帶也是買Yeelight的色溫版本,可以提供日常照片調節色溫,但不支持插頭。看到選擇家裝很多人開始購買燈帶了,還是提醒一下注意購買防閃爍的版本,更加護眼和舒適。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4.骨伽機箱風扇

我的RGB之路之前置於機箱風扇,後來走上RGB的改造道路也可以說是從機箱風扇開始的。

風扇自帶遙控器,可以隨時控制風扇的光效和亮度。唯一遺憾的是當時並沒有風扇RGB的幻彩版本,所以風扇並中心不發光,現在購買的話建議購新的幻彩版本。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當然相比機箱配備的風扇自然是要好很多的,不論是風力散熱效果,還是邊緣的靜音防震都做了相應處理。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燈光控制的是一個控制小方盒,磁鐵可以吸附在背板上,對正面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5.骨伽耳機支架

其實我當時最想要的是骨伽的這個耳機支架,機箱風扇屬於一併購買了。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我之前的索尼頭戴式耳機感覺是因為沒有耳機支架擺放,現在耳機的殼脫漆加上脫皮基本算是報廢了。

當然RGB光線也還是很美的,另外兩側還提供了2個USB接口達到理線的作用,一般鼠標鍵盤使用或者像我拓展其他配件都可以。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骨伽耳機支架採用的真空吸盤,不僅可以桌面擺放還能吸附牆壁或機箱上,我就是將它吸附在機箱左側,測試稱重至少可以支持1KG這樣的重量,平時掛耳機還是非常輕鬆的。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6.九州風神堡壘240水冷

原本電腦的散熱用的是九州風神的大霜塔,只是去年換了電腦機箱之後一直出現下墜和機箱共振的問題,再加上看到堡壘240的顏值以及風扇帶RGB,於是就決定換它試試。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風扇配件十分齊全,而且還帶了一個三口的拓展器,不然對於我電腦這樣的老主板的接口就非常吃緊了。

雖然沒有像骨伽那樣的無線遙控,但這裡還是配備了一個有線遙控。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底部預先塗抹了硅脂,所以可以不需要自己再單獨另外購買硅脂。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這款水冷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管子有點頂到最近的這一內存條,後來我是調整了90度安裝的。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這是換水冷之前的機箱內部結構概況: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然後換了水冷之後整個機箱的空間更大,可以放貓進去而且頂部的光感變得更好了。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大霜塔的散熱效果自然是沒得說了,而自家的堡壘散熱效果也並不差,對於我這樣的老電腦都能非常安靜的維持較低的溫度。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7.興戈EK3耳機

這款耳機最先打動我的是它的顏值,而真正讓我一直留下的卻是它三頻均衡的表現。其實這個耳機我平時更多是外出使用的,手機直推就能出不錯的聲音,平時在家只有怕打擾父母休息的時候才會使用。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不過最近一直想升級一個播放器來玩玩,大法的40週年紀念款?還是艾利和的SR15鶴頂紅?我摸了摸錢包決定再看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8.IK iloud 3寸桌面音響

音響當時屬於亞馬遜海淘盲狙,就網上說實力不錯,最近貌似出現更加感人的價格,所以也看到不少的曬單。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這款3寸的音響黑色外觀卻是符合我的喜愛,聲音就像外觀那樣沉穩而不張揚,佔用桌面空間非常小。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雖然是一款監聽音響,但是對於我雜食的聽歌風格還是蠻合適的,而且沒有較多的音染也很適合長時間的聽歌,而且低音量也挺足看電影也完全能夠勝任,最方便的還是這款音箱帶藍牙模塊,可以支持電腦+手機同時發聲,平時想手機放歌什麼的就非常的方便且延時很低。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當然價格擺在那,這款音響外殼是所料材質的,手感、質感以及耐磨性這些方面表現沒有那麼好。

9.華為Mate 30 手機

對我來說說今年最期待的手機自然是三星NOTE10 系列和 華為Mate 30系列 ,前者價格有點讓我高攀不起,後者我自然知道價格更加親民,曾一度期望它繼承P30 Pro的拍照鏡頭模塊,讓我意外的是這次他主要加強的是視頻方面。

Mate 30 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很像 P20 Pro 的升級版,所以各方面大的提示還是非常真切可以感受到的,可以說是沒有明顯短板且很適合我使用的手機了,不過Mate 30 Pro 無論那塊曲面屏和視頻的提升也還是很香的。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視頻方面也是Mate 30與 Mate 30 Pro在功能上最大的差異部分:1.全系支持4K、60幀的視頻拍攝,再加上華為的專業模式,讓用戶擁有極大的創意拍攝空間;2.Mate 30 Pro 配備了電影鏡頭,可以得到更高畫質的視頻畫面,還可以實現最高7680幀的超級慢動作拍攝,7680真的太慢了,很多時候我都用1920幀拍攝;3.Mate 30 Pro鏡頭支持 OIS防抖,手持拍攝也可以得到更加穩定的畫面。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目前對我來說Mate 30 Pro 是我手裡最好用的拍視頻工具了,帶有鏡頭防抖而且支持4K60幀的畫質,關鍵是配套的配件和拍攝都比相機要方便很多。

10.大疆靈眸3

雖然Mate 30 Pro可以提供一定的防抖,但是如果當時我用了穩定器一些畫面應該可以拍得更好或者可以得到更好的鏡頭。

所以鑑於Mate 30 Pro視頻拍攝的強大以及之後會將它作為視頻拍攝的一大戰力,我又忍不住敗了一個大疆靈眸3,所以近期它才會出現在我的桌面上。

靈眸3這一代的主要改進在於摺疊帶來的便攜性。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收納包就能看到三代帶來的便攜。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因為兩個大廠合作的關係,Mate 30 Pro和靈眸3 在外觀和固定上的契合度還是非常高的。也不會出現擋鏡頭和影響廣角鏡頭使用的情況。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每一個穩定器都會涉及調平的問題,靈眸3這一代的調平相比過去明顯是要簡單和快捷的多,這裡不多說了,你用過就知道。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而靈眸3相對於靈眸2還有一大改進就是支持橫豎屏拍攝的隨時切換的,雙擊開機鍵就能實現,靈眸2橫豎屏切換需要重新調平就很智障。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不過底部依然是不平的,所以還是需要另外購買三腳架。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而我既然有靈眸2為什麼還要買靈眸3呢,答案就是我的靈眸2沒用幾次居然國慶不湊巧的壞了,不過還在保修期內,大疆免費給我修好了。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靈眸是不可能一直放桌面的,躺在櫃子/箱子裡吃灰才是它的日常,買個靈眸3回來接靈眸2吃灰的班。

靈眸2買了一年也就旅遊的時候會帶上,靈眸3好在便攜性得到了提升,帶出去的概率應該會有所改善。

對於靈眸3確實是一款不錯的穩定器,不過遺憾的是兩家廠家的合作也僅僅在於表面,結構的兼容以及連接的快捷和使用的兼容。並沒有更深入合作的功能和自家APP照顧他家功能的情況:比如華為手機自帶的拍攝系統雖然可以靈眸3控制但並不能使用穩定器的一些特殊功能;或者使用大疆的APP之後,就不能使用想華為自帶的延時攝影的調節參數方式。

所以還是希望兩家的合作不應該僅僅停留於表面,而是加大合作的深度,可以讓華為手機在靈眸上拍出更好的視頻。

四、其它

我的桌面是L型的,所以我的左手邊還有一段桌面,我通常拿來擺放一些常用物件和小擺件。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1.手機支架&擺件

最開始種草這個小車子是在NITORI那裡看到的,當時也就看看並沒有買,最近生日老婆就把它和一套宇航員送給了我,雖然沒有太多功能上的擺件,但畢竟是領導大人的心意,當然是欣然擺在桌子上了。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以宇航員玩手機為造型的手機支架,我當時說要是配合個月球就更好了,據領導大人說好像還真有賣。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自然還是打開面罩後眼睛可以發光的宇航員。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小車車平時可以在棚子上放些雜物,偶爾也可以作為小道具出鏡一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2.PUD排插

因為我的電腦桌還是比較長的,有1.8M,所以在左側的用電設備電源線到右邊往往比較困難,所以決定購買一個PDU插座放置在桌面中間下方。

插座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線只有1.8M長,1.8米的線長對於1.8M的桌面顯然是捉襟見肘的,所以我這裡還得用一個排插拼接,所以我也不懂為什麼當時買的16A大功率版本。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3.電線整理

我對於線的並不是完全苛求的,但還是會使用管子包一下,雖然看不見但至少線不至於亂七八糟纏繞在一起。

檯面整理得稍微沒那麼亂還是有好處的,至少我家湯圓現在經常愛來桌面睡覺了。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4.ORICO的分線器

桌面右側主要負責的是手機充電等問題,分線器可以讓我很好的拓展各種USB插件,我喜歡連接一個無線充電器還有數據線這些,不過這病不支持快充,所以想要快充還得使用床頭的排插。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五、未完

近來AMD頻頻發力,老電腦明顯感覺卡了起來。所以雙11的小目標除了房子裝修那邊的囤貨,應該就是電腦升級了,唯一讓我糾結的就是要不要ROG整一套哈哈哈哈。至於這次改造花了多少錢的領導彙報問題,顯然桌面改造是不花錢的啊,它只是換了一種形式陪伴在我的身邊。

要工作效率,也要生活有趣—桌面的“靈魂”改造工程

最近羅技G403才使用了一年這樣滾輪出現了問題,估計立馬需要動刀的應該就是鼠標了吧。

鼠標墊之所以沒有選RGB是因為我覺得世界地圖的版本看起來還不錯(meiqian)。

而之前雙顯示器我是使用的樂歌D7雙顯示器支架的,因為最近桌面動靜比較大,再加上估計不久我可能就要搬家了,所以最近暫時收起來沒有使用,所以下一次大的改動要麼是雙11裝機之後,要麼就是新房裝修好後的搬家了。

本文到此結束,我是zouzoulong,歡迎分享種草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