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和臨潁比,只要有利於人民福祉,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別和臨潁比,只要有利於人民福祉,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前一段,寫了一篇關於《說說破解漯河南部發展的瓶頸》的文章,引起了漯河人和西平縣以及駐馬店地區朋友的爭論。大部分西平人,特別是緊鄰漯河南部的人和鄉下轄村的王馬店村、大郭村、謝老莊村、王孟寺村、花牛陳村、高橋村、河沿張村、土陳村、大朱村、寺後張村、郭應村、人和村、馮莊村、瓦屋頭村、大韓村等 16個行政村的朋友更傾向於早點劃歸漯河。有的朋友反唇相譏說,臨潁縣距離許昌那麼近,咋不歸許昌呢?許昌怎麼不整天吵著鬧著要臨潁縣呢?今天,咱們就心平氣和的聊一聊臨潁和漯河與許昌的關係。作為隸屬漯河市管轄的臨潁,臨潁人是傾向於漯河,還是更傾向於許昌呢?

別和臨潁比,只要有利於人民福祉,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首先從地理區位說起,我們先看一下地圖,西平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北接漯河市源匯區,南望駐馬店市,東臨上蔡縣,西部與平頂山市舞鋼市毗鄰。也就是說,西平縣距離駐馬店太遠,中間還夾一個遂平縣,而西平縣距離漯河太近了,漯河有向南發展的強烈需求,可以輻射帶動西平縣發展,特別是人和鄉的發展。如果西平縣向北發展,和漯河南北呼應,南北一盤棋,形成發展合力,可以實現雙贏,相信緊鄰漯河的人和鄉的百姓會舉雙手贊成。

別和臨潁比,只要有利於人民福祉,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再說說臨潁縣,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臨潁縣恰恰在漯河與許昌的中間,可以說,臨潁的發展,南北分別享受到了漯河和許昌發展的紅利和契機。而且,許昌的許昌縣2016年改為建安區,許昌面積大,下轄2個區、2個縣級市、2個縣,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許昌還沒有強烈的向南發展的需求,也就不存在許昌兼併臨潁縣的可能。倒是臨潁縣北部的老百姓卻吃到了許昌輻射發展的甜頭,很多有眼光的臨潁縣北部的朋友,就近去許昌買房置業,這和西平縣人和鄉就近去漯河買房置業是一樣的道理,誰也攔不住。說實在話。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別和臨潁比,只要有利於人民福祉,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一個老家的朋友,他的愛人就是臨潁的,具體是哪一個鄉哪一個村的,沒有具體問。她說,臨潁縣雖然歸漯河管轄,但是擋不住臨潁縣北部的人去許昌打工賺錢做買賣。在她的觀念裡,她認為許昌比漯河好!她說,如果她回老家生活,肯定去許昌買房定居。當然了,這個女孩嫁給我老家的朋友後,就隨夫在鄭州定居生活了。和許昌比,她還是選擇省會鄭州。

別和臨潁比,只要有利於人民福祉,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所以說,討論與緊鄰的城市的歸屬問題是一個偽命題。只要是一個城市發展的緊迫需要,而且與之緊鄰的縣鄉鎮村可以藉助這個城市發展的東風與發展的契機,發展壯大自己,為什麼不能兼容幷蓄,為什麼不能劃歸緊鄰的那個城市,讓這裡的普通百姓儘快享受到發展的成果呢?漯河向東西向北發展基本上到了極限,而行政區劃的問題得不到切實有效的解決,成為漯河向南發展的瓶頸。不要和臨潁比,1997年8月25日,襄城縣從平頂山市還劃入許昌市呢,只要有利於發展,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別和臨潁比,只要有利於人民福祉,西平歸屬漯河又如何呢

老家有一句俗話:“屁股挪到胯上”。意思是說彼此距離太近了,但有的地方僅僅是一河之隔,兩個地方的很多方面都有差別。比如同樣的公辦村小學,級別一樣,教師的工資待遇差一大截。再比如同樣的一條路,解放路南端,屬於漯河的那一段又寬又好走,屬於西平人和鄉的那一段就變窄,又坑坑窪窪的,確實不好走。還是多聽民意,多聽聽老百姓的呼聲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