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一縣城,把猴戲耍到了全中國!然而現在耍猴藝人生存艱難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有耍猴的橋段,幾隻猴按照藝人的指示,做出各種有趣好玩的舉動,周圍人群中掌聲、叫好聲連綿不斷。

其實,耍猴這種表演現實生活中就有。南陽新野縣是中國頗有名氣的猴藝之鄉,猴戲藝人主要分佈在新野縣的樊集、施庵、沙堰三個鄉鎮。比如:樊集鄉的鮑灣村。

南陽一縣城,把猴戲耍到了全中國!然而現在耍猴藝人生存艱難

自20世紀70年代起,鮑灣村的村民外出以耍猴為業。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河南電視臺都曾到村拍攝專題片。資料顯示,2014年時,鮑灣村就有40多戶村民仍以四處耍猴戲為生。

而30年前,鮑灣村的猴戲非常繁榮,有500多戶村民耍猴戲。當地村民曾在採訪中描述過一個場景:耍猴藝人在農閒時會到新野縣城乘長途車去湖北襄樊(現湖北襄陽)耍猴戲,人太多了,大巴車都運不過來。

南陽一縣城,把猴戲耍到了全中國!然而現在耍猴藝人生存艱難

新野縣的猴戲歷史悠久,相傳東漢時期新野就出現了獼猴。證據就是,幾年前在新野出土的漢畫磚上,有許多人、猴、狗在一起狩獵、嬉戲的畫面。明清時期,新野猴戲已經非常流行。

2009年,新野猴戲還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野猴戲的節目主要有傳統的猴爬杆、猴騎羊、猴犁地、猴駕旱船、猴擔水、猴鑽圈等,也有比較現代的節目如追捕、槍斃、雜技等等。但是,現在耍猴戲很是艱難。

南陽一縣城,把猴戲耍到了全中國!然而現在耍猴藝人生存艱難

一方面,傳承難。這也是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現狀。當前,新野縣耍猴戲的人很少看到年輕人的身影。時代快速進步,就業機會大大增加,表演辛苦、創作艱辛的猴戲不再是年輕人的選擇。而且,許多年輕人覺得,猴戲表演很像以前"跑江湖"的,給別人的印象是乞討要飯,多少有些不體面。

按照規矩,猴戲表演都是通過父傳子、子傳孫或者自家親戚之間傳授,一旦家族內部的年輕人不願意學習,猴戲就斷代了。

另一方面,耍猴戲藝人生存艱難。可以說,當下僅以耍猴戲營生,完全不行。通常來說,猴戲表演多出現廟會、春節期間。

平日裡,去廣場表演個猴戲,不僅要擔心被驅趕,還掙不到多少錢。南陽君看過一篇報道,新野耍猴藝人在西安大雁塔廣場表演一天才賺50元。人們看猴戲表演大多都是看個熱鬧,真正給錢的不多。

南陽一縣城,把猴戲耍到了全中國!然而現在耍猴藝人生存艱難

而且,新野耍猴藝人到外地表演,需要運輸證。因為這事兒,幾年前多個新野縣的人還被抓了。不過,也有一些耍猴藝人另闢蹊徑,脫離了街頭表演,把猴戲表演搬到了景區或者影視基地,生活穩定了不少。

除此之外,新野耍猴藝人還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猴太多。據大河網報道,新野耍猴藝人楊林貴,經過幾十年的猴戲表演,早期馴養的幾隻猴子如今已經繁衍成了一個很大的猴子家族,僅在他家裡馴化的猴子,就有十幾只。在他女兒家,沒有馴化的猴子還有七八十隻。

猴子越來越多,不可能全部馴化,但按照法律法規猴子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又不能隨意買賣,吃更是不可能的,經濟負擔很重。

南陽一縣城,把猴戲耍到了全中國!然而現在耍猴藝人生存艱難

新野縣麒麟崗獼猴養殖場

總而言之,耍猴表演正面臨生存問題,但是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以及主題公園景區越來越多,猴戲表演的未來,或許沒有那麼糟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