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學生!銀川市對38所學校規範辦學督導評估,發現這些問題…

為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教育部、自治區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的各項規定,進一步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銀川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實施了對市直屬中小學規範辦學行為的專項督導評估。

Q:

督導評估的背景及依據

A: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全國婦聯聯合印發了《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號),《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共四個部分三十條,故又稱為“減負三十條”。通知要求各地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教育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的基本原則,加強統一部署、統一行動,進一步明確並強化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各方責任,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發展素質教育,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和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推動和促進“減負三十條”的全面落實,組織實施了本次督導評估,引導各中小學學習規範,落實規範。


Q:

督導評估的的對象及內容

A:

本次督導評估主要針對的是銀川市直屬的中小學,共29所,其中普通高中12(含不分校區的完全中學)所,初級中學10所(含完全中學分校區的初中),小學7所;民辦高中4所,民辦初中3所,民辦小學2所。


評估的內容,主要依據“減負三十條”和自治區有關規範辦學行為的有關規定,制定了評估細則,細則包括課程管理、作息時間、作業管理、考試管理、教師管理、招生管理、教學管理、後勤管理、安全管理九個方面,設置了25個評價點,同時將文明城市整改創建工作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納入評價,既關注了常規工作,又重視了當下與學校有關的重點工作。


Q:

督導評估的方式

A:

本次督導評估設計了兩個環節,一是自評環節,即各學校依據《銀川市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對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對25個測評點進行認真的自評,在自評過程中,各學校對國家和自治區的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再學習,在自評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規範意識,也看到了自身在規範辦學中存在的問題,起到了自查自糾自我反省的作用。二是督評環節,即在各學校自查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通過線上資料審核和學生問卷測評的方式對各學校規範辦學情況進行督導評估,通過資料審核,考察各學校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各項規範辦學規定的制度化管理、工作過程和工作效果,特別是通過學生問卷考察了各學校規範辦學有關規定的落實情況。


本次督導評估的方式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對各學校做好規範辦學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Q:

以評促改,中小學辦學行為進一步規範

A:

從本次督導評估的結果來看,市直屬各中小學規範辦學行為工作有比較明顯的進步,不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在規範辦學方面都有較大改善。一是課程開設進一步規範,各中小學都能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課程方案開設課程,特別是音樂、體育、美術、綜合實踐課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小學科學課程實驗課的開出率大幅提高,陽光體育活動得到了比較好的落實,大部分學校能夠保證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別是小學,大課間活動各具特色,切合學生年齡實際,為學生喜聞樂見,總體上小學好於初中,初中好於高中。二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大部分學校能夠落實學生在校時間的規定和作業量的規定,特別是小學階段,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明顯減少,學生在校時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初中和小學考試管理得到規範,按成績排名現象得到了遏制,有效杜絕了學生參與未經教育部門批准的社會競賽、評優活動,校內校外相結合,學生減負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實。三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管理進一步規範,各中小學都高度重視教師有償家教的治理工作,建立了相應的制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治理行動,從管理層到普通教師治理有償補課的意識明顯增強;同時把杜絕向學生推銷學習用品和指定學生在固定場所購買同類的學習資料和學習用品的現象作為規範教師行為的重點,從制度層面做要求,從考核層面抓落實,收效明顯;從優化師生關係入手,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現象的治理工作,強化宣傳教育,完善評價機制,使治理工作思想上有共識,行動上有作為,教師尊重學生的意識普遍增強。四是學校安全和後勤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各學校安全工作做到了組織健全、制度健全、人員落實、職責落實,人防、物防、技防落實到位,特別是國家《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和自治區《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十個必須》發佈後,各相關學校積極行動,制定了對應的制度和規定,使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有了進一步提升。各學校都建立並按要求落實了收費公示制度,財務管理方面,人員配備齊全,制度落實到位,財務管理規範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五是各學校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文明城市整改創建活動,學校宣傳工作紮實,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全面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狠抓學生的養成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學生參與率高,從問卷中看出,除極個別學校外,大部分學校學生都做到了人人知曉,人人參與;在抓好文明城市整改創建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了掃黑除惡的宣傳,學生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基本內容知曉率高,並且通過學生向家長輻射宣傳,有力地配合了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工作。


從評估的結果來看,銀川實驗小學、銀川市第二十五中、銀川市實驗中學在規範辦學行為方面工作紮實,效果明顯,師生認可度較高。在民辦學校中嶽麓中學的進步相對較大,制度化建設有較大提升。


Q:

存在的問題

A:

(一)個別學校對本次督導評估工作重視不夠,自查工作不認真,影響了對該校工作評價的客觀性。


(二)部分學校在落實國家、自治區規範辦學有關規定方面只停留在宣傳層面,沒有從建章立制方面做到制度化、規範化,如陽光體育活動,大部分學校工作存在隨意性,沒有做到制度化、常態化。


(三)部分學校一定程度上存在違反規範辦學規定的現象,如擠佔音、體、美課程,學生到校時間提前、在校時間超時、增加考試次數、按考試成績級學生排名等現象在部分小學、初中和高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師德建設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29所中小學除了10所學校的問卷中沒有反映老師體罰現象外,其他19所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老師體罰學生的現象,有的高達40%以上;有16所學校的學生問卷中反映本校教師有家教現象,大部分學校有老師向學生推介推銷學習資料的反映。


(五)學校辦學資源利用率不高,特別是個別小學和初中的實驗開出率不夠,圖書借閱率也比較低。從學生問卷中反映出有的學生沒有操作過實驗,有的學生從未在學校的圖書室借閱過書刊,教學設施重管輕用的問題比較突出。


(六)學生近視率堪憂。西夏德勝小學的學生近視率高達47%以上,景博學校初中部和英才學校的學生近視率高達76%以上,外國語實驗中學初中部也在70%以上,高中學生的近視率最高達到了83%以上,越是熱點學校學生近視率越高,其中原因不單單是過度用眼的問題,與學校體育活動、學習環境都有很大關係。


Q:

工作建議

A:

(一)以此次評估為契機,從提升依法治教水平的高度認識規範辦學行為工作,認真學習國家和自治區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的有關文件,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規範要求,打牢規範辦學的思想基礎。認真研究分析督導評估結果(各學校可登錄督導評估系統查看各項指標的評估情況和調查問卷的結果),查找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實。


(二)加強規範辦學的制度化建設,依據國家、自治區規範辦學行為的各項規定,特別是按照“減負三十條”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健全規範辦學的各項規章制度,為全面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提供製度保障。


(三)加強師德教育,認真落實《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完善師德師考核評價機制,強化師德修養,進一步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形成規範教師行為的長效機制。


(四)高度重視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嚴格執行中小學辦學設施標準,特別是採取有效措施,紮實開展學生近視的預防工作,遏制中小學生近視高發、早發現象,堅決杜絕以犧牲學生健康換取“教學質量”的短視做法,堅持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