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曾經獲得世界盃季軍,為什麼不在亞洲參加而去歐洲參加,導致多年無緣世界盃?

東星揸fit人烏鴉


最容易讓人想到的是當然是競技層面的因素。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足球的中心在歐洲,亞洲的足球水平整體偏低,這一點通過前幾次亞洲球隊的世界盃戰績可以充分證明。土耳其顯然很清楚,加入了亞足聯,即使增加了進入世界盃的次數,也不會取得多麼大的進步,反而由於歸屬關係的影響,導致自身聯賽的球員在前往歐洲主流聯賽效力時難度加大,不利於自身足球水平提高。



實際上,從足球角度出發並不是土耳其選擇加入歐足聯的最主要因素,關鍵點還在於土耳其的政治考量。

開篇提到了土耳其97%的領土在亞洲,但它卻是一個標準的橫跨亞歐大陸的國家,而在戰略層面選擇上,土耳其從來都是向歐洲靠攏,遠離亞洲。從1923年開始至今,土耳其一直在致力於進行世俗化改革,全方位拉進和歐洲的關係,融入人家的圈子。足球文化根本上還是要服從國家利益,本來土耳其國內的伊斯蘭文化就是其向歐洲靠攏的一大阻礙之一,一旦選擇加入亞足聯,顯然更加不利於國家大方向上的方針。所以,土耳其體育界也就誤打誤撞成為了“寧做鳳尾,不當雞頭”的典型,足球自在其中。


類似的還有以色列、哈薩克斯坦等亞洲國家,也是為了各自利益考慮加入了歐足聯。

我是體育巡邏官,喜歡的朋友拜託給個關注。

(體育巡邏官)


體育巡邏官


亞足聯和歐足聯都是成立於1954年,如果按日子算,亞足聯成立於1954年5月8日,歐足聯則是在一個多月後的6月15日才成立的,兩邊見了面,歐足聯還得管亞足聯叫聲“大哥”

在成立之初亞足聯的規模和影響力與歐足聯相差不大,但發展至今,歐足聯已經從當初的25支隊伍擴張到了55支,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都絕對碾壓亞足聯。(亞足聯標誌)

土耳其早在1962年就加入歐足聯,其實不只是土耳其,在地理上屬於亞洲,但最終脫離亞足聯的國家有:

土耳其,1962年加入歐足聯

塞浦路斯,1962年加入歐足聯

阿塞拜疆,1992年加入歐足聯

亞美尼亞,1992年加入歐足聯

格魯吉亞,1992年加入歐足聯

以色列,1994年脫離亞足聯,加入歐足聯

哈薩克斯坦,2002年脫離亞足聯,加入歐足聯

這其中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三國自打從蘇聯獨立之後就立即加入了歐足聯,即便是這三個國家領土都在亞洲,只是和歐洲搭界。而以色列和哈薩克斯坦則是原本屬於亞足聯,但是後來轉投的歐足聯。

至於土耳其和塞浦路斯,這兩個國家就一直沒有加入過亞足聯。在歐足聯成立之初他倆雖然沒能立即加入,但卻是都是以歐洲賽區的身份參加的世界盃預選賽。

這些國家拋棄亞足聯,加入歐足聯的原因很簡單,覺得亞足聯水平太差,跟亞洲這些隊伍玩不出好來。特別是土耳其,雖然土耳其老家發源於中亞地區,並且全國的大部分領土都位於亞洲,其首都安卡拉也是位於亞洲(土耳其首都不是伊斯坦布爾,早在1923年10月3日,土耳其就把首都遷到位於中部地區的安卡拉了),只有東色雷斯位於歐洲,但土耳其卻一直自詡為歐洲國家。

當然,以色列轉投歐足聯是有很大政治原因,由於以色列與西亞許多國家都不對付,這些國家球隊經常拒絕和以色列比賽,甚至拒絕以色列隊入境,把以色列逼得沒辦法了,最後只好投奔歐足聯。

土耳其足協和國家隊成立於1923年,雖然最初加入了亞足聯,但是此後便開始謀劃著脫亞入歐,其在1954年首次打入世界盃時就是從歐洲賽區進入的。

土耳其實力在歐洲算不上什麼,歷史上也只打進過世界盃決賽圈兩次,除了1954年那次以外,另一次就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並奪得了該界世界盃季軍。

但那屆世界盃大家都應該瞭解,高麗人通過魔法迷失了裁判的心智,導致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接連遭到淘汰,土耳其最後能擊敗韓國奪得季軍也實屬出乎意料,按理說土耳其打不過韓國的。

此後土耳其至今再也沒能躋身世界盃決賽圈,而隨著今年世界盃預選賽的開打,土耳其所在歐洲賽區又將陷入混戰。

歐洲賽區共計有55支球隊,爭奪13個世界盃決賽圈名額,相比於亞洲,歐洲賽區的競爭看起來要輕鬆一點。因為亞洲只有4.5個名額,但卻有47支球隊。

但是,亞洲球隊大多數都是魚腩(當然,對中國隊而言亞洲都是強隊),土耳其如果來到亞洲,必須是“列強”級別。而要是在歐洲賽區,土耳其就只能是個弟弟。

可即便如此,土耳其仍舊是抱定歐洲不撒手,死也要跟著歐洲走,人家壓根就不認為自己是亞洲球隊。

(土耳其國家隊)

說到這還是要為以色列可惜一下,以色列是一直都將自己看作是亞洲球隊,1964年亞洲盃就是在以色列舉行的,以色列甚至還奪取了這屆亞洲盃冠軍!

沒錯,以色列竟然也曾是亞洲盃冠軍,雖然在最初的幾屆比賽中,一共也沒幾支隊伍,但可以看出以色列一直將自己視作亞洲球隊。只是後來由於種種因素,導致以色列最終離開亞洲,這也是脫亞入歐的幾個國家中,唯一一個被迫離開的。

不過雖然亞足聯比不過歐足聯,但比大洋洲還是強多了。例如在大洋洲已經是超神地位的澳大利亞早就不想不跟這些島民玩了,目前為止,國際正式比賽中最大比分的官方記錄就是澳大利亞創造的,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預選賽大洋洲的比賽中,澳大利亞31:0狂掃大洋洲島國美屬薩摩亞隊。

在大洋洲實在是無用武之地的澳大利亞非常希望能夠去亞洲這些大城市轉轉,2005年,澳大利亞足協脫離大洋洲,成為了亞足聯的一份子。

其實澳大利亞之所以加入亞足聯,除了大洋洲實在沒啥像樣的對手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大洋洲只有半個世界盃名額,澳大利亞即便是在大洋洲拿到預選賽第一,也得去跟南美球隊爭奪一個出現權。打南美球隊,澳大利亞直接沒有勝算。在加入亞足聯之前,澳大利亞只在1974年打進過世界盃決賽圈,而自打進入亞足聯,澳大利亞年年都進世界盃。

到2013年,澳大利亞足協正式歸屬於亞足聯旗下的東南亞足聯。

澳大利亞歸屬東南亞足聯,意味著澳大利亞隊不再會參加東亞四強賽,真是替國足長舒一口氣。

(澳大利亞男足國家隊,在2005年加入亞足聯後連續四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圈,並在在2013年和2015年分別奪得東亞杯和亞洲盃冠軍,成為亞洲一流強隊)


千佛山車神


土耳其的足球水平還是很高的,國家隊曾經在2002年世界盃獲得季軍,其他時候也經常打進大賽的淘汰賽,算是歐洲二流水準。土耳其的聯賽土超水平也不低,國內三大豪門加拉塔薩雷、貝西塔克斯、費內巴切也都是歐冠、歐聯的常客。


土耳其一流球星也不少,哈坎蘇克、埃姆雷、巴斯圖爾克、尼哈特、阿爾滕託普、圖蘭等在歐洲也都是叱吒風雲,在德國隊中還曾經有厄齊爾、埃姆雷詹等多位土耳其後裔。

總體來看土耳其足球不論是國家隊還是聯賽水平都算得上是世界二流。如果在亞洲絕對是碾壓般的存在,2002年世界盃,土耳其就曾經先後幹翻了兩個東道主日本、韓國,在球風和實力上可以說是加強版的伊朗隊。

如果土耳其在亞洲參加世界盃預選賽估計很難有球隊能夠阻擋他們。土耳其之所以堅定的留在歐足聯更多的原因應該是契合本國的政治和外交需要,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但是絕大多數領土都是在亞洲,嚴格意義上來說土耳其應該算是一個亞洲國家。


但是出於自身利益和爭當區域大國的考慮,土耳其在政治、外交等都是向歐洲靠攏,土耳其目前還是歐盟候選國之一。體育做為政治和外交的名片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示範作用,土耳其不僅是足球,其他的項目也基本上都是參加歐洲的洲際賽事。


綠茵場之永不獨行


說什麼土耳其是為了日常多和強手練,我看關係不大,人家骨子裡血液裡就覺得自己是強手,就應該和歐洲強隊同場競技,有這份自信和勇氣,只要盡了全力,站著輸了又何妨?又不是為了去世界盃蹭紅地毯。話說回來,日本也混在亞洲這個足球窪地裡,技戰術不照樣令人叫絕麼,去了世界盃,輸也輸得有尊嚴。不像國足,召一群僱傭軍不就是為了取巧混個走紅毯的機會麼?這和那些為了去波士頓馬拉松賽場走秀,不惜僱人代跑拿假成績報名的國人們又有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