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未來發展方向——不完全信息博弈

象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顆瑰寶,幾千年來的傳承生生不息,這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說是燦爛奪目,影響深遠。

然而,象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彷彿進入瓶頸,很好的比賽曇花一現、很著名的杯賽說停就停、再高級別的棋手也難出精彩棋局、後繼乏人、社會關注度以及地位不斷下降後移、很多的運動隊難以為繼,靠“化緣“維持有的不得不無奈的解散……,不必一一例舉,確實可以有目共睹,停滯不前的狀態基本是共識。

我們不好理解的是,這一階段正是我國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任何的領域都表現的蒸蒸日上,那麼,象棋這種反差到底為什麼?

這個局面的形成一定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管理體制、國際競爭環境、市場運作方式……等等,這些東西的形成原因千絲萬縷,很多看不見摸不著,不是我們一個普通象棋愛好者能夠評說的問題。

那麼,我們可以說的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對象棋直接所聞所見,親自的感受。這個感受就是象棋很難出現精彩棋局,比賽和棋過多,不管多高級別的棋手,都好像失去了施展技能的空間,象棋的觀賞性越來相對越低。請問,如今的比賽敢全部用慢棋嗎?請問,如果象棋大師們都聚在一起長期的較量能夠分出高低嗎?水平接近的棋手一方想和,和棋的結局是否基本確定且不想和的會凶多吉少?很多明顯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這裡。象棋大師們,就像我們最優秀的登山家,他們都到達了珠峰峰頂,在這個地球上比較他們之間的登山實力就不怎麼容易了。

所以,象棋比賽快棋應運而生,因為沒有別的辦法,和棋實在是影響比賽進程,乃至出現過抽籤決定勝負和比賽。快棋,失去很多棋的味道,沒有了心智碰撞的氛圍,雞扦小米似的行棋讓人目不暇接,沒有了思考感悟以及享受的機會,怎麼可以吸引人們來觀賞,特別是初學象棋的青少年們?這就像給登山家們背上重重的包袱,讓他們負重爬山,這樣的比賽,比負重?比登山?

還有一個大家都能接觸到的,都有了感受的,就是棋軟的興起對象棋的影響。棋軟的發展正好與象棋疲軟恰巧在階段上是重合,棋軟的強大影響已經讓棋人們擔憂,很多的認為對棋的作用是負面的。原因其一,棋軟可能很快或者已經觸及到了棋的變化的天花板,完成了棋的變化的探索之路,人的努力失去了很多意義或者興趣。其二,棋軟的普及成為雙刃劍,在幫我人們練習的同時,讓網上對弈、棋賽難以發展,彼此失去信任,比賽無法控制作弊。如今的任何領域、任何的文化不能借助信息網絡的運用是難以想象的。如果科學技術讓某個領域的發展帶來負面效應,一定是誰出了問題?當然是這個領域,而且應該是深層次的問題。最起碼證明這個領域並沒有與時俱進。所以,棋軟與象棋發展的關係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人類的大腦在自然環境逐步進化而來,這個環境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人腦的功能因此而產生進化,經驗智慧因此不斷積累和開發,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不完全信息環境中的進化。反觀象棋的變化,是完全信息博弈,是完全可知的可以只依靠記憶解決的問題。而人腦除了適當的記憶能力之外,更重要是感覺、直覺、羅輯思維判斷和推理。人的智慧更全面的表現是這些。

讓人的智慧充分發揮,應該有一個不完全信息環境,人的智慧的較量博弈在不完全信息環境才更適合。所以,象棋的發展朝著“不完全信息博弈“方向或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