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禍相依——司馬曜Ⅰ

福禍相依——司馬曜Ⅰ

不講歷史,只說故事,大家好,我是講故事的呂秀才,我們今天講福禍相依的皇帝司馬曜。司馬曜啊,是東晉王朝的第九位皇帝,在他之前的八位皇帝中,我們只講過第一位司馬睿,那中間的這七位皇帝呀,都幹什麼了呢,這可憐的七個哥們兒啊,沒有一個真正掌握了國家的權利,那接下來,我們就說一下這七個可憐的哥們兒。

東晉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晉明帝司馬紹,他大小也就算個牛人吧,繼位之後,開始著手從琅琊王氏就是王導、王敦的手中去奪權。結果啊,把這武夫王敦給惹毛了。王敦起兵叛亂,為了平叛吶和維護這個國家的穩定,晉明帝司馬紹不得不向琅琊王氏妥協,如果他活得夠長的話呀,那他絕對可以中興晉王朝,但這哥們兒只當了三年皇帝二十七歲就病死了。

東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晉成帝司馬衍五歲繼位皇太后庾文君就臨朝聽政了,輔政大臣是王導和庾亮啊這個庾亮啊,就是皇太后庾文君的哥哥那這樣皇權就不光有門閥士族的威脅啊,更多了這外戚勢力的干預,他在位期間,國家比較動盪,東晉王朝內部網、也發生了士族和外戚的鬥爭,

外戚的代表人物庾亮弄權就引發了蘇峻和祖約的叛亂

這個祖約呀,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啊,那聞雞起舞的祖逖的弟弟,蘇峻和祖約叛亂皇城都被攻陷了,皇宮啊就從建康市中心搬到了郊區的石頭城,為什麼叫石頭城呢?棚戶區嘛,這住房條件有限,皇帝又不能住在那個簡易房裡,怎麼辦呢?就用這石頭壘了一個工程,所以現在南京還有一個別稱叫石頭城。平定叛亂之後啊這晉成帝就開始親政,但是權利啊,還是主要集中在門閥士族和外戚的手中,司馬衍在二十二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的一生也是毫無建樹。

東晉的第四位皇帝,晉康帝司馬嶽,他是晉成帝的弟弟,這晉成帝啊,覺得自己馬上就不行了,他害怕把皇位傳給幼主,再導致國家動亂,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幼主繼位,五歲登基嗎,他二十二歲的時候就要去世了,他的兒子啊,也都是襁褓之中的孩子,為了防止動亂呢,就玩了一把兄終弟及,於是啊,將皇位就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司馬嶽。

但是這個弟弟司馬嶽呀,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當上皇帝之後啊,依舊掌握在士族和外戚的手中,

他呢就變成了一個書法家,他特別喜歡書法,而且呢擅長寫法帖,我們研究書法的朋友,知道有那碑帖法帖他特別擅長寫這法帖,而且呢!造詣是相當之深的,現在啊,誰要能有一副晉康帝司馬嶽手書的法帖那絕對是無價之寶,跟他的前任哥哥差不多啊他哥哥二十二歲去世,他二十三歲就去世了。

東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晉穆帝司馬聃,這哥們兒一歲繼位,此時的輔政大臣是何充,這何充啊是廬江何氏的代表人物,這也是門閥士族,世家大族,此時呢,以桓溫為代表的譙國桓氏也開始活躍在政治舞臺上,晉穆帝在位時期呢,朝廷也象徵性的進行了幾次北伐,但都沒有成功。在公元的三百五十六年桓溫曾一度收復了洛陽,可不久啊,又失守了,不過此時啊東晉滅掉了西南的成漢政權,東晉的版圖啊也有所擴大,可這一切的功勞啊,應該和這晉穆帝司馬聃他沒有什麼關係啊。因為他一歲繼位,十九歲就死了。

東晉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晉哀帝司馬丕,聽這名字,我們說過,出現了什麼哀帝呀,這個王朝啊,恐怕就要夠嗆,而且呢,他叫什麼呢,叫司馬丕啊,我第一下想到就是曹丕,而且呢,你說司馬家族有皇帝叫司馬睿,曹氏呢又皇帝叫曹睿,可能這司馬家族啊,他不光克隆的曹氏家族的那篡位的手法和方式啊,還克隆人家的名字。

這司馬丕呀,他是晉成帝的兒子,晉穆帝的堂兄,和他英年早逝的父親一樣啊,他也是一位書法家啊,但是他呢除了書法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愛好,那就是追求長生不老之術,聽到這兒可能大家就有點懵,說這皇帝追求長生不老之術,那都應該是在五六十歲啊或者是七老八十了才能想到這一切,那為什麼這晉哀帝司馬丕,二十來歲就開始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呢?

沒辦法這晉朝的皇帝,他太短命,特別是東晉的皇帝,年輕輕的啊,十幾、二十歲沒的太多了,所以呀,追求長生之術就成了晉哀帝司馬丕畢生的願望,那追求長生之術啊,自然是要和方士高人們打交道,高人們教他辟穀,就是不吃飯,同時呢,你還得服用高人研發的那秘製丹藥,丹藥這玩意大家也都清楚。他重金屬超標常年累月的不吃飯,就吃重金屬超標這玩意兒,慢慢的,這司馬丕就覺得身體怎麼不行了呢,當了四年皇帝呀就死了,或者說是駕鶴西去羽化成仙了。

東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晉廢帝司馬奕,他是司馬丕的同母弟弟,就是他倆是一個媽生的,在皇家當中啊,這皇子之間如果是同母的,那是非常親近,他在位了六年,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啊,國家的大權一直在譙國桓氏的代表人物桓溫手中,那司馬奕就十分鬱悶,於是呢就開始破罐子破摔了,本來他身體就虛弱,還整天呢和後宮的這些美女在一起廝混。不僅如此啊,他還豢養了一大批男寵,就是說他不光跟美女啊,他還跟男寵,愛好真是廣泛。於是啊,在權臣桓溫的主導下,皇太后下詔將他廢掉,結果呢這司馬奕就從皇帝又變回了他的東海王。

司馬奕呀,也是整個晉朝中,唯一被廢掉的皇帝

東晉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晉簡文帝司馬昱,他的輩份很高,他是晉元帝司馬睿的小兒子,那司馬睿是東晉王朝的締造者,所以呢,他是第八位皇帝,但是呢,他是東晉的第一位皇帝司馬睿的小兒子,登基前呢,他已經經歷了東晉王朝的七位皇帝了,而且呢,他被封為琅琊王。

我們說,這司馬睿當初就是琅琊王出身嗎?司馬昱一生,他熱衷於玄學,什麼是玄學呢,我覺得他應該是一種規律學。我們買彩票大家都知道,說的,今天啊,紅球除了一二三四五,那明天啊,可能一二三四五出現的概率就比較小,沒準啊,就是五六七八九十,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這哥們兒研究了一輩子玄學呀。突然呢,這司馬奕被廢了,被廢了當時的權臣桓溫,桓溫廢了司馬奕嘛,也不知道,也不知道這桓溫腦袋犯了什麼毛病,他就稀裡糊塗的把這司馬昱給立為了皇帝,立為皇帝這一年呢,這位大叔已經五十三歲了,五十三歲的大叔司馬昱當了八個月的皇帝,就憋屈死了,沒實權呢,整天圈在皇宮裡邊也不能出去溜達,但是這司馬昱一生可有一個偉大的貢獻,不是玄學,他偉大的貢獻呢是,他生了一個好兒子。

那他的這位好兒子啊,就是我們要著重講述的啊,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晉孝武帝司馬曜,司馬曜是晉簡文帝司馬昱的第六個兒子,父親稀裡糊塗的活了一輩子,臨了臨了的又稀裡糊塗的當了八個月的皇帝,按理說呀這皇帝的六兒子,那輪也輪不著他來當皇帝啊,但是呢,前面的五個哥哥都英年早逝了,聽了這麼多期節目,這種情況,大家也應該見怪不怪。

於是啊六兒子司馬曜就成了長子,父皇去世,他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帝。其實司馬曜和東晉的其他幾位皇帝呀,處境差不多啊,桓溫呢,是輔政大臣,國家的權利還在門閥士族手中,除了以桓溫為代表的譙國桓氏,還有以王坦之為代表的太原王氏和以謝安為代表的陳國謝氏,舊時王謝堂前燕嘛。

這裡邊的王謝,指的是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我們跟大家說一下,他和這個王坦之為代表的太原王氏啊,不是一個家族,但都是門閥士族,但是有趣的是啊,這大書法家王羲之啊,他不是王坦之的後代,他是王導的後代,也就是說,王羲之是琅琊王氏族人,那謝呢,指的就是陳國謝氏,縱觀東晉一朝各個士族粉墨登場。但最有權勢的還真的就是王謝兩家了,所以啊,這宋朝的劉禹錫才會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這個感嘆,以王謝兩家為代表的東晉士族,絕對要比那紅樓夢中寫的賈家,牛的不知有多少倍。賈家呀,靠元妃在朝,結果呢,連老帶少啊,東府西府的一頓臭顯擺,人家王謝兩家在東晉,可是能左右國家政權的,所以我們說啊,沒有對比,他就沒有傷害啊,沒有學問就沒有見識。

司馬曜七歲繼位,皇權旁落那是自然,但更不幸的是,登基才三個月,他便經歷了一場劫難。一個老道啊率領著他的徒子徒孫們開始向皇宮發動攻擊。這個老道戰鬥十分勇猛,皇宮被攻破,武器庫啊被這老道給佔領了,這老道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去到皇宮裡邊不知道該拿點什麼了就跑到武器庫去了,那此時呢,皇宮中的侍衛們還沒有緩過神來,突然被人家打了一把閃擊戰,老道高喊我是奉海西公司馬奕之命來奪取天下的。

海西公啊,就是這晉廢帝司馬奕,廢完了呢,變成了東海王,後來呀又造了一把反,造反不成呢又被降為了海西公,跟西漢那個廢帝海昏侯劉賀差不多,老道說自己呀,是海西公的先鋒大將軍,我來呢打個前站,海西公的大軍呢隨後就到。當然了,這幾百個妖道絕對不是東晉政府軍的對手,很快呀這位能降妖除魔法力無邊的老道和他的徒子徒孫們就一起被殺了,或者說叫入定成仙了。

此事一出啊,很多人就在分析,分析它發生的原因,海西公司馬奕啊並沒有引兵來犯,那老道為何要打著他的旗號呢,答案就是,

這是一次針對權臣桓溫的政治攻勢,因為權臣桓溫專權廢掉了司馬奕,所以呢,導致民怨引發動亂,這樣一來呀,桓氏的勢力必將受到朝野的重大打擊。那老道啊只不過是一個槍手,真正的主謀是誰呢,那就得看誰在此事中是受益人,皇帝年幼權力競爭中的各方就只有王、謝和桓了,那桓氏最強,此事卻被坑,所以呀,此事的主謀應該是王、謝,也就是王坦之和謝安他們已經開始聯手對抗桓溫了。

桓溫做夢都想當皇帝呀,之所以沒當上不是因為皇帝太牛,而是因為其他同樣可以左右朝政的這世家大族,他們不答應。以他一人一足之力呀,是難以打壓住王、謝的聯盟的,因此呢,他一直也沒能如願以償,在道士下山一年之後啊,桓溫也就離開了人世。

桓溫死後聯手幹掉他的謝安和王坦之就開始主導朝政了。桓氏勢力被從中央排擠到了地方,共同的敵人消滅了,共同的目的達到了,於是,謝安和王坦之這對戰時盟友就變成了貌合神離的政敵了。

此時,皇帝司馬曜還小,那皇室的當家人呢,就是崇德太后褚蒜子,這個名字有點怪怪的,褚呢就是褚遂良的褚啊,姓褚的褚,蒜呢就是大蒜的蒜,褚蒜子這個名字總給人一種衝擊感,褚蒜子這個女人可不一般,他是晉康帝司馬越的皇后,他的一生啊,經歷了六位皇帝,而且他三次臨朝聽政,不過按輩分呢,他是此時皇帝司馬曜的嫂子,因為司馬曜的父親輩分比較高,眼看走了桓溫,來了王、謝,於是,這太后褚蒜子就開始謀劃為皇家奪回權力,特別是王坦之去世之後,她又做主,讓皇帝娶了太原王室的女人王法慧為皇后,同時啊讓皇上的弟弟琅琊王司馬道子也娶了太原王室的女人做王妃,這樣一來呀,就是太原王氏的勢力在朝中延續下去,從而避免了以謝安為代表的這陳國謝氏的一家獨大。

公元三百七十六年十三歲的司馬曜親政了,謝安成為了宰相。謝安呢和當年的王導、桓溫不同,他是一個古典文人,說白了謝安讀過書謝安骨子裡就充滿了忠君思想,換句話說,皇帝司馬曜之所以能夠掌握大權,不見得是說他自己有多高明,而是謝安,壓根他就不想把皇帝架空。

但是我們說啊,這身為宰相的謝安,他畢竟是權臣吶,權臣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你不弄權權就弄你呀。為了保證謝氏家族的利益,他自己的地位就必須要穩,單從政治鬥爭而言,謝安是個高手,但謝安也有軟肋,那就是軍事力量太薄弱了,朝中之事倒可應付,但外部威脅卻讓他不敢睡覺,此時外部威脅啊,主要有兩方,一方呢,是被他幹掉的那桓溫的弟弟桓衝,桓衝引兵盤踞在荊州,似君非君,似臣非臣,桓衝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引爆,將謝氏家族炸的體無完膚,更讓人頭疼的是,第二方,那就是北方的前秦政權

前秦政權的第一組領導人苻堅可是個地道的猛人,他在北方開疆擴土,連東晉掌握的豫州啊涼州啊,都被他給攻佔了,不僅如此啊這苻堅,還滅掉了前良和代國整個中國的北方包括西域都在苻堅的控制範圍內,當時前秦的國土面積達到了六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在這個大分裂的十六國時期,這可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後世的正統王朝,比如說北宋,也不過只有四百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所以呀,我們就可以想象一下,當時前秦苻堅啊,他的實力有多強,東晉當時的國土面積啊不到三百萬平方公里,所以呀,這力量對比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我們說這國家興亡,本來是皇帝更應該擔心的事兒,但是此時謝安是宰相啊,謝安要維護謝氏集團的利益,就絕對不能讓東晉王朝有什麼閃失,胡人苻堅呢,可不會像司馬家的皇帝這麼好說話,一旦苻堅統一天下,那他謝家呀也就和東晉所有的漢人一起都會淪為奴隸,飽讀聖賢之書的謝安每每想到那可怕的場景,他都會從夢中驚醒,當然了啊,和他同樣會被嚇醒的還有年輕的皇帝司馬曜和東晉王朝的眾多百姓,苻堅太可怕,更可怕的是,苻堅此時已統一北方虎視東晉

此前啊東進奪取了一部分長江以北的領土,所以呀,此時前秦和東晉的邊境就在長江以北的淮水就是現在的淮河一帶,苻堅欲奪天下,東晉存亡在即,那此時主導東晉政局的司馬曜和謝安又該如何應對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歡迎大家使用探心貓APP,聽更多好故事,學更多好知識,我們明天再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