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樊梨花和穆桂英這兩位女將嗎?

洪浩仁慈


從個人情感講,我傾向於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二的樊梨花和穆桂英都是真實存在的。她們抗擊侵略、保國安民,其形象十分鮮活,其精神深入人心,被廣為傳頌也是應該的。但既然有了這個疑問,我們就要從正史的角度實事求是的探尋她們的真實性。

一、樊梨花,不是真實歷史上存在的。



樊梨花形象最早可上溯到唐宋,歷代以傳說、話本流傳。最早出現在書中是清代乾隆年間如蓮居士所作《說唐三傳》,又名《異說後唐三集薛丁山徵西樊梨花全傳》,後人亦稱《徵西全傳》。書中敘述樊梨花與薛丁山馬上訂親及薛丁山三休、三請樊梨花的故事,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間有很大影響。戲曲中一些劇目即取材於此。 如《馬上緣》、《三休樊梨花》等。 後又有“說書體小說”《說唐》《薛家將》出現均有樊梨花出現。西河大鼓名家郝豔霞所作《薛丁山徵西》對樊梨花形象再度加工創作,使之更加豐滿生動。樊梨花形象同樣大量出現在我國如《蔚縣縣誌》、《東三省古蹟遺聞》等地方史記,掌故俾史中。

在正史上,沒有一本史書提到過樊梨花的名字。到是有薛仁貴的傳記,也有薛丁山的傳記,不過在正史中不叫薛丁山而叫薛訥。正史記載,他最初擔任藍田縣令,後突厥入侵,武后知道他是薛仁貴的兒子,任命他為左武威將軍,安東道經略,鎮守邊疆,戰功很大。開元年間,他奉命出征,但全軍覆沒,單身逃回。被官府革職,,爵位剝奪,成了一個普通百姓。後來吐蕃侵犯臨洮,他又被任命為隴右防禦使,打退敵人,被封為左羽林軍大將軍,後又被封為平陽郡公,死後追諡“昭定”。正史對他一生的評語只“沉勇寡言, 大敵而益壯”幾個字。所以他跟貞觀年間的樊梨花根本扯不上關係,薛氏是忠於武后的。

由以上分析可見,樊梨花只是出現在民間傳說、話本小說、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而民間傳說、話本小說一向有誇大杜撰的成分,不足採信。地方史記、掌故稗史可以體現參考、補遺的價值,以豐富正史,卻不能單列為正史,更不能沒有正史的支撐。所以,依照正史來看,樊梨花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民間出於種種目的杜撰而來。

二、穆桂英,不是真實歷史上存在的。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之後關於穆桂英的各種版本戲曲均是源於此處。她是中國通俗文學中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在近些年發現的楊家族譜中,如山西代縣的《楊氏宗譜》、山西原平的《楊氏宗譜》,在楊六郞延朗名下,記有宗保、宗政、宗勉三子。但這也是隻能推測,不算真憑實據。而國內有數處地方稱自己是穆桂英老家,估計是出於宣傳目的和對穆桂英的敬仰之情。

在二十四史之《宋史》中記載,楊業的兒子是楊延昭,楊延昭的兒子是楊文廣。楊業戰死沙場後,到他兒子楊延昭時,宋遼已經達成澶淵之盟,之後和平相處了100多年。而楊延昭到了45歲才生子楊文廣,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演義中楊宗保這個人,當然楊宗保的妻子穆桂英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歷史上雖無穆桂英這個人,但有歷史原型。穆桂英的原型很可能是秦良玉,因為秦良玉是明末戰功卓著的女統帥,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載入正史的女將,所以穆桂英的形象極有可能借鑑了秦良玉的經歷。



泵達豐


歷史上沒有樊梨花和穆桂英這兩位女將軍。她們都是虛構的故事人物。在故事中,她們是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機智勇敢,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最有趣的是,她們的婚姻都是女強男弱。之所以演繹這兩個人物,可能是古人的“意淫”而已,總有一些男人有點不勞而獲的思想。我小時候最喜歡看《穆桂英掛帥》,當時覺得裝扮好看,情節有趣。後來的電視劇添枝加葉,也有點慘烈,不忍心看了。


文瑞說故事


提問人問得很好,樊梨花和穆桂英都是歷史上很有盛名的人物,大概有很多人讀個古傳看過連續劇片,電影、歌劇都瞭解這兩位女將,家喻戶嘵,是古代巾幗女英雄的典形。

樊梨花是大唐貞觀間人,中國古代女英雄,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是薛丁山繼竇仙童、陳金定後第三個老婆。史上有薛丁山《三休樊梨花》和《三請樊梨花》。

穆掛英是古代傳說的巾幗英雄,戲曲中的《揚家將》北宋年間,宋遼征戰,穆桂英率宋軍大破天門陳,戰勝了遼軍,六郎決定讓已懷有身孕的穆桂英掛帥統領三軍的典型形象。


牛兄熱愛國醫


有呀,精忠保國,敢用頭顱了為我們換和平的人都多的無數,這就是在外國人眼中的東亞病夫的中原大地上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懷念的我們的前輩和祖先。借今日國慶70週年紀念日,道一聲,我愛你,中原大地的女英雄們,我愛你,我的祖國


月匊


歷史上的確有穆桂英、樊梨花這兩個人物,而且是比較有名的傳奇人物。

穆桂英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楊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楊繼業的孫媳婦。雖然歷史上無證據證明穆桂英戰場上的功勞,民間卻流傳了許多故事,比如大破天門陣。近些年發現的山西代縣楊氏宗譜,山西原平楊氏宗譜於六郎延朗名下,都分別記有宗保、宗政、宗勉三子;而在湖北黃梅發現的楊氏宗譜更明確記有宗保妻穆氏,生文廣、同信二子。可見家譜中有她和楊宗保的。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突厥寒江關關主,後投唐。樊梨花智勇雙全,美貌絕倫,其自嫁薛丁山為妻,協助薛丁山登壇掛帥、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其一生故事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視劇、電影、歌舞戲劇等。且廣為民間道教立廟祀神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