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偽裝者中阿誠這個角色?

橫澤隆史


阿誠公開身份為明樓秘書處處長,日常生活中為明公館的管家。在政治上具有雙重偽裝身份,一為國民黨軍統上海站情報科少校副官,是明樓的下屬。二為共產黨上海地下黨情報小組成員。

對內,敬重大哥明樓,忠心跟隨,毫無怨言;愛護幼弟明臺,收拾他闖禍留下的“爛攤子”,並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救援;尊重大姐明鏡,保護她遠離危險的境地,在明樓不方便出面時替他照顧大姐。總之,他始終都在保護這個家,保護這個家裡的親人。

對外,他八面玲瓏,深諳世態人心,做事滴水不漏,猶存感恩敦厚本性,不失赤子之心,是明樓的得力助手和下屬。雖然有時稍有疏忽,但勇於承擔責任,不惜一切,竭力挽回。此外,槍法奇準,有勇有謀,是一名優秀的特工

總得來說阿誠這個人物塑造的很成功,演員王凱演的非常出色,深受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歌影娛樂匯


《偽裝者》改編自張勇小說《諜戰上海灘》,原著中阿城就是僕人角色。電視劇裡阿誠這個人物形象已經相當豐滿了。

  • 首先表明一點,把阿誠和王凱分開對待。我覺得這部劇是導演給阿誠這個在原著裡並不是很重要的角色加戲,以及王凱的扮演給這個角色加了分。

阿誠堪稱全劇功能最多的角色,除了在汪偽政府國民黨軍統和地下黨,這三重無間道里遊走,還用瘦弱的小肩膀將管家、理財顧問、專業採購等多重身份一肩抗下。

他本來就不是明家的孩子。十歲被明家姐弟所救,培養成材,做了明樓多年的得力干將,和明家姐弟一起寵愛明臺。他既是大哥最信賴的人,又屈才做著大哥附庸一樣的秘書長,但凡他有那麼一點點野心,便足夠做個可以致之死命的終極Boss。

  • 他殺人時眼睛裡滿是冷冽,他抖漏情報時眼睛裡全是詭譎,他索要好處時眼睛裡盡是慾望,他人前立在大哥身旁眼裡都是謙卑……當一個身世坎坷的人,身在貴族世家,耳濡目染著權名的美好,卻站在半僕半主的尷尬地位,多數人的人性應該是承受不了那樣直接的誘惑,以怨報德走上歪路的吧。幸而,明誠遇到的是明鏡明樓,他們雖不曾把明誠排到第一,卻也是用心疼愛的。明臺是他們救命恩人遺留的孩子,自然不同於對明誠的愛,要分外地疼愛呵護。而對於明誠的愛,他們沒有時時高舉著著救命恩人的道德制高點,亦沒有居高臨下的施恩,只是給了明誠最好的教育,讓他選擇自己的人生。

也許正是這些林林總總,才鑄就了那樣的明誠:他穿行於黑夜,浸潤於銅臭,周旋於權名,雙手沾滿血腥,而他的內心卻是霽雪清風都不及的純良明亮,他的靈魂有著返璞歸真的純粹簡單。 他從未把自己當做明家人要求大家來愛自己,卻始終要求著自己作為明家人來愛著這個家

明誠這個角色讓人倍感心疼,他有委屈和不如意都自己忍著,《偽裝者》中阿誠這個角色很豐滿!


小小探娛樂


《偽裝者》已經刷了很多次了,裡面的故事情節都已經快倒背如流了,說起來追劇的時候,最怕的就是阿誠突然倒戈,還好一直到最後,他都是大哥明樓最忠誠可靠的幫手。我沒有看過小說,只看了電視劇以下就分幾點說一下電視劇中阿誠這個角色吧。

1.愛國,劇中曾有很明顯的臺詞,明臺試探明誠對愛國的看法時,明誠就說愛國是信仰。一個把愛國當做信仰的人,足可以看出這個人的三觀,思想是多麼的令人欽佩。

2.忠誠。就像他都名字明誠一樣,他對於國家,對於黨,對於明家,對於明樓都是忠誠不二的。

3.聰明機敏,身處敵後,作為一個敵後多方特工,腦子不靈活,不夠機智敏感,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從跟明臺打的一通電話就知道明臺被瘋子帶走,就可以知道他的智商是多高了。

4.重感情,不管是明誠為了保護明臺撿手錶還是他為了讓明臺死遁親手開槍等等都可以看出明誠對明臺的手足之情,作為一個特工,他幹事果斷利落,思維周密,但唯獨為了明臺屢屢衝動行事,足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拿明臺做兄弟,也可以看出他重感情的一面。除了對明臺的寵溺,對明鏡明樓的尊重,還有發現桂姨是孤狼時的動容,遺恨,都足以說明明誠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

綜上所述,明誠這個人物在劇中是個有血有肉,有衝動有理性,非常別接近於生活,非常豐滿的人物形象。

最後來兩張明誠的照片壓軸




辟芷悠蘭


王凱成功塑造了一位正直帥氣、敦厚善良的明家養子。對大哥明樓無比忠誠,對大姐明鏡崇敬有加,對小弟明臺百般愛護。感覺明家無論內外,只要明誠在總能安排的妥當有序。他謙和有禮,有勇有謀,不搶大哥風頭,不爭小弟恩寵,時刻保護大姐的安危。他是司機,是助理,是管家,是保鏢,還是戰友……總之,他好像無所不能。如果說明誠還有缺點的話,那可能就是他沒有大哥的全局觀,還缺乏一點野心。




腦斧體育


明誠是明樓的私人助理,明公館的管家。是抗日的好人。

明誠從小被明家收養,後出國留學接受高等教育,成為明樓偽裝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更因其“高精尖”的優渥資質,明誠遊刃有餘地進行著雙重偽裝和處理明家大小事務。電視劇《偽裝者》中,明誠接受過高等教育,詼詭對敵,忠厚愛家,且深諳世態人心,而且明誠猶存感恩敦厚本性。即使幼年曾飽受飽受養母欺凌,養母落難之時仍舊以德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