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壓,長期吃降壓藥對身體有傷害嗎?

李振亞love


很多朋友發現了高血壓的問題,醫生讓長期服用藥物降壓,總會這樣問一句:醫生,我長期吃藥,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或者是:本來高血壓沒感覺,吃藥吃出毛病了,豈不是得不償失?這樣的想法非常常見,也是導致高血壓用藥依從性不好,控制率低,控制達標率更低的原因之一。

首先還是要聲明一點,並非高血壓患者就一定要服用藥物控制,高血壓患者用藥的前提是,如果通過嚴格自律的生活方式調節,血壓仍然無法控制平穩達標的前提下,為了減少長期高血壓逐漸影響身體各個方面健康的風險,建議可以考慮在生活調理的基礎上,加用藥物來調控血壓水平。

如果你只是輕度的高血壓問題,身體也沒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和高血壓帶來的腎臟、心臟等疾病問題的前提下,當然可以考慮先不吃藥,而是通過減重,戒菸限酒,低鹽飲食,加強運動,保持平和樂觀心態,充足睡眠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調節,來調控血壓,很多時候,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嚴格自律,調節心情,改善壞習慣,血壓水平也會有所下降,甚至達標而且保持平穩。總之,不管吃藥還是不吃藥,生活調理干預,永遠是高血壓調控的基礎,值得終身堅持。

但對於血壓值超過160/100的二級高血壓以上的情況,或輕度高血壓,同時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如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問題的情況,則建議在生活調理的同時,就加用藥物來調節控制血壓水平,長期服用降壓藥,把血壓控制平穩達標,當然應該注意用藥安全性的問題,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長期服藥,控制好血壓帶來的健康獲益,長期服藥控制好血壓的健康獲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心血管的健康獲益,高血壓控制好,能夠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減緩動脈硬化進程,減少心臟血運重建的幾率,保護好心臟和心血管健康;

2. 腦血管的健康獲益,高血壓控制好,能夠減少腦動脈硬化幾率,同時也能夠減少出血性腦卒中、梗塞性腦卒中等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幾率。

3. 腎臟方面的健康獲益,長期高血壓不控制會影響腎臟功能,導致腎臟功能逐漸喪失,甚至形成高血壓性腎病,腎臟出現問題,血壓也更加難以控制,兩者相互影響,控制好高血壓,有助於保護腎臟。

4. 其他方面的健康獲益,高血壓不但與心腦腎關係密切,同時一些慢性代謝性疾病,眼部微血管的硬化出血等問題,也都與高血壓息息相關,控制好高血壓,對於減緩其他慢性病的發生發展,保護眼底健康等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因此,之所以會建議需要用藥的朋友,在堅持好生活調理的基礎上堅持長期用藥,主要還是為了減少高血壓對身體健康的各個方面危害,當然,對於高血壓長期用藥來說,當然也應該注意用藥的安全性問題,但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物,如果能夠正確合理應用,身體耐受性良好的情況下,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健康危害,用好了,反而可能會使身體健康獲益。

長期服藥控制高血壓,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用藥安全性問題,很多一部分原因,是由於高血壓用藥的不合理造成的——

一種情況是,不顧禁忌症亂用藥,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一個雙側腎動脈狹窄問題的朋友,聽說沙坦類藥物降壓還護腎,也未諮詢醫生,自行選擇沙坦類藥物來服用降壓,而對於沙坦類藥物來說,由於其具有擴張腎動脈的藥用效果,雙側腎動脈狹窄屬於其絕對禁忌症,這樣的情況下服用沙坦類藥物,必定會造成身體的健康危害,甚至嚴重損害腎功能;因此,高血壓用藥,一定要注意藥物本身的用藥禁忌,遵醫囑用藥,不顧禁忌症亂用藥,造成健康危害問題,真的就太晚了。說幾種常見的情況:噻嗪類利尿劑,有痛風問題的患者一般禁用,會導致痛風的發生;心動過緩,有房室傳導阻滯問題的朋友,禁用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等藥物;妊娠,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應該禁用普利類,沙坦類降壓藥,這樣的用藥禁忌還有很多,有的是相對禁忌,需要評估用藥風險和用藥必須性來確定,有的是絕對禁忌,應該嚴格禁用,我們一方面要遵醫囑用藥,在服藥前也不妨仔細閱讀下說明書,對照自身情況來確定用藥的合理性。

另一種情況是,不顧藥物不良反應堅持用藥。是藥三分毒,降壓藥物同樣也有各自的不良反應風險,但這種不良反應的發生是有一定概率的,並不是說明書上談到的不良反應風險,你長期吃這種藥,就一定會出現,因此,我們應該瞭解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果用藥期間,身體出現不良反應情況,應該積極的就醫諮詢,看是否是藥物引起,是否需要停服藥物,換服其他類型降壓藥物,我們也應該不要過分誇大藥物的不良反應風險,還沒吃藥就被嚇住了,不敢吃了。

舉個例子:一位高血壓朋友,服用普利類降壓藥,出現了嚴重乾咳的不良反應,由於不瞭解是藥物所引起,到處去看咳嗽,一直沒找到病因,最後去心內科複診時,才發現是普利類藥物引起的乾咳問題,停藥後,咳嗽也就很快改善停止了,這樣的情況就屬於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應該停藥的同時,考慮換服其他類型的降壓藥來控制血壓;而另一位朋友,同樣服用普利類藥物,已經多年了,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症狀,血壓也控制良好,當然也不應該看到這位朋友乾咳,就嚇得自己也停藥了。不管是“硬吃藥”還是“怕吃藥”,都不是合理用藥的方式,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風險,合理用藥最關鍵。

最後總結一下,高血壓患者如果能夠在堅持生活調理的基礎上,合理用藥控制血壓,長期服用降壓藥的健康獲益是巨大的,往往用藥的安全性也是很高的,沒有必要太過擔心長期用藥帶來健康危害,該用藥就用藥,合理選擇降壓藥,保證用藥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證血壓的平穩達標,這才是正確的,健康的高血壓用藥方式。


李藥師談健康


大家先聽我說一件真實的事情:

上個月,我一個老朋友的哥哥給我打電話,說最近血壓總是忽高忽低,怎麼也控制不好,瞭解情況後,我說了一句“活該”,雖然話不好聽,但我覺得特別適用。

他一直都有高血壓病史,也在堅持吃藥,血壓穩定一年多後,以為沒事了,就把降壓藥停用了,血壓高時再次吃藥,降下來再停止,結果導致血壓再次升高,高的時候能達到180/110mmHg,由於他是驢友,經常全國到處逛,服藥的時間也不能定時定量,導致血壓像過山車一樣高高低低、反反覆覆。

降壓藥是一種藥物,也確實存在副作用,但相比於它帶來的好處,這些副作用其實是可以忽略的,當好處大於壞處,那就應該服用!

對於絕大多數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通過健康生活方式無法恢復正常血壓的人,都要長期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甚至要終生服藥。但是,俗語說“是藥三分毒”,很多高血壓患者都存有這樣的困擾,既然降壓藥不能中斷服用,那麼,長期服用降壓藥會不會副作用?

首先目前使用的高血壓藥物都是大樣本調查醫學驗證過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其次不良反應因人而異,只要自己服用藥物沒有不舒服,服藥後複查肝腎功能等指標正常就不用過於擔心和焦慮。

降壓藥物可能會有不良反應,不同的藥物因具體種類不同,可能會出現咳嗽,肝功能異常等。有時候可能剛吃上藥物會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狀,比如輕微的心慌、牙齦腫、頭痛等,但多半是可以耐受和逐步緩解的,實在不能緩解還可以換另一種高血壓藥物降壓治療。因為比起血壓高帶來的危害這些輕微的藥物不良反應是微乎其微的,而血壓過高沒有得到控制,會明顯增加幻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腦出血,腦梗塞,心肌梗死等)。

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能夠有效平穩的控制血壓,防治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長期吃藥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高血壓病人的生活更好,減少高血壓對病人的心、腦等重要器官的損害。這樣既保持了病人的良好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會延長病人的壽命。


羅民教授


很多高血壓的患者都會有此疑問,尤其是年輕的高血壓患者。正因如此,也有不少患者自行停藥或者減藥的情況發生。今天,徐醫生就跟大家聊一聊“長期吃降壓藥對身體有傷害嗎”這個話題。

是藥三分毒這話不假,每種藥都有它的副作用,有可能傷害到身體,降壓藥也不例外。

但是,得了高血壓,單純通過飲食和運動這些非藥物治療方式,仍然不能達到正常血壓的患者,沒有辦法,必須接受藥物治療,也就是要吃降壓藥,而且是終身服藥。因為如果血壓不控制,它所帶來的身體傷害可是比藥物副作用嚴重多了,因此,權衡利弊,還是要吃藥,才能減少身體傷害。



既然吃藥不可避免,就一定要了解自己所服降壓藥物的副作用,注意監測,一旦發現,及時處理。

1.普利類藥物。如培哚普利、苯那普利等。主要的副作用是喉嚨幹癢伴咳嗽無痰,一般在服藥早期出現,因此服用普利類藥物的患者注意觀察。如症狀輕微,不要緊,過一段時間就消失了,如果幹咳嚴重影響休息,就要考慮換藥。第二個副作用就是高鉀,主要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出現,因此有腎功能不全患者服用普利類藥物,要注意複查血鉀。第三個副作用就是過敏,表現為皮疹,甚至喉頭水腫,這時需要換藥。

2.沙坦類藥物。如厄貝沙坦、纈沙坦等,副作用基本同普利類藥物,但咳嗽發生率較普利類藥物低。

3.地平類藥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主要副作用有頭痛、腳踝水腫、牙齦增生、心慌、顏面潮紅等。

4.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主要副作用有低鉀、尿酸升高,使用過程中注意監測。

5.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主要副作用有乏力、心率減慢、傳導阻滯、哮喘、性功能障礙等。


以上各種藥的副作用就是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傷害,但發生率不高,而且有些藥物搭配使用,可以避免藥物的副作用發生,比如沙坦或普利類藥物的升高血鉀左右和利尿劑的低鉀作用可以相互抵消,使機體血鉀穩定。此外,服用過程中也會注意副作用的監測,一旦出現,及時處理,都不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不必過於擔心藥物對身體的傷害,需要吃藥降壓時還是堅持服藥的。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血壓升高會增加心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等靶器官的損害,隨著高血壓持續時間的延長,發生心肌梗死、腦梗死、慢性腎衰竭的幾率也會逐漸升高。血壓顯著升高或經非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合理使用降壓藥可有效降低併發症的發生風險。那麼,長期服用降壓藥對身體有害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長期服用降壓藥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但多數患者可耐受。對於部分患者,出現相關不良反應後可換用另一種藥理作用相似的藥物,比如普利類降壓藥可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蛋白尿、逆轉心室重構,適合糖尿病、蛋白尿以及心肌損害的患者,但部分患者服用普利類藥物後可出現乾咳,此時可換用沙坦類降壓藥,這類降壓藥也適合糖尿病、蛋白尿、心肌損害的患者,但卻很少甚至不出現乾咳,因此即使降壓藥會對身體帶來一定影響,通過調整用藥方案可減少對身體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普利類降壓藥出現了高鉀血癥,此時不能換用沙坦類降壓藥,因為沙坦也可引起高鉀血癥。


除開換用藥物,聯合用藥也可減輕降壓藥對身體的影響。比如地平類降壓藥會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出現心悸等症狀,在地平的基礎上聯用被他受體阻滯劑,通過後者減慢心率的作用可減輕心悸。同樣以地平類降壓藥為例,可引起水腫等不良反應,當其與普利或沙坦類降壓藥聯用時可減輕水腫,屬於優選的聯合用藥方案。前面提到普利類藥物會引起高鉀血癥,當其與氫氯噻嗪等利尿劑聯用時不僅可增加降壓療效,還可減輕高鉀血癥。

綜上,雖然降壓藥可引起一些列不良反應,但通過調整用藥方案,減輕這些不良反應。相比於降血壓帶來的益處,高血壓的不良反應對患者的整體影響較小,合理服用可減少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因此總體來講,降壓藥獲益大於風險。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得了高血壓,需要吃降壓藥,大部分人需要長期服藥甚至終生服藥,大家都說“是藥三分毒”,長期吃降壓藥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

是的,所有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所謂副作用就是治療過程中不期望出現的一些作用。大家都知道副作用是不好的,但是,有些副作用對身體的影響並不大,有些副作用,有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現,而不會在另一些人身上出現。因此,儘量減少長期吃降壓藥的副作用,要注意選對降壓藥。

選對了降壓藥,合理降壓帶來的益處要遠大於高血壓給身體帶來的傷害。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和腦梗死、腦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腎病、間歇性跛行等都有關係。如果高血壓不控制,一旦出現了這些併發症,那才是真正的“對身體有傷害”。

如果血壓控制好了,動脈粥樣硬化發展就慢了,發生以上這些併發症的風險就小了!而選對了降壓藥,副作用也是很小的,相比之下,還是不控制血壓對身體的傷害更大!而服用合適的降壓藥更談不上對“身體的危害”。

給大家說幾個選降壓藥的小原則,更多細節可以看我的頭條號文章。

1.五大類降壓藥都可以作為單藥首選,首選長效降壓藥;

2.如果一種降壓藥血壓沒達標,不要一直加量,最好兩種甚至三種降壓藥聯合應用;

3.老年高血壓、伴穩定性心絞痛、動脈粥樣硬化的高血壓,可以優先選擇地平類;

4.伴糖尿病腎病、心力衰竭、代謝綜合症的高血壓,可以首選普利類或沙坦類。

當然,不管選擇了哪種降壓藥,如果出現了不能耐受的副作用,還是應該換用另一類的降壓藥。服用降壓藥的同時注意以改善生活方式為基礎,以最少的降壓藥控制血壓,既可以避免高血壓併發症,又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長期用藥的副作用。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降壓藥物的種類有很多,但是如果是出現脂質代謝紊亂或者是有痛風嗯心悸,胸悶氣短的症狀,這種情況是根據肝腎功能及具體的病情來選擇合適的藥物的,

所以說長期應用高血壓藥物的病人,除了控制好血壓以外,最常規的檢查項目,也需要檢查一下尿常規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腎功能,血尿酸心電圖的變化,這些檢查有雖然說有利於檢查相關危險因素和靶器官的損害,但是也可以同時監測應用藥物以後能不能引起這些指標的異常,適不適合應用這些藥物,定期需要監測,必要的時候需要根據條件可以進行眼底的檢查,超聲心動所檢查及及電解質檢查。


藥物對這種肝腎功能的損傷是很小的,但是一旦出現腎功能改變的時候,需要根據具體的指標調整一下藥量或者更換藥物,綜上所述,長期高血壓病人還是需要規範化藥物治療,定期監測指標的變化,根據具體的病情調整具體的藥物,不要擅自調整藥物,也不要擅自停用藥物,降壓藥物對身體的損傷是根據病情需要來調整的,而且的話不一定所有人用完就有,就有副作用,有的人終身服用降壓藥,可能肝腎功能及併發症沒有,任何危險因素也沒有藥物對靶器官的損傷,所以說需要減少這種過度的焦慮。


而且血壓也可以隨著季節晝夜情緒等因素有較大的較大的波動,冬天的時候血壓可能較高,夏天比較低血壓,有明顯的晝夜波動,一般夜間血壓比較低,清晨起床後血壓可以增高,形成清晨血壓,高峰高血壓一般的話除了血壓增高以外可能也會出現血管的雜音,或者是心臟的雜音,或者是如果出現頸部血管雜音,這種情況需要排除有沒有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這種繼發性高血壓可能是由於主動脈縮窄向心性肥胖或者是苦心作風中也有可能是適合細胞瘤,反覆多種藥物治療是效果不好的,這種情況需要手術及時治療,根治以後血壓就可以恢復正常,而且的話需要不需要長期藥物治療


精神科汐煒醫生


高血壓並非必須終生服藥,

單純降血壓不可取。

明瞭高血壓的本質,才能治好高血壓。一味地想控制血壓,不能達到目的。 身體需要,特別是腦組織的需要決定血壓。 【血壓的意義】 通常說血壓是指動脈血壓,動脈血壓的作用是推動血液進入微小血管、毛細血管網,以供應組織細胞營養。血壓的動力來自心臟搏動射血進入動脈,心臟收縮射血時產生一個血壓高值,稱收縮壓,心臟舒張時血壓下降,出現血壓低值稱舒張壓。 高血壓的本質原因在於元氣虧虛,氣血運行不良,大腦供血不足,機體為了保證重要的生命器官——腦的機能而做的自身調節反應。血壓升高影響全身,相關的症狀多種多樣,都與元氣虧虛,氣血運行不良、腦供血不足有關。血壓升高,說明氣血運行和腦供血出了問題,解決氣血運行不良和腦供血不足,才能達到真正治療高血壓的效果。方法是培補元氣疏通血脈,從而增強身體各方面的生理機能,這是標本兼治的好方法。


liujh3606


據統計學調查,在我們國家,成年人高血壓的發病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27%,甚至在北方地區發病率還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目前全國高血壓患者已達2億以上。

這麼高的發病率,很多人肯定都會想問問,患了高血壓就一定要長期口服降壓藥嗎?長期口服降壓藥對身體有沒有什麼傷害?下面我們來一一談起。

一、得了高血壓,就一定要長期口服降壓藥嗎?

不一定,臨床上我們把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所謂的繼發性高血壓就是由於某些明確的病因引起,高血壓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比如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等引起的高血壓,這種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針對這些病因去治療,很多人祛除病因,是可以不用長期口服降壓藥的。

那麼對於原發性高血壓這部分病人,是否必須長期口服降壓藥也是存在一定爭議。臨床上對於一級高血壓收縮壓不超過159mmHg、舒張壓不超過99mmHg的這類初發的病人,如果沒有明顯的高血壓家族史,身體也沒有其他的問題,可以通過積極的控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比如低鹽低脂肪飲食、控制體重、積極鍛鍊、保證充足休息、戒菸戒酒等調理後,部分病人可以血壓回落,可以不用長期口服降壓藥治療。相反如果控制不理想,就必須要長期堅持口服降壓藥。

二、長期口服降壓藥對身體有傷害嗎?

我想說的是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和副作用,長期口服降壓藥肯定是會有一些副作用的,但是這種副作用不應該被誤解和誇大,現在很多人流傳著降壓藥吃了容易上癮、不能停,降壓藥有依賴性、以後效果越來越差等等關於降壓藥的流言,其實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相對於長期高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所帶來的危害來說,降壓藥的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計。長期高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往往最後很多人都會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比如腦出血、腦梗塞,同時還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腎病等。

目前我們常用的五大類降壓藥: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斷劑、ACEI和ARB、α受體阻斷劑、利尿劑,他們單獨每一類每一種的降壓藥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比如鈣離子拮抗劑口服後部分病人會出現面部潮紅、心率增快、踝部水腫,β受體阻斷劑口服後部分出現心率減慢、支氣管痙攣等,ACEI和ARB他們口服後部分病人出現乾咳、血鉀升高等,利尿劑口服後出現電解質紊亂等等,但看某個藥物的說明書上的副作用,非專業人看了以後可能會不敢吃,其實這些副作用的發生率是因人而異,因病而異,而且總體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相對發生率較低,並不是每個副作用都會出現,很多副作用也是剛開始會出現,身體耐受後就會慢慢消失,最重要的是醫生在用藥前,會給你做檢查進行身體評估,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降壓藥,正確的選用降壓藥對於控制血壓和減輕不良反應非常重要。而且目前醫學對於高血壓和這些常見的降壓藥的副作用都有一個很明確的認識,都會給予積極的預防和處理。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降壓藥對身體的影響。

可能有部分病人剛用了以後會有點不適應,因為人體適應了長期高血壓的環境,突然把血壓降低,有的病人反而不適應,過一段時間適應了就好了。最後我想給各位高血壓患者說一聲:請相信目前醫學技術的進步,請相信醫生!願所有高血壓患者都能積極控制好血壓,不再出現併發症!


張壘醫生


每種降壓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或大或小而已。有副作用,就會對身體有些傷害。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降壓藥有一些副作用,有一些傷害,就不去服用降壓藥。

該服用降壓藥了而不服藥,對高血壓置之不理,或者高血壓控制不理想的話,高血壓就會對全身多個臟器造成損傷。

高血壓傷“腦”:

長期血壓升高,會使大腦的動脈發生硬化,這樣,就容易出現腦缺血癥狀,嚴重的時候,就發生腦出血、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傷“心”:

長期的高血壓,對心臟也是一個很大的損害。心臟常年接受這種高壓力帶來的衝擊,久而久之,心室肥厚、心臟擴大,逐漸逐漸發展,最後就成了心力衰竭。

高血壓傷“腎”:

腎臟的動脈長期受高血壓的影響,也會慢慢慢慢發生硬化,最後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最終導致腎功能障礙、腎功能衰竭。

高血壓傷“眼”:

尤其高血壓對眼底損害大,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就是因此而來。視網膜的小血管發生硬化、滲出等病理改變,嚴重影響了眼睛的功能。

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害還有很多,主要就是高血壓對全身血管的損害之後,影響到了各個臟器的供血、供氧,以及功能的發揮。

而我們服用降壓藥的目的,就是要讓血壓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最理想的就是降至正常範圍。這樣,全身的血管,就不用再承受那麼高的血液的壓力,血管受到的損害就小了很多很多,各臟器也就不至於發生缺血、功能障礙等現象了。

再一個,某些降壓藥,它本身在降壓的同時,對心臟、腎臟功能,也是有保護作用的。

所以,即便降壓藥有些副作用,但與之血壓下降所帶來的身體獲益相比,利遠遠要大於弊。

所以,我們不要懼怕和過度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況且,藥物副作用,它也不是每一個患者都會發生,它是有一定的發生率的,多少個人裡邊才有一例。再者,副作用出現後,我們還可以採取換藥的方法,來避免這種副作用的繼續損害。

總之,服用降壓藥,獲益要遠遠大於藥物副作用對身體的損害,所以,高血壓患者,該服用降壓藥了,也不要過於牴觸。


殷殷期盼話健康


“是藥三分毒”是中國人對於藥物治療疾病的一種樸素認知。

現代醫學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個觀點,幾乎每一種藥品在進入人體對抗病痛的同時都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降壓藥,當然也不例外。

有的降壓藥會直接影響人體的一些器官正常反應,更多的可能會間接影響一些其他身體器官疾病的治療以及惡化易產生的功能性疾病。

當然,以上指的是在臨床上的科學研究表現,不同患者由於體質等等原因會產生不同的不良反應。

所以,問題中所說的,長期服用降壓藥對身體產生傷害,幾乎可以說是肯定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因此要停掉降壓藥,或者是對高血壓置之不理。

兩害相權取其輕。

相比較而言,高血壓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更大,也更危險。

高血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高血壓而引起的各種併發症,這種併發症有一些是會直接影響人體的重要臟器。

首先,高血壓最直接的是會壓迫血管,如果長時間得不到醫療,血管壁會收到高壓損傷,進而導致細胞壁物質流出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血栓等等。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心臟、大腦等等部位,就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而副作用引其不穩定的特性,也會根據不同的體質調整劑量和用藥品種,力求將這種副作用降到最低。

當然,降壓藥也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長期服用。

高血壓的發生一定程度上受到生活方式的影響,因此,針對這種情況,也可以相應的針對症狀進行一定生活方式的調整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而且,即使是需要服用降壓藥,也建議患者通過適當的飲食、運動以及情緒調節進行輔助,不僅能加速血壓回歸正常,還能降低將來的用藥強度。

隨著生活方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這種富貴病,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越來越重要,高血壓並不是一種突發疾病,是可防可治的,樹立“治未病”的理念,將高血壓扼殺在搖籃裡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