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做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

《格言聯璧》中說:“福莫大於無禍,禍莫大於邀福”,即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遠離禍患;人生最大的災禍,就是刻意求福。由此可見,我們過於爭福邀功,實則是欲速則不達,害人又害己。

不爭,不僅是一種謙讓的美德,更是道教始祖老子的思想精華之一,它被視作為一種致勝的天道自然準則。“不爭”在《道德經》中共出現8次之多,就是為了告訴人們“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張之洞:做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

晚清中興名臣之一的張之洞,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三不爭”理論,他認為:做人有這“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而且,聰明人,也善於在“不爭”中去積德積福,因此他們也都懂得這個“三不爭”。

張之洞:做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

第一:不與俗人爭利,

世間的俗人,大多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很強的趨利性,有錢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這是俗人的本性使然,但也正是因為他們自身侷限性,目光短淺,喜歡佔小便宜,所以他們也註定格局不大,成不了大氣候。

俗人,喜歡見利忘義,做事情毫無底線和底線,與他人有半點利益瓜葛,他們都會耿耿於懷,然後伺機報復。再者,俗人眼裡只有利益而無真情,他們會為了一點的利益,出賣你,或犧牲你。因此,不與俗人爭利,不與俗人有利益瓜葛,是最明智的選擇,也是最快的“止損”方法。

聰明人,都懂得不與俗人爭小利,遠離那些爛人爛事,然後抽出寶貴時間和精力,去做更有意義的大事,謀大利,所以最後福報反而更深厚!

張之洞:做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

第二:不與文人爭名,

文人,或許並不愛財,但虛榮心強,把名聲看得比生命還貴重。因此,文人往往容易犯“沽名釣譽”的毛病,徒有虛名,名不副實,最後“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正是因為文人有貪名的情懷,做人虛偽,又嫉妒心很強,所以不可與文人爭名,免得遭他們暗地裡打擊報復。

古代神醫扁鵲醫術高明,名氣很大,深受老百姓愛戴。但扁鵲為秦武王治病時,遭到秦國太醫李醯(xī)的嫉妒。最後,李醯派人把扁鵲刺殺了,一代神醫就此隕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名聲太大,遭到了同行的嫉妒。

《史記》裡面說:“女子無論美醜,只要一進宮中就會被人妒忌;士大夫無論賢能與否,只要一進朝廷就會遭人猜忌”。這就好比老子在《道德經》所講:“美好者不祥之器”,美好的東西本身就是不吉祥的,而名聲也是如此。

因此,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不與文人爭名,放棄那些膚淺的名聲,遠離禍患,安安心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最後福報反而更深厚!

張之洞:做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

第三:不與無謂人爭氣

據統計,人的一生要遇見數千萬人之多,真可謂是“熙熙攘攘”。但很多人都是過客,甚至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要是我們動不動就與這些人置氣,發生爭論,我們的時間豈不是太不值錢了,我們的精力豈不是太不珍貴了。

曾經看過一個街頭採訪,主持人問一個男生如何減少生活中的煩惱,男生說:“不要和愚蠢的人發生爭執就好了”。主持人說:“我覺得你說的不對啊”。男生馬上回了一句:“你說得都對!”簡單的幾句對話,展示出了這個男生的高情商,以及他“不與無謂人爭氣”的大智慧。

張之洞:做人有“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

餘生很貴,不要浪費!我們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多花在自己在乎或珍惜的人身上,少與無謂人爭氣,時刻保持好心情;不用他人的愚蠢來懲罰自己,這樣才能不被各種爛人爛事糾纏,然後一門心思幹些有意義的事情,多積累福報!

《 道德經·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鬼谷子也說:“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因此,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應該多學點“不爭”的智慧,努力做到以上“三不爭”,越是不爭,福報越多!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