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莒縣:“綠蘆筍”裡有鄉愁

楊洪於文

綠蘆筍,滿載著我的鄉愁。

那時,約有六七歲的樣子,春日裡最快樂的事就是跟著母親去割筍,母親在前面割筍,而我提著尼龍籃子,跟在母親後面收筍。母親每割一把筍,便會放到籃子裡,那時,我就像得了一捆寶貝似得,開心極了。


山東莒縣:“綠蘆筍”裡有鄉愁


春天的地裡都是觸目可見的蘆筍,割起來省心不少。但到了夏天,地裡會留起近一米高的苗圃,那個時候,母親就要鑽進苗圃裡,彎腰割完兩畝地的蘆筍,而我這麼一個古怪精靈的“矮小子”便可以挺著腰、揹著手、站著在地裡“瞅”,像極了蘆筍收割的“監管員”,每當發現母親有漏割的蘆筍,便高興的不得了。

夏天炎熱,在蘆筍地裡容易中暑,一般母親是不帶我的。每次帶我去,都時不時地把我抱起來,讓我呼吸一下苗圃上面的新鮮空氣,面對四周是一片綠蔥蔥的蘆筍苗圃,又能深呼一口清新空氣,便覺的在母親懷裡的我是最幸福的。

那時候,蘆筍很貴,十幾年前,價格便達到7元一斤,當時父親帶隊去外地幹建築,每天才十幾塊錢。所以說7元一斤的蘆筍在當時價格貴的不得了,用母親的話說:種蘆筍的戶就像是從地裡種金條一樣。那時,我覺得母親的話俗氣,畢竟吃金條會中毒的;後來我覺得,母親的話,比喻的在理,農村人真的是把莊家當“金疙瘩”。


山東莒縣:“綠蘆筍”裡有鄉愁


後來才知道,蘆筍被稱為植物瑰寶,原名石刁柏,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國際市場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在國內,因它的樣子很像蘆葦的嫩芽和竹筍,因此被人慣稱為蘆筍。早在清朝年間,蘆筍傳入中國,開始在江蘇、山東等地大面積種植,“龍鬚菜”即蘆筍在清朝時京城中的舊稱。作家梁實秋曾寫過一篇《龍鬚菜》大談其美味:“尤以當年致美齋的糟鴨泥燴龍鬚為人間至味”。


山東莒縣:“綠蘆筍”裡有鄉愁


關於蘆筍的做法,中餐中可拌著吃、炒著吃、煎著吃,蘆筍炒肉,又清又香;蘆筍炒蝦仁,更是美不可言、蒸了蘸醬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不僅在中餐,在西餐界,它也與松露齊名。它富含硒元素,是抑制癌症的最佳果蔬;它清熱利尿,夏季食用能消暑止渴;它的特點是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素和高維生素,對於減肥塑形人士更是妙不可言,也是防癌、防病、抗衰老功效的新型藥膳保健蔬菜。

七爺爺心臟做過手術,每逢蘆筍下來的時節,母親都會拿些蘆筍去看望爺爺、奶奶,老兩口年歲大了,兒女們送的東西也多,卻唯獨稀罕母親送來的綠蘆筍。只是這些年,限於銷售渠道的問題,價格起起伏伏的問題,地裡的蘆筍都刨了,記憶裡蘆筍的最低價格曾達到“2角錢”一斤。收購商的壟斷以及惡意調價,往往會影響農民的種植積極性。


山東莒縣:“綠蘆筍”裡有鄉愁


蘆筍大多出口到日本德國等地,金貴的不得了。後來我才知道,在國外,蘆筍是名菜,德國曆史上蘆筍始終是君王之選。先有路易十四命園丁在暖棚中種植蘆筍,做到全年供應;後有普法爾茨選帝侯卡爾·特奧多爾在避暑行宮花園裡也栽種了這種“王室蔬菜”,只為能嚐鮮。

德國人不僅研製出了難以計數的蘆筍菜譜,甚至開闢了兩條以蘆筍為主題的度假之路。在巴登蘆筍之路上,遊客們可以在4至6月參觀蘆筍園,參與收割,慶祝“蘆筍節”,現場嚐鮮,只靠蘆筍這一種食材就撐起了一整條新六產的產業鏈!

所以,當我回老家莒縣工作,到小店鎮看到13000多畝的綠蘆筍基地時,真是覺得,這麼好的資源,挖掘一下真是不得了的生態綠色的旅遊資源。

小店鎮的綠蘆筍是“國家地理產品標誌”產品,該鎮還有近1萬多畝的綠蘆筍生產基地。並且,跟德國王室的“蘆筍產業”一樣,有許多的大棚蘆筍,真正做到了一年四季可以供筍,主要發到北京上海,出口到日本德國等地。

現在各地都在轟轟烈烈的搞田園綜合體,但是沒有產業支撐的田園綜合體又能支撐多久?有了產業支撐,田園綜合體就有了運營所需的基本收入保障,就有了抵抗市場風險期的能力,而依託旅遊就會增加其品牌價值等額外附加值,形成長效運營機制。所以站在放眼可及的小店鎮蘆筍地裡,我在想,能不能搞箇中國蘆筍節,發展帶動一下蘆筍的品牌價值,贏得高端市場的需求,既打響了地域品牌,又增加了農民收入,這得是多麼讓人欣慰的一件事。

小店鎮有“店小能容南北往來客”的美譽,就這一道“綠蘆筍”呈上去,什麼鮑魚海參等山珍海味都應該失去了味道。近日網上講阿拉伯王子私人訂製的晚宴,20個菜,消費達到40多萬元,其中就有一道菜是蘆筍,更是讓我驚不可言。

山東莒縣:“綠蘆筍”裡有鄉愁

看著一根根綠色的蘆筍,勾起了許多的記憶,到了蘆筍的收割期,每片蘆筍地,一天都需要割兩三次,炎炎夏日,鑽進蘆筍的苗圃裡割筍會流許多的汗水,長年累月便會腰痠背疼。其操勞耕作,非務農下地,不知其艱辛。所以,真切的希望這麼大的農業產業集群能發揮出品牌效應,讓農民有更多的收入,讓消費者吃到綠色健康的產品,讓蘆筍這個產業有更加長遠的發展。

行文到此,望著滿眼的蘆筍地,讓我想起白居易的《觀刈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整理 編輯:李興軍

山東莒縣:“綠蘆筍”裡有鄉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