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有功,知縣賞了一千貫銀子,武松為何不要呢?這一千貫相當於如今人民幣多少?

春日之虎


武松打虎為了構建一個安全的社會環境,實踐自己的俠義本色鋤強扶弱。考略當時獵戶已經打虎破費周章,在自己掌握話語權的時候,便將賞金分給獵戶們。

1、武松拒絕賞金的內心活動。

首先這個老虎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它已經危害鄉里,陽穀縣人苦虎久矣。縣衙便發榜懸賞,獵戶們捕殺多日沒有結果,十分焦慮。

接著武松出場,三拳打死老虎,為民除害,也解決了獵戶們的刑罰。

武松再三推測,接受賞金,並分給了獵戶們,皆大歡喜。

[重點]武松為什麼會這麼做?

如果你單純的以為武松為人豪爽,仗義疏財那就太小看武松了。

當初武松在柴進家呆的時間久了,不受待見。後遇到宋江,宋江一眼就看出了武松的窘迫,毫不猶豫的就給了十兩銀子。

武松大為感動,十分敬佩宋江大哥,及時雨並非浪得虛名。

武松高明的地方就在於學習和模仿,在別人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很容易得到他的真心。自此武松依葫蘆畫瓢。

自己打虎所得,畢竟是意外之財。

況且這裡的獵戶被老虎折磨的苦不堪言,自己在此地威望不高,故武松仗義疏財,分給所有獵戶。

知縣一是看到武松本領高強,二是武松的人情世故練達,可看重用,所以最後武松得到一個都頭的衙門職位,基本上有了一個穩定的工作。

2、一千貫相當於如今人民幣多少?

首先要注意到一千貫不是一千兩,在全書我們還可以找到其他的信息對照參考。

林沖買那把寶刀想送禮之用花費一千貫;楊志賣刀一千貫;通緝魯達懸賞一千貫;通緝林沖懸賞三千貫;通緝武松懸賞三千貫;宋江殺閻婆惜逃跑,通緝懸賞一千貫;大鬧江州後通緝宋江懸賞一萬貫等等。

可見一千貫也不是小數目,潘金蓮請王婆吃酒花一貫錢,不過王婆為了吃的豐富又添了些錢,請客就花一貫錢;李逵向李鬼老婆買飯吃,給錢一貫足;那麼估算李一貫足大致相當於現在的100塊錢吧。

一千貫=100000塊。(最少10萬)

博而化易,原創精品!(純技術分析文。)


博而化易


在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陽穀知縣賞他的是一千貫錢,而不是一千貫銀子,武松之所以不要,主要是因為他覺得獵戶辛苦,就分給了眾獵戶。

其實一千貫並不等於一千兩銀子,因為銀子的購買力更高,若問一千貫大概相當於今天多少錢,可以先看看書中的一些事物的價格:

金翠蓮典身錢三千貫

林沖買寶刀一千貫

楊志賣寶刀報價一千貫

白勝賣酒五貫一桶

通緝魯達懸賞一千貫

通緝林沖懸賞三千貫

通緝武松懸賞三千貫

宋江殺閻婆惜逃跑,通緝懸賞一千貫

大鬧江州後通緝宋江懸賞一萬貫

通緝戴宗懸賞五千貫

通緝李逵懸賞三千貫

潘金蓮請王婆吃酒花一貫錢,不過王婆為了吃的豐富又添了些錢

柴進贈普通配軍十貫錢,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書給蔡京送壽禮十萬貫

張橫做私渡報價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貫

徐寧雁翎甲被報價三萬貫

呼延灼進攻梁山初勝,徽宗派官員帶十萬貫勞軍

李逵向李鬼老婆買飯吃,給錢一貫足

————

從以上記錄可以看出,在水滸世界中,一貫錢是足夠兩個人吃一頓飯的,而且還有酒,而現在兩個人去小館子吃喝,一百元也足夠吃飽了,並且也能喝兩瓶啤酒,所以以此來推測,一貫錢也就是相當於目前的一百元。

這樣我覺得是合理的,如果按1:100來算的話

金翠蓮的典身錢就相當於現在的三十萬

通緝魯智深的賞金就是十萬

通緝李逵的賞金就是三十萬

生辰綱價值一千萬

張橫私渡報價就是五十元,到江心後就地漲價到三百元

林沖買寶刀花了十萬

徐寧雁翎甲被報價三百萬

——

這樣一看其實還蠻合理的哦





一牛讀書


主要是這一千貫錢太重了!景陽岡老虎前後共傷了四十幾條人命,其中還包含了搜捕這隻老虎的十幾名獵戶。這些獵戶大都是拖家帶口的,他們死於搜捕老虎他們應該可以算工傷,但是當時給的錢畢竟少,起不到作用,武松是自願把這些錢散發給獵戶家小作為安家撫卹金的。

至於說宋朝的一千貫錢值多少錢這個得從吳用請客那裡來計算,吳用請三阮吃飯,總共花了一兩銀子,也就是一貫錢,然後切了三十斤熟牛肉,兩甕酒(一罈帶走),一對大雞,這就是當時的物價水平。我們通過計算得知,現在一斤牛肉的價格大約是30~40元,宋代的牛肉會貴一點,我們取頂點按40元一斤計算,30斤牛肉大約要1200元;一對大雞的價格現在大約在300元左右;兩壇酒都是十斤裝,總共20斤,大致在每斤10元,共200元。所以呢,這一兩銀子在當時的購買力最少也達到了1700元,如果算上酒店的利潤加工費,那麼大約可以達到2500元左右。

1000貫錢折算下來大約是250萬到400萬之間,也能夠算得上是一筆大錢了。不過如果均分給10幾個獵戶自己那40多名過客樵夫等人,分到手也就幾萬塊而已。


優己


首先糾正一下,一千貫是銅錢,不是銀子。一貫錢就是一千個銅錢,武大郎賣饅頭,一個饅頭五個銅錢,按照現在的物價,就是五毛錢,基本差不多。一貫就是五百塊,一千貫就是五十萬。這筆錢即使放到現在,也是一筆鉅款,雖然在帝都買不了一個衛生間,但是在陽穀縣這樣的小縣城,一套精裝小二樓肯定能拿下。武大郎在陽穀縣租了小二樓住,辛苦賣饅頭還得交房租,如果武松把這筆錢給哥哥買了房,估計老婆也不至於出軌,也吃不了砒霜。



說笑了,言歸正傳。武松為啥不要這五十萬?三條。

第一,武松是光棍,沒家沒口。俗話說得好,男兒無妻財無主,一條光棍要錢是沒啥用處的,除了吃喝嫖賭花掉。因為他不用養家餬口,沒有經濟負擔,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魯智深為啥給金蓮錢,就是因為沒家。如果他有老婆孩子,也不會這麼大方,畢竟老婆孩子得吃飯啊。宋江為啥是及時雨,也是因為沒老婆。盧俊義錢比宋江多了去了,但是因為有老婆,從來不給人。



第二,武松是江湖人物,生性慷慨,視金錢如糞土。當然了,不是所有的江湖人物都慷慨,李忠周通王英這種貨就非常吝嗇。但是武松恰恰是宋江魯智深一類人物,仗義疏財,對錢沒概念。

第三,武松有憐憫心。孟子說過,無憐憫心者,非人也。但是好多時候由於各種原因人們都埋沒了這種人之本心。武松久歷江湖,遍嘗人間冷暖,所以對辛苦可憐的獵戶們非常同情,就把錢都散掉了。這些獵戶都有家有口,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打虎,完不成任務還得受罰,收入卻非常少。其實五十萬散給十幾個獵戶每人手裡也沒有多少錢,但是這也是他們一年的收入,足夠老婆孩子過個好年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正因為武松這一壯舉,知縣才給了他一個都頭的職位,委以重任,後來還讓他押送給上司的賀禮。如果武松是李忠這種打虎將,知縣肯定不敢把錢交給他押送,半道跑了咋整。

有因才有果。


唐風宋月



武松打虎,為民除害。陽穀縣民眾,奔走相告。武松在眾人簇擁之下,見到了知縣。當時知縣便賞賜錢一千貫。這裡一千貫錢,是陽穀縣上戶所湊給的賞金。(上戶指的是富裕的人家)。

這一筆錢,武松卻推辭不要,卻是為何?





武松一心為民,不要賞銀,實乃胸襟格局寬廣,精明過人

本來這隻老虎橫行林野,傷人性命。陽穀縣衙和上戶們為絕虎患,便懸賞示眾,誰除大蟲,賞賜一千貫。按常理來說,武松打死大蟲,論功行賞,應該領了賞銀。可武松推辭不拿,一是為了陽穀縣的獵戶,二是此舉更受百姓愛戴。




諸位可看,武松在走上景陽岡,在一個廟門前,看到一張印信榜文,這也是陽穀縣告百姓的白皮書:

為景陽岡上,新有一隻大蟲,傷害人命。現今杖限各鄉里正並獵戶人等行捕,未獲。

這個榜文可是杖限文書,啥叫杖限文書?就是官府下達指令,要獵戶們在限期內捕殺大蟲,逾期予以杖罰的榜文。也就是說,規定時間內你捕捉不到大蟲,大板子伺候。




後來武松打死老虎以後,見到兩個獵戶,獵戶也講了:

本縣知縣著落當鄉里正和我們獵戶人等捕捉。那業畜勢大難近,誰敢向前!我們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只捉他不得!

武松是記在心裡,獵戶們為了這隻大蟲,深受其苦,焦慮無策。恰好武松除了害,為陽穀縣了卻一樁大事。既是陽穀縣之幸,也是獵戶之幸。

武松沒拿賞銀,反而散給獵戶們用。這是武松的精明之處。





一千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武松這樣做,得的是人心

古代的錢,中間是有孔的,為了攜帶方便,便把錢穿在繩子裡,每一千為一貫。

一貫錢是1000文,在北宋,一兩銀子兌兩貫錢。一千貫相當是500兩銀子。

500兩銀子,相當於現在5-6萬左右。那個時候白銀流量少,多半是用銅錢。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當年在上海灘,黃金榮曾讓杜月笙在賭場贏過一筆兩千大洋的鉅款,這筆款在上海可以買一幢豪宅。

黃金榮為何讓杜月笙贏這筆錢,無非是想考驗杜月笙這人是否值得重用。杜月笙不但沒有買樓,也沒繼續賭,而是將這筆錢分給了自己的兄弟們。得人心最終讓杜月笙稱霸上海灘,成為青幫老大。

武松用賞銀獲得了人心,當武松此話一出,眾位獵戶應該是一片歡呼。所以知縣對武松此舉大為稱讚,便要抬舉他,任他做了步兵都頭。




武松既得民心,受人愛戴。又能留任縣衙,成為官府中人。真是精明強幹,胸襟寬廣,武松為人處世,的確不同凡響。





灣火


請注意:是一千貫錢,不是一千貫銀子。

當然一千貫錢也是筆大數目,我在這裡不會說這些錢在當下相當於多少萬人民幣,因為這個完全不靠譜,人民幣本身的購買力也在不斷變化,物品的價值也早已截然不同。

所以咱只說一千貫錢在那個時代的購買力。

哪個時代?北宋嗎!不對,《水滸》作者施耐庵又不是北宋的文學家,他怎麼知道北宋一斤豬肉買幾個大錢。

《水滸》裡的價錢,其實就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處時代江南江北地區的那個行情。

首先要講,所謂一貫,其實就是一千個銅錢。一千貫,就是一百萬個銅錢。那麼一貫錢在水滸裡能買啥呢? 我們且看那一回,白勝挑著兩桶酒上黃泥岡,一幫當兵的問他:“多少錢一桶?”白勝道:“五貫足錢。”而隨後吃了酒,白勝又說:“這桶酒被那客人饒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饒了你眾人半貫錢罷。”

由此可見,一桶酒賣五貫,一瓢酒就是半貫,那麼一貫錢,無非也就是兩瓢酒罷了。

黃泥岡上一貫錢買兩瓢酒,那麼在縣城裡武大郎這邊,又能買啥呢?無非就是十幾個炊餅而已。所以鄆哥幫武大郎捉姦,武大給他的好處,也就:數貫錢,幾個炊餅。

那麼一千貫又是多少呢?武松打虎,縣裡要給他一千貫的賞錢。

在白勝那裡,這就是兩百桶村酒的價錢。

在林沖那裡,這就是一把寶刀的價錢。

在楊志那裡,這還買不起他手裡的寶刀(他的開價三千貫)。

武松如果領了這一千貫賞金,喝兩百桶村酒也就沒了,不喝酒,買一把寶刀也沒了。

所以,武松寧願不要這一千貫,全部散發給眾人——誠如他所願,這樣的舉動,打動了清河縣令,於是,他在清河縣開始了一個步兵都頭的生涯。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武松打虎有功,知縣賞了一千貫銀子?

這知縣要多腦殘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首先必須說明,”貫“是作為銅錢的計量單位出現,有時候也能表示紙鈔的計量。舊時的制錢,用繩子穿上,每一千個叫一貫。這一千貫有多少購買力呢?

拋開水滸世界裡面的說法,我們看看北宋時期物價水平如何。

根據北宋文獻記載,“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每鬥(米)折錢三十文”,1石米大約600錢左右。一石米就是100斤大米,放現在怎麼也要二三百塊,好的要500塊。所以一文錢大約能買一斤或半斤米,相當於1塊錢兩塊錢人民幣。

——這樣算下來,一貫錢就是一千塊,一千貫錢就是100萬塊。

蘇軾被貶官之後,一家人每個月的開支只有4500錢,那會蘇軾還帶了幾個妓子。家裡那麼多人,還有家養的妓女,居然只花了4500錢。放現在四口之家恐怕4500塊人民幣未必夠花,請保姆更是一個人4500每月起。蘇軾的4500錢,相當於現在的四五萬還差不多。

——這樣算,一貫錢就是一萬塊,武松的賞錢是1000萬人民幣!(1000萬人民幣重達110公斤,1000貫銅錢重達8000斤,武松搬不動,乾脆送人吧!)

北宋呂夷簡做幕僚的時候,每個月的俸祿是5貫800錢,1貫給母親,1貫給妻子,800錢做禮金,剩下3貫給自己花銷。呂夷簡是知名政治家、行業先鋒,放現在就是打工皇帝國企高管,掙個幾十萬妥妥的,絕無可能只有幾千塊。

——這樣算,一貫錢是一萬塊,武松的賞錢一千貫就是1000萬人民幣!

回到水滸世界,你會發現,貨幣兌換依然是打腦殼的事情。

別人整理了水滸世界的經濟交易報價表,如下:

金翠蓮典身錢三千貫 林沖買寶刀一千貫 楊志賣寶刀報價一千貫 白勝賣酒五貫一桶 通緝魯達懸賞一千貫 通緝林沖懸賞三千貫 通緝武松懸賞三千貫 宋江殺閻婆惜逃跑,通緝懸賞一千貫 大鬧江州後通緝宋江懸賞一萬貫 通緝戴宗懸賞五千貫 通緝李逵懸賞三千貫 潘金蓮請王婆吃酒花一貫錢,不過王婆為了吃的豐富又添了些錢 柴進贈普通配軍十貫錢,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書給蔡京送壽禮十萬貫 張橫做私渡報價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貫 徐寧雁翎甲被報價三萬貫 呼延灼進攻梁山初勝,徽宗派官員帶十萬貫勞軍 李逵向李鬼老婆買飯吃,給錢一貫足。

去掉大部分的通緝懸賞、奢侈品購買、賄賂上官等行為,發現一貫錢夠請人吃飯,管飽,500文夠打一次出租車(張順的黑船擺渡)。姑且算下來就是一貫錢就是100塊錢左右。

這樣好像挺合理的對不對?

鎮關西包養二奶用錢30萬,林沖和楊志的刀價值10萬,魯智深和林沖的人頭懸賞50萬,看起來好像沒啥錯?

武松打虎有功,得到賞錢10萬元人民幣,也算合理。

這裡還涉及一個銀子和銅錢的兌換比例,以水滸世界的說法,一兩銀子有可能能換三五貫銅錢,基本上也算合理範圍內,絕無可能是朱元璋在明朝初年規定的一兩換一貫。

可是有些東西,可能被刻意忽略了。

1,梁中書拿著十萬貫賄賂老丈人蔡京,姑且是1000萬人民幣,也算合理。可是武松六合寺出家,朝廷賞錢也是十萬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宋江回鄉探親,皇帝給的路費也是十萬貫,“上皇聞奏大喜,再賜錢十萬貫,作還鄉之資”。養老金和路費一次就給1000萬,皇帝都是冤大頭嗎?

2,盧俊義被大名府抓捕,家屬要出1000兩黃金賄賂保命。1000兩黃金就是萬兩白銀,一兩銀子以5000貫說的話,這就是5000萬人民幣!實際價值已經超過了生辰綱五倍!晁蓋一夥與其去打劫生辰綱,還不如直接綁架盧俊義來的快!(盧俊義,史上最貴人頭,價值半個億!輕鬆被史文恭拿下!)

3,梁山好漢買東西,動不動就幾貫錢朝外拿。宋江隨身帶的錢超過100貫(重量七八百斤),簡直就是大力士,李元霸什麼的弱爆了!依照明制“生銅一斤鑄小錢百六十”的標準,一貫錢就是七八斤。李逵把店小二打得吐血,吳用拿了十貫錢當醫藥費賠償,這七八十斤的錢,讓人如何背來背去?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水滸傳》的作者在數學和經濟學上是糊塗蛋,聊水滸的經濟問題,基本都是扯犢子!


歷史知事


武松在景陽岡打死一隻白額吊睛猛虎,被陽穀縣的獵戶一轎子抬到一個上戶家那裡。第二天,上戶便把武松打虎的事蹟上報給了陽穀縣。

陽穀縣令在縣衙親自接見了武松,拿出上戶人家湊的一千貫銀子,賞賜給武松。武松沒有接受,反倒建議把這一千貫上前散給景陽岡上的獵戶。縣令照準,武松就把這一千貫錢分賞給了獵戶。那麼,這一千貫錢價值多少?武松為何不要呢?

一千貫錢大約相當於人民幣225000元

北宋時期,錢幣的基本計量單位為“貫”。所謂貫,就是把銅錢從方孔中穿起來,每一千個為一串,也就是一貫,一個銅錢為一文,每貫就是一千文。一千貫,就是1000000萬文。一文錢換算成人民幣,每貫大概是0.2元~0.25元。一千貫,大約就是20至25萬元人民幣。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錢。

以簡單方法換算,北宋時期的一貫便是一兩(以白銀為硬通貨計算),大約等於37.5克。一千貫,相當於白銀37500克的價值。現在白銀的價格,每克大致在4~12元人民幣之間。取中間值,以每克6元計算,一千貫就值225000元人民幣。如果趕上好行市,定格價格賣出,則一千貫有可能換成人民幣45萬元!

看起來挺嚇人的,等於是上戶人家給武松送了一臺寶馬5系。武松傻了吧,一臺豪車就這樣散給了一群被老虎嚇得不敢露頭的獵戶?

一千貫確實很值錢,武松不要怪可惜的

有人說,這筆賞錢並不值什麼,也就林沖一把刀的花銷而已。因為,北宋時期消費水平很高,一個知府,年薪可以達到幾百萬元人民幣。包拯年奉換算成白銀,達到21878貫,按照武松一千貫的價值算賬,包大人的年薪能達到近500萬元,是武松賞錢的二十倍還不止。同樣,以白銀最高價算,包黑子年入1000萬還不止。武松所得一千貫錢又值得什麼?

其實,北宋時期高薪養廉,官員按品級給薪俸,到了知縣這一級,年奉大約在12萬至20萬元人民幣。如宋江這樣的小吏,月奉也就是10~12貫錢,一年下來,只有100多貫錢。照這樣計算,一千貫就相當於宋江10年左右的薪俸。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賞錢了,難怪這個上戶人家一個人拿不出,還要四處去湊。

林沖買的是一把寶刀,具有收藏價值,算作是奢侈品投資吧,一般人是玩不起這個的。鄆哥得了武松五兩銀子,便能盤纏他爺倆三五個月的用度。武松當時也只是清河縣一個普通市民,這筆賞錢無異於一大筆財富。

一千貫不算少了,武松不拿,還是很可惜的。武松為什麼不拿這一千貫賞錢,而要把他散給獵戶呢?

武松是性情中人,受不了眾人抬舉

老虎剛被打死,幾個獵戶便探頭探腦的從林子裡鑽了出來,見這個大漢打死了老虎,簡直不敢相信。於是,一路抬舉武松,把武二郎抬到上戶人家那裡。二三十個獵戶,以及上戶猛誇武松“真乃英雄好漢!”都把出野味來給武松下酒。

第二天,眾多上戶牽一腔羊,挑一擔酒,都在廳前伺候。眾人陪武松吃了一早晨酒,正合武二郎之意。然後,將武松披紅掛綵,當做大英雄和大恩人敬著。陽穀縣了得知消息,使人來接武松進城,眾人又用轎子把武松抬進了縣衙。父母官這等禮遇,武松也是很受用的。

到了縣衙,陽穀縣令相公在廳上接見武松,請他做打虎英雄事蹟報告。武松從頭至尾講了一遍打虎經過,眾人都表示驚訝,自然也少不了誇讚之詞。

這一番禮遇加在好漢武松身上,令這個快意恩仇的武二爺難免有點暈。此時,陽穀縣令拿出上戶湊的一千貫賞錢,正陶醉在榮譽之中的武松,很灑脫的把賞錢散給了獵戶。

的確,在榮譽面前,金錢算不了什麼。好漢武二郎就是這麼一個爽快的性情中人。

武松心思縝密,謙虛謹慎

知縣相公要給一千貫賞錢,武松說:

小人托賴相公的福廕,偶然僥倖,打死了這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

在柴大官人莊上,武松脾氣很壞,很不受待見。自從結識了宋江,“武松的前病都不發了。”也就是說,在宋江的帶挈下,武松改了脾性。此番,眾人越抬舉,武松越是謙虛謹慎,這也是他秉性使然。怎麼講?

武松後來在破獲哥哥遇害案的時候,顯得細緻如發,心思異常縝密。搞清楚全部案情後,武二爺一改此前喝酒打架,動輒擼拳頭的壞性子,沒有魯莽行事,先走法律程序。這是武松本來就具備的秉性,經人點醒,便能改正缺點發揚優點。換句話說,武松從根子上就不是一個脾氣很壞的人。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武松在縣衙大廳上講的那番斯文話,並不是假裝客套,他的內心就是這麼想的。後來,縣令讓他往家裡轉移藏銀,也是武松謙恭謹慎的換來的信任。雖然這事對於縣令來說很不地道,但武松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對照推辭獎勵這番話,便一點都不虛假。

再者,武松在打虎後,反覆強調自己是清河縣人,此地卻是陽穀縣,武松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在《水滸傳》的大背景中,武松的心思顯得很合時宜。也正是這樣的言行,縣令當即任命他為陽穀縣都頭。

武松大仁大義,憐恤獵戶

武松接著說:小人聞知這眾獵戶,因這個大蟲,受了相公責罰,何不就把這一千貫給散與眾人去用?

在景陽岡前,武松看到了陽穀縣的榜文,知道這隻猛虎傷了很多人命。雖然他不是有意打虎上山,但確實是為民除害,可算是行俠仗義了。

打死猛虎後,眾獵戶非常感激武松,因為,為這隻猛虎,獵戶們吃了不少苦頭:

被這個畜生,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連累獵戶,吃了幾頓限棒。今日幸得壯士來到,除了這個大害。第一,鄉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侶通行:實出壯士之賜!

武松非常同情獵戶們的遭遇,不僅要吃縣令的限棒,而且,每夜上山值守,也吃了不少驚嚇。農活、打獵是幹不成了,家中用度必然拮据。一千貫錢散給二三十個獵戶,每人可以分得三四十貫錢,解決了獵戶的生活問題,也是對受了苦的獵戶們的寬慰。眾獵戶越發感激武松了。

武松這麼做,顯得很仁義,也很智慧。獵戶高興,也替知縣掙了個人情,得了個好名聲。

這裡頭,還有武松的正直。武松知道,這一千貫錢是上戶湊的,並不是縣令的錢。拿別人的錢做人情,好漢武松心中應當有點不屑,自然也就不肯要了。這等於打了知縣相關的臉。


綠野萍蹤01


從武松為兄復仇的整個過程看,他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武松不但武藝高強,更有超高智商。

他懂得舍就是得的道理。他是受到誰的影響和啟發?

對,就是他窩囊地呆在柴進府一年不受待見,是宋江深深的影響了他。

宋江號稱及時雨,因為不在乎錢而利他聲名大震,武松就是學的宋江這套收買人心的方法。

他為了取得殺死武大郎的人證物證,把潘金蓮、王婆、胡正卿等關在屋裡,私設公堂。

士兵們甘願站崗放哨,把眾人堵在裡面不讓進出。

可見他們平時都得了武松的銀子,討了武松的好,關鍵時刻幫了武松一把。

縣太爺從維護西門慶到傾向武松前後巨大反差,可是武松平時就放了春風,急時就收了夜雨。

知縣應該也受過武松的錢和禮,關鍵是武松成功押送縣官金銀珠寶去打點上司,而且成功而返,嘴巴極嚴,從未走漏風聲。

拿人手軟,吃人嘴短,武松深諳人性和心理。

武松為什麼把縣太爺給的一千貫賞銀分給獵戶們,而自己不要。他不缺錢嗎?

這就是武松的精明之處了。

他沒有陶朱公的經商智慧,但他知道賺長遠錢和博得好名聲的道理。

獵戶們得到武松好處,一定十傳百百傳千的大肆宣揚武松高強武藝和高品質為人。

打虎武松的名頭就這樣傳遍江湖,令人敬佩,令人側目。

他精心設計的目標得以實現:進體制、入衙門、吃皇糧。

知縣更是感到本縣有這種有為青年而驕傲,一通表揚,武松名利雙收。

有都頭身份,就有了固定的收入來源,比那區區一千貫長遠得多。

有了打虎威名和衙門身份,自己是縣太爺紅人,誰還敢欺負那個二級殘廢哥哥,再打自己嫂子主意。

後來西門慶在武大郎捉姦嚇得躲進床底下和獅子樓無心戀戰而被殺,都是攝於武松威名。

一千貫錢,到現在值多少人民幣?一貫錢相當於現在200~300元,一千貫相當於二三十萬。

是個不小數目。但武松把他散出去,收穫的是人心,是擁戴,是感激,是網紅的飛速傳播,它早已超過了一千貫錢的價值。


綠樹常青428


在《水滸傳》中,武松打虎這段描寫十分出彩,時至今日依然被人們所傳頌,而且也成為了這部小說中的經典片段,但實際上武松打虎之後還有一段後續,而且這一段也耐人尋味。因為武松打虎有功,所以當時知縣賞賜了他,武松拿到的賞錢是一千貫錢,而不是標題中的一千貫銀子,這其中就有很大的差別。一般看到賞錢,在當時人們一定會馬上拿過來慶祝,但是武松卻沒有要,是不是因為這些錢太少了呢?


也許這一千貫錢在武松看來真的不算什麼,所以他沒有太在意,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當時武松認為比起自己,當地的獵戶要更加辛苦,所以他索性將這些錢都給了獵戶,讓他們分了,當時獵戶可是開心得不得了。武松拿到的那些賞錢其實也不是什麼大數目,當然如果是一千貫銀子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可是武松的賞錢沒有那麼多,如果將武松的賞錢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就可以一目瞭然了。


也許很多人對於古代的錢幣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也不清楚這些錢究竟價值幾何,其實這個疑問可以通過書中的一些介紹進行了解。在這部小說中,可以看到有關魯智深的描寫,當時為了通緝魯智深,懸賞就是一千貫錢,在書中,這些錢的用處其實非常有限,只能夠兩個人吃一頓好的,喝上一壺好酒,所以由此看來,賞錢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一百塊錢,並不是很多,當時武松沒有要也可以理解,對他來說,可能下一次館子就沒有了,可是如果將這些賞錢給了獵戶,沒準可以幫上更多忙。當時武松還沒有成家,所以對於一個單身漢來說,武松不需要那麼多的錢,既然不需要養家餬口,武松也就沒有經濟壓力,自然不會因為這點賞錢就感到多開心,所以也沒有拿賞錢的想法。


武松一直闖蕩江湖,在此期間他行俠仗義,但是對於金錢不是很在意,還有種恃才傲物的表現,而且當時的武松沒有成家立業,也沒有任何存錢的概念,這也是他沒有拿錢的原因。武松的這種性格其實在其他人物身上也多有體現,例如魯智深就是這樣的人,他們都沒有太強的金錢觀念,有的還將金錢視作糞土,對於武松來說,他打虎只為了仗義,絕非為了錢財。


尚武菌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尚武菌,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