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副行長章更生:先解決融資難,再解決融資貴!構建普惠新生態

導 讀 ( 文 中騰泰戰略整理)

來源: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 ,作者CAFI

近日,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章更生在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演講中表示,如果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再放量,利率還會進一步下降。“過度限制貸款利率,商業銀行自身經營沒有積極性,將是不可持續的。”

建行副行長章更生:先解決融資難,再解決融資貴!構建普惠新生態

章更生 /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

演講全文如下:

下面我結合建設銀行的實踐,就大型商業銀行如何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問題,談點淺薄的思考。

一、金融科技賦能

普惠金融不只是願望,更需要能力。過去,大銀行的業務多圍繞大行業、大企業來開展,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專業能力,都跟不上服務小微企業的需要,不是不想貸,實屬不會貸、不敢貸

如今,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加速,金融科技給予了我們破題的機遇與能力,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從信息端、信用端切入,破解信息不對稱,使得傳統金融體系難以企及的領域越來越容易獲取到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以建設銀行為例,依託新一代核心系統,盤活存量信息,對接外部數據,建立正面清單,再造業務流程,創新出了普惠金融的“建行模式”,

及通過大數據評估客戶信用,探索建立了以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綜合化服務為特色的“五化”模式,實現了客戶一分鐘獲貸、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的信貸服務新體驗,實現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使既普且惠真正成為可能。[中騰泰戰略]

二、完善產品服務

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客戶群體相對於大企業,數量多、分佈廣,需求更加場景化、移動化、及時化、碎片化,大型商業銀行圍繞新客戶,針對新需求,依託新技術,打造新供給,可以進一步發揮傳統優勢,建立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普惠金融產品服務供給體系。

一方面大銀行積累了海量的數據信息,具備數字化發展的內核。做普惠金融的關鍵問題是風控問題,近年來,通過數據挖掘與分析,搭建技術與數據驅動的風控體系,設計滿足小微企業信貸需求的線上金融產品,已成為各類供給主體破局普惠金融的共識。

例如,建設銀行聚焦降低門檻、簡化流程、減少抵押等小微企業需求的痛點,從交易、結算、納稅、採購等真實性高、可信度強的場景切入,進行數據的整合與客群特徵的描繪,圍繞小微企業實際需要創新定製產品。目前,已形成信用、抵押、質押、平臺等四大產品體系,初步實現了對普惠金融客戶群體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承諾。

另一方面大銀行具有龐大的網點機構和眾多的客戶經理等多層級人員,便於更好地貼近客戶。通過加快網點數字化轉型進程,促進線上線下的商機推送和商機轉化,大大增強客戶的黏性和認同,以建行的惠懂你APP為例,支持信用類貸款一部手機全流程在線辦理的同時,創新了銀企雙向溝通的方式,對線上無法滿足的需求,通過商機自動智能匹配,推送給線下網點,打造易於普羅大眾掌握和使用的融資新工具。

自去年8月上線以來,截止到今年10月7號,惠懂你APP授信客戶達到了26萬,累計授信金額是1456億,累計支用了1042億。

三、構建普惠新生態

銀行是服務行業,具有社會屬性,在發揮傳統金融優勢的基礎上,要做好新金融的加法,依託新平臺,構建新生態,廣泛融入各類生產生活場景,精準解決社會的痛點和難點問題,賦予社會經濟活動主體新的生產力量,為普羅大眾提供無處不在、精準直達的溫暖服務,以適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是建設共享平臺。結合各類資源要素,推動各類市場主體融合共創,連同政府及各方數據,有效連接個人端、企業端、政府端,藉助合作伙伴力量,將服務搭載在豐富的用戶場景之上,完善業務鏈條,以企業輻射個人,以個人牽引企業,形成相互引流、相互融合的整體格局,讓普惠金融服務觸手可得,讓人們生活更加便捷、舒適和美好,讓企業經營活動更加高效、協同和有活力。

二是推動社會賦能。以生態賦能創造價值為發展路徑,建立個人端客戶綜合服務的全場景生態,企業端客戶的賦能和協同經營生態,以及政府端政商良性互動的發展生態。例如,建設銀行與雲南省政府聯手打造的智慧政務系統,實現了各類政務的一部手機辦事通,釋放出社會治理組織建設的潛在紅利,實現了銀行、政府的多方賦能,共享共贏。建設銀行還推出“勞動者港灣”,打造14000個共享空間,讓溫暖在城市街角也觸手可及,源源不斷地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普惠金融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又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下面,藉此機會提兩點不成熟的建議:

一是以解決融資難來解決融資貴的問題。融資貴給小微企業發展帶來了經營壓力,這是不可爭議的事實。然而,這一問題該如何來解決呢?貸款利率取決於貸款的量,量大,利率就下降,量少,利率就上升。因此,要重點解決融資難的問題,而不是先解決融資貴的問題。融資難的問題解決了,貸款的量上去了,貸款的利率就自然會下來。

今年上半年,全社會普惠貸款較年初增長了14.27%,利率比2018年下降了0.58個百分點。如果先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過度限制貸款的利率,那麼商業銀行從自身經營的考慮,就沒有貸款的積極性,這樣貸款的量就上不去,社會整體貸款利率就要上升。“量”有時候是決定企業“命”的問題,而“價”只是企業的效益問題。

二是實行精準化降準激勵。為鼓勵商業銀行發放普惠貸款,央行實行了兩檔降準的激勵,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經過近兩年的發展,預計各大行到今年都會達到最高的二檔的降準,實際上就沒有差異化的激勵。

因此,進入了新的階段,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需要更加精準,比如根據實際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進行降準,放多少普惠金融貸款就降準多少,這也是公平合理的,這樣能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發放普惠貸款的積極性,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使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

建行副行長章更生:先解決融資難,再解決融資貴!構建普惠新生態

建行副行長章更生:先解決融資難,再解決融資貴!構建普惠新生態

關 於 中 騰 泰

中騰泰戰略是一家專注於為金融機構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定製化、有深度、一站式的海外研修項目及企業上市和管理諮詢服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