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受關注之原因

《平凡的世界》充分體現了路遙的現實主義精神。作者寄予厚望的孫少平,到小說最後他還是一個井下的礦工,雖然一直想到外面去,但始終沒有去成,他最後和他師傅的遺孀在一起了,這就是孫少平的命運。在這一點上,路遙的現實主義精神是為我欣賞的,如果他寫的每個人最後都成了大款,每個人都成了成功人士,都獲得了美滿的結局,那就是一個白日夢的通俗小說。

《平凡的世界》受關注之原因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接地氣的作品,我們現在很少能夠見到和我們的大地、和我們的民眾、和我們的生活如此密切、血肉相連的作品,這部作品完全是從我們的土地上,也可以說是從路遙的心裡、生命中生長出來的作品,也是從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作品,它緊緊地連著這個時代的脈搏,接著我們的地氣。

這部作品從另外一個維度映照了當今時代精神領域的“軟骨病”,這個“軟骨病”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誠信的缺失、奮鬥精神的缺失。《平凡的世界》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情懷,這在今天看來是非常可貴的。在今天,有許多描寫農村、城鎮的作品,但很少有像《平凡的世界》裡面的孫家二兄弟一樣有擔當、有精神高度的人物,一個作品能給這個時代提供多少精神能量,決定了這部作品的思想高度。

《平凡的世界》是那一代人的精神寫照。小說中的人物雖然出身卑微,但是他們有尊嚴,他們自強自立,同時他們也很真誠、淳樸,這些素質恰恰是中國走向現代化、走向改革開放所需要的精神力量。這樣的作品呼應了時代,凝聚了人的正確的價值觀,這種精神和價值觀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改變的。通過這個作品能夠看到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和人的價值觀。還有,它告訴我們人生應當怎樣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生,當然這裡麵包含了很多內容。聚焦普通人、小人物。路遙跟我多次談過,雖然他並不否認英雄偉人、帝王將相的歷史作用,但是他更看重普通人,他認為在普通人身上最能反映感人的詩意,同時有大量的社會文化信息。他能夠發現平凡生活當中不平凡的意義,這是路遙寫作的一個特點。《平凡的世界》寫了一個城鄉交叉地區,路遙認為這裡信息量最豐富,最能反映社會變革的面貌。同時,小說也寫了上下交叉,比如田福堂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弟弟田福軍卻當了省委副書記,小說中相愛的男女都是地域和門第相差相當懸殊的,比如田曉霞愛上了孫少平。 路遙的作品還有一點,他呼喚愛情,呼喚純潔的、非功利的愛情,這是他的理想。

《平凡的世界》中的精神追求對於我們這個價值失落的時代來說是一次強烈的震撼。孫少安、孫少平都是外在的貧窮和內心的高傲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他們啃的是窩窩頭,看的是《參考消息》。孫少平是個挖煤的工人,休息的時間卻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他一方面在井下沉重勞動,另一方面想著到外面去,這些人既傳統又現代,是那個時代特有的一種表現。

路遙在小說中把傳統之美、苦難之美、自我實現之美融合在一起,同時還表現了傳統道德之美,比如裡面寫只有一個白饅頭只能給老奶奶吃,除了她誰都沒資格吃;女兒好不容易攢了一塊錢給家裡,偏說是撿的;一雙新鞋,兄弟兩個人互相推讓等等。此外還有苦難之美,這是路遙整個作品的特點,主人公們在苦難中像鍊鋼一樣地磨鍊自己。比如孫少平到煤礦去受了很多罪,但他始終相信,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這是路遙對人生的一個觀點。他認為苦難磨鍊人,人生的意義在於與苦難的搏鬥中產生意義,人生就是充滿苦難的,沒苦難就沒有意義。

苦難的主題在路遙筆下已經深化成一種超越題材,苦難讓他思考人生問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心理和時代精神。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走過30多年,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好像有點格格不入,它跨越時空地突然來到了2015年的中國大地上,讓我們直面自己的生活,思考在傳統和現代之間我們該反思些什麼?作品裡的人物待人接物的真誠、對待愛情的真誠,都讓我們看到一個道德基本倫理的標準。

《平凡的世界》受關注之原因

在《平凡的世界》裡,路遙把很多優秀的品德賦予到幾個特別可愛的女性身上,比如田曉霞、田潤葉、賀秀蓮,但是她們的結局都是具有悲劇色彩的,讓人感受到一種痛感之後的美感。可能有的人說路遙是個男權主義者,孫少安老跟秀蓮說“我要捶死你”,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對夫妻是塑造得最成功的,最能讓人跟他們同悲喜、同歡樂。秀蓮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但始終都跟隨著她的丈夫。但同時,她並不是惟命是從的傳統女性,她最可貴的品質是跟她丈夫一起窮則思變,這個女性形象是非常飽滿、深厚的。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有自己的詩學和美學表達,這在他筆下的女性形象上表現得非常充分。

路遙在表現愛情方面也很特別。《平凡的世界》中也有這樣的關係,比如孫少安、田潤葉和賀秀蓮,但他表現出來一點沒有庸俗化,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常純潔、簡單,是一種很自然的,符合人情人性的審美表達。

《平凡的世界》受關注之原因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鬥的精神,對今天的大學生朋友仍有啟迪。作為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問廣闊背景上,把國家大事、政治形勢、家族矛盾、農民生活的艱辛、新一代的感情糾葛,以及黃土高原古樸的道德風尚、生活習俗都真實而細膩地描繪了出來,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構成了一幅中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農村生活的全景式畫卷。既透露出作者對家鄉父老溫馨動人的情愫,又體現了作者對生活、對社會,對歷史、對人生富於哲理性的深刻思考與理解,讀來嚴峻悲壯、真切動人。

《平凡的世界》受關注之原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