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末期最陰毒的將領衛瓘,是如何除掉鄧艾、鍾會和姜維的?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文史磚家


鄧艾耿直,鍾會自信,衛瓘陰毒,二士爭功,黃雀在後,鄧艾鍾會,皆死於此。

三國後期由魏滅蜀引發的一場政治清洗,在司馬昭策劃,衛瓘執行的基礎上,成功得到了體現。



由司馬昭一手策劃的伐蜀之戰,儘管在魏國朝堂引發一片反對之聲,並且由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野心,司馬昭有必要發起一場轉移視線的戰爭,以及建功立業加快纂位的步伐。

於是魏伐蜀之戰就這樣開始了,為了這一場戰爭,司馬昭可是下了血本,將整個魏國將近二分之一的軍隊投入戰爭,由自已的三個親信統領攻打蜀漢。



18萬魏軍兵分三路,西路軍約3萬人由鄧艾統領,鄧艾是司馬懿一手提拔的武將,原本是一個不參與政治,只管屯田打仗的武將,說是司馬家的親信,也不為過,不過鄧艾與司馬家的其他親信不一樣,他更多的時候只管打仗。

中路軍約3萬人由諸葛緒率領,這個諸葛緒很可能是諸葛亮的族人,在戰爭初期,諸葛緒就被鍾會以畏戰之名,剝奪了兵權。



東路軍由主帥鍾會率領,有12萬人,鍾會作為輔佐司馬昭上位的人,為了司馬家,親自獻計,讓魏帝曹髦失去奪權機會,讓司馬昭成功上位,因而成為司馬昭的親信,既然敢以司隸校尉之職插手進行人事任免, 如果不是司馬昭默許,也沒別的原因了。

而衛瓘以一介書生作為鍾會伐蜀大軍的監軍隨行,自行統帥一千人的軍隊,監軍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監視軍隊將領的官員,相當於持節在軍隊的君主親信,當時魏國的“君”實際上還是司馬昭了,所以衛瓘一定是司馬昭的親信。



司馬昭之所以敢放心大膽將整個魏國近一半的軍隊放出去打仗,靠的就是親信掌軍,和這些親信的家屬全部在司馬昭手中掌控,原本司馬昭也沒有想到伐蜀之戰如此順利,僅僅幾個月時間,蜀漢就宣告滅亡了。

蜀漢一滅亡問題就來了,滅蜀之戰最大的功臣鄧艾開始驕傲起來,居功自傲,對蜀漢君主和群臣的處理自作主張,數次犯上司馬昭,與其說是鍾會、衛瓘嫉妒鄧艾之功,不如說是司馬昭惱怒鄧艾之擅作主張。



上有其意,下必效仿,司馬昭有處罰鄧艾的意圖,很明顯就被衛瓘與鍾會捕捉,然而兩人卻是各懷鬼胎,各有各的算盤,鍾會是想自已奪取兵權,而衛瓘顯然是想討好司馬昭,但雙方目的一致,於是一拍即合,合謀誣陷鄧艾。

鄧艾之死 ,死於鍾會與衛瓘的誣陷,更是死於司馬昭的猜忌,在以奪權起家的司馬昭看來,應該走“飛鳥盡、良弓藏”這一步了,司馬昭這一步走的是相當高明,看起來是鍾會與衛瓘害死了鄧艾,實際上卻是司馬昭賜死了鄧艾,而衛瓘與鍾會都是幫兇。



而鍾會之死,也與司馬昭脫不了干係。

鄧艾被關押之後不久,鍾會就收到了司馬昭的一封信,信的內容是:

我(司馬昭)擔心鄧艾不服從命令,已經率領十萬大軍來到長安,另外還派出賈充作為先鋒已經進入漢中的樂城駐紮,不久我們就可以相見了。



整個蜀漢境內,魏軍18萬人的統帥權都在鍾會手中,再加蜀漢有近10萬的投降部隊,鍾會手中的軍隊有28萬左右,這個數字足以讓司馬昭坐臥不安,這封信一寫,鍾會也開始坐臥不安了,因為信中透出一股殺氣和威脅。

鄧艾已經被關押了,司馬昭還發出了這一封信,意思很明顯,警告鍾會,不要有任何野心,否則大軍隨時進入成都滅了你,我想也許此時司馬昭肯定會有密信發給衛瓘及他在軍中的親信,讓他們提防鍾會,否則以鍾會聰明一生的頭腦,怎麼會謀反得如此失敗?



從鍾會謀反開始到滅亡,只有三天時間,堪稱史上最短的謀反之一了,完全是倉促起事,鍾會為何會如此,就是因為那封信,司馬昭已經開始猜忌鍾會呢?鍾會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向司馬昭謝罪辭職,要麼起兵造反,顯然,鍾會選擇了後者。

衛瓘在鍾會之死的過程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毫不誇張的說,鍾會之死,就是衛瓘下的套。衛瓘至始至終沒有明確表態支持鍾會的謀反,其實已經是表明態度了,不表態等於就是不支持了,支持了一定會肯定表態的,可是一代名謀鍾會居然沒有察覺出來。



也許是衛瓘天生一幅老實慈祥的面孔,也許是衛瓘原本就是一介書生,鍾會並不擔心衛瓘是否支持自已,衛瓘就利用這些騙取了鍾會的信任,同時出城聯絡魏軍,而城外的魏軍早就想衝進城殺鍾會了,不由得想起司馬昭那封信。

以司馬昭對軍隊的絕對掌控,除了表面的親信外,司馬昭少不了在軍隊中安插親信,這些親信一聽到鍾會有謀反之意,豈能放過,再加上衛瓘又是反對鍾會級別最高的官員了,於是這些人在衛瓘的率領下,誅殺了鍾會。



鍾會之死,衛瓘是兇手。當然了,鍾會是謀反而死,不值得同情,但鄧艾可是活活被衛瓘害死的,原本押送鄧艾的囚車還在向魏國行進的路上,鄧艾原來的下屬想要營救鄧艾,衛瓘擔心自已之前陷害鄧艾的事會暴露,一不做二不休,派人追上並殺了鄧艾。

鄧艾之死,衛瓘同樣是兇手,三國兩大名將,鄧士載和鍾士季皆死於“老實巴交”的衛瓘。

而姜維呢?同樣是因為參與鍾會之死,被魏軍殺死,姜維之死與鍾會和鄧艾不同,姜維之死與衛瓘沒有直接關係。



姜維之所以投降蜀漢是因為皇帝的命令,投降之後還想利用鍾會的謀反為蜀漢復國,可惜鍾會不成器,謀反準備得非常倉促,又沒有當機立斷,斬殺不聽命令的魏軍將領,還放跑了衛瓘,導致魏軍亂兵攻入城中,殺死了鍾會與姜維,姜維死於亂軍之中。

衛瓘藉著欺騙與誣陷,害死了滅亡蜀漢的兩大功臣,完美的完成了司馬昭的誅殺功臣的任務,並得到了提升和司馬昭更加的信任。不僅如此,大批蜀漢皇族及朝臣被殺,包括大將軍姜維、蜀漢太子劉璿、左車騎將軍張翼、漢城護軍蔣琬之子蔣斌、太子僕蔣琬之子蔣顯、大尚書衛繼等人,連關羽後人也被龐會滅門。



最終還是靠衛瓘約束魏軍,才結束這場屠殺,換句話也可以這麼說,這場屠殺也是衛瓘同意和支持的。

幾年以後,司馬昭去世,司馬炎即位,取代魏朝建立晉朝,由於衛瓘之功,司馬炎和衛瓘還作了兒女親家,司馬炎將自已的女繁昌公主兒嫁給了衛瓘的兒子衛宣,而衛瓘也成為晉朝的重臣。



司馬炎去世後,將皇帝位傳給了自已的傻子兒子司馬衷,司馬衷無法處理朝政,於是蛇蠍皇后賈南風開始干政,由於司馬炎去世後,掌權的是外戚楊駿,也就是司馬炎的岳父,皇后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殺害了楊駿,之後太傅衛瓘與德高望眾的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

衛瓘與司馬亮輔政讓賈南風無法亂政,於是賈南風暗中聯合楚王司馬瑋和清河王司馬遐以假詔書逼殺衛瓘一家,衛瓘就這麼死了,享年72歲,一門九口都被殺害,僅兩個孫子不在家逃過一劫。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末期,鄧艾和鍾會已經算是超一流的統帥了,但即便是這樣的人物,最後還是栽在了衛瓘手裡,足見此人的膽識與謀略不可小覷。不過,鄧、鍾二將之死,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他們之間彼此內鬥,給衛瓘留有了可乘之機。

在鄧艾、鍾會和衛瓘三人中,論忠誠度而言,衛瓘可居第一,其次為鄧艾,最次為鍾會。曹魏派鄧艾與鍾會分兵征討西蜀,成都的劉禪向鄧艾投降,姜維等一班武將則奉命向鍾會繳械。結果,鍾會萌生了謀逆之心。

鍾會想要謀反,企圖佔據西蜀擁兵自立,但鄧艾成了心腹大患。幾經盤算,鍾會想了個主意,造謠稱鄧艾謀反,並得到了朝廷的押解鄧艾的旨意。奉命去成都的,便是衛瓘。

按照鍾會的設想,如鄧艾被擒,則萬事大吉;若衛瓘被反殺,則再以鄧艾謀逆為由,興兵征討。鍾會的這個計策,無異於將衛瓘架在火上烤:一旦失敗,先丟掉小命的必然是衛瓘。

但衛瓘頗為聰明,他到成都後先穩住了鄧艾的手下,順利地擒住了鄧艾。不過,後來鍾會謀逆的心思越來越明顯,引發了魏國將領的不滿。鍾會一度想裹挾衛瓘一同起事,但衛瓘默不作聲,由此也受到了猜疑。

關鍵時刻,衛瓘用裝病的方式騙過了鍾會,逃出城後與魏國軍將共同攻擊鐘會,並滅了鍾會、姜維等人。此後,衛瓘擔心鄧艾被釋放後會東窗事發,於是便下毒手殺了鄧艾父子。

儘管有人稱衛瓘是“三國末期最陰毒的將領”,但從鍾會、鄧艾之死來看,此二人的結局也算是咎由自取。鄧艾收降劉禪,變得頗為驕縱,而且忽略了鍾會這個政敵,而鍾會則早有擁兵自立的野心,卻又不能當即立斷。最終,處於夾縫中的衛瓘,不僅保全了自己,還除掉了兩位功勳,可謂實屬不易。


史海爛柯人



功成身被害,魂繞漢江雲。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鄧艾、諸葛緒、鍾會分三路大軍圍攻蜀國。姜維繞過鄧艾、諸葛緒的戰略佈局,火速支援漢中,並與鍾會在劍閣相持不下。鍾會因物資匱乏之際,準備撤軍,然而鄧艾卻想出奇謀:偷渡陰平,直取成都。得到司馬昭的允許後,鄧艾率軍出摩天嶺,並在綿竹地區斬殺諸葛瞻父子,兵臨成都。


劉禪驚慌失措,聽取光祿大夫焦周的建議,投降曹魏,蜀國滅亡。並要求正在作戰的姜維,即刻放下武器投降。姜維向鍾會投降,但不久後,鄧艾、鍾會、姜維都被監軍衛灌所殺,這究竟是為何?衛灌的最終命運又是怎樣?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分析衛灌如何殺掉鄧艾。鄧艾偷渡陰平,成功滅蜀之後,威聲大震。而鄧艾本人也是忘乎所以,他不但在綿竹地區修築景觀臺,為自己歌功頌德,更是未經司馬昭允許,擅自任用蜀中的官吏。比如任用劉禪為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督尉。蜀中大小官員,很多都被再次任用,鄧艾聲稱,如果蜀中官員落入別人的手中,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於是大家都很感激鄧艾的仁慈。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卻說鄧艾封師纂為益州刺史,牽弘、王欣等各領州郡;又於綿竹築臺,以彰戰功,大會蜀中諸官飲宴。


鄧艾在蜀中的所做所為,已經激怒了鍾會。在鍾會看來,滅蜀第一功應該是他的,畢竟鍾會才是三軍主帥,功勞卻被鄧艾捷足先登。姜維也看出了鍾會與鄧艾之間得矛盾,考慮到鍾會有十多萬軍隊,可以幫助姜維復國,於是姜維才向鍾會投降,並伺機挑撥鄧艾與鍾會之間得矛盾。演義中記載,姜維也曾暗自向劉禪寫信:

望陛下忍數日之辱,維將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必不使漢室終滅也。


隨著鄧艾在蜀中日益做大,鍾會終於安耐不住,便找姜維商議對策。姜維建議鍾會上書司馬昭,奏報鄧艾在蜀中專權恣意妄為,結好蜀人,早晚必反。而事實上,司馬昭早就懷疑鄧艾的謀反之心,其實鄧艾也經常上書司馬昭,基本是表彰自己的功勞的。昭曾讓鄧艾凡事都要奏報,不要擅作主張,而鄧艾卻回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既然讓我鄧艾奉詔專征,又為何要阻攔?


司馬昭於是更懷疑鄧艾有謀反之心。再加上鍾會奏報鄧艾謀反,朝中一片譁然,司馬昭也是深惡鄧艾。後來鍾會又暗自在途中截獲鄧艾表文,令人模仿鄧艾的字跡,改動內容,盡是傲慢之詞。司馬昭觀看了鄧艾的表文之後,勃然大怒,遣人告知鍾會,令其收服鄧艾父子,押回洛陽。


鍾會收到收押鄧艾的命令後,便找姜維商議對策,姜維建議讓監軍衛瓘前去收押。如果鄧艾殺衛瓘,就會反心必露,這樣也不會禍及鍾會,而鍾會也可以起大軍圍剿鄧艾,鍾會大喜。衛瓘領了鍾會的旨意,率領數十人,前去收押鄧艾。衛瓘也是聰明之人,出發之前,先發布檄文二三十道,主要是講述衛瓘奉命收押鄧艾,與其他人無關,如果有主動收服鄧艾者,可以因功受賞,如果有抗拒者,夷其三族。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其檄曰:“奉詔收服鄧艾,其餘各無所問。若騷來歸,爵賞如先;敢有不出者,滅三族。”


衛瓘星夜趕往成都,鄧艾的部下見到檄文之後,都紛紛來投拜衛瓘。衛瓘到達成都鄧艾府上之時,鄧艾父子還在睡覺,瓘引數十人衝入,大呼:奉命收服鄧艾父子。鄧艾大驚失措,滾落床下。瓘令武士將鄧艾父子綁在車上,鍾會與姜維率軍也隨後趕到,二人均大罵鄧艾,鍾會是憤恨鄧艾奪取功勞,而姜維是惱怒鄧艾滅蜀,鄧艾父子隨後被鍾會押送洛陽。


後來鍾會與姜維一起謀反被殺,衛灌覺得自己錯抓好人,冤枉鄧艾,如果讓鄧艾迴到洛陽,自己也會死無葬身之地。於是衛灌令田緒引軍五百,前去追趕鄧艾,行至綿竹地區,剛好趕上。鄧艾以為是本部軍馬,並沒有防備,被田緒一刀斬殺,鄧艾之子鄧忠也死於亂軍之中。演義中有詩嘆曰:

自幼能籌畫,多謀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馬到山根斷,兵來石徑分。功成身被害,魂繞漢江雲。


其次分析衛灌如何斬殺鍾會、姜維。鍾會成功收押鄧艾之後,盡得其軍馬,威聲大震。而此時鐘會也是忘乎所以了,姜維趁機勸說鍾會謀反,鍾會也是個胸懷大志之人,因此二人一拍即合。遠在長安的司馬昭,早已覺察到異常,因此修書給鍾會,聲稱:因懼怕鍾會不能收服鄧艾,因此率兵入長安。鍾會大驚失色,便於姜維商議:司馬公明知我軍數倍於鄧艾,卻仍舊率軍前來,這分明是在懷疑我。


姜維也聲稱,主上懷疑臣下,臣下也會不久將死,鄧艾就是個例子。鍾會於是更加恐慌,便決心謀反。姜維就勸說鍾會,近來郭太后剛去世,當以弒君之罪,討伐司馬昭。鍾會於是便讓姜維為先鋒,願與其共享富貴。姜維又擔心諸將不服,鍾會於是便要在元宵佳節坑殺不服者,演義中這樣記載:

會曰:“伯約當作先鋒,成事之後,同享富貴。”維曰:“願效犬馬之勞,但恐諸將不服耳”。會曰:“來日元宵佳節,於故宮大張燈火,諸將飲宴,如不從者,盡殺之。”


姜維鍾會於是宴請諸將,鍾會手捧著杯子失聲大哭,大罵司馬昭背主弒君,有廢人倫,並聲稱封郭太后之遺詔,討伐司馬昭,號召眾人共商大計。諸將無不驚慌,鍾會見諸將有疑慮,拔劍在手:違令者,殺無赦!眾人只能畫押為證。鍾會又令人對諸將嚴家看守,只是姜維看出諸將很難收服,於是勸說鍾會將眾人坑殺,鍾會照做。並命令數千軍士手持大棒,有不服從命令者,將其打死並且坑埋。


然而消息卻不脛而走,正是胡烈的部下丘建,將鍾會謀反之事,偷偷告訴了胡烈之子胡淵。因為胡烈當時也在鍾會囚禁的隊伍裡,丘建因感激胡烈的恩惠,在加上鍾會對丘建深信不疑,這才成功將消息傳遞給胡淵。淵調集本部人馬,於監軍衛瓘一起商議誅殺鍾會等反臣。時間正是正月十八,姜維按照約定,準備對諸魏將下手,卻心疼如刀絞,昏死過去,半晌方才醒來。


而此時宮外已經是人聲嘈雜,四面喊聲震天,數不清的士兵擁殺過來。鍾會持劍斬殺數人,卻被亂箭射死,將士將其頭斬下。姜維左衝右突,拔劍在手,然而由於心痛復發,仰天長嘆:“吾計不成,乃天命也!”絕望中,姜維拔劍自殺。衛瓘令眾軍士將姜維剖腹取膽,並將姜維家人盡皆殺害。可憐姜維,至死還想著復國,真是難得的大忠臣。後有詩嘆曰: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


再次分析衛灌的結局如何。衛瓘成功平定益州後,因功受賞,鹹熙二年,衛瓘被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為鎮東將軍、菑陽侯。衛瓘的弟弟衛實,也因此而被封為開陽亭侯。衛瓘因勤勉善於理政,功績卓著。泰始七年(271年),衛瓘被任命為徵北大將軍,兼幽州刺史。自此之後,衛瓘開始保衛北方的戰略,他成功離間鮮卑諸部,表奏朝廷設立幷州,晉武帝有對其大加封賞。282年,衛瓘升任司空,他因為人誠懇,為政清廉,深得世人的讚譽,後來晉武帝又將自己的女兒繁昌公主,下嫁給衛瓘之子衛宣。


只可惜後來衛宣沉迷於酒色,外戚楊俊與衛瓘不合,於是聯合朝中大臣一起詆譭衛宣,最終導致衛宣與公主分開,衛瓘也因此慌慌不可終日。290年,晉惠帝司馬衷繼位,由太傅楊俊輔政,由於衛瓘做事耿直,也得罪了當時賈后(賈南風)。於是便下詔給司馬瑋,令其斬殺衛瓘,司馬瑋派遣清河王司馬遐率軍包圍衛瓘府邸,以謀圖廢立的罪名,將衛瓘子孫等九人斬殺,享年七十二歲。後來衛瓘的後人奔走朝廷,經過百般曲折,衛瓘才被平冤昭雪,衛瓘一生為司馬氏奔波操勞,最終受冤而死,也算是個大忠臣吧。

你是如何看待衛瓘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衛瓘的經歷再次證明,不是你做了什麼,不是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勞,而是你能不能笑到最後。

三國早期的袁紹、袁術、公孫瓚、呂布、劉璋、張魯這些諸侯,都是一時豪傑,獨霸一方。但是他們最終被劉備、曹操、孫權建立的三國所代替。然而劉備、曹操、孫權的三國,也沒有笑到最後。三國亂世最終結束了,但是統一三國的既不是魏國,也不是蜀國和吳國,而是司馬家族的晉朝。三國大戲,司馬家族笑到了最後。

(鍾會劇照)

不過事實上,司馬家族在一個時期,也差點變成了曹操、劉備、孫權那樣為別人做嫁衣的過眼煙雲。這個時期,就是司馬昭派鍾會、鄧艾滅掉蜀國的時候。

鄧艾帶兩萬疲弱之兵,偷襲得手,滅掉蜀國。接著,他在蜀國大肆收買人心,儼然成了蜀國新皇帝。鄧艾最後被抓起來的時候,悲哀地說,他是忠臣,他是又一個白起。但是,他做的那些事情,誰又能說他沒有想在蜀國當皇帝的反叛之心呢?

鍾會就更不用說了,去了成都以後,直接就準備舉兵造反。

姜維是蜀國的一員大將,雖然是敗將,但是他投降魏國的時候,手下還有10萬大軍。這對司馬昭來說,也是一個很可怕的力量。

總之,無論是鄧艾,還是鍾會、姜維,都是一方不可小視的力量。就算他們不在成都反叛,回到魏國以後,他們會不會像司馬家族奪取曹氏江山一樣,也奪取司馬家族的江山呢?

畢竟功高震主,可以說,在滅掉蜀國的同時,司馬昭心裡也嘀咕上了,也在擔心他自己的權位會不會受到影響。

但結果是,司馬昭竟然毫不擔心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擔心呢?因為衛瓘已經幫他把鍾會,鄧艾,姜維三個人都殺了。

衛瓘其實只是一個文官,他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力,殺掉當時三個最厲害的大將呢?

(衛瓘劇照)

衛瓘本身是擔任廷尉的,他作為監軍,被司馬昭派到攻打蜀國的戰場上。三國時期的蜀國打仗有這樣一個傳統。派大將出徵時,還會另外再安排一個監軍。手裡拿著皇帝賜予他的權杖。這樣做,目的是為了節制大將的權力。

當然了,畢竟兵權在大將手裡,監軍不過是一個文官。大將如果想造反,監軍是把他們無可奈何的。衛瓘這個監軍,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鄧艾拿下成都,表現出一副想造反的樣子。不過鄧艾的造反跡象並不明顯,鍾會自己想造反,就必須把鄧艾給殺掉。要把鄧艾殺掉,就必須促成鄧艾儘快造反。另外,鍾會還必須殺掉監軍衛瓘。只有把這兩個人都殺掉了,他才能夠做大。於是,鍾會想了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他讓衛罐去抓捕鄧艾。

不過,鍾會只給了衛瓘一千兵力。這一千兵力去抓鄧艾,無異於飛蛾撲火。鍾會想的是,只要鄧艾生氣,把衛瓘殺了,那麼鄧艾造反的理由就充足了,鍾會就可以理直氣壯殺掉鄧艾。

衛瓘當然明白鍾會打的什麼小算盤。他也不怕,去了成都以後,他一邊派人穩住鄧艾,一邊把他的一千兵力在晚上的時候,悄悄派出去,遊說鄧艾手下的那些大將們。告訴他們,鄧艾造反了,你們現在要是投降,就既往不咎,還會加官進爵。要是執迷不悟,立刻就會被判重罪。

畢竟當時鄧艾並沒有明確的造反舉動,而且當時鄧艾忙著討好蜀國的人心,對他這些軍隊裡的人,反而不太重視。沒有明確的要給他們封官許願的說法。所以,鄧艾手下人也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危險,別為了鄧艾,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跟著搭上了。再說,家屬們兒女們都還在魏國呢,要是自己造反,家屬們兒女們可能就沒命了。

衛瓘正是掌握了將士們的這種心理,所以把那些將士們全部給遊說策反了。等到天亮的時候,幾乎已經沒有什麼人在支持鄧艾。最後,衛瓘只派了幾個人,就把還在睡覺的鄧艾給抓了起來。

(姜維劇照)

這邊,鍾會在姜維的慫恿下,也緊鑼密鼓地準備造反。他已經把和胡烈等大將抓起來關了禁閉,正準備殺他們。這時候,衛瓘回來了。鍾會只得攤牌,對衛瓘說,我們必須聯合。

衛瓘不敢不答應。不過,他趁上廁所的機會,把危險告訴了胡烈的一個部下,這個部下把消息傳給了胡烈的兒子。

胡烈的兒子就把大家召集起來,鼓動大家衝進城裡救人。不過,畢竟是造反,大家都有些猶豫不決。胡烈的兒子等不及了,帶著胡烈的部下,往城中殺去。

這個時候,對於衛瓘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逃脫出去。他反其道而行之,讓鍾會出去勸那些人別造反。鍾會心裡面想,這樣危險的事情,你竟然讓我去,你肯定有什麼陰謀!於是就讓衛瓘出去。衛瓘假意推脫,最後實在推脫不掉的時候,才出去了。

不過衛瓘還沒走多遠,鍾會就懷疑了,又派人去把衛瓘追回來。

衛瓘為了能出去,喝了大量鹽水,把自己喝吐了。然後說自己病得很厲害,不能回去。也就這樣,衛瓘才騙過鍾會,出得城去。

衛瓘出城後,立刻把人馬組織起來,攻打鐘會。就這樣,鍾會和姜維都被殺掉了。

衛瓘害怕鄧艾迴國去後,有什麼變故,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個鄧艾的仇人上去追殺鄧艾。把鄧艾也給殺掉了。

衛瓘做的這些事,雖然並不就是為了司馬昭。不過,客觀上他幫了司馬昭一個大忙,剪除了司馬昭的三個威脅。

衛瓘罐回魏國後,司馬昭感激他,給予他很多封賞。不過衛瓘的頭腦很清醒,沒有接受這些封賞。他這樣的表現,也讓他最終沒有被司馬昭當成政敵加以清洗,可以說得以善終。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三國前期人才濟濟,英雄輩出,不動腦子都可以說出許多牛人的姓名。但是到了三國後期,人才就明顯凋零了,鄧艾、鍾會和姜維是三國後期最著名的三個人傑,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三個人全都死在一個叫衛瓘的人手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要從司馬昭派兵伐蜀開始說起。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和諸葛緒三路大軍討伐蜀國。衛瓘是司馬昭的心腹,擔任監軍職位隨軍出征,目的是監視鍾會和鄧艾的一舉一動。司馬昭也給衛瓘派了一千個親兵,以便他隨時調度便宜行事。

鄧艾先行滅蜀後,因為自恃功高獨斷專行,被鍾會嫉妒,他聯合衛灌向司馬昭報告說鄧艾想要謀反,司馬昭於是下令衛瓘逮捕鄧艾。

衛瓘手下只有一千人,他冒著風險到了成都,設計讓鄧艾手下的心腹將領袖手旁觀,然後到鄧艾的住所把還在酣睡的鄧艾父子順利抓獲。押上囚車送往洛陽。

然而風雲突變,因為蜀將姜維投降了鍾會,鍾會實力大增從而野心膨脹,姜維其實是假投降,他乘機勸說鍾會謀反自立。但是這事不知怎麼被衛瓘知道了,他於是假稱生病從鍾會大營逃走,然後號召在成都的魏軍將領帶兵一起討伐叛臣鍾會,混亂中,鍾會和姜維都被魏軍軍士亂刀殺死。

平定鍾會的叛亂後,鄧艾手下的將領們認為鄧艾是被冤枉的,要求接回成都主持大局。但是衛瓘曾經和鍾會一起誣陷鄧艾,害怕鄧艾迴來會清算自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追上鄧艾父子,把他們秘密殺害了。就這樣,三國後期最牛的三個牛人,全部死在衛瓘的手上。

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建立晉朝後,依舊對衛瓘信任有加,還讓他當了太子司馬衷的老師,但是司馬衷是個腦中缺根筋的主,怎麼能當皇帝。衛瓘雖然嘴裡不敢說,但是心裡比誰都明白,一個人心裡有話總是憋不住的,有一天,衛瓘藉著酒意摸著皇帝的龍椅說,這個位置太可惜了!


司馬炎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衛瓘這句話徹底得罪了一個女人,她就是太子的老婆賈南風。賈南風從此對衛瓘懷恨在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司馬衷繼位後,衛瓘有時候還是口無遮攔,最後被皇后賈南風假傳聖旨殺害。一個殺了三個牛人的牛人,最後竟死在一個女人的手上,真的非常憋屈。

對衛瓘這個牛人你怎麼看?未鳴讀史歡迎你的點贊留言。


未鳴讀史


衛瓘是我很不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因為確實是個很陰險的人。在魏國發動伐蜀之戰中,鍾會與鄧艾是戰場的主將,但是司馬昭對這兩人都不放心,派了個人去監視他們,這個人就是衛瓘。說白了,衛瓘就是司馬昭的心腹與耳目。

那麼,衛瓘都幹了什麼事,他結局又是如何呢?

陷害鄧艾

在伐蜀之戰中,鍾會是主力,鄧艾是偏師,但鄧艾卻是滅蜀第一功臣。鍾會對鄧艾心懷不滿,就想方設法加以陷害。在陷害鄧艾一事上,衛瓘扮演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他與鍾會聯名上書,指控鄧艾心懷不軌,意圖謀反。司馬昭下令,將鄧艾逮捕解往京師。

鍾會把抓逮鄧艾的任務交給衛瓘。鍾會當然知道,衛瓘是司馬昭的人,表面上看,是要把抓逮逆黨的功勞讓給衛瓘。其實鍾會用心陰險,因為衛瓘的部隊很少,那麼一丁點人怎麼能夠拿下鄧艾呢?其實,鍾會正是想借鄧艾之手殺死衛瓘,既除掉心腹之患,同時又可以此為藉口,誅殺鄧艾。

抓捕鄧艾

衛瓘是聰明人,自己那麼丁點人,怎麼抓鄧艾呢?他想了個辦法,派人給鄧艾的所有部將都送了一封信:“我奉天子之詔,捉拿鄧艾,其他人一概不追究。如果你們前來投誠,照例封爵進賞;若膽敢拒絕不出,誅連三族。”這著果然奏效,鄧艾的部將們大恐,紛紛出城向衛瓘投降。

以鄧艾的實力,要制止手下將領出城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甚至可以輕而易舉地殺掉衛瓘。但他沒這麼做,因為他真的沒有叛亂的念頭,而只要他殺了衛瓘,就真的成了謀反了,到時就百口莫辯了。因此,鄧艾選擇了束手就擒。

衛瓘迫不急待地進了城,直撲鄧艾營帳。奇怪的是,鄧艾居然是在睡大覺。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衛瓘輕而易舉就把鄧艾父子抓起來。當鄧艾被押上囚車時,他手下的那些將領開始群情激昂了,因為誰也不信大帥會謀反。諸位聯合起來到衛瓘營帳前示威,要求釋放鄧艾,甚至打算不惜動用武力劫持。

形勢突然急轉直下,衛瓘發現自己就置身於火藥桶之中,倘若有誰擦出一絲火花,火藥桶就要爆炸。情急之下,這個狡詐的傢伙計上心頭。他自個一人跑出來與諸將談判,忽悠說:我是知道鄧將軍不會謀反的,我這就給朝廷寫奏章。說完後裝模做樣地拿出紙筆,唰唰唰就寫起來。

聽了衛瓘一番狡辯後,大家寧可信以為真,便紛紛退去。

鍾會造反,衛瓘僥倖逃生

鄧艾被捕後,鍾會偽造所謂“太后遺詔”,稱遺詔密令他起兵廢掉司馬昭。太后就是郭太后,即魏明帝曹睿的皇后,剛剛去世不久,正好被鍾會拿來當作宣傳工具。鍾會把異己分子——有些是鄧艾的人,有些是司馬昭的爪牙,都軟禁起來,任命自己的親信代領諸軍。成都城內實行戒嚴令,城門宮門都關閉且派重兵把守。

然而,有一個人卻成了漏網之魚,狡猾的衛瓘逃出城去了。

衛瓘是司馬昭派去監視鍾會、鄧艾的,按理說,鍾會一心要叛變,定要先解決掉衛瓘。可是鍾會過於大意,被衛瓘給騙了。衛瓘裝作病殃殃的樣子,似乎馬上要去死神那兒報到似的,他向鍾會提出要出城療養,鍾會竟沒有識破他的詭計,遂批准衛瓘出城。

冤殺鄧艾

衛瓘是魏國遠征軍的監軍,地位僅次於鄧艾、鍾會。鄧艾被逮捕後,鍾會以“太后遺詔”號召討伐司馬昭,衛瓘以重病為掩飾,居然逃過一劫,養病於城外,靜觀時局變化。魏國士卒譁變,殺姜維、鍾會,洗掠成都,衛瓘便大搖大擺地回來了,以軍隊最高統帥的名義,約束眾將士,行使指揮權。

這時,發生了一件事。鄧艾的部將們快馬加鞭去追趕囚車,打算把鄧艾迎回成都。

由於鍾會造反一事坐實,顯然,所謂“鄧艾謀反”就是冤假錯案,是鍾會一手策劃的,然而,這起錯案,衛瓘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記得麼?當初舉報鄧艾的人,除了鍾會之外,還有衛瓘。

當衛瓘得悉鄧艾部下前去解救主帥時,他心裡不禁涼了半截。很明顯,寫給司馬昭的舉報信上,有他的名字落款,白紙黑字,抵賴不了的。非但如此,他還親自逮捕鄧艾,在鄧艾部將面前忽悠要為之鳴冤。可以料想得到,倘若鄧艾無罪釋放,非但鄧艾要報復他,司馬昭也會追究其不察之責任。

衛瓘確實是小人一個,他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前途名利。要保住功名,只有一種辦法:幹掉鄧艾!只要鄧艾死了,司馬昭也懶得去理會他究竟有沒有謀反的企圖。要殺鄧艾,必須要快,快刀斬亂麻,絕不能等到鄧艾恢復自由後才動手。於是,衛瓘派鄧艾的仇家田續前去,殺死鄧艾父子。

結局:害人者終被害

衛瓘殺掉鄧艾後,羅織一套說辭,稱蜀地動盪不安,恐鄧艾囚車難以到京師,或因此生變,故而殺之以絕後患。司馬昭也懶得理會鄧艾是否真的叛變,此事便不了了之了。不過,到了衛瓘晚年,終於惡有惡報,被楚王司馬瑋所殺。

楚王司馬瑋衛瓘,主要是受到皇后賈南風的指使。當時晉國的執政大臣是司馬亮與衛瓘,而皇后賈南風野心勃勃,試圖擴張自己的勢力,便借楚王司馬瑋之手,除掉司馬亮與衛瓘。

司馬瑋是個頭腦簡單的人,中了賈南風的圈套,加上他對司馬亮、衛瓘一向不滿,於是帶兵包圍司馬亮與衛瓘的府邸,宣佈兩人圖謀不軌,大逆不道。政變來得實在莫名其妙,令司馬亮、衛瓘毫無準備,連心理準備也沒有。兩人歷經司馬昭、司馬炎、司馬衷三代,可謂是三朝老臣,活到七老八十,突然被扣上謀反大帽,豈不是太滑稽麼?司馬亮與衛瓘都沒有抵抗,他們置疑詔書的真實性,要求上書皇帝查證。但是他們沒有機會,這一天,兩人同時在自己的府邸遇害。

說實話,衛瓘死得也算冤,被扣上謀反的大帽。可是臨死前,他有沒有想過,被自己害死的鄧艾,難道就死得不冤麼?這大約也算是報應吧。


君山話史


說到三國後期的傑出將領,非姜維,鄧艾,鍾會,陸抗四人莫屬,此四人皆乃人傑也。

姜伯約,涼州上士也,繼武侯遺志,窮畢生精力,一心只望漢室興,其忠其誠,世間罕有。

鄧士載,出身寒門而志堅,武廟六十四將有其名。

鍾士季,謀略非凡,時人比之漢初張良。

然讓人意想不到的竟是這三人最後都死在了同一個人手中,這個人便是衛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殺害“三賢”的衛灌最終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毒士”衛灌,“一石三鳥”除三賢

這件事還得從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說起,時司馬昭遣鄧艾,鍾會,諸葛緒分兵三路進攻蜀國,並派衛灌以監軍的身份隨軍出征,其主要目的是讓衛灌來監督鄧艾、鍾會的軍事行動,以防生變。其實說到這也多少可以看出當時鄧艾,鍾會與司馬昭並非是“將帥一心”,每個人都心懷鬼胎,相互猜忌,故後來鍾會叛變實是必然。

面對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西蜀名將姜維領兵前往禦敵,憑藉險峻的地勢,最初雙方相持不下,然這個僵局最終還是被鄧艾偷渡陰平所打破,時鄧艾兵行險招,領一軍偷渡陰平小道,翻越摩天嶺直取江油,於綿竹擊殺諸葛瞻父子後兵鋒直指成都,迫使蜀主劉禪開城投降,蜀國宣告滅亡。

滅蜀之戰,鄧艾功居首位,這自然引起了鍾會的不滿,由於鄧艾滅蜀後也自恃功高,獨斷專行,由此給了鍾會口舌,時鐘會與監軍衛灌皆有除鄧艾之意,於是二人密奏司馬昭說鄧艾要謀反,故魏帝下詔要用囚車將鄧艾押解回京。時鄧艾尚在成都城中,鍾會於是讓衛灌前往捉拿鄧艾,鍾會本料定鄧艾不從會與衛灌火併,想借機除掉司馬昭安在自己身邊的“毒針”衛灌,卻不想衛灌竟沒起刀兵就將鄧艾給生擒了。

公元264年正月,鍾會率軍抵達成都,時蜀將姜維已降鍾會,或許姜維也已看出了鍾會不滿司馬昭之心,故一番言語之下使得鍾會堅定了反叛司馬昭之心,時鐘會軟禁了胡烈等一眾魏將,並企圖拉攏監軍衛灌,衛灌假意順從,又借生病之由得以將鍾會謀反的消息傳到了出去,後在衛灌的號召下,成都的魏軍將領帶兵一起討伐叛臣鍾會,鍾會與姜維雙雙死於亂兵之下。

平定鍾會叛亂後,鄧艾的屬將認為鄧艾是被鍾會陷害,想將鄧艾迎回成都主事,而昔日衛灌也曾夥同鍾會陷害鄧艾,因擔心東窗事發,於是衛灌便派護軍田續去綿竹將鄧艾父子殺害。至此,三國後期赫赫有名的三大名將皆死於衛灌之手。

衛灌的結局

衛灌因平定鍾會叛亂功勳卓著,深得司馬氏信任,在司馬炎一朝位列三公,權極一時,官至司空,領太子少傅,後拜太保。

到“痴兒皇帝”晉惠帝即位後,衛灌因身為皇帝的老師多為權貴嫉恨,特別是對權勢有極大欲望的皇后賈南風非常厭惡衛灌,後來衛灌因觸怒了善使權謀的賈皇后而慘遭冤殺,享年七十二歲。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自魏將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蜀漢自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到公元263年劉禪投降亡國,蜀漢政權共經歷43年。

滅蜀後,鄧艾在成都以傲自恃,獨斷專行,擅自處理軍政大事。司馬昭派監軍衛瓘傳話,勸他:" 有事應當報請,不應當這樣。" 鄧艾置若罔聞,引起司馬昭疑雲四起。接著,鍾會與衛瓘乘機密告鄧艾謀反,司馬昭便令用檻車(古代囚車)將鄧艾押送回洛陽。途中,衛瓘殺鄧艾。其實,鄧此時並無叛逆之心,反落如此下場。

此時,鍾會統帥三軍,"威震西土",在已詐降的姜維支持下,決定造反。由姜維率五萬大軍出斜谷,他率大軍攻長安,爾後進軍洛陽。然而司馬昭早有防備,親率十萬大軍屯兵長安,又令中護軍賈充領兵入斜谷。後因鍾、姜軍機敗露,雙雙被亂軍所殺。

可惜姜維,蜀漢已滅,詐降鍾會,以圖再起; 亡於亂軍,始末忠貞,可歌可泣。

有關注者問衛瓘結局,現告之: 當晉惠帝為太子時,衛瓘為帝師,在一次酒中得罪後來的賈皇后。惠帝登基後,賈皇后專權。因汝南王與衛瓘謀奪楚王瑋兵權,賈皇后藉機下令將二人滿門抄斬。衛瓘死時72歲。同受株連的還有當時著名書法家、衛瓘兒子衛恆。


楓丹白露211735932


衛瓘除掉鍾會、鄧艾的過程,堪稱古代陰謀家的經典之作。其中人物的悲慘結局,也在時刻警醒著我們。

滅蜀難,安蜀更難

早在部署滅蜀戰爭時,司馬昭就認真考慮過鍾會等人造反的問題了。他提到:現在大家都反對滅蜀,只有鍾會支持我伐蜀,因此我要用他。而滅蜀之後,人心思歸,蜀的遺民也都心懷恐懼,即使鍾會想造反,又有什麼用呢?

話雖如此,司馬昭依然做了充足的準備。以衛瓘為監軍,協助把控徵蜀軍的動態,並在內部也做了一些整頓,以備萬一。


司馬昭的謹慎是有先見之明的。

“天下未亂蜀已亂,天下已安蜀未安”。川蜀地區獨特的地理風貌,極利割據,因此,許多奉命入川作戰的將領在建立功業後又割據一方,反抗中央,使得蜀中不斷動亂。

唐末,奉朝廷命令出征四川的王建,驅走上級,屯兵劍閣,開啟了五代十國中,前蜀政權割據的時代。

後唐,奉命出鎮西川的孟知祥,也利用後唐的混亂趁機自立,開啟了五代十國中,後蜀政權割據的時代。


可以說,一旦衛瑾對滅蜀大軍處置不當,蜀中的局勢將難以預測!

率先出局者:“政治自殺”的鄧艾

衛瓘的潛在對手也都是“高智商人群”。

不過,相比之下,鄧艾的智商似乎都用在了軍旅,政治上,很幼稚!

鄧艾開啟了自殺式的表演。

他在安撫蜀漢投降君臣時,作出了許多超出權限的行為。隨後,他在給司馬昭的信中,提出了一些高瞻遠矚,卻足以觸動權力敏感者神經的建議:

1、不要讓蜀漢君臣北上去中原。

他認為,人們都重土厭遷。如果遷徙蜀漢君臣,會堅定吳國君臣抵抗的決心。
樂不思蜀,是後主積極配合司馬家的宣傳政策。

建議:封后主為扶鳳王,其他蜀漢投降官吏各自封什麼官職、爵位,在什麼什麼地方安置,都非常詳細。

2、在西蜀準備伐吳

他認為,應該留下隴右兵兩萬,原西蜀兵兩萬,在西川準備伐吳。

立刻組織打造船隻,訓練水師。準備順流而下,滅吳!

司馬昭看了信,勃然大怒,這也太囂張了呀!合著你就是新蜀王了唄!


早就想除掉鄧艾的鐘會此時來了信息,說鄧艾在成都囂張跋扈。和蜀漢君臣吹牛,說什麼如果不是遇到他鄧艾,他們可能全都被殺了;說什麼姜維也是英雄,不過遇到了我鄧艾還不是要掛!

司馬昭覺得還是先溝通。於是,衛瓘登場了!

衛瓘去找了鄧艾,傳達了司馬昭的意思:凡事應該多請示,不可自專。

鄧艾直接懟了回去:凡事請示,山高水長,時機就錯過了!將軍在外,應該獨斷行事!


好吧 ,話說到這個份上,鄧艾死期也不遠了。

鍾會陰險的設計,衛瓘身處險境

坦率地說,鄧艾,只是一個心無旁騖的職業軍人,而且,鄧艾的做法有先例可循。

吳漢奉劉秀命平川后,也曾經獨斷行事。

不過,吳漢屠殺公孫家族,四處劫掠。這不是造反的樣子;另外,最重要的是:司馬昭自己就只是一個權臣,如果不能牢牢把握住軍隊,他還當個屁的權臣!

於是,司馬昭給衛瓘和鍾會下令,捉拿鄧艾!


鍾會,可不是鄧艾這樣的政治白痴,他也是權力遊戲的高手!

作為官二代,鍾會早已經領教過權力的陰險和殘酷。就在出徵蜀漢前不久,他還設計除掉了嵇康和呂安。

此時,鍾會設下了一個一石二鳥的圈套!

他以衛瓘只帶千餘人為前隊,他自己帶大隊“隨後就到”。

鍾會意思很明確。先讓鄧艾弄死衛瓘,然後再以此為藉口弄死鄧艾,一舉除掉兩個絆腳石!

鍾會不愧是權力遊戲的高手!一般的人,就這樣會被弄死了!

巧妙施計,捉拿鄧艾


不過,衛瓘,不是一般人。

他夜晚抵達鄧艾軍附近,揚言:各將軍立刻到朝廷軍中報到!來報到者依然可以按功獲賞。誰要是反抗朝廷,就誅殺他全族!

於是,各將在第二天雞鳴時紛紛來到衛瓘軍營報到。只有鄧艾父子未來。

衛瓘於是在日出時分,乘坐使者車輛來到鄧艾軍營,直接把還在睡覺的鄧艾父子一起捉拿。

此時,鄧艾帳下的將領們紛紛來找衛瓘要說法。這些將領跟隨鄧艾出生入死,你要是隨意處理鄧艾,他們真會直接滅了衛瓘。

衛瓘淡定地走出來,安撫大家說:“我正在給朝廷寫信為太尉申辯。請各位將軍耐心等待”!諸將散去等待。

他們等來了——鍾會帶來的大軍。


衛瓘暫時安全了!

鄧艾仰天長嘆:看來,白起的命運要出現在我身上了!

不要給高手足夠的時間

除掉了鄧艾,接下來,是大BOSS鍾會了。

鄧艾很可能是冤枉的,但鍾會是絕對想要造反的!而且,作為軍政全才和大士族,鍾會也有造反的能力和人望。

他極力收買人心,安撫蜀民,整合降卒(本應解散)。


同時,他又以士族身份極力拉攏蜀中俊傑,試圖獲取他們的擁護,他和姜維深相交結,又拉攏蔣琬的兒子蔣斌等人。

(姜維也有意利用鍾會來光復蜀漢,因此,在這場遊戲中也多有表現,但今天只介紹魏國方面的表現,不對姜維的舉動詳細介紹)

當初,在擔任司隸校尉期間,身在外任的他,朝廷的大小事務、官吏任免,鍾會都多建議得當、才知卓絕。

這樣的人,給他時間穩定局勢,十分可怕!

此時,司馬昭的後手起到了作用,他給了鍾會兩個選項:馬上造反,或者回來當官!

在要捉拿鄧艾時,司馬昭除了讓鍾會、衛瓘行動,還自統大軍到長安,以賈充帶前隊趕往漢中,並把曹氏宗族安置在鄴,以山濤監視,以防作亂。

這什麼意思,鍾會再清楚不過了。他自己的兵馬5、6倍於鄧艾,現在朝廷這麼調兵,顯然不是針對鄧艾的!


司馬昭的壓力,促使鍾會“立刻造反”。

千鈞一髮,誰是臥底?

鍾會召集眾將來到蜀漢宮殿祝賀勝利。就在酒酣耳熱之時,鍾會突然站起,振臂高呼,宣佈了一道太后懿旨:立刻起兵,誅殺司馬昭!

歡喜的氣氛凝聚。鍾會知道這個消息有點突然,決定讓大家好好考慮考慮,於是,把大家都軟禁了起來。

隨後,鍾會找到衛瓘,“欲殺胡烈等”。


鍾會要殺便殺,何必找衛瓘商量呢?

這是鍾會又一條毒計。衛瓘是監軍,代表的是朝廷。如果衛瓘宣佈要殺掉眾將,鍾會再殺掉衛瓘,就可以拉攏眾將的支持了!

衛瓘當然不同意,於是也和鍾會僵持了起來。

打破僵局的,往往是臥底。

衛瓘利用上廁所的機會,找到了丘建。讓他帶消息給胡烈的兒子,告訴大家鍾會要造反,並扣留了眾將!


丘建,有的說是胡烈的愛將 ,有的說是鍾會的愛將。小編以為,他是衛瓘的臥底!

胡烈的愛將,此時出不去,如何傳遞消息?鍾會的愛將,衛瓘冒冒失失去求助,不是逼迫鍾會殺了自己嗎?

顯然,他,就是臥底!

演員的自我修養

當夜,衛瓘和鍾會都持刀而睡,都睡不好覺。

次日,各營軍隊都殺了過來!可是,因為衛瓘和將軍們都在內,大家都不敢進攻。

此時,衛瓘決心出去聯絡、組織各軍。於是,衛瓘假意對鍾會說:“請將軍前去穩定人心”!

鍾會此時需要親自組織對眾將的安撫,是不能離開的。可是,如果衛瓘是主動請纓去安撫,鍾會是不放心的。此時衛瓘要請鍾會去安撫,鍾會放心了,“你是監軍,你先去安撫吧”!


衛瓘剛走,鍾會馬上後悔了,派人把衛瓘追了回來。

衛瓘喝下鹽水,仆倒在地。鍾會排出的親信和醫生在看過後,都認為衛瓘已經病重,於是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隨後,衛瓘等到了陰謀家的黃金時刻——夜晚。當天晚上,他做檄文,並趁鍾會放鬆警惕,將檄文傳達到城外各軍,約次日一起討伐鍾會。

決鬥

次日,城外各軍發起了進攻,鍾會引軍抵抗。

與此同時,城內被軟禁的眾將也紛紛起來反抗,“幹部團”配合城外部隊,內外夾攻。

顯然,“幹部團”能拿起武器來反抗,說明他們也得到了衛瓘的信息。這依然歸功於——臥底!


在內外夾擊下,鍾會、姜維等人也都被殺。

此時,各軍紀律混亂,一改之前安民的形象,沿途燒殺擄!

在衛瓘“再三組織”下,部隊才恢復紀律,開始班師回朝。

當然,在恢復紀律之前,衛瓘做了一件必須是混亂時做的事情:派田續殺掉了鄧艾父子。

塵埃落定,一場充滿曠世奇謀的滅蜀戰爭,就在這一片血腥的殘陽中落下了帷幕。

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司馬昭、衛瓘、姜維、鄧艾、鍾會,紛紛出場過招,最終,更懂人心、權力鬥爭更熟練的司馬昭、衛瓘取勝。

鄧艾,是最可惜的一個。他是真正的,心無旁騖的專業軍事痴,可是,在慘烈的政治環境中,卻不幸成為了權力的犧牲品。


而這場遊戲的玩家倖存者衛瓘,最終下場也很慘!他此後曾位列三公,並玩了一輩子權遊,並最終,死在了這場遊戲中:全族被殺!

權力的遊戲,永遠沒有最終的贏家。當一個地方充滿陰險的權力遊戲時,無論你是衛瓘這樣的“權遊達人”,還是鄧艾這樣的專業人才,能遠離,儘量遠離。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衛瓘除掉鄧艾是充分利用他們之間爭名奪利的矛盾,完全是遵司馬懿之意去辦的。

司馬懿派鄧艾、鍾會兩路大軍伐蜀。鄧艾竟然劍走偏鋒,奇襲陰平,走常人沒走過的小路奇襲成都,劉禪沒反抗就主馬投降。鍾會又死攻劍門,力堵姜維,最後廹使姜維投降。進展太過神速,太順了,輕而易舉滅了蜀國,完全出乎司馬懿意料。要是這兩位造反,各自自立為王,還真沒有好辦法。於是,派衛灌到用二人爭功之死殺了鄧艾,之後又殺了鍾會姜維。鄧艾,鍾會之所以被殺,也是封建社會將領功高蓋主的宿命。


衛瓘雖然在設計除去鄧艾丶鍾會過程中展現出高度智慧,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得罪潑婦馬南婦,最後死於醜婦之手,也太窩囊了,所以說千萬不能得罪女人,特別是醜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