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質信車服——保障品質,堅守誠信。

我朋友買了一輛吉姆尼,整車純進口,全部辦完上路16萬左右吧好像。因為他是一個比較喜歡玩的人,所以買了之後就各種加裝,突然有一天他說感覺這車的隔音不太好,想做一下全車隔音,自己買材料我來給他施工,因為之前我沒做過所以就臨時抱佛腳上網各種查資料,最後跟他說只要仔細一點應該問題不大。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我們首先確定了都是需要做哪些部位,因為車比較新,不想拆的太厲害(其實也很厲害了),所以暫時先不做防火牆,因此儀表臺就先不動了。主要就是做地板、後輪拱內側、頂棚、3個門子、U型槽、前輪拱。因為防火牆沒做所以前機蓋也暫時被省略了。底盤裝甲因為之前早已經做了所以本次可以省略了,而且當時也把後輪拱外側一起做了噴塗,所以本次也只做內側的隔音。之後又對需要做的部位進行了一個大概的測量,計算了一下需要多少材料,這才開始讓朋友買材料。確定好後朋友就立馬買了材料,主要就是止震板和隔音棉,為了防止到了最後再不夠用,所以就讓他多買了一些。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首先就是開始內飾拆卸,日系車的內飾還是相對比較好拆一點,不過在拆的過程中才發現,雖然是整車進口的,但是這車的隔音以及內飾用料確實不敢恭維,說實話很多地方還不如10萬以內的國產車呢,特別是門內飾板和頂棚,門內飾板就是一層硬塑料,裡面也沒有隔音棉,門板上也只是一層防塵的塑料布,跟麵包車差不多。頂棚也一樣,就是一層薄薄的內襯粘在上面,內側只有前部有一溜很窄的隔音棉,基本沒什麼作用。原車地毯下面雖然有比較厚一點的隔音棉,但也都是那種黑色的黑心棉,可以說此車的整體隔音情況不比麵包車好多少。之所以吐槽這些東西,不是說要來黑這個車,主要是想強調一點:汽車隔音不是什麼車都有必要做的,應該是原車隔音越不好的,做出來的效果才越好,相反那些20–30萬以上的車型,原車基本都做的差不多了,雖然可以繼續加強和補充,但是完工後的效果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這一點很有必要提醒大家一下,不要太過盲目的跟風(為了升級音響的局部隔音除外)。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因為也是第一次做這種項目,雖然也查了很多相關資料,諮詢了一些專業人士,但心裡也還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就先做了一小部分地板試了試手,感覺還可以之後這才放手開幹。我遵循的施工規律是:先做地板和後輪拱內側,再做頂棚,之後是門子,最後是U型槽和前輪拱,做完一部分並且裝復完成後再做下一部分,依次推進。整體上先做大面積的,後坐小面積的,對於局部先對容易粘貼的、面積大的進行施工,再對剩餘部位進行填充和修補,這樣可以充分利用之前裁剪下來的隔音材料,不至於浪費。同時切記要把止震板壓實貼合,預留出必要的孔洞和相關位置,並且止震板和隔音棉的疊加厚度要方便內飾的裝復。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地板部分做起來相對比較麻煩一點,因為不光是需要預留的孔洞和隔斷梁比較多,而且整個地板也不是平坦的,特別是那種帶有弧度的部位,止震板需要多次裁剪粘貼才能儘量的做到比較貼合壓實。做了一會才感覺,這種工作如果是裁縫來做應該更會得心應手的吧。止震板粘貼完畢後,可以再覆蓋一層隔音棉,同樣也要注意需要預留出的部位。後輪拱內側因為和地板緊鄰,而且部分內飾板也是一體的,所以同時也做了這一部分,其實越是這種空間比較狹小的位置越難施工,不光是形狀凹凸不平,空間狹小也不方便測量尺寸,更不方便進行粘貼施工,稍不注意就粘歪了,而且還要防止鈑金邊緣的鋒利,被割幾道口子也是常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粘貼完畢,最後再把地毯和相關內飾板裝復,這2個部位算是完工了。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下面再做頂棚,因為地板已經做完裝復好了,所以可以踩在上面,這樣頂棚施工起來也方便很多,順便還能利用來回踩踏再讓隔音材料再壓實一點。頂棚應該是全車隔音裡面最好施工的部位了,因為大部分車型的頂棚都很平坦,雖然也略有弧度但相比其它部位還是小了很多。同樣也是要把中間的幾根隔斷橫樑留出來,充分壓實止震板之後,再把隔音棉粘貼到頂棚內襯內側,注意邊緣部分要預留出來,不然裝復時會出現過厚難以安裝到位。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之後再做3個門子,吉姆尼全車只有2個前門和1個背門,不過比較奇怪的是這車的音響喇叭不是安裝在門子上的,而是在A柱下部,並且在B柱下部也預留了喇叭的安裝孔,喇叭線路是預留在了左側輪拱內側。雖然門上沒有喇叭,不過還是按照有喇叭的情況下做的3層隔音,門板最內層貼一遍止震板並把防撞梁和底部的排水孔預留出來,之後按照門板外層防塵塑料布的形狀裁剪一整張止震板,如果購買的材料面積不夠大也可以2張進行拼貼,這車就是2張拼貼的。注意把各種線路插頭預留出來,再就是門鎖機構的拉桿,不要讓止震板粘貼住了造成無法開鎖閉鎖。最後在門內飾板的內側粘貼一層隔音棉,同樣注意預留各種插頭的孔,還有內飾板與門板的最緊密的貼合處最好也要預留出來,不然很容易造成門內飾板裝復後卡扣卡不到底。全部裝復完畢後要測試一下開關門和開鎖閉鎖是否正常。此車的背門內飾板幾乎就是緊貼門板的,所以在粘貼了2層止震板後,隔音棉無法再粘貼到門內飾板上了,那樣就直接裝不上了,所以背門只能做2層。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然後就是U型槽,這個建議在拆掉集雨板後還需要把雨刮機構也拆掉,這樣施工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一點。U型槽施工時除了只能粘貼一層止震板外,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左右兩側的排水孔堵塞了,那樣的話很容易造成洗車或是下雨時U型槽積水並滲入駕駛室內。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剩下的就是2個前輪拱,這個主要是對前輪胎噪的隔音。要先把葉子板內襯拆下,把內部鐵板和葉子板內襯內側擦拭乾淨,輪拱內側鐵板粘貼止震板,葉子板內襯內側粘貼隔音棉,之後再裝復即可。這個部位也是空間狹小不好施工,其它也沒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施工過程中,朋友又想把A柱的原車喇叭換了,然後在B柱預留孔再加裝2個喇叭,特別是B柱的位置,需要再擴展一下隔音的面積,此處空間同樣很狹窄,折騰半天才算搞定。在地板施工完畢後,才發現原來後排座椅的坐墊下面沒有原車地毯覆蓋(拆卸座椅時沒注意),特別是坐墊的邊緣都露著白色的隔音棉比較難看,所以無奈又量了尺寸割了一塊還算比較薄的地膠覆蓋了一下,看著還算是比較順眼了。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吉姆尼全車隔音記錄

至此整個隔音施工全部完成,因為之前內飾拆的比較著急,也沒來得及測一下隔音前的行駛音噪分貝,如果有條件的還是需要測一下的,這樣對比起來也算是有據可依,免得只憑個人感覺了。不過之後得到朋友的反饋還是不錯的,頂棚沒有了之前那種雨點打到上面像敲鼓一樣的聲音了,胎噪也明顯小了很多,唯獨就是風噪沒有什麼改善。確實他也查過資料,明白這種隔音不是針對風噪的,所以沒有改善也很正常,只是主觀上還是比較期待有點改善。

最後,初次施工這種項目,所以過程中肯定存在很多問題,希望有這方面經驗的朋友們多多留言指教,多謝多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