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為何直到明亡也沒能打下山海關?

於無聲處34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1644年清軍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率領下,兵臨山海關,和明朝總兵吳三桂合兵一處,大敗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從而拉開清朝入主中原的序幕。在此之前,明朝已經衰弱,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即使清朝有強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般人物,都屢屢止步山海關防線。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對明朝來說,山海關不丟,清朝入主中原的難度將大增。若不是吳三桂將山海關拱手相讓,清軍即使最終能入關,也不是那麼快、那麼容易的事。山海關無論對明朝還是對清朝都至關重要,明軍守住山海關,就可以禦敵於關外;清軍若得山海關,京師門戶大開,無險可守,整個華北平原都將如無人之境。可以說明朝時的山海關之於京師,就相當於潼關之於長安,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山海關被譽為“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絕非浪得虛名。後金(清)從崛起至入主中原,始終未能正面攻破山海關,就足以證明。

山海關夾在明朝京師(北京)和滿清盛京(瀋陽)之間,和二者之間的距離都在四百公里左右。明朝之前,山海關被稱為榆關(渝關),隋文帝時期始置,位於秦皇島市撫寧縣東二十里。明洪武時期,朱元璋命徐達重修關城,始將關址東移六十里,因關城依山面海,取名山海關。山海關並不是一座簡單的關卡,它由七座城池組成,和延伸至大海的長城一起構成的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當然,這並非是全在洪武時期修建完成的,修建過程貫穿整個明朝。從最初修建的山海關關城、靖邊樓等,到後來的東羅城、南翼城、北翼城等外圍城池,終明一朝都在不斷地完善這個防禦體。一直到崇禎末年,整個固若金湯的山海關防禦體系才最終打造完成。這數百年間,無數的人為山海關的建設出過力,如徐達、戚繼光、孫承宗等等。

明朝山海關初建時,設有一衛、十千戶所,駐軍萬人,以侯伯統之。隨著局勢的變化,山海關從一個關城,逐漸升級至路城,明朝後期遼東出事後,又升級為山海鎮,地位和九邊重鎮之遼東鎮相當,鎮守山海關的均為重臣名將,可見明朝對其重視程度。

滿清在遼東崛起後,關寧錦一線(山海關-寧遠-錦州)的遼西走廊是明清之間角力的主戰場。對明朝來說,山海關是這條遼西防線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也是最後的堡壘和支柱。只要山海關在,關外的城池哪怕丟了,都有奪回的機會。山海關若丟,關外的那些城池則徹底無望。對清朝來說,遼西走廊是其入主中原的星光大道,而山海關則是大道盡頭的那道門,破不了門,無可入。

遼西走廊東邊是大海,西邊是燕山、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等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這條狹長的、相對平坦的通道長約二百公里,最寬處不過十餘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幾公里。在河西走廊的南端,最窄的地方就是山海關,配以堅固城池,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遼西走廊中段最窄的地方在葫蘆島興城市附近,即明朝時袁崇煥重點鎮守的寧遠城。遼西走廊北端的第一道防線就是錦州。有這三道最堅固的城池扼守遼西走廊,有險要可憑,又有足夠的縱深,只要守將不是太蠢,明朝內部不出現問題,清軍要想攻破整個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確實如此,即使在明朝內部已經出現嚴重問題(農民起義)的情況下,努爾哈赤面對強關堅堡,無能為力、含恨而終。皇太極也是屢攻不克,只好三番五次繞道遼西山地,襲入京師,劫掠一番而回。

有人可能會說,皇太極既然能從山地繞道,幹嗎非得一棵樹上吊死,死磕山海關呢?沒錯,古代從東北進入華北的道路除了山海關扼守的遼西走廊外,還有另外幾條路可走,從東到西對應著京師外圍的三個關口:喜峰口、古北口、居庸關。

喜峰口這條道古代叫“盧龍道”,從遼寧朝陽出發,沿著大淩河等河谷翻山越嶺向西南行進,直至喜峰口(河北唐山遷西縣與寬城縣交界處)。這條道很著名,三國時曹操遠征烏桓,便走的盧龍道,因當時雨季遼西走廊無法通行(當時遼西走廊積水嚴重,沼澤遍佈)。

若走古北口這條道,從瀋陽出發先北上進入科爾沁沙地,沿著西遼河(西拉木倫河)向西,再轉入赤峰,然後沿老哈河南下至平泉,越過灤河至灤平,再到古北口(密雲東北)。或者前半段走盧龍道,再轉至平泉-灤平。

若走居庸關這條道,要從瀋陽出發,沿著西遼河(西拉木倫河)向西進入內蒙古高原,繞到張家口,再南下至居庸關(昌平西北)。走這條路最遠,繞行一千多公里。

走這三條路全都要跋山涉水,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其難度可想而知。中原士兵可能還好,但對習慣於馬背上策馬揚鞭的後金士兵來說,無疑是種折磨。更關鍵的是戰線太長,後勤補給困難。據文獻記載,這三條路中只有居庸關可以通餉饋,而盧龍道、古北口道只通人馬,不可行車。也就是說,這三條道不但繞得遠,而且路難走,更重要的是糧食運輸成為大問題,攻城器械、火炮等均不能帶。這就是清軍幾次繞道入關規模都很小,而且只劫掠而不攻京城的原因。這也是清朝死磕山海關的原因,因為清軍要想大規模進攻,攻破明朝都城,山海關這條路是繞不過的坎。

明清易代之後,山海關的戰略地位迅速下降,撤總兵、撤鎮,至後來只留兵馬步三百人,由一千總統領。乾隆二年(1737年),山海關最終被裁撤,併入榆林縣,直至清朝滅亡。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清軍不能攻破山海關是由於三個關鍵性因素:其一,清軍的優勢在於騎射和野戰,而面對攻城拔寨這樣的戰爭相當於是用自己的短處去攻擊敵人的長處,自然事倍功半。關寧防線歷經孫承宗,袁崇煥以及後面袁崇煥的部將祖大壽等多年積累而成,想要攻破自然語言付出很大的代價,而清軍人少自然避免這種方案。其二,從努爾哈赤開始,歷經皇太極,多爾袞都在關寧防線吃過虧,且努爾哈赤還因此而死,從統帥到士卒都對關寧防線在心理上膽怯,相反明軍反而更有信心守城,在士氣上首先就不同,這會讓統帥不會輕易的去挑戰山海關。其三,如果清軍放棄攻城,而繞過關寧防線攻擊內陸,成本太高,危險性也較大。皇太極也曾經這樣幹過一會,但當時也是受到了代善的勸阻,後面再也沒敢這麼幹,可見這種策略風險極大。所以,擺在清軍面前的路似乎並不多。當吳三桂找到多爾袞求救的時候,這對於清軍來說是最好的一種情況,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突破山海關,當時多爾袞要求吳三桂必須剃髮,斷絕了吳三桂的退路,上了賊船不得不繼續為清朝賣命。


愛拍凱特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走出一個誤區,那就是清軍只能進行騎兵作戰而不善於攻城。實際上,在皇太極時期,清軍的火炮水平已經遠高於明軍,松錦之戰中明清交手也多火炮對轟,且清軍佔優。即使在努爾哈赤時期,清軍已經攻佔了遼東多數城池。因此,說清軍不善於攻城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那麼,清軍為什麼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能突破山海關?實際上,這是一個巧合,因為清軍在即將突破山海關的時候,吳三桂主動獻關投降。

因為山海關在明清這段歷史上知名度很高,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沒有看過原始史料的人認為是山海關直接阻擋了清軍。很遺憾,山海關能夠阻擋清軍,不是靠自身,而是依賴於依託山海關建立的關寧錦防線。

所謂關寧錦防線,指的是從南到北的山海關,寧遠,錦州幾個城池連成的一條線,在這幾個城市之間建設堡壘據點,以阻擋清軍。其中,寧遠為中堅,山海關為後盾,依託關內提供物資,而前鋒則為錦州。因為這防線堅固無比,且其中據點設置精密,但凡想繞過錦州去攻擊其他城市,那麼必然遭到前後夾擊。


因此,山海關的作用,是得益於此條防線才能發揮。

然而,1642——1644年的松錦之戰中,關寧錦防線被清軍徹底摧毀,錦州被攻破,寧遠成為孤城。在此戰中,明朝可謂損失慘重,主將祖大壽和洪承疇被俘投降,遼東精銳被殲滅殆盡,最後只剩下三萬人退守寧遠和山海關。因此,山海關此時對於清軍而言,已經是囊中之物。

恰逢此時,清朝內部出現了問題。其一是經過兩年的大戰,清軍本身需要休整;最重要的是第二點,1643年,清朝皇帝皇太極去世。由於皇太極生前沒有立下遺詔貴定繼承人,導致了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與其長子豪格之間為了爭奪皇位,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最終不得已,選了一個折中方案,立年幼的愛新覺羅福臨為皇帝,是為順治皇帝。


順治登基的同年三月,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崇禎帝自縊而死。後來的事,就是吳三桂開關。

所以,在關寧錦防線被攻破之後,明軍實際上在遼東已經徹底失勢,山海關能否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而只不過是吳三桂在這個節點上獻關投降,清軍沒有正面攻擊山海關,所以山海關便成為了明朝唯一的遮羞布。


庭州行者


山海關不只是一座關隘,代表的是大明朝,清前期的後金一是沒能力打山海關,二是沒必要打山海關。

老汗王的任務是組建八旗和滿洲貴族集團,初步形成封建統治。皇太極則不同,他的任務是建國立業,明朝還很強大,所以新興的滿洲貴族制定了留幹筏肢的政策,與民軍互為犄角此起彼伏消耗明朝內力,最大化的吸收漢族投降勢力,積蓄文臣,為大決戰儲備力量。

皇太極數次毀邊牆入關搶劫最遠到達河南山東等地,其實冒著極大的風險,隨時有可能被關寧防線抄了後院。洪承疇督師薊遼,欲修補錦州防線,皇太極看出其意圖,出兵圍困錦州,崇禎十三年,鬆緊大決戰正式開打!

這一年,張獻忠進入四川,李自成進入河南,楊嗣昌剿匪政策徹底失敗不說,還要集結九邊精銳馳援遼東,局勢已經爛的不能再爛,大明朝即將大難臨頭!

松錦大戰無論怎麼排兵佈陣都挽救不了戰敗的結果。野戰是肯定打不過的,明軍強項是防守戰。可惜,此時的清軍有了攻城炮紅衣大炮,以及漢軍旗的炮兵部隊,有了大炮,山海關再堅韌,能扛得住炮擊嗎?

崇禎十四年,松錦大戰結束,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山海關孤城一座。張獻忠佔領四川,楊嗣昌兵敗自盡,李自成喊出了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迅速崛起。

大明朝倘若在崇禎十七年沒有亡,那麼下一步,八旗就會進攻寧遠和山海關,而且是沒有後顧之憂的傾巢而出,包括漢軍旗三順王的炮兵。

山海關之戰,吳三桂都扛不住李自成的步騎打,你覺得他能扛得住八旗打嗎?


岱清固倫




崇禎二年,也就是1629年,毛文龍被袁崇煥處死後的三個月,皇太極率領八旗六萬騎兵繞開寧遠和錦州防線,從內蒙古繞道突破長城,殺到北京城下,這是後金第一次入塞,把年少的崇禎皇帝嚇得驚慌失措。

皇太極的手下建議,乾脆一舉攻下北京算了,皇太極回答說,攻下不難,守住難。皇太極說的話起碼後一句是對的,前一句可能吹牛。的確,守住太難了,滿族當時人口很少。說這件事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守住對滿清來說才是重要的事情,天啟元年為什麼攻下瀋陽?因為滿清守得住這個地方。



為什麼不攻下山海關?對滿清來說,沒有急到那個程度。皇太極是想先掃清山海關的外圍寧遠、錦州等地,再考慮山海關的事。山海關是明朝長城九邊重鎮第一關,距離京師很近,位置十分重要,明朝對此相當重視。

明朝山海關部隊滿員編制是十四萬人,明朝對此重視程度可想而知。在一定程度上說,山海關是明朝的小京師,滿清就算花代價打下來,但是一時半會發揮不了實際作用,而且不好守。



山海關對明朝來說,覺得很重要,但是對滿清而言還真不著急。因為山海關緊挨著關內,明朝要對山海關補給比較方便,若是滿清強攻,滿清要付出很大代價,而且還不一定能攻下來,就算付出代價攻下來了,也不值得。

再說了,山海關緊靠海邊,地理位置太偏東,滿清完全可以繞道內蒙古從西邊南下入侵明朝,搶劫財富,有沒有攻下山海關,不影響滿清到明朝搶掠。在李自成和張獻忠們沒有把明朝掀個底朝天之前,憑藉滿清十幾萬人口,要想入主中原,簡直是做夢。



所以,皇太極和多爾袞一直在山海關以外的遼東努力,先把遼東能掃清的先掃清,並逐步穩定下來。在此基礎上,時不時地跑到明朝搶掠財富和人口,前後來了五次,史稱清兵入塞,搶去了明朝幾千萬兩銀子。

到明朝滅亡時,滿清幾乎算是完成了原始積累,有大把銀子籠絡明朝官員了。滿清的策略是對的,一方面搶明朝,加緊原始積累,削弱明朝力量壯大自己;另一方面加強根據地建設,坐等明朝大亂。



所以說,只要明朝沒有被李自成們亂的四分五裂,清朝不會輕易佔領長城以內的城池。因為,他們也不願揹負守邊城的負擔,守山海關不比守瀋陽,瀋陽是老革命根據地,明朝要是勞師襲遠,送死。

滿清若是打下並堅守山海關,無疑是給自己增添麻煩,守了也沒什麼用,不守照樣可以來去自由,等熟透了再佔領豈不是更好!


坐看東南了


由孫承宗設計,袁崇煥修建的關錦防線起了重大作用。

皆知清兵騎兵無雙,比明朝要強太多,利用這條防線可以避開與清軍的野戰,用堅固的關隘來防守,清軍騎兵的優勢就被大大的縮小了



北嶺散人


去過山海關嗎?那真是天下第一關,城牆高大有十層樓高,有一萬人防守,十萬人休想攻下山海關,十萬人防守一百萬大軍也休想佔領山海關,山海關就是一個根據地,一個據點,進可攻,退可守,為啥在山海關外設寧錦防線,關鍵還是大明政治腐敗,應該學習魏國吳起軍事理論家的思想,就是魏武卒制,在精兵中選拔精兵,加緊訓練二十萬騎兵,二十萬精兵特戰隊,五萬魏武卒制精兵,一定能徹底殲滅滿清,控制朝鮮半島。


125878215蜂獾


一是清打攻堅戰恐傷亡大,得不償失。二是不是攻不下,而是不去硬攻,而找明邊防薄弱環節進攻。因清已征服蒙古大多部落,明長城有很多地點可輕易攻破。三是通過攻掠河北,山東,山西和北京,調動明軍出城,在野戰中消滅明軍有生力量,動搖明攻權根基。四是通過攻打北京,調動關寧軍來援,有機會則殲滅之,但關寧軍如果來拚命,則清軍也會避其鋒亡,不去硬拚。


大帥252990946


其實山海關的用處是據點,而不是把敵人擋在關外,因為女真不止一次從陸上就繞關南下,擔山海關在它背後猶如釘子一樣,使它不得不防,最後退走,除非有絕對的優勢,否則,山海關依然起很大的作用。


今明兩日


因為清軍的優勢是騎兵,騎兵適合野戰而不是攻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