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終日與黃土打交道的南安人,為何賣起了白酒?

近30年來,水頭這一昔日貧困的沿海小鎮在改革開放政策暖風的吹拂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大波“愛拼敢贏”的水頭本地人,因為石材發了家。同時,也有人因為石材產業帶動的鎮區大開發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呂文著就是其中一個。

他曾承包了濱海工業園區、福山工業區、永泉山工業區、家博園、五洲酒店等水頭重點項目的土石方工程,人稱“挖機著”。令人意外的是,這個終日與黃土打交道的“挖機著”,內心卻根植著醇厚的醬香夢。在事業最頂峰的時候離開,全身心投入到白酒事業中去,並於去年創立白酒品牌——醉西施。

這位終日與黃土打交道的南安人,為何賣起了白酒?

助力水頭鎮區大開發

他參與了水頭鎮區的開發建設,他見證了水頭從落後到繁華,對水頭他有著深深的情感。而這一切,要從一臺“傲嬌”的挖掘機開始說起。

1995年,為了謀生,剛20歲出頭的樸一村小夥呂文著學開挖掘機沒多久,就狠下心來,東拼西湊買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臺挖掘機,開始獨立接活賺錢。

此後的7年時間,對於呂文著來說,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他不停地接一些散活,儘可能地把這些散活做到極致,做出口碑來。2002年,他掛靠的一家公司中標了一個大型工程,並把這個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項目全部承包給他做。

在接下這個工程後,他立馬購置了多臺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從一個操作員變成了包工頭,他的人生開始了質的飛躍。2003年,他承包了水頭濱海工業區近90%的土石方工程項目,人生如“開掛似的”一路往上躥。

他性格冷靜,意志堅定,對待目標中的事情從不心猿意馬。即便到2000年前後,水頭石材行業發展如日中天,鄉鄰鄉親紛紛投身石材產業,他依然不為所動,堅持做土石方工程,到2010年前後,基本包攬了水頭本地的大部分工程項目,成為遠近聞名的“挖機著”。並於2012年,創立中浩建設(福建)有限公司。

呂文著告訴記者,2011年至2013年,是他事業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在他的公司裡,大小工具車有百餘臺,僅挖掘機就接近20臺。

“2010年後,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很多鄉鎮都是多個工程項目一起動工,逼得我不得不日日與黃土打交道,一天不得閒。”呂文著說,當時,福山工業區、永泉山工業區等眾多水頭重點開發項目,他都曾參與其中,為水頭的城鎮化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十八大後,國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呂文著深刻地意識到,“移山填海”、改天換地的力量怕是無處施展了。2017年,水頭開展“鞏固環保整治成果,提升環境質量,還水頭綠水青山”行動。這讓呂文著更加確信,他是時候離開這個戰場。

投資數千萬入股白酒廠

由於做工程的緣故,呂文著跟合作伙伴喝過不計其數的洋酒,2006年,他因為喝酒導致身體出現了狀況。嗜酒如命的他,在養好身體以後,他不再喝洋酒,轉而喝茅臺。這一喝,他喝出了小時候的味道,喝出了醬香文化。

2012年,他受茅臺邀請前往貴州參加為期7天參觀、品鑑活動。全國僅12人享此殊榮。呂文著自然不會錯過。當他走進茅臺酒窖的一刻,一股熟悉的味道直入鼻腔,他不會忘記這種味道,這是稻草在經歷夏日暴雨後爛在稻田裡的味道,是一股縈繞在他腦海裡,永遠不會褪去的小時候味道。

他終於豁然開朗,原來真正的醬香味來自小時候的稻田。此後,他更加的愛上了醬香的味道,並沉迷於醬香文化。他每年都會從茅臺鎮購買幾十萬元到百萬元不等的醬香酒,用來招待朋友。

2014年的時候,呂文著的弟弟倡議他到貴州投資一個酒廠。2016年,他開始慎重思考了弟弟的建議,並再次前往茅臺鎮考察。恰逢一家相中的老酒廠意欲擴建,呂文著毫不猶豫,投了數千萬元進去,成為大股東。

雖然是資金入股,他更像是一個酒農,喜歡泡在酒窖裡,只為充分了解釀酒的每一道工序,熟悉每一種草本的習性。他不禁感慨,幾十年來,他從未這樣投入一件事,原來酒才是他的人生目標。

呂文著坦言,在他最開始喝茅臺時,一瓶才300元,到2006年的時候,突破500元,到2011年的時候,超市零售價都達到2200元。即便價格一路飆升,但是仍然供不應求。

“很多人都是把酒買著囤,然後倒序喝。所以年份越久的酒越貴。”呂文著說,茅臺的飢餓營銷,不得不說是成功的,但是價格越來越貴,意味著能喝得起的人越來越少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醬香文化的傳播。

2018年,白酒新品牌黔匠醉西施應運而生。呂文著說,作為過來人,他清楚地知道,假酒正在侵害著無數工程人的身體,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為他們做一款好喝不貴的糧食酒。

為商協會做私人定製酒

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呂文著依然虔誠得像個年輕的小業務員,他會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酒文化,併發布成交動態。

“酒已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可以傳承給孩子們的唯一事業。”在呂文著看來,人不需要給自己限定太多的條條框框,把自己喜歡的事業分享出去,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

在其朋友圈發佈的信息可以獲悉,黔匠醉西施已成為水頭石博會的指定招待酒,也是水頭商會的專用酒。

呂文著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還是相對喜歡喝啤酒、紅酒以及一些便宜的白酒,而濃烈的醬香酒比較受年紀大的中高端人群青睞。所以,他推廣的第一步,就是打通商協會,只要先獲得這些社會公眾的認可,就成功了大半。

“閩南酒文化比較盛,又是我生我養我的故鄉。作為普及第一站是毋庸置疑的。”呂文著說,水頭石博會是南安的品牌盛會,每一次舉辦,都可以吸引五湖四海,幾十萬人前來觀展。黔匠醉西施能成為石博會的指定酒,不僅僅能讓品牌得到推廣,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醬香文化。

在呂文著的調研中,他發現很多企業還喜歡定製各種品牌茶或者文化用品,來當作伴手禮,或者當作貴賓的招待酒。於是,他也啟動了個性化定製酒的業務模式。

“與一般的酒相比,個性化定製酒打上了用戶的風格烙印,具有更多的紀念意義。此外,有側重於酒類包裝的定製,有側重於酒質的定製,或兼而有之。”呂文著說,定製酒類包裝的客戶可尊享個性化酒瓶外觀、祝福語、刻字等個性化服務。定製酒質客戶可尊享獨特酒配方、制定年份等個性化服務。

呂文著坦言,自年初推出個性定製酒後,目前已有盛達石業、鑫聯石材、步升石業等幾十家石材企業前來定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