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哈佛第二十六任校長魯登斯坦曾經說過,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快速高效地學習。那種依靠在學校時學到的知識就可以應付一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隨著我的孩子越來越大,我在生活中的關注點也逐漸發生變化。以前關注的就是孩子的牙齒長得好不好,又或者是會不會獨立吃飯、睡覺,但是,現在就開始住家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父母都很疑惑,為什麼孩子就不能主動學習呢?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與很多父母都交流過,大家對於孩子的學習都有很多困惑,而這些困惑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問題上,比如,"我家孩子從來不主動學習,我不說他就不學""就玩遊戲主動,一說學習就蔫了""制定的計劃從來都完不成"。

很多家長因此批評孩子,嚴重的時候,甚至對孩子進行打罵,但是,效果卻不是很好,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其實,歸根結底,這都是因為孩子學習力缺失的問題。

那麼,什麼是學習力呢?學習力對於孩子而言有什麼意義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01 什麼是學習力呢?

學習力"一詞最早出自1965年美國系統動力學的奠基人福瑞斯特教授寫的《一種新型的公司設計》一書,但是,隨著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望程度越來越高,學習力成為了各個領域大家都十分關注的一個概念。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力更是對於促進孩子成長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

那麼,究竟什麼是學習力呢?與其他概念不同,學習力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而是一個系統的概念。作為一個概念綜合體,學習力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等等。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學習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而不是單一能力

日本學者對學習力進行了深度解讀,認為學習力包含三個層次,分別是實現力、思考力以及創造力。

實現力:一定時間內找到正確答案的能力,也就是應考力。

這種能力就是很多父母都在追求的,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好每一張卷子,答好每一道題,在每一次考試中都能做到成績優異,而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很多孩子也的確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思考力: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

這是一種難度比較大的能力,它要求孩子不僅僅能看到表面現象,更重要的是還要看到問題深層次的原因。

創造力:運用個體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不僅僅是用來考試的,知識最重要的一個功能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只有我們可以將學習到的內容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那麼知識才算是真正發揮了作用。

綜合來看,學習力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體,它會為孩子提供一種學習的方式,更是教會孩子如何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學習力教會孩子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

02 學習力對孩子而言具有哪些意義呢?

章澤天從當初的"奶茶妹妹"到現在成為500強榜單中最年輕的入選者,一直都備受關注。在經歷了生活中的很多重大事件之後,很多人都以為章澤天會因此而頹廢,從此淡出人們的視野。

但事實並非如此,章澤天無論是當初拒絕導演沒有成為"謀女郎",還是之後和劉強東結婚,整個過程中,章澤天一直都非常清醒。

就算是懷孕的時候,章澤天也沒有放棄成長,她自學財務和投資知識,生完寶寶之後,她也一樣拿到了意大利博科尼大學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的課程在線證書。

她始終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在為實現目標而堅持努力。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無論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章澤天從未放棄過學習

蔡瀾老先生曾經說過:"一個真正漂亮的女人,聰明是最基本的,好學更是需要的,就算她們聰明,但生性懶惰,不學無術,講來講去,就只是化妝品,皮包和跑車,年華一逝,她們就成了嘮嘮叨叨的八婆,因為她們沒有其他的話題,唯有以折磨身邊人為樂。"

不論是單身還是已婚,她都始終堅持讓自己增值,之所以能做到這一切,就是因為章澤天擁有強大的學習力。

有人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保持學習力的意義,不是隻為了讓別人刮目相看,而是能讓你充實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多一項選擇權。"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只有擁有了學習力,孩子才能真正學會為自己負責,也才能真正瞭解學習的意義,從而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堅持學習,從而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只有真正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才算真正學會了知識

03 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呢?

曾任哈佛文理學院院長柯比先生曾經說過,“在哈佛,我經常向那些年輕人說的一句話,只重視學校的學習,那就是人生失敗的開始。對學習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偶爾短時的爆發,也不是轉瞬即逝的流星,而是一種滴水石穿的持久運動。所以,不要以為學習只是在學校才能做的事,它應該陪伴你的一生。”

時下有一個現象非常普遍,那就是孩子一旦上了大學,就不再學習,孩子們總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總是和孩子說,"好好學習,只要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再堅持幾年,只要考上大學,你就可以隨便玩兒了"。 而很多孩子也就習慣了在父母的督促下學習,只要父母不催促,孩子自己就不會主動去學習。

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不論是上了大學,還是就業之後,學習都是我們一直要做的一件事情。而這也就需要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力,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呢?它需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想要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就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第一點,要不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學習的原動力,它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醒悟,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內驅力。

但是好奇心也好,興趣也罷,應該如何培養呢?道理並不難,但是很多家長卻未必會注意,那就是要給孩子提供新鮮的刺激。

我們都知道,當我們長時間重複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即便一開始很有興趣,但是時間長了也會覺得無聊。所以想要讓孩子一直保持好奇心和興趣,那就要不斷地給孩子提出新問題,或者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學習中的新樂趣,發現新的方面。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父母要學會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除此以外,父母還可以將孩子學習的知識與實際的生活進行結合,而不是僅僅讓孩子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孩子不僅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知識,還可以建立一種認知,覺得自己遇到的問題是可以通過知識來解決的。

這樣孩子也會不斷受到新鮮的刺激,從而持續保持對學習的熱情。

馬文·明斯基曾說:"如果只用一種方式瞭解某樣事物,你就不會真正瞭解它。瞭解事物真正含義的秘密取決於如何將其與我們所瞭解的其他事物相聯繫。通過聯繫,你可將想法內化於心,從各種角度看問題,直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才是思考的真諦!"

第二點,要讓孩子學會不斷地反思。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材,怎麼孩子的成績就會相差那麼多呢?這當然與孩子的吸收消化知識的能力有關係,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懂得反思。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想要培養孩子的學習力,就要讓孩子學會反思

學習完了某一個知識點之後,我們要引導孩子去思考,這個知識點有什麼用,我為什麼要學習它,它對於我的生活有什麼意義等等,而不僅僅是停留於知識的表面。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幾個朋友一起外出郊遊,在森林裡遇見一個樵夫。他正在費勁地把剛砍倒的大樹砍成一段一段的木頭。大家很好奇,就問樵夫:"請問你在幹什麼呀?""這不是明擺著麼?"樵夫很不耐煩,"我在砍木頭啊。""我們看你已經累壞了,你砍了多少啦?""好幾個小時了,我這幅老骨頭都快散架啦!""為什麼不停下來花幾分鐘把斧子磨快一點呢?""哪有時間磨斧子啊?"樵夫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道,"光是砍木頭就已經夠我忙的了!"

而學會反思就會讓孩子意識到如何才能更省力地將大樹砍成一段一段的木頭,意識到砍刀的重要性。

第三點,調整孩子的認知,學習不是為了一時,而是為了一世。

如果我們問孩子,"你為什麼學習"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回答:"為了取得好成績"又或者是"為了我的父母"。很少有孩子會回答,"我是為了自己而學習"。

實際上,學習就是一件自己為自己做的事情,而且我們學習的知識不是為了一時的成績,而是為了一生的成長。

生完孩子赴劍橋讀書,章澤天說,擁有這種能力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終身成長

這就像是作家龍應臺對兒子說的那樣,"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而一旦孩子可以建立這樣的認知,你就會發現,學習這件事情不再需要父母督促了,因為學習成為了孩子自己要為自己做的事情,這就像是餓了就會去吃飯一樣,孩子會因為需要而去學習,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就擁有了學習力。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