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陶唐氏政權簡介

帝堯陶唐氏政權,中國氏族聯盟時代的第十一個政權。

帝堯陶唐氏的遠祖為帝嚳高辛氏,先祖為帝摯青陽氏。

帝摯青陽氏第十六任帝姜斯遂(帝嚳)娶陳鋒氏女子,封于丹陵(今河北保定市順平縣蒲陽鎮西南)。後來在丹陵生下一子,取名堯。

丹陵又稱丹丘,為陳鋒氏所居之都。遠古時代早期的帝妃並不都住在帝都,大多數都有自己的封地和宮室。陳鋒氏女子是族中一位德才兼備的女子,她生了堯以後,一直都居住在丹陵。姜斯遂(帝嚳)稱帝后,就把丹陵正式封給了她。

堯小的時候,經常在附近的一座山上去遊玩,後來人們便把這座山稱作堯山(今河北保定市順平縣境內)。

堯十五歲時入帝都輔政,被父親封在了陶邑(今山東荷澤市南陶丘)。他在職三年把陶邑治理的井井有條。父親見他很有治國才能,便把他召回朝中,改封於唐邑(今河北保定市唐縣西北),但並沒有讓他赴任,而是把他留在帝都,讓他和他的長兄鷙(姜匡二)共同協助他治理朝政。

公元前2369年,帝摯青陽氏的十六任帝姜斯遂死後,傳位給長子鷙。鷙心胸狹窄妒賢嫉能,因嫉妒堯的才能,怕堯拉攏群臣與他爭位,便把堯和他的另外兩位弟弟棄和契都趕回到封邑去。鷙執政後,重用親信,排斥異己,追求享樂,荒廢朝政,使帝摯青陽氏政權很快走向了衰敗,天災不斷,人禍接踵。唐堯乘機領導北方的氏族聯盟抗災自救,贏得了民心,最終使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各部落聯盟都支持唐堯稱帝,取代了鷙的統治。

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唐堯的傳奇神話。

傳說唐堯時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把地裡的莊稼和山上的樹木全都曬死了。一些毒蛇猛獸也乘機肆意橫行,殘害人類,人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唐堯以拯救人類為己任,率領各部落民眾抗災自救,與邪惡勢力展開殊死搏鬥。他命神箭將軍羿射落了天上九個太陽,只留一個太陽在天上(羿是帝嚳時期的一名領兵大臣,因為善射,帝嚳賜給他一張紅色的弓和十支帶有白色羽毛的箭,讓他以自己的勇武去幫助和扶持那些弱小的部族和苦難的百姓,打擊和消滅那些仗勢欺人的邪惡勢力。從此,羿族以射聞名天下,後世傳人世代皆稱羿)。唐堯又率領眾人殺死了九嬰、大風、猰貐(ya,yu)、修蛇、封豨等惡魔和猛獸,使天下獲得了寧靜。唐堯的品德和行為贏得了各氏族聯盟的一致擁護,紛紛推舉唐堯為帝,呼籲罷免碌碌無為的帝匡二。

所謂天上出現十個太陽,只是上古人民對大旱的“神化”詮釋,九嬰、大風、猰貐、修蛇、封豨等,也都是古人對各種自然災害的概括。這些記載主要是來證明唐堯領導人民抗災自救的偉大壯舉。

帝堯陶唐氏政權簡介

公元前2357年,唐堯正式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建立帝堯陶唐氏政權。

帝堯陶唐氏政權最初立都於平陽(今河北保定市阜平縣東南平陽鎮),二任帝伊放勳遷都於堯城(今河北邢臺市隆堯縣東舊城),三任帝姬江遷都於承留(今河南濟源市城西),四任帝姜起遷都於陽平(今山西臨汾市西南堯都區),六任帝姜密遷都於原陽(今河南新鄉市原陽縣城關鎮)。

中國歷史文獻上是沒有帝堯陶唐氏政權的。孔子和司馬遷把遠古時代濃縮成“五帝時代”,而五帝時代又是黃帝的獨家天下。史書上說,唐堯是黃帝政權的第六任帝,是“五帝”中的第四位。說堯的祖父是黃帝的孫子蛟極,堯的父親是黃帝的曾孫帝嚳,因為黃帝姓姬,唐堯自然也就姓姬了。這是極為荒謬的,完全不符合遠古時代歷史的真像。帝堯陶唐氏政權共有六任帝,其中只有三任帝姬江是姬姓,其餘皆為姜姓或炎帝神農氏的分支。

帝堯陶唐氏政權共歷六任帝,傳國虛記二百三十年(公元前2357前2128)。

首任帝:帝堯在位執政虛記四十年(公元前2357前2318)。

二任帝:帝祁在位執政虛記五十三年(公元前2318前2266)。

三任帝:帝江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三年(公元前2266前2224)。

四任帝:帝起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九年(公元前2224前2186)。

五任帝:帝裘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二年(公元前2186前2165)。

六任帝:帝密在位執政虛記三十八年(公元前2165前2128)。

公元前2128年,帝堯陶唐氏政權最後一任帝姜密去世,虞舜竊取了帝位,改國號為虞,建立起帝舜有虞氏政權。

帝堯陶唐氏政權的統治宣告結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