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昨天推了一篇李安導演的“自省錄”,對電影不做評價,旨在還原一個現場語態,還原安叔當前略複雜的心境。

今明兩天,我們把視野再度拉回到剛剛結束的平遙,尤其今天這位,與李安的故土寶島臺灣隔海相望,福建長大,心繫閩南,同時還是一個跨界典範。

從與國內一線藝人合作的服裝設計師,一腳邁進導演圈。

從青蔥計劃到去年平遙創投,一路高人(李少紅、梅峰)保駕護航。

最後是今年平遙影展,評審獎沒有拿到,但拿下一個藏龍單元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獎。

《蕃薯澆米》,導演葉謙。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蕃薯澆米啥意思呢?

別想多了,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紅薯稀飯,這個名字裡包含著對原生態的依戀,對文化傳統的無害的爭辯,電影也是如此,兩位老人,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生活矛盾裡,還保持著她們年輕時代的嬉笑本色。

有喜劇,有超現實,也有對神明的獵奇。

電影拍得很自由,導演說“所謂編劇的三幕技巧,我從來沒有想這樣用它”。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導演葉謙

導演說,他仍然在用藝術家思維,不要用常識拴住這次的觀影。

我曾經看過先鋒藝術家趙半狄的一部電影,叫《讓熊貓飛》,其實也是同樣的思路,大體上是,不要固化在我們的常見裡,那是一種偏見。

“我不怕把缺點展示給你看。”帶著常識看葉謙,會看不到他的任性。

電影,對葉謙是一個純潔聖殿般的存在。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01、我的電影啟蒙,是上百部歌仔戲和戲曲片

我老家是泉港邊上的農村,靠近惠安。

如果非要說一個從小到大跟電影的聯繫,可能是從小一直到快初中,跟爺爺奶奶一起看了上百部歌仔戲、戲曲片。

有一個叫影碟的DVD,很多神怪、道家的戲曲片,像《薛丁山與樊梨花》《陳三五娘》《周公與桃花女》《白蛇傳》。

還有媒體問《蕃薯澆米》倆主演的表演方式,我說歸亞蕾的表演方式像水,表面波瀾不驚,但是下面是暗湧的。楊貴媚老師像火,瞬間要把你給燒到。

這種一動一靜的表演風格,就是有點戲曲化的表演方式。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楊貴媚(左)、歸亞蕾

其實小時候我看不懂,但爺爺會跟我講,這裡面發生了什麼,哪個神不能見哪個佛,一物降一物什麼的。

《蕃薯澆米》裡的男主角班鐵翔老師,完全是照著我爺爺的形象去做的選角。

我爺爺生前是一個木匠,他是我們當地唯一一個會做龍骨水車的人,電影裡踩的那個水車,就是他生前做的。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班鐵翔與歸亞蕾

02、聽說服裝設計專業競爭小,媽媽說花了那麼多錢培養個裁縫

初中學校有黑板報,沒有人要攬這個苦差事,班主任每次都派給我,因為寫字、畫畫線條還可以。

也許這段期間,默默地留下了某種美術的感覺吧。

到了高二下學期,對高考慌了,因為我文科很強,理科全掛。我們當時屬於“末代皇帝”,學美術的話,只要數學不考零分,就可以上本科,我們趕上了最後這個政策。

高二下半學期臨時抱佛腳學美術,高考數學選擇題我全選C,考了15分,最後考上了天津美術學院。

填報志願的時候,競爭很大。有個同學說服裝設計報得人最少,當時我很懵,沒有一種自我的判斷力,就填了服裝設計。

當時不管什麼科,你考上都好說,考不上,這輩子基本判死刑了。

我媽做繡花,就覺得花了這麼久的時間,這麼多的精力,培養了一個裁縫。她覺得早知道你要學的話,出門左轉那個裁縫鋪,直接塞過去了。還要花四年大學費用,你考個公務員也好啊。

因為農村,大家沒有見過那種東西。

我現在回想,大學跟電影有關的一點都沒有。因為學生也很窮,我基本上都是拿著一個空白的畫本,每天就是到處畫。

可能受母親的影響比較大,我超級自律,就是覺得一天當中有半個小時浪費了,都覺得自己特別的資本主義腐敗,被這個觀念影響很大,很久才跳出來。

但就是因為自律,所以也可以在做服裝設計的同時,有精力去做電影。

我們專業女生多,男生極少。跟其他的同學的話,我不是一個太合群的人。

也不是自卑,其實就是他進入不到你的系統,就好像旁邊沒有養分的話,你寧可把時間泡在圖書館裡,我讀各種時裝設計的書,也算是對未來要賴以生存的專業,保持一種深入的瞭解跟精進。

包括你是從南方來的,進入北方的大學,甚至我大三休學離開天津,好像也沒有任何的心痛。

03、做“媽祖”服裝一戰成名,吳亦凡、湯唯、Angelababy都穿過我們的品牌

2008年參加了一個設計師的電視真人秀,當然現在看有點傻。比如說它利用每一個人不同的性格,造一些奇奇怪怪的戲劇衝突。

節目很受歡迎,我當時在上海。出門去吃個飯,都會被很多的人打斷,直接讓我覺得沒法待了。

當時有個法國的時裝院校叫ESMOD,在全世界有不同的分部,中國是在北京,學費很貴。那個國際校長覺得我設計的東西蠻有趣的,就給我免了兩年的學費,20多萬,我也成為學校唯一一個拿獎學金進來的。

2009年底就去了北京這個學校。

又上了兩年的學,拿了“最佳女裝設計”,畢了業之後,把我們本土的媽祖,做了一個時裝系列叫“少女媽祖林默娘”。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少女媽祖林默娘系列

很多人以為媽祖是老太太,其實歷史上她28歲就因為要救人死掉了。

當時像美國CNN,還有鳳凰衛視,他們來採訪,覺得一箇中國的設計師用的時裝這種非常西方的手段,解構了一箇中國很local、很民間的神明元素,值得報道。

在時裝設計師的圈子裡面,有點一戰成名了,從此自己創立品牌,開自己的店,跟很多明星合作。

基本上你看到的一線明星,不管男生女生,我們都合作過。

比如說男生像吳亦凡、肖戰、楊洋、李現,或者是女生,像湯唯、Angelababy、范冰冰、姚晨、趙薇,這些我們合作過。

我們只是時裝上面的合作,他們喜歡我們的衣服,選擇我們的衣服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亮相。

不算潮牌,它是比較年輕、時裝的品牌,像我們開的店鋪全都在一線大牌的商場裡,跟迪奧、GUCCI、路易威登同商場。全國有差不多十多家。

04、三十年攢了那麼多種子,終於可以撒在電影裡

時裝設計的話,我的品牌是藝術跟商業的結合,但我內心總有一種表達者的創作慾望,然後一直在尋找載體,畫畫、文字。

但是你會發現,電影是一個更全面的載體,人的五感都可以被設計。我把電影看成純粹的藝術表達跟追求。

所以我當時從時裝設計轉到電影,好比一直都揣著很多種子,終於找到了合適的土壤,可以盡興地撒開。

然後小時候看的戲曲片,已經變成血液裡面的東西,只不過沒被啟動過。

表達的慾望越來越強了之後,你會發現,內心跟電影、戲劇、戲曲有關的,全部都重新激活了。

那一刻,好像你這三十年來每一刻的經歷,都是有它的意義,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能用了。

所以我就去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進修,《蕃薯澆米》的劇本是我的畢業作業。

我初中還是高中的時候,會在《東南早報》、《泉州晚報》發表一些文章,現在看有點矯情。

因為要先考上大學,這一部分被完全丟掉了。所以在進修班,彷彿也是再激活。

梅峰老師給我們上過課,還有李二仕老師,曹保平老師,他們都是特別棒。在他們的帶領下,我迅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電影的方向和定位。

最後我拿著劇本參加了青蔥計劃,青蔥計劃就是少紅導演倡議的,大家覺得故事的描寫、閩南的風情、女主人公的命運特別感染他們。

所以少紅老師擔任監製,不遺餘力地推動這個項目。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李少紅(最右)

05、歸亞蕾和楊貴媚,是閩南地區的巨星

《蕃薯澆米》是一部當下發生的故事,它不是過去時,它也不是你的記憶,它也不是你的童年思考。

歸亞蕾的這個人物她對於家的堅守,對於某一些信仰、傳統的維護,其實很像泉州或閩南這個城市的性格。

現在中國每一個城市發展的樣子幾乎都一個坯子出來,那我們可不可以試一種方式,有傳統的保留,也有現代的成長,就是作為一個參考範本。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演員就是歸亞蕾跟楊貴媚,沒有動搖過。

她們是最佳,沒有更好的。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在閩南地區,80歲的老太太都叫得出歸亞蕾的名字,她們是天王巨星般的存在。

我們拍《蕃薯澆米》的時候,有一個地方,阿婆不願意把房子借給我們拍攝,然後她看到楊貴媚老師,就說你不是演《媽媽再愛我一次》的嗎?

媚姐就很自覺地承擔起了跟她聊天的角色,我們就可以很輕鬆地借她的房子。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1988年《媽媽再愛我一次》楊貴媚

不說別的了,像瓊瑤劇那麼火是吧?亞蕾老師就是第一旦。

她還唱過一首歌叫《庭院深深》,那首歌之後,再唱歌就是我們《蕃薯澆米》裡面的《尚好的光陰》。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1965年《煙雨濛濛》歸亞蕾飾演陸依萍

06、我不介意暴露自己缺點,為何不任性一把

平遙放映後,有的人不喜歡,有的人特別喜歡,作為導演,我不怕把自己的缺點拿給你看,因為誠意是百分百的。

在第一部作品裡面,我要表達的東西,要嘗試的風格,想要追求的電影美學,我呈現了,其它那些對我來講不重要。

我是帶著自身的經驗、直覺和一些美學系統在做這個事情,一切彷彿都是自己長出來的,沒有任何刻意或戲劇化,或者是所謂的編劇的三幕技巧,公式好用,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這樣用它。

我表達了我想表達的一個主題,然後用這部電影去關注快速時代下這些被邊緣化的老人的人群,可以以一個全新的活力、浪漫、優雅、有趣的視角去切入他們,去深入這些“資深少女”的內心世界,這就夠了。

有人說踩水車那個吊臂拍的鏡頭像MV,我們就是那麼拍的,就是那麼想要。

這個東西就是你第一步,你未來都會歸於我們所有人都認同那個方向,不是就應該這樣嗎?反正未來都會變成那樣,為什麼現在不任性一把?

其實我是覺得不能帶著固有的認知去看所有的電影,這樣的話你自己會產生落差。就比如像蔡明亮導演,他鏡頭就放在那裡,就是一動不動,你們沒見過,OK,那你們見到就好。

我很喜歡泰國的導演阿彼察邦,最早是通過一些美術展覽、藝術展覽瞭解他的,也是因為看完他的電影,才決定要來拍電影,他是全亞洲非常活躍的影像藝術家,這是他的第一個標籤,其次才是電影導演,所以在他的體系裡,電影很自由。

從藝術家的角度來講,你找到了一個最全面的表達工具,就是電影。

從自身的角度來講,其實很希望自己躲起來思考,然後再找到新的靈感。

給范冰冰李現做衣服的設計師,跨界當導演,拍了部最受歡迎影片

拍電影也不是追名逐利,如果我追名逐利,應該跪舔著這些人,OK,資方你想要什麼,我拍給你,設計師你想要什麼,我拍給你。

也可能因為我有一個飯碗,所以我對電影的態度仍然是,它是一個純潔的聖殿般的存在。

*採訪、文 / 法蘭西膠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