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儒王陽明,心學一代宗師,中國哲學史上位居第一隊列的聖賢級大牛。一直以來,王陽明都是偶像般的存在,他的粉絲不計其數,像曾國藩,張居正,梁啟超等等,他的心學還成為當代日本最推崇的哲學理論。
我本人也非常喜歡王陽明的心學理論,今天,我突發奇想,把心學和戀愛聯繫起來,試著講一講心學在戀愛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希望對那些戀愛中或正準備戀愛的人有一些幫助。
心既是理
王陽明大師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理不在心外,理就在我們心中。愛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愛就在我們心中。愛與不愛,恐怕自己是最清楚的。
真正的愛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本源。應該拋開功名、利祿、虛榮、金錢、色相的浮雲,擦淨世俗的汙染。畢竟愛情是兩個獨立靈魂的契合。如果這顆心另有所圖,那又怎麼和另一顆心契合呢?即使勉強在一起,也只是湊合,是不可能天長地久的。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世上沒有知而不行之事,知而不行,只是因為不知。知和行,不能離開對方獨立存在,知即是行,行即是知,這就是知行合一。
比如說,愛一個人,就要去追求自己所愛,要行動起來才算真正的愛。有的人只是嘴上說愛,卻不去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愛,那和不愛又有什麼區別呢?愛的程度和行動是成正比關係的,你愛的越多,愛的越深,做的也越多。
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在實踐中,幾經磨鍊就有了定力,有定力才能處變不驚。康有為曾說過:“言心學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心學是講事功的學問,不是用來紙上談兵的。
面對我們心中的女神,你有沒有心跳過,緊張過,甚至看到對方就會紅了臉,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這就是典型的缺乏鍛鍊的結果。因為缺乏鍛鍊,所以這顆心變得不淡定,變得焦躁不安。而你要做的,就是從生活的瑣碎中,從不斷的交往中,磨練自己的內心,只有這樣,你才能擺脫心中的障礙,不斷的走下去。
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表明你心中有著無限的包容、友愛和善意;而這樣的人,誰不願親近呢?如果能做到這樣,那自然“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正所謂:你怎麼看別人,別人也會怎麼看你。
在愛情中,難道不是這樣麼?你給別人讚美,別人也會對你誇獎。你愛別人,別人也會愛你。你愛的真切,別人自然會用真誠回饋。所以,如果你愛的人不愛你,別再抱怨了,一定是你修養不夠深,做得不夠好,也不夠愛她。這個世間不虧欠你,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時此刻沒有慾念,而你的心一動,我會知道,我會理解,而同時我會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虛妄,於是我可以對此做出行動。”
慾念在我們心中萌生,導致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在愛情中,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過早的暴露了心中的慾念,讓女孩覺得你有目的而來,於是對你防備起來。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女孩沒有慾念之心時,你就不要妄動。你的心要隨機而動,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花開。她的心一動,你就成了!
閱讀更多 五二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