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生態橋”成功試點廢棄樹枝變成寶,告別裊裊炊煙保衛藍天

平谷“生態橋”成功試點廢棄樹枝變成寶,告別裊裊炊煙保衛藍天

平谷區劉家店鎮“生態橋”治理工程試點廠房內,廢棄桃樹枝被加工成肥料。鄧偉 攝

從樹上剪下來的廢枝,能有什麼用?兩年前,若是在京郊平谷問村民這樣的問題,答案十有八九是:當柴火燒了。

如今,再去當地詢問,村民會笑眯眯地說:“那都是寶貝!”可無論是房前屋後,還是田間地頭,你卻尋不見這個“寶貝”。

平谷“生態橋”,讓一根根廢桃枝“跨”上綠色旅程。它們,告別裊裊炊煙,保衛藍天,回饋大地,造福了一方百姓。據統計,這項工程實施兩年以來,平谷區減少了約16萬噸廢枝焚燒,試驗田有機質含量比國家標準高出30個百分點,農民每年每畝地可節省1000餘元。

前些日子,平谷劉家店鎮寅洞村果農胡殿文,在桃園裡隨手拍了幾張圖:藍天下,紅桃配綠葉,遠處還能看見千年道觀丫髻山。照片發在朋友圈後,一瞬間,很多人點贊,並有人留言:北京“平谷藍”,真美!

胡殿文心裡暗喜,當然美,這背後也有自己的一點點貢獻哩。他這份自信,源自於平谷的“生態橋”工程。

“就是把果園裡的樹枝子和養殖場的糞湯子,摻合到一塊,發酵成有機肥。”胡殿文一邊比劃,一邊帶記者來到村裡一處綠色大棚前,上面寫著“平谷生態橋工程試點基地”。大棚裡,枝條被送入機器加工成粉末狀,再與禽畜糞便或沼液沼渣混合,經過發酵後,變成黑色的有機肥。

“在農村,我們祖祖輩輩,果園裡的廢枝都當柴火使。燒炕、做飯、取暖,家家戶戶都起炊煙,一到冬天,整個鎮都煙霧瀰漫。一畝地一年產一千多斤廢枝,一家也就十幾畝地,根本使不過來。村裡有的人也捨不得扔,就堆在門前屋後。也有的人乾脆倒進河道里,雨季一來,堵塞河道,問題重重。”胡殿文感慨,“自從有了‘生態橋’,一切都變了。”

平谷是北京的農業大區。22萬畝桃林,經區農業局聘請第三方公司測算,每年產農業廢枝、秸稈等31萬多噸。按照以往老百姓習慣,六成焚燒的話,一年要產生486噸PM2.5。為了避免這個觸目驚心的數據,2017年,區政府統籌相關政策、資源、技術、資金等,出資建設有機肥生產廠房,購置粉碎機等生產設備,承擔有機肥生產加工成本,同時對企業生產出來的有機肥按每噸50元給予補貼,推動“生態橋”工程。

胡殿文所在的劉家店鎮寅洞村提供土地,建立“生態橋”試點基地,形成樹枝收儲、粉碎加工、混配發酵、灌裝兌換“一條龍”運營。“一噸樹枝換一噸有機肥。”他給記者翻了翻賬本:每畝地節省替代性肥料費600元,農藥使用費200元,以及落果損失、灌溉節水、品質提升等費用200元,每年每畝地可節省1000餘元。“都是實打實的收益,划算!”

“生態橋”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讓胡殿文這樣的果農嚐到了甜頭,也讓劉家店鎮黨委書記劉曉東感覺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過去,村民焚燒廢枝根本沒辦法阻止,但PM2.5居高不下,壓力非常大。”劉曉東說,“這兩年,村民自己就把廢枝送過來換肥料了,環境也明顯得到改善。以劉家店鎮為例,據區生態環保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們的PM2.5平均濃度37.8微克,全區排名第5,較2018年同比下降36.6%,變化率全區排名第2。”

種桃成本減少了,藍天漸漸變多了,這是“生態橋”讓平谷百姓明顯能感受到的益處。事實上,平谷的土壤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在寅洞村,有一處22畝的試驗田。“今年,這裡試種了長江以北所有大桃的新品種,有二十一個品種,試種穩定後,再從中選擇最適合平谷的。”劉曉東介紹,試驗田用於桃樹育苗研究,同時也施用了154噸“生態橋”有機肥,並按照不同的施用量,分塊劃定試驗區。

為了科學管護、跟蹤監測,劉家店鎮還在田野裡設立了26個監測點位。“據北京農學院專家最新檢測,這些監測點的土壤有機質含量,遠超平谷區土地的平均指標。”劉曉東高興地說,“我們的土地真正變成了沃土,大桃會越來越好吃。”

劉家店鎮的“生態橋”成功試點,為其他各鎮樹立了標杆。目前,這項實驗已推廣到大華山鎮、峪口鎮、馬昌營鎮等六個鄉鎮,平谷西部“生態橋”一條龍已有了雛形,未來將在全區推廣。

平谷“生態橋”,讓一根廢桃枝完成從土地中來到土地中去的綠色旅程,也聯通了生態文明、社會文明和經濟文明的長鏈。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張小英 通訊員 張一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