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中國足球國家隊賽場上有三個中國球員,其他都是歸化球員,成績會有巨大的提升嗎?

青梅煮酒冰雨


由於國足數十年來萎靡不振的穩定發揮,早在很多年前球迷們就一直討論著歸化球員的可能性,如今歸化球員終於從想象變為了現實。有消息透露:除去李可、侯永永這些擁有華人血統的外籍球員外,如今中國也開始試圖規劃埃爾克森這些滿足歸化條件的中超外援,甚至有消息說埃爾克森連中文名字都已經取好了,就叫“艾吉森”。不過,關於歸化球員的態度,球迷們卻分為了鮮明的兩派:有人說歸化球員對中國足球未來會有不小的幫助,但也有人說歸化球員是個急功近利的事情,此外歸化球員也很難真正代表中國的形象。倒底我們應該對於歸化一事持什麼態度?這次我們就來小議一下歸化,看看為什麼歸化會引起爭議,而歸化到底又會對於中國足球產生什麼影響?

再說起歸化球員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足球界那些流散在海角天涯的華夏子孫們。2006年,美國國家隊的布萊恩·程(也有一箇中文名字程拜仁)被媒體宣傳為參加德國世界盃的唯一一個華人球員,這名球員長期效力休斯頓迪納摩俱樂部,可以說是當地除了姚明之外最具知名度的華人了。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阿賈克斯還有一位名叫林球立的華裔球員,雖然長相已經完全歐化,但對於自己的中國血統還是十分驕傲,近年來也曾專門回到中國尋根祭祖。上世紀四十年代,擁有中國血統的弗蘭克.仕更是成為了英格蘭歷史上第一位非純白人血統的國腳。

近日,研究華裔球員的知名網友Jallo_Tang在微博上又放出了一個重磅消息:利物浦後防線上的定海神針範戴克也有中國血統。當然範戴克已經代表荷蘭國家隊出場多次,想歸化他顯然只能在電子遊戲裡實現了。其實,荷蘭足壇的華夏後裔遠遠不止範戴克一人,2012年曾執教過魯能的名帥滕卡特的祖母早年就是從廣東移民到蘇里南地區的,沒想到多年以後自己的後代因為足球的緣分又重新踏上了故鄉的土地,這實在是有那麼一點命中註定的感覺。

不過到了如今這個年代,有足夠實力的華裔球員卻並不多,李可算是這其中實力拔尖的一個,但職業生涯大部分也只是效力於英格蘭二級聯賽。因此人們又開始思索:歸化球員是不是可以走入一個新的階段,讓效力中超聯賽的實力派球員代表國足參賽?在這個想法看上去無限接近現實之後,網絡上也因此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不少人認為:這些外援無論在血統還是文化上都並不能真正代表中國隊。

這種想法並非不無道理。美國人種複雜那是因為美國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建立起的國家,而西歐各國因為歷史上的原因也有大量移民湧入和湧出。不過中國卻是一個不同的例子,相對於西方的文化體系和思想價值觀,中國奉行著截然不同的一套體系,也正因如此這些文化背景不同的外籍球員難以讓我們產生認同感。而中國同樣不是一個移民型的國家,雖然近年來來華生活的老外越來越多,但正如前面所講,由於雙方背後是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他們中大多人也並沒有徹底融入中國的社會中。

當然有人會以法國國家隊作為例子,但其實這並不是一種正確的說法:法國隊的確如今很多球員都不是正宗的高盧男子,但這些球員基本上都是在法國土生土長的移民後代,他們已經完全融入了法國社會,接受並認同著法國社會的價值觀,雖然對於我們中國球迷來說他們看著並不像法國人,但他們的心卻是實實在在的法國心。

當然了,隨著這個世界的日益全球化,歸化球員其實也是個不可避免的潮流和趨勢,你可以認為它是正確或錯誤的,但這一切遲早都會發生。且不說日本早年的那些歸化球員,西班牙也歸化過來自巴西的塞納和迭戈·科斯塔,就連一向被認為民族情緒很強的俄羅斯,也在2018年世界盃上歸化了一位名叫馬里奧·費爾南德斯的巴西球員,雖然這位小哥也長得金髮碧眼,但從這個名字上看你顯然不會認為他和俄羅斯有什麼血緣上的關係。只要歸化球員願意真心接受並學習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相信他們與球迷之間隔閡也會逐漸消除。

有人說了,歸化球員對於中國足球倒底能帶來什麼樣的好處?這裡我們可以看一下日本足球的例子,曾經效力浦和紅鑽、名古屋鯨八的中後衛田中斗笠王是日巴混血,這名球員人高馬大有著極強的頭球能力;在加入日本國家隊之後,他也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過去日本後防防空能力不足的劣勢,對於日本國家隊是一個極好的戰術補充。

而李可對於國足的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在中國對陣菲律賓的友誼賽中,裡皮突然將自己此前不太重用的蒿俊閔和張稀哲同時排進了首發,蒿俊閔還戴上了隊長袖標,這也讓一些球迷略微感到驚訝。在過去有不少人認為裡皮並不喜歡蒿俊閔和張稀哲這些技術型中場,其實裡皮大概並非是不喜歡這兩人,而是受制於國足中場比較薄弱的攔截能力,裡皮也不得不放棄對於這兩人的重用。然而在李可被歸化進國足之後,他在防守端大面積的跑動和攔截很好地解放了前場的進攻球員,蒿俊閔等技術型中場也突然就有了用武之地。而李可後排插上進攻的能力,也可以很好地豐富國足的技戰術打法,這便是歸化球員為國足帶來的幫助。而從這幾年的比賽來看,國足還缺乏一個能與武磊互補的強力前鋒,國足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裡皮也承認了這一點,雖然張玉寧、郭田雨、謝維軍、單歡歡等球員都有著不錯的潛力,可現階段想要撐起重任還是多少有些勉強,倘若能夠規劃一名高水平前鋒補充到國足陣中,球隊衝擊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的道路想必也會更加光明。

不過,歸化球員似乎同樣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有的人認為:歸化球員會造成中國足球青訓事業的萎縮。從短期來看,歸化球員在聯賽中佔據上場名額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擠壓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但如果我們從中國足球的現在和未來看,這個事情其實還有另一種解釋。

不少人認為規劃只是一種抄近路的做法,的確歸化可以在短期內迅速提升球隊的戰鬥力,乍一看是有了幾分功利的色彩。但目前的中國足球,實際上需要一些短期性的“功利”去推動球隊未來的發展,由於國足在過去成績上一直都比較低迷,願意去踢球的孩子隨之也越來越少,足球界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如今青年級別國字號球隊的一些失利其實只是我們在吞下自己當年親手種下的惡果。對於已經一隻腳陷進泥潭的中國足球而言,似乎已經到了一種不破就不立的地步。而通過規劃手段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國字號球隊的成績,則很有可能會為中國足球的大環境打下一針興奮劑。上世紀末日本足球正是憑藉著歸化球員有效提升了國家隊的成績,進而極大提升了足球的國民形象讓更多孩子願意去選擇足球;如今,日本足球已經可以自己出產高水平球員,他們已經不是那麼需要歸化了。我們總說中國地廣人多,但實際上真正去踢球的孩子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並不樂觀,倘若國足可以在短期內在成績上取得突破性地飛躍,想必中國也一定會再度迎來一個全民踢球的熱潮,以中國的人口基數,我們自然也會對於那時的足球人口數量表示樂觀,青訓事業的土壤自然也就變得肥沃了起來。


小凱侃球


中國足球的發展一直是我們的痛。但客觀來講,我們的足協體制是存在一定問題,同時,國民對足球也不是很重視。中國的球迷是很多,但大多都僅限於渴望取得好成績,當國足一次次失利時,我們大多是抱怨和憤怒,或者提出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當然,球迷中大多不是高層人物,無法改變某些現狀,但部分球迷是可以為足球發展供獻力量的,而不是跟著抱怨。比如:大為宣傳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改變一些老百姓只重視學習成績的功利性,多建足球場,增加相關培訓機構,最重要的是讓每一名普通足球少年有公平和相對能夠承受費用踢球權利。

當前,中國足球發展滯後,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廣大球迷面對國足一次次被血洗的悲憤,我們應該理解,這也是一種愛國熱情,我們要承認差距,甚至承認留給國足的弱隊真的不多了。但是,客觀差距我們要承認,也要想盡辦法奮起直追,不然,永遠是傷痛。

對於足球歸化外箱球員,我個人是贊同的,必竟一些外國優秀球員是強於我們國足球員的,他們的加入可以帶動球隊的信心,帶來新的理念和技術。當然,歸化也不能象狂風暴雨一樣,立即全面歸化,如果那樣的確就沒有真正的意義了。我們的目的是帶動中國足球的發展,而不是隻要進入世界盃就達到目的了,那樣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而且,我們還要改變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說歸化了幾名球員我們的足球就強大了,就必須進入世界盃。必竟我們的足球短板太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才倍出,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國足球會有輝煌的一天!!!


您好嗎184334771


中國隊走上歸化之路有些迫於無奈,球迷常說中國有14億人口卻找不到11個會踢球的。話是這樣說,但我們忽視了一個重點,中國人口雖多,但我們的足球人口並不多,與我們的近鄰日本相比,日本18歲以下在足協註冊的球員有將近50萬人,而我們18歲以下的註冊球員只有7000多人,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可怕的數字。

沒有足球人口,哪來的足球人才!中國足球自2002年後一年不如一年,一屆不如一屆。球迷對國足的熱情並沒有因為國足的表現而放棄國足,這也導致國足為了取得好成績,開始走上歸化之路。

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歸化了9名球員,分別是艾克森、李可、侯永永、蔣光太、德爾加多、高拉特、阿蘭、費爾南多、洛國富。從中國隊歸化的這幾名球員來看,都是中前場球員,這也確實是國足目前最需要的。

中國的歸化之路還會繼續進行,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真的可以看到,中國隊的首發有一半以上的球員是歸化球員。有了這些歸化球員的加入,中國隊的實力肯定會大幅的增長。當然,不是歸化就完事了,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需要一個好的教練,還需要球員們的團隊配合,只有這兩樣都做好了,那中國隊取得好成績也就不遠了。





小譚侃球


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歸化了9名球員,分別是艾克森、李可、侯永永、蔣光太、德爾加多、高拉特、阿蘭、費爾南多、洛國富。從中國隊歸化的這幾名球員來看,都是中前場球員,這也確實是國足目前最需要的。

中國的歸化之路還會繼續進行,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真的可以看到,中國隊的首發有一半以上的球員是歸化球員。有了這些歸化球員的加入,中國隊的實力肯定會大幅的增長。當然,不是歸化就完事了,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需要一個好的教練,還需要球員們的團隊配合,只有這兩樣都做好了,那中國隊取得好成績也就不遠了。


極限反輸出


我覺得要打一個個大大的問號,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平掉國足的菲律賓男足,誇張點說,就是一支靠歸化組成的球隊,技戰術的提升,成績的提升是否很明顯,這判斷的標準見仁見智,實際比賽比賽的時候我們就不是打遊戲,單純利用各個球員的身體素質和能力,這樣很容易組合成戰鬥力,但是實際上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解讀分析,如何整合才是關鍵,不能單純說歸化球員就一定比本土球員要來得好,這有失偏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