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機關裡的“潛規則”


談談機關裡的“潛規則”


說起“潛規則”,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想法就是“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等吧?客觀的講,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在某些地方、某些時段的某些機關,甚至還很猖獗,但我認為這並不是機關文化的主流。事實上,政府機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和秩序的主力軍,首先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不然的話,制定出來的政策、推行下來的措施肯定會有所偏沉,社會的和諧也就無從談起。事實上,在進機關之前,我也在企業裡工作過一段時間,下面我就結合我的工作經歷,簡要地說一說我對機關文化的一些感觸。


“潛規則一”:包容態度


說起包容態度,我是蠻有感觸的。我剛入職的時候,恰巧縣裡要舉行一個大型的文化節活動。因為所在的單位,承擔這個活動的重頭,我順理成章的抽進了文化節組委會辦公室。就在這個活動節籌備期間,我可以說是做的很不好,主要有兩件事。

作為剛入職的新人,單位也沒分派太重要的工作給我,基本上是讓我拿拿材料,接打一下電話什麼的。有一次一個比較重要的新聞稿報送,負責此事的老大哥在外面處理公務,他給我打過來電話,安排我報送這個材料。按照宣傳部的要求,材料要發一份電子版,並送一份加蓋公章的紙質版,他叮囑我一定要注意,不要送錯了材料。我嘴上應承著,還是馬虎大意了,紙質版材料和電子版材料送的不一致。

下午的時候,宣傳部電話打過來了,指名道姓要老大哥接電話。老大哥當時已經回單位了,接起來電話,那邊一通批評,說送個材料都這麼馬虎,要不是他們那邊把關,這個材料上了網怎麼辦?老大哥接電話的時候,我就在他旁邊聽著,那邊的口氣很不好,老大哥一直在陪著笑,不迭的道歉承認錯誤,認錯態度那是極好的。他電話接完了,輪到我忐忑不安了。我心想這次肯定被罵個狗血噴頭,沒想到老大哥只是對著我說,還得麻煩你跑一趟宣傳部,把這個材料送過去。說實話那一刻我真的挺過意不去的,很認真的向他道歉,老大哥輕描淡寫的說,你剛入職,犯點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下次多注意就行了。

文化節的頭一天晚上,要佈置會場,按照分工,我負責桌椅的擺放和主席臺材料的發放。恰巧那一天晚上,突降暴雨,我住的地方距離會場又非常遠,沒辦法我硬著頭皮給同事打電話,說我能不能晚點過去。同事非常通情達理,他說道,下這麼大的雨,你別再過來了,路上挺不安全的。這邊人手都夠,你的工作不用擔心了,我們會替你做好的。第二天一早,我早早的趕到,看見會場桌椅擺放的整整齊齊,資料發放的井井有條,真的是既慚愧又感動。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節結束以後,縣裡考慮我們加班加點的幹了兩個星期,給我們組委會的同志每人發放二百塊錢的加班餐補。我跟領導說,我做的挺不好的,不好意思領這個錢,領導說你也是辛辛苦苦的加了兩個星期的班,這個不能少了你的,然後我既慚愧還又有點小開心的把這個錢領了。

這兩件事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實是蠻大的。十年以後,當我帶領我們研究生團隊參加全國的一個比賽,獲得優秀獎並領得幾千元獎金的時候,儘管我做了稍微多一點的工作,但我還是毫不猶豫的把獎金平分了,絲毫沒有考慮團隊內部的“績效考評”。


“潛規則二”:擔當意識

要說起工作中犯的小錯誤來,我其實還是挺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的。除了剛入職的時候報送材料的馬虎大意,寫小材料有時候也是把關不嚴。有一次寫一篇簡報,數字沒仔細核對就印了好幾十份。印出來的時候,發現錯誤了,沒辦法得重新印,把我的搭檔氣得不輕。重新過去印材料的時候,隔壁科室的大姐看到早我兩年進機關的搭檔臉氣的通紅,打趣的問道,這次錯誤怨誰?搭檔氣鼓鼓的說道,誰都不怨,怨我自己,都沒仔細校對。我在旁邊聽了也是十分的不好意思。

這些工作上的小錯誤都不提了,還有一次結結實實的把我的領導給坑了。2014年縣裡派我們去鄉鎮街道辦督導“雙聯雙創”工作。當時上級指示,彙報材料要體現出鄉鎮特色、單位特色等。我負責的街道辦,給我安排了一個該辦的同志,姓王,和我對接搭班子。本來王同志比照上級的文稿,寫出一篇彙報稿來,我看了看覺得不行,認為不能體現出我們工作的特色來,又和他另起爐灶,弄了一篇框架新穎的稿件出來。後來接通知,縣主要領導要來街道辦視察,我單位又派了一個副主任過來迎接視察。副主任姓梁,和我年齡差不多,早我兩年入機關,因為工作能力較為突出而被提拔,但他對這項工作介入的很晚,可以說毫不知情。

下午縣主要領導來視察的時候,其它的工作到沒有說什麼,看了我們結構新穎的彙報材料,很不滿意,批評道,別說讓你們體現出特色來了,這材料連抄都不會抄。街道辦主要負責同志被批評的臉漲的通紅。等縣領導走後,街道主要負責同志指著王同志一通罵,連個彙報材料都整不好,你幹什麼吃的!王同志很委屈,說這不是聽了上級部門的指導意見才這麼整改的嗎?我心想壞了,我肯定得被罵死了,沒想到街道辦領導一句話沒罵我,轉火罵梁主任,你看看你們,給我們瞎指導,指導的什麼玩意!梁主任一聲不吭,當時氣氛異常尷尬。我作為始作俑者,說話也不是,不說話也不是。

等到大家都氣消了,我給梁主任承認錯誤,自我批評。我說梁主任您來簡直是背鍋的,這事全都是我的錯。梁主任包容的對我笑笑,說沒事,習慣了。值得一提的是他說這話真的是此言非虛,因為過了沒兩年,他下派到鄉鎮當黨委副書記,剛乾了半個月,因為分管的某項工作不力而被全縣大會點名批評。我挺替他鳴不平的,說才去半個月知道個啥,這事不能賴你啊。梁書記反而給我指出,政府開辦公會的時候,如果批評某個局沒幹出什麼成績來,假設這個局局長說這不賴我,全都是局裡其他同志乾的,那肯定會被所有人恥笑的。

現在政府機關在進行追責的時候,往往會向上追責一級,因為上級負有“領導責任”。真追責到人的時候,也別喊冤,誰叫你“領導不力”呢?正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啊!


"潛規則三":謙抑精神


謙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幾乎成了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徵之一。而在機關裡,這種謙抑精神真是隨處可見,幾乎成了同志們的標配。

真要說起來身邊同志們的謙抑精神,那簡直是不勝枚舉了,因為謙抑成了習慣,反而沒有太多印象深刻的故事了。我就簡單列舉幾個例子,我相信在機關工作過的同志們都會感同身受。比如上級機關來我們單位考察、調研的時候,我們會請上級機關的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對我們的工作“進行指導”;上級機關的同志這個時候會非常謙虛,說

“我們是來考察學習的”。同樣的,我們去鄉鎮、街道辦乃至村裡,也會說去學習“基層一線同志的實際工作經驗”。我們寫完材料,有時候需要周圍同事把把關,會十分誠懇的給同事說,幫忙給“指導指導”,同事很熱情的拿起來,說“我好好學習一下”。有時候我們給兄弟單位電話聯絡,那邊的同志接起電話來會問“有啥工作安排”?這個時候我會忙不迭的說,我這有點事要給你們“彙報一下”

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官話”、“套話”,不可否認,這裡面會有這些痕跡。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不正是體現出機關裡的那種謙和的態度、謙抑的精神嗎?這總比一些私營企業裡,一開口就是“我給大家佈置一下任務,你們都要認認真真的給我聽著,認認真真的給我執行”,給人的感覺舒服吧?何況,機關裡同志們的謙抑精神形成了職業習慣,在和體制外的人打交道時,很少有盛氣凌人的情況,不也體現出我們的服務態度和服務宗旨來嗎?

細究起來,機關裡的“潛規則”還有不少,如團隊精神、集體主義、協作意識、奉獻精神等等,這些都是機關文化的具體體現。在機關工作,對個人的性格培養和塑造,對人格魅力的打造,甚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領悟,我認為都是有所裨益的。我大學畢業十多年了,不時會在大學群裡和同學聊聊天,我發現有部分在民營企業工作的或者自己單獨創業的同學,說話還是直筒子性格,可能一不小心就把人惹不高興了。回想起來,十幾年前我不也是這樣的嗎?這十多年機關文化的浸潤,自我感覺我的包容意識、擔當意識都在進步,而越來越謙和的態度,給我贏得了不少的人緣。我想,無論我今後走向何方,這些都是帶給我一生的財富。


那麼,在備戰國考的你該如何積累財富?

談哥認為,今天的知識就是明天的財富

積累知識就是積累財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