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入獄,38歲功成名就,53歲窮得只剩10元

民國時期時局動盪,當時敢執筆揭露暗黑現實的人少之又少,而張季鸞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這一生充滿了坎坷和磨難,在少年,青年時期吃遍了苦,一直到人生的後半段他的日子才過得稍微順遂些,張季鸞這一生的經歷到底是怎樣的?他年少時都受過怎樣的磨難?

張季鸞的父親因文武雙全而在多地當過官,雖頭銜不大,但也備受百姓愛戴。幸福的日子總是不長久,而不幸的日子總是降臨的太快,在張季鸞13歲那年厄運來臨,他的父親意外去世,自此這一家日子過得愈發清苦。

在父親昔日好友的幫助下張季鸞才得以繼續完成學業。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沒有過很久,1902年到1904年,張季鸞的妹妹,母親相繼去世,對於他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他未曾因此而一蹶不振,之後不久便強打起來精神投身於學業當中。

少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入獄,38歲功成名就,53歲窮得只剩10元

1905年,學業優異的他得以公費去日本留學,在日本的那些年,他學習愈發努力。1911年,張季鸞回國不久便受邀請去當《民立報》的編輯。張季鸞的文筆很好,筆鋒犀利,且敢說,不畏懼強權,連當時是大總統的袁世凱他都敢批評。

袁世凱簽了辱國條約後別人忌憚他大總統的身份不敢出言諷刺,而張季鸞則不同,他當即寫了篇文章批評總統的這一行為,且言辭相當犀利。

這篇報道雖叫好聲一片,袁世凱看了後卻大為不滿,後下令讓《民立報》關門。張季鸞後輾轉於多家報社,然而巧的是這幾家報社都以倒閉告終,張季鸞由於收入不穩定,日子過得相當困頓,年紀輕輕便白了頭。38歲之後他的人生稍微有了點起色,他和朋友一起辦了新記大公報公司,由於大公報言辭犀利,備受百姓喜歡,因而銷量一直都很不錯。

少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入獄,38歲功成名就,53歲窮得只剩10元

適逢袁世凱新婚,別的報紙都是獻上祝福之辭,而張季鸞則角度清奇,他表示,在如今這個時代,士兵殉國,將帥卻可以談愛,當真是不公平至極。這樣的言論轟動一時,當天報紙日發行量超五萬份。除了蔣介石之外,他還出筆暗諷過許多其他大人物,諸如汪精衛等人也被他批過,沒有他不敢說的話,也沒有他不敢說的人。

張季鸞本不缺錢,因敢說,敢為人民發聲名氣也不低。1937年他老來得子,家庭生活幸福,算是到達了人生巔峰。當時無數人送來財寶以祝福他得子之喜,他卻把財寶全封存起來,直到後來悉數全部捐贈了出去。

少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入獄,38歲功成名就,53歲窮得只剩10元

1941年,張季鸞病逝,享年53歲,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財物悉數捐贈出去,到最後全身上下不過十元,他把自己的全部積蓄捐贈給了國家,未曾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任何積蓄。張季鸞雖半生未曾上過戰場,但卻以筆為劍,不畏強權敢於鬥爭,絲毫不遜色於在前線保衛祖國的戰士們。

參考文獻:

《報人張季鸞先生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