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誰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

紅雨說歷史


五代十國實際上是由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發展而來,那這個序幕可就是一場長戲了,得分幾場大戲來說。

一、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安史叛亂最終被平定,唐朝為求苟且,任命叛軍投降大將為河北廣大的地區的節度使,後成為著名的河北三鎮

那一年,叛軍最後的首領史朝義突圍北走,投奔鎮守范陽的李懷仙,結果被李懷仙拒之門外,被迫自殺,叛亂被平定。唐朝為求苟且,任命叛軍投降的大將李懷仙為范陽節度使、張忠志(後被賜名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這就是著名的河北三鎮。與此同時,還有薛嵩的相衛節度使、侯希逸的平盧節度使,當時的河北、山東,幾乎全是半獨立的藩鎮。

二、為了對抗藩鎮,也為了保護唐朝的漕運生命線,之後的唐朝開始在內地各重要地區設置節度使,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唐朝全國範圍內都設藩鎮,總共四十八鎮

為了遏制強大的河北三鎮,以及對付後來極愛造反的蔡州節度使等等,唐朝開始大設節度使,用飲鴆止渴的方式強化其統治。譬如唐末被李克用掌握的河東鎮,便是遏制河北三鎮的重要力量。由朱溫掌控的宣武鎮,則既有平定蔡州的作用,更為了保護唐朝的漕運生命線。唐憲宗李純做為唐朝中興之帝,曾短暫統一全國,當時唐朝已經各處都是藩鎮,全國四十八鎮。唐憲宗一死,藩鎮們就紛紛又起來了,進入一個大混亂時期。

三、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是唐朝最後的穩定期,唐懿宗繼位後就爆發了與南詔的劇烈戰爭以及龐勳之亂,等到唐僖宗繼位後,爆發了黃巢起義

唐懿宗時期的龐勳之亂,曾經短暫割據徐州,其殘餘勢力在當地影響很大,後來很多人投入了黃巢軍中。朱溫的家鄉碭山離徐州很近,應該說深受其影響。等黃巢起來後,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就投奔了黃巢,跟著黃巢從北方打到廣州,後來又從廣州北上,直到攻陷長安,黃巢稱帝。龐勳之亂,黃巢起義,讓本就半獨立的各處藩鎮更加獨立,許多五代十國的建立者,在平定各處的叛亂中從平民而崛起。

四、唐僖宗時期,除了黃巢,各地叛亂風起雲湧,很多流民、平民、職業軍人等等在戰爭中崛起,共同將五代十國的大幕完全拉開

滅掉唐朝,建立後梁的朱溫本是黃巢大將,後投降唐朝,被任命為宣武節度使,成為五代十國前期最重要的人物。後唐的始祖,晉王李克用,本是沙陀人,其家族憑藉鎮壓龐勳之亂,又鎮壓黃巢起義而崛起,佔據了太原,本是唐朝任命的河東節度使。吳國始祖楊行密,與三十六英雄而起家,佔據了淮南。吳越始祖錢鏐,以鎮壓浙江的叛亂而起家,佔據了兩浙。楚國始祖馬殷,本是蔡州軍出身,流亡到長沙建立了馬楚。前蜀皇帝王建,本是忠武軍出身,以鎮壓黃巢之亂以及投入禁軍護衛皇帝而起家,後攻入成都,建立前蜀。南漢起於鎮壓嶺南的叛亂。閩國起於唐末的流民軍隊。荊南高季昌本是朱溫的義孫。後蜀後來佔據了前蜀地盤,其開國皇帝孟知祥本是後唐的大將。南唐脫胎於吳國,是權臣篡位的結果。北漢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國家,本來是後漢滅亡後的殘留。


星火辰


我是千夜,我來回答。

拉開五代十國序幕人,就是朱溫。很有意思,這個被唐王朝賜名朱全忠的人,是大唐的掘墓人。朱溫,本是黃巢的部將,因為投降有功,被封為宣武節度使,以汴州也是今天的河南省為根據地,擴充自己的勢力。


唐朝末年,宦官亂政。天可汗李世民的子孫,被宦官廢了立,立了廢。但是李唐家族畢竟還是有血性男兒。唐僖宗之後的唐昭宗,決心力挽狂瀾。


天覆三年,他和宰相崔胤經過協商後,於天覆三年(公元903年)正月,從河南把朱全忠招入長安,一舉將數百名宦官全部剷除。宦官是滅掉了,可是皇帝也變成了光桿司令。大軍閥朱溫,要對付沒有軍權的光桿皇帝,真是太容易了。


朱溫宣佈放棄首都長安,拆毀了整個長安城,將唐昭宗遷到了洛陽。不久後,朱溫把獨孤損、裴樞、崔遠等三十餘名朝臣,帶到黃河岸邊的白馬驛。朱溫的心腹李振說:“他們浙西讓人都自譽為清流,可將他們投入黃河使其變成濁流。”



朱溫接受了這個建議,裴樞等文臣都來自世家大族,科舉出身。他們被殺象徵著唐代貴族制社會的終結。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全忠在新都汴州即位,成為後梁的太祖。有289年國祚的李唐王朝就此終結,五代十國拉開了序幕。

這是個非常混亂的時代,短短几十年中,中原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個朝代更迭,南方及其他地域有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國家輪立。引用一名作者的話來概括這個時代:


這個時代終結了中國古代史上最輝煌最驕傲的唐王朝,卻無法終結晚唐藩鎮割據留下的戰火與殺戮;這個時代崇尚武力與強權,文官政治遭清洗,儒家傳統被拋棄,卻開啟了一個重文輕武、文官制度幾近巔峰的宋朝。同樣是亂世,但這個時代似乎沒有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直至三足鼎立的精彩與權謀,也缺乏南北朝時期那股直衝宵漢得蒼莽英雄之氣,這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印象,好像只有連綿不絕的戰爭與無處不在的陰謀與背叛。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五代結束,北宋建立。


千夜看世界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全唐詩一共將近四萬首,此人其中佔了三首。以非詩人職業出身也算是厲害了,要知道乾隆皇帝一生作詩幾萬首而幾乎無一流傳。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尤其是十幾年前某國際張大導演拍的一部《滿城盡帶黃金甲》而使這首詩歌盡人皆知,尤其周董的一曲《菊花殘》更是成為新世紀90、00後們的一個你懂的的梗。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黃巢是唐朝滅亡的主要推手。滅亡唐朝的後梁太祖無賴朱三朱溫朱全忠朱晃就是黃巢的手下,可以說是黃巢真正拉開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序幕。

黃巢,曹州冤句人,今屬山東菏澤。唐末起義軍首領大齊皇帝,新舊唐書都記載他販鹽為業其實就是私鹽販子。黃巢五歲能詩也算個神童,可是長大後卻是屢試不第。多次參加唐朝的科舉確實沒有考中,唐朝的科舉不僅錄取率低而且看中考生出身。黃巢出生不光彩又加上唐朝末年政治比較黑暗,所以黃巢在最後一次落第後寫下了一首《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表達了自己對唐朝的失望和現實的不滿,流露出反抗唐朝腐朽統治的理想徹底的同唐朝決裂。


公元875年,黃巢和侄子起兵響應王仙芝起義在曹州造反聚眾數千。當時曹州地區流傳著一句謠言:“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在黃巢起事以後,聽到這些謠言後那些無法忍受苛捐雜稅而破產的百姓和流落各地的亂兵紛紛投靠黃巢。

很快黃巢就成了僅次於王仙芝的二號人物,但是雙方蜜月期不長就結束了。原因是王仙芝小農思想發作受到唐朝的誘惑想招安投降,王仙芝要做宋江偏偏黃巢是個方臘式的人物。兩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很難在一起長久,於是兩個人分道揚鑣各自發展。


結果王仙芝招安投降不僅沒搞成,還受到唐朝官吏的欺騙以招撫為名斬殺了王仙芝去談判的大將。王仙芝怒而興兵中了埋伏自己也兵敗身死。王仙芝的手下一分為二,一部分繼續流竄各地大部分北上投靠二哥黃巢。黃巢接過反抗唐朝的大旗,繼續造反大業。黃巢自稱沖天大將軍率領部眾流竄河南安徽蘇北一帶,不久黃巢派出的各支隊伍在江西、浙西、河南地區被唐朝政府軍和各個藩鎮軍隊擊敗。

(黃巢流動作戰示意圖)

黃巢力蹙勢窮於是便假裝向唐朝投降,被冊封為右衛將軍。黃巢看到唐王朝和各地藩鎮貌合神離甚至各自相攻。各地藩鎮不僅不合力作戰反而互相提防養賊自重,在經過對局勢的判斷以後黃巢果斷的降而復叛。黃巢流動作戰攻打浙江轉道江西福建等地,最後佔領廣州割據兩廣嶺南之地。

(唐朝嶺南地圖)

黃巢希望割據嶺南並經營成自己的大本營,於是向朝廷提出條件做廣州節度使。沒想到轉過年黃巢的部隊都是北方人水土不服發生瘟疫十死三四,剩下的部下勸說黃巢北返。黃巢便帥餘部經湖湘江浙過長江進攻揚州,後轉入河南佔領洛陽。黃巢所過地區的唐軍和藩鎮不是閉城不出就是開城投降,唐僖宗急招太監田令孜率領長安禁軍防守潼關。



(影視劇中的唐朝禁軍)

長安禁軍大多數是長安富戶子弟承平日久不經戰陣,一聽要出兵討賊紛紛痛哭流涕擔心不已,很多人花錢僱傭無業遊民地方無賴替自己出徵作戰。《舊唐書》記載:“時禁軍皆長安富族,世籍兩軍,豐給厚賜,高車大馬,以事權豪,自少迄長,不知戰陣。初聞科集,父子聚哭,憚於出征。各於兩市出值萬計,傭僱負販屠沽及病坊窮人,以為戰士,操刀載戟,不知敫銳。”

這樣的軍隊怎麼能打勝仗呢?果然官軍一觸即潰潼關失守。很快黃巢攻佔長安唐僖宗逃亡川蜀,黃巢安撫百姓將劫掠的糧食財物分賜給貧苦百姓。得到了百姓的用戶,黃巢宣稱:“黃王為生靈,不似李家不恤汝輩,但各安家。”黃巢佔領長安,登基稱帝。建國號大齊,改元金統。黃巢派遣各軍攻略四方,自己安坐長安。

唐朝急詔調動各鎮節度使勤王,沙坨人李克用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派兵擊敗黃巢大將朱溫。朱溫向黃巢求救黃巢受親信小人讒言不法救兵,並且嚴厲斥責朱溫。朱溫大為不滿,唐朝乘機勸降朱溫。朱溫經過考慮後投降唐朝,被賜名“全忠”。不久又被封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和李克用以及各路藩鎮大軍合力攻擊黃巢,黃巢被迫退出長安。黃巢軍將財物丟棄於道路唐軍爭相搶奪,黃巢乘機焚燬宮殿從容退卻。


(朱溫像)

李克用沙坨騎兵戰鬥力強加上朱溫熟悉黃巢軍內部虛實,各地藩鎮勤王軍也陸續趕到。黃巢軍一敗再敗,其大將李讜、楊能、霍存、葛從周、張歸厚、張歸霸各率部下投降於老朋友朱溫,大將尚讓率部下萬人歸武寧軍節度使時薄。黃巢率軍退守山東曹州老家,在兗州附近再次被李克用擊敗。妻子兒子被擒糧草輜重損失殆盡,黃巢僅帥幾千部下逃亡泰山。

最後在泰山虎狼谷黃巢眼看突圍無望,讓自己的外甥林言殺死自己投降。林言不忍黃巢於是就自刎身亡,(一說是林言見事不妙殺死黃巢打算帶黃巢人頭投降)。林言帶著黃巢及子侄大將的人頭打算投降時溥,路上被沙陀博野軍所殺。博野軍帶著林言及黃巢的人頭向時溥請功,時溥將黃巢的人頭獻給唐僖宗。黃巢的侄子黃浩率領殘部流竄,號稱“浪蕩軍”。唐昭宗天覆年間進攻湖南,打算割據湖南。被當地土豪鄧進思設伏殺死,黃巢起義徹底失敗。


(虎狼谷也叫黃巢谷)

黃巢起義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經過黃巢起義的打擊唐朝維持統治的最後兩點支柱也不復存在。隨著唐朝中央禁軍的消亡和南方財賦錢糧的斷絕唐朝很快就滅亡了。

一是唐朝的禁軍神策軍基本被消滅殆盡,不得不補充倚重黃巢降兵降將和藩鎮之兵。鎮壓黃巢起義的主力是沙坨部隊和藩鎮之兵。

二是黃巢起義軍席捲江南打擊了南方經濟,切斷了南方向唐朝朝廷輸送的漕運。安史之亂以來未經破壞的南方經濟一直為唐朝中央輸血,經過黃巢的打擊南方經濟一落千丈。通過戰亂繼任的節度使們,也不再像以前派遣的中央文臣那樣對朝廷恭順聽話。


(唐朝後期的各個藩鎮節度使示意圖)

不僅如此各個節度使治所通過鎮壓黃巢起義軍,更加的藩鎮化獨立性大大加強。五代十國的各個開國之君也都是靠鎮壓黃巢起義起家,如後唐奠基人李克用、南吳奠基人楊行密、後梁太祖朱溫、前蜀王建等。經過黃巢起義的打擊唐朝的統治威信也徹底的蕩然無存,黃巢的部下朱溫更是以汴州為基地擴張勢力,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王國。並於公元907廢掉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李柷,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後梁。所以說是黃巢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


(五代十國地圖)


湘淚飛蝶


一般的情景下,都會將拉開戰亂頻仍,英雄輩出,王朝快速更迭的五代的序幕,認定為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

其實,真正拉開五代十國序幕的是另有其人,而且是一名文人,更是一名“嗜好”美酒和美女的詩人。

朱溫的出場只類似於一場拳王爭霸賽中獲得參賽資格的選手,並且僅僅是擁有龐大比賽隊伍中的一員,或者說,根據以往的經歷是個得到組委會親睞的“老實人”選手,而且是受組委會所有官員監督的選手,僅此而已。

至於那名“嗜好”美女且“酷愛”讓美女用肩輿抬著他出行的詩人,卻是隨時可以讓選手朱溫出局的裁判。

他同時也是另一位重量級選手,武皇李克用的裁判。

他的名字和經歷或許有些陌生,但他根據黃巢大起義的形勢,依次向朱溫和李克用簽發了提前晉級的“內幕劵”。

公元880年十二月,黃巢起義攻下長安門戶潼關,長安無險可守,唐僖宗李儇被權宦田令孜裹挾,逃往四川。途中不斷派出黃門使者,催促時任諸道行營兵馬都統的鄭畋,出兵平亂。

鄭畋接令後,廣發檄文,命各藩鎮會於長安,圍剿在長安稱帝的黃巢。勤王的關中各藩鎮不願領兵輕離轄區,懼怕遭受黃巢大軍重創從而削弱實力,行軍時都磨磨蹭蹭,不願當出頭鳥。

唐僖宗也猜測出這種局面會出現,為了集合除藩鎮以及凝聚藩鎮之外的各方勢力,抬手又賜予鄭畋一大神器。但這一神器,鄭畋還未善加使用,於公元881年(中和元年),鄭畋獲罪被降職貶往他地。

之後,唐僖宗重新起用王鐸為宰相,兼諸道行營兵馬都統,主管平亂事宜,上述的神器落入王鐸手中。讓我們看下神器上究竟寫了什麼。

“凡蕃、漢將士赴難有功者,並聽以墨敕除官。”

詔書總共17個字,字字是黃金萬兩,一頂頂金光閃閃的烏紗帽。

只要王鐸寫上誰的名字,那他就是朝廷命官,就可以割據一方,招兵買馬,擴充軍備,徵收賦稅,任免官員。

王鐸所擁有權利達至其人生巔峰。

與之相應的是,各藩鎮士氣大振,齊齊向王鐸靠攏。


也就說,王鐸此時身兼組委會所有官職,另加場內裁判和場外裁判。

已經是和當朝皇帝唐僖宗並駕齊驅。

而作為參賽的“老實人”選手和選手晉王,此時還在各自的困境和麻煩中尋找方向。

朱溫出身寒微,自小好勇鬥狠,不事生產,黃巢起義爆發後,參軍入伍。到了王鐸成為香餑餑時,即公元881年末,朱溫已是黃巢手下的一員大將,職位同州節度使。

公元882年,朱溫受命攻打中原要地河中(河南孟縣),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屢敗朱溫,黃巢愛將尚讓一再掣肘朱溫的增兵河中的計劃,並不斷用言語詆譭朱溫,朱溫一氣之下,殺掉監軍,投降了王重榮。王重榮以重大勝利戰報的形式上報香餑餑、諸道行營兵馬都統王鐸。

王鐸來到河中一番確認之後,大筆一揮而就,朱溫成為一方藩鎮,職位同華節度使,隸屬於王重榮進行平叛。

朱溫就如此簡單的成為了唐朝的一名節度使。

同年,數月後。李克用進入到了王鐸視線中。

遊牧民族之沙坨族出身的李克用,身負突厥習性,善於騎射,專以盜擾邊界為生,縱橫山西北部,無人能降服這頭單眼的“飛虎子”。手下的牙兵,多來自於沙坨族。其中包括還未成年的、日後的後唐皇帝唐明宗李嗣源,智將李存審,名將周德威,以及被後人傳稱為繼項羽之後,千年等一回的神將李存孝。

如此豪華陣容,實力已是無邊無際,無法掩蓋。

卻因揹負盜名,不容於大唐。

駐守定州的王處存和李克用有姻親,時不時會上書為李克用辯白,卻一直得不到滿意回應,直到王鐸現身。經過名宦楊復光和受兵少困擾的王重榮一同舉薦,身在河中督戰的王鐸再次秉筆揮毫,李克用加入大唐陣營。

至此,五代十國的兩位重量級人物悉數到場。

五代十國的序幕在王鐸的筆下,幾近渺無聲息的拉開序幕。

香餑餑王鐸卻由此轉戰於政界之中。

王鐸出身於官宦世家,書香門第。王鐸自幼熟讀經書,遍習百家,以進士入仕,歷任監察御史,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唐僖宗即位,加右僕射。遺存詩三首,錄在《全唐詩》之中。

史書記載,“鐸有經世大志,以安邦為己任,士友推之。”

黃巢起義時,王鐸當著文武百官之面,一語道出其堅決與大唐站在一處平定內亂的想法,"‘臣忝宰執之長,在朝不足分陛下之憂。臣願自率諸軍,盪滌群盜。'朝議然之。”

此話說的是擲地有聲,然而並非獨獨講與唐僖宗李儇聽,而是明確與權宦田令孜,(時任皇帝的唯一軍事武裝左右神策軍最高軍事長官觀軍容使)。

然而,此話經過田令孜的刻意加工之後,就變了一番模樣。

"王鐸僨軍之將,崔安潛在蜀貪黷,豈二儒士能戢強兵!"

此時,王鐸肩負王朝存亡,唐僖宗予以駁斥,堅決支持王鐸以文官統率藩鎮拒敵。

事後,王鐸破格擢用的李克用成為了黃巢的勁敵。

884年,黃巢兵敗狼虎谷。秦宗權卻又在蔡州稱帝。

王鐸遭受田令孜肆意汙穢,被貶。在赴任途中,魏博鎮節度使樂彥禎之子樂從訓,知曉王鐸掌控全國兵馬糧草將近三年,猜想王鐸定然攜帶大量錢財,將其截殺在路途之中。

在王鐸被殺之前,王鐸身在眾婢女環伺之下,又有數名健碩美女肩負小轎,前方家奴吹吹打打,樂悠悠的趕赴上任。忽然聽聞夫人至後方即將來臨,王鐸立刻放下酒壺,從轎中一彈而起,命一切響樂停止,而後他自己則雙手肅立,靜立道旁,恭候夫人。

誰知,竟然是僕役們眼拙,認錯了人。

王鐸大笑,甩甩衣袖,再次命家奴吹起。

王鐸,朱溫,李克用,三人的崛起,從另一方面反應出大唐,曾經世界的中心——大唐帝國已經是病入膏肓,需要將集中在一人手中的皇權分離出來一部分,醫治自己。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雖是大唐迅速敗亡的主因,黨爭僅是輔因,藩鎮割據卻讓兩大因素集中爆發,雖然之後的歷代皇帝竭力維持,不惜放棄諸同姓王的性命和軍權,換來的不是大唐的中興,而是隻有後人對曾經強盛大唐的同情。


唐代丹藥


既然是序幕,那就是還沒有正式開場,比如說三國的序幕誰拉開的,你肯定會想到曹操、袁紹、劉表、孫堅等人,還有黃巾起義張角兄弟三人。其實他們到死也沒有看到三國中一個國家建立。

五代的序幕也一樣,必須從公元875年黃巢起義開始說起,因此說黃巢是拉開五代十國序幕的第一個人應該是沒問題的。

黃巢起義後,唐王朝依靠各地藩鎮來抵禦和鎮壓黃巢起義,這期間裡,各路諸侯藉著鎮壓起義的機會,發展自己的力量,逐漸形成了比較大的幾股力量,比如梁王朱溫、晉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貞等,在各路大神的聯合絞殺下,884年黃巢被殺起義失敗。

共同的敵人沒有了,各路諸侯開始互相廝殺了,這是典型的軍閥混戰。在此過程中,原為黃巢部下的朱溫實力越來越大,幾次打敗李克用和李茂貞,以河南為忠心佔領了大片土地。更重要的是他控制了唐朝皇帝,先是唐昭宗,被他派人殺害後又立了唐哀帝,兩個皇帝都成為其手中的傀儡。

907年,年紀越來越大的朱溫不耐煩了,雖然各地的割據勢力仍在,李克用佔著山西太原,李茂貞佔著關中,劉仁恭佔著幽雲,王建佔著蜀地,楊行密佔著江淮、王審知佔著福建、馬殷佔著湖南、高季興佔著荊南、劉隠佔著兩廣,但是畢竟自己地盤最大呀。於是朱溫迫使唐哀帝禪讓(其實他早不想幹了,能保住命就不錯了,不過還是沒保住),自己稱帝建立了梁朝,史稱後梁,他是梁太祖。五代十國開始了!



磨史作鏡


拉開五代十國序幕者不是黃巢也不是朱溫,正如同拉開三國序幕的不是張角、曹操。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看是誰給了大唐致命一擊,使得大唐再也無法支撐,天下喪亂不可制止的。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漸不振,確能安然一百五十年,依靠的是兩點:軍力,有一支實力不錯的禁軍;財力,江淮財賦源源支持朝庭。又有槍,又有錢,自然可以生存。


只要運河暢通,江淮財賦支持,唐庭就有錢

但是,這兩點,卻被同一個人毀掉了。

高駢,唐末名將。他算是唐庭最倚仗的支柱了。

高駢出身名將之後,他祖父是憲宗朝的高崇文。高崇文是誰,大夥未必記得,但“李愬雪夜下蔡州”大夥應該記得吧。李愬之所以能趁虛奇襲,要感謝崇文老爺子牽制住了叛軍主力。



李愬雪夜下蔡州,要感謝高崇文的配合

出身好不夠,高駢自小文武兼修,傳說中的神技“一箭雙鵰”,他也能做到,可謂超級猛人。朝庭也不斷委以重任。他西防吐蓄,收復渭州、河州、玉林關;南征南詔,一路收復交趾;討伐龐勳、王仙芝、黃巢,也功勳卓著。

可是,在關鍵的歷史關口,卻連續犯下大錯。

錯1:貪功,致黃巢復起!

初,他部下猛將張磷破黃巢,各鎮軍紛至,黃巢破在旦夕,但高駢認為“哥一個人就夠了”,勸返諸軍。結果,黃巢趁機大破高駢。此後,一路北進,直破長安。



如此文章,竟出自高駢之手,諷刺

錯2:割據淮南,率大唐禁軍,斷大唐財路

敗後,高駢尤擁大軍,足以再戰,卻避黃巢不戰。唐天子最依仗的禁軍居然不打了,急得連發詔催促。高駢呢,很有喜感,讓人寫了封《憿黃巢文》,氣勢恢宏,千古佳文,可是,就是不發兵。而且,還像潑婦吵架一樣和天子對罵起來了,直把天子比作亡國之君。最後,乾脆不玩了,割據淮南,不理朝庭。

唐朝之所以屢屢遭難而屹立不倒,就靠江淮財賦,淮南一割據,大唐再無財力了。

而整個殘唐到五代前期,朱溫軍最囂張,連李克用也被打得叫苦不迭,淮南軍,是少有敢正面對懟朱溫還不吃虧的人。這支軍若依附唐庭,唐朝會不會日子好過點,還真不好說!




擅長“一箭雙鵰”的高駢,一箭射掉了大唐錢和槍兩個大雕,。諷刺

因此,致使中央失去最後力量,天下最終分崩的,正是這位唐朝最信任的人。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它的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頂峰,但它的開放,使得對異族戒備也少,用胡人守邊遂成禍患。唐朝從初期的府兵制過渡到募兵制,幾經變動釀成安史之亂,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地方勢力尾大不掉,中央弱勢,雖有幾位君主想挽大廈於既倒,都功敗垂成,中央地方脫節,各自為政,良莠不齊,在大政方針上也出現偏頗,弄至民不聊生,至僖宗時出現黃巢之亂,黃巢挾著“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氣勢,衝擊搖搖欲墜的唐王朝,各種野心家輪番登場。唐王朝的終結者、五代的創始人朱溫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現。


黃巢在山東連年饑荒時揭竿而起,吸引大片流民歸附,朱溫也與兄長一同投奔義軍,由於驍勇善戰,很快成為義軍的重要將領,被黃巢封為同州防禦使,攻克同州後遭到王重榮大軍反撲,作戰不利連敗,向黃巢求救又因與其手下不和,戰報被壓下,十次奏章均無法到達。(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無奈之下投降王重榮,躲在蜀地的唐僖宗得知後非常高興說,這是老天爺賜給我的啊!於是給朱溫賜名全忠,赤膽忠心之意,朱溫搖身一變走到敵方陣營,繼續統率他的舊部協同王重榮部隊一起行動,所到之處攻無不克。


黃巢義軍在華夏大地打游擊,朱溫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有功,封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883年拜為汴州刺史出任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至此羽翼豐滿,便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藩鎮。(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在與李克用的合作過程中出現變故,李克用追擊黃巢部回師,在朱溫轄下的上源驛客館駐馬,朱溫熱情接待,李克用乘酒醉大發脾氣指斥朱溫激怒了他。當天晚上,朱溫命士兵火攻李克用的駐地,正在危急之時,恰好碰上大雨,李克用趁著打雷閃電翻牆逃走,自此二人反目成仇。

黃巢遊擊到虎狼谷兵敗身死,部將蔡州的秦宗權接替他的位置,繼續扯起義旗,義軍卻早已背離起義初衷,成為比各地軍閥更加殘暴的野獸,為害中原愈烈,通過幾年平秦宗權之亂,朱溫隊伍迅速壯大,受到的封賞越來越多,漸漸成為唐王朝新的心腹之患,朱溫通過與各藩鎮連橫合縱,還強迫唐昭宗遷都到自己治下洛陽,方便控制,後殺死昭宗,另立李柷即唐哀帝,又擊敗不服的割據勢力,屠殺唐室諸王。907年,朱溫迫李柷禪位,自己建梁稱帝,史稱後梁,全忠也不要了,改名朱晃。唐朝至此滅亡,佔據中原的後梁成立後,地方先後形成十個割據勢力。


南方鵬


是朱溫,但是,他雖然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卻是歷史上最荒唐的“開國皇帝”

五千年曆史上,第一位稱帝的朱姓皇帝並不是朱重八朱元璋,而是早他四百年的梁太祖朱溫。朱元璋大殺功臣留下歷史汙點,但也有一定的歷史功績。可是梁太祖朱溫就不同了,留下的完全是歷史汙點,沒有一點點歷史功績。朱溫生於公元八五二年,從小家貧,吃不飽飯。這一點和朱元璋那是一樣一樣的。就連前半生的經歷也大致相同。後來朱溫和哥哥朱存一起參加黃巢起義,從小打架練出的身手,外加黃巢的刻意提拔,使得朱溫很短時間內就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起義軍高級將領。後來黃巢大軍攻入長安,黃巢派朱溫守衛長安東線防區。在唐軍的猛烈攻勢下,朱溫節節敗退,眼看就有性命之憂。於是向黃巢求援,可是黃巢也自顧不暇,沒有派一兵一卒來支援朱溫。於是朱溫和黃巢之間有了芥蒂。


公元八八二年,黃巢大軍被唐軍四面圍困,眼看敗局已定。早就和黃巢面和心不合的朱溫抓住機會,率領自己麾下十幾萬大軍叛逃黃巢,歸順唐軍。唐僖宗對這支人馬非常看重,於是封朱溫為金吾衛將軍,算是擁兵自重的一路諸侯了。第二年,朱溫和唐軍李克用部一起圍攻自己的舊日上司黃巢。朱溫進一步詮釋了中國人的古老原則“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當初和唐軍作戰時屢戰屢敗,可是轉過頭和黃巢軍作戰時卻屢屢得手,節節順利。在朱溫進攻下,本來大有可為的黃巢起義被覆滅了。剪滅了黃巢軍隊,朱溫進一步剪滅了自己周邊的各個封建勢力,幾乎統治了中華北方地區。勢力大增的朱溫有了和安祿山一樣的夢想——進軍關中,取代李唐天下。隨著朱溫“夢想照進現實”,黃河中下游地區卻因為連年征戰而苦受兵災人禍。為了擴大勢力,朱溫連年徵兵,留下的老弱病殘也要繳納很重的徭役和賦稅。幾乎家家破產,人人逃亡。


公元九零一年左右,唐王朝內部發生內亂,中央政府內部各方勢力傾軋,爭權奪利。朱溫瞅準時機,果斷進兵關中,擊敗節度使李茂貞,“挾天子以令諸侯”,小皇帝唐昭宗完全成了朱溫的擺設。然而朱溫並沒有曹操的顧忌和涵養,急於稱帝的朱溫公然殺死了唐昭宗,又把30多個宦官和大臣殺死,屍體投入黃河。這下沒有人敢指責朱溫了,稱帝之路完全順暢。


公元九零七年,窮小子出身的朱溫稱帝,國號大梁,也稱後梁。從此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朱溫雖然也算是開國之君,但遠沒有朱元璋劉邦的遠見卓識。坐穩了皇位,朱溫就沉溺於酒色之中而不能自拔。別的皇帝好女色無非多幾個妃子,多一些癖好而已。可是這位朱溫皇帝卻很特別,不顧人倫,讓自己的兒媳婦以侍孝的名義長留宮中,供朱溫淫慾。所謂上行下效,有這樣無恥的老父親,自然生不出多優秀的兒子來。幾個兒子整天勾心鬥角,還主動把自己妻妾獻給朱溫享用。那些兒媳婦也對朱溫刻意迎奉,為自己的丈夫做皇帝而不懈努力。在這些圖謀不軌的兒媳婦之中,王氏逐漸博得朱溫歡心,朱溫承諾將把皇位留給王氏的丈夫,朱溫的養子朱友文。可惜這件事並沒有保密多久,很快三子朱友珪得知此事,於是一不做二不休,聯絡自己的心腹將領,又買通了宮中守衛。趁著朱友珪妻子張氏入宮侍奉朱溫的機會,偷偷打開內城門,於是朱友珪率軍一舉攻陷宮城,一路打進朱溫的床塌前。


此時的朱溫早已生病多時,看到朱友珪反叛又氣又急。而此時身邊的那些太監宮女早就不知躲往何處。甚至有些宮女不滿朱溫的殘暴凌辱,主動給朱友珪做幫手指路經。朱溫痛罵朱友珪不知人倫,謀殺親父。朱友珪不稱父親而稱“老賊”。歷數朱溫多年來的暴行和人倫盡喪的醜陋行徑,痛罵之後一劍刺入朱溫腹內,朱溫一命嗚呼。結束了自己丑陋的一生。終年六十一歲。

朱溫一生起於草莽,本來有開國之業,可惜被他的短視和利慾薰心陷入瘋狂,最後走向不歸路,也是歷史上最荒唐的“開國皇帝”。可惜可嘆,令人扼腕。


用戶103868692061


朱溫殺唐昭宗,廢唐哀帝,建立後梁,唐朝滅亡。

朱溫最初參加黃巢起義軍,後投降唐朝,成為宣武軍節度使。後以河南為中心,擴充勢力,成為唐朝末年最大的地方割據勢力。“白馬驛之禍”後,代唐建梁,史稱後梁或朱梁,唐朝滅亡,中國正式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指的是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它們均為軍事實力強盛的華北割據勢力。但它們僅限於地方割據,很難統一全國。

十國指的是歷時較長的十個政權,它們或者奉五代為正朔,自己稱王,或者直接稱帝。


五味社


朱溫終結了唐朝開啟了五代十國,但真正拉開序幕將唐朝送往滅亡的卻是黃巢。

黃巢起義之前,唐朝雖有藩鎮割據,但基本政令還是可以通行的,黃巢起義之後,地方藩鎮趁機做大,唐朝為了安撫他們不得已封他們為王,而這些人所在的割據地已基本上不受唐朝的約束,他們實際上就是一個王國。


至於朱溫就是在黃巢起義下崛起的一位藩鎮,原本朱溫是跟隨黃巢起義的,誰知在後來他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轉頭投降了唐朝,被賜名朱全忠。

唐朝對他寄予厚望的忠誠他沒做到,他想的是怎麼取代唐朝。當上節度使後,他因鎮壓舊主有功被封為王,對此他還不滿足,公元904年,朱溫殺宰相,逼迫唐昭宗遷都,然後製造白馬驛之禍,榨乾唐朝以後於公元907年取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