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中取靜的紛享銷客

“中國CRM市場正處於撲朔迷離的狀態,”羅旭,紛享銷客創始人&CEO。他以看似矛盾的開場白,開始解釋自己的觀點:“過去20年中,中國CRM市場始終沒有成長出參天大樹,這一定是產業發展方向出現了問題,業務聚焦點出現偏差。但在1~2年之內,CRM市場必將出現爆發。”


鬧中取靜的紛享銷客


非常複雜的“熱鬧”

確實如此,2019年,中國的CRM市場出現了非常複雜的“熱鬧”。百度發佈愛番番CRM開放平臺;Salesforce宣佈落地阿里雲;而騰訊先是增持六度人和,成為第一大股東,後又以1.2 億美元投資銷售易。也就是說,中國三大互聯網公司均在客戶關係管理(CRM)市場,進行了深度佈局。

當然,在此之前的20年中,中國CRM市場一直處於半紅不紫的狀態,即使美國出現了Salesforce,即使Salesforce的商業模式已經被國人析毫剖釐,中國CRM市場也始終沒有出現獨角獸企業。相關數據也證明了這一觀點,中國CRM公司市值總和不超過50億美元,而SaaS CRM市場容量,尚未不超過30億人民幣。

這是何原因?截止2019年3月底,國內移動互聯網月活用戶數為11.38億人次,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349.6分鐘。這意味著什麼?C端已經完成數字化,B端還會遠嗎?確實不遠,但也確實不容易。

互聯網下半場已展開“風口爭奪戰”,更確切地說是“超級入口”爭奪戰。CRM系統則就是被視為通往產業互聯網,或者稱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超級入口”。而在此前所謂客戶關係管理(CRM),一直侷限在銷售部門,雖然重視客戶,但從未以客戶為中心,雖然看重關係,但並未實現各類關係之間的打通。

Salesforce不是好榜樣

上述即是,CRM市場非常複雜的“熱鬧”。延展此話題,越是熱鬧的市場,越需要冷靜看待,越需要冷靜把握市場的本質需求,而羅旭所判斷“1~2年之內,CRM市場必將出現爆發。”其理論依據是什麼?中國企業複製國外B2C模式,成功概率非常高,例如門戶網站、搜索引擎、電商平臺都有成功案例,但在B2B領域、在SaaS CRM市場,是否可以複製Salesforce?

Salesforce確實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有人說,其成功的關鍵是PaaS平臺,以及基於PaaS平臺建立的生態體系。此觀點正確與否,可另行判斷,但在此之前,有一時間點不可忽視。

Salesforce成立於1999年,而此時美國的互聯網滲透率已經超過60%。如果進行對比,截至2018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為8.29億,互聯網滲透率達到59.6%,已經極為接近60%的臨界點。

當然,這並不是說此前產業環境尚不成熟,而臨界點狀態下CRM,就一定可以複製Salesforce。“做PaaS就一定是要做平臺,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做PaaS就一定要做生態,我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羅旭是PaaS路線的堅定支持者,但其以銷售的本質,解釋了技術的演進方向。標準化的SaaS服務,不可能平行於非標準化的銷售流程,而傳統PaaS看似敏捷,實則笨重,更可能限制SaaS應用的發展。

“以客戶中心是”技術架構

話題繼續展開,Salesforce也確實是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其核心理念是“客戶成功是Salesforce優先級最高的事情”。這一觀點,紛享銷客頗為認同,而延伸到其戰略,羅旭認為“以客戶中心”既是全新的技術架構,也是全新的企業業務流程。


鬧中取靜的紛享銷客


傳統CRM是部門效率工具,以管控為核心,以過程為驅動,銷售部門看似核心,實則只處於被動協同狀態。“而連接型CRM是以客戶為中心,以業務為驅動,需要全企業、全網絡進行協作的連接型 CRM。”羅旭特別強調了“連接型CRM”,這正是紛享銷客產品本質理念。

數字化企業必然兼具生態化、數字化、智能化三項基本特徵,而此前提是“五流通暢”,即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票據流、業務流、物權流的端到端、全鏈路打通。當然,這又涉及到企業內部業務流程“小循環”,以及企業外部生態“大循環”。

由此,以客戶為中心的連接型CRM,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才能真正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企業必然以客戶為中心,這就涉及重構企業的業務體系,其中不僅是營銷部門以客戶為中心,而是企業的市場、研發、服務、渠道部門,甚至財務、人力資源等部門,均將以客戶為中心。

而在此過程中,連接型CRM將在企業內部,推動形成全新的組織架構和價值鏈、管理鏈。而在企業外部,其將與客戶、生態夥伴完全連接。並最終實現以訂單為中心的交易流、以客戶為中心的決策流、以人為中心的信息流。

過去三年中的紛享銷客

上述即是紛享銷客連接型CRM的基本理念,而從技術實現角度看,其有創新性地實現了企業通訊能力與業務能力的融合,企業OA系統與CRM系統的融合。其實在過去三年中,紛享銷客一直在潛心研發,將IM通訊作為產品的底層能力,並在此基礎上封裝OA協同辦公能力,進而才是其核心CRM組件。


鬧中取靜的紛享銷客


而回到前文所述的PaaS話題。定位為大中型企業市場的紛享銷客,確實在踐行“無PaaS不SaaS”,但其理解的PaaS更應聚焦在對企業用戶的理解。三年裡,紛享銷客投入巨大資源構建柔性PaaS。

通俗來講,柔性PaaS就像樂高積木一樣,將核心的功能全部顆粒化,用戶甚至可以不借助外部資源,針對自身的核心需求進行柔性的、低代碼的實施部署。這對於中國本土企業來說非常重要,而不是照搬西方企業模式。

不僅如此,以柔性PaaS為基礎的連接型CRM,也重新塑造了紛享銷客的商業模式,即“N網多屏”的BaaS模式。連接型CRM將有效實現企業互聯,而企業互聯是由一家上游廠商,所帶來數十,甚至上千家下游夥伴使用CRM,形成網絡化獲客效應。“而這正將成為CRM持續增長的有效槓桿”羅旭最後說。

作者 | 張戈 (公眾號ID:TechECR)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