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義和鄉:查找問題“來真的”解決問題“來實的”

 

眉山義和鄉:查找問題“來真的”解決問題“來實的”

人民網成都10月17日電 10月2日早上,眉山市彭山區義和鄉悅園村2組村民盧春梅家裡走進兩位大學生,他們手持調查問卷,耐心禮貌地招呼盧春梅,並請她填寫問卷。打開問卷後,盧春梅看到上面是對義和鄉黨委政府、村“兩委”班子運行意見和建議,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內容,盧春梅將信將疑地在建議欄填上了“垃圾桶配置不合理,希望再增多些”,就出門趕場去了。

10月8日下午,盧春梅發現回家的路上增添了許多綠色的大桶,而且分佈的很均勻,一問才知道是村上新放置的垃圾桶,全村4個小組增加到86個。這樣一來,盧春梅家倒生活垃圾的距離從以前的300米之外就降到了現在的50米之內,生活的方便性大大提高。

“300米到50米,事情或許很小,對村民來說卻是很大”。悅園村黨支部書記周留德說,村民利益無小事,只要村民提了意見,我們就會第一時間作出回應。

同樣,岐山村村民劉軍在問卷上寫上了“希望072縣道能安全通車”。該道路在國慶前夕因雨水沖刷,岐山村口的路段發生了底部坍塌,部分橋面懸空,成了半通行的危橋,大大影響了岐山村400戶村民的出行。鄉村兩級幹部得知後,立即介入,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解決,目前該道路已補修完畢,不日將恢復通行。

像這樣為村民解難題的“實招”,是義和鄉黨委政府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中主動作為的創新舉措。據介紹,義和鄉在主題教育開始後,聘請了10名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的學生,在國慶節期間,分成了5組對該鄉5個村開展了入戶調查。

為了確保入戶調查“來真的”,該鄉要求“第三方”調查員們在調查過程中全程迴避村鄉兩級指派,直面村民的問題、難題,真實記錄村民的每一項訴求。目前,已調查走訪村民100餘戶,收集整理了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產生活等方面問題32個,其中,鄉級層面解決答覆17個,正在解決12個,請求上級部門解決3個。(黎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