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接见,三句含义深刻的话,注定吴敬中余则成必将成为终生盟友

与其说《潜伏》是谍战剧,还不如说那就是刻画得入木三分的“官场现形记”:老谋深算明哲保身的吴敬中,官迷心窍蝇营狗苟的陆桥山,有奢望没能力的夯货马奎,只知死干最后被干死的李涯,左右逢源闷声发财的余则成,上演了一幕幕极其真实的、都是主角、没有配角的官场活剧。

《潜伏》“官场斗”活剧中出场角色最多的,是大老板手握尚方宝剑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其中最有深意的三句话,注定了吴敬中和余则成必将成为一生的盟友——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一场接见,三句含义深刻的话,注定吴敬中余则成必将成为终生盟友

​当时天津刚刚被接收(也称劫收),大家都趁乱发财,吴敬中只捞房子车子票子,但是有个副军长捞女子捞出了麻烦,上边准备杀几只鸡给猴子看看。于是天津站迎来了杀气腾腾的戴老板。

大老板视察天津站,以吴敬中为首的大特务中特务小特务站成一排,排在第二位的是情报处长陆桥山,排在第三位的是行动队长马奎,然后才是余则成,再往后是两个打酱油的。

这时候就看出戴老板的水平了:跟吴敬中握手,说了三个字:“辛苦了。”跟其他人握手,只说两个字:“辛苦。”而到了余则成面前,却拉着手说了一大堆:“青浦班的都是勇士,但是,你是功臣哪!(这是咱们重点要看的第一句话)”

一场接见,三句含义深刻的话,注定吴敬中余则成必将成为终生盟友

​老戴此言一出,吴敬中陆桥山心领神会,只有马奎那个夯货一头雾水,下去后还不断演练再次被接见时的礼节。老戴为什么要提青浦班,这个青浦班又是怎样的一个单位呢?细查资料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青浦班全称是“军事委员会苏浙行动委员会青浦特种技术训练班”,说白了,也就是就是特务中的黄埔军校,而且真正的青浦班受训者只有四百来人,班主任就是老戴,而合办者中还有一个洪门大佬“水果月笙”。

这四百来人脚踏黑白两道,以后的松江班等训练营,比青浦班都差了一个档次。

这就是说,当年老戴是“班主任”,吴敬中是“任课老师”,余则成则是他俩的“得意门生”。吴敬中心里明白:余则成之所以来天津站“协助”自己,很有可能还负有“监视”之责。

“戴班主任”之所以在接见众特务的时候厚此薄彼,一个目的是是替余则成立威(我的学生你们别惹),另一个目的也是敲山震虎吓唬吴敬中(我在你身边安插了亲信)。

所以吴敬中心里打着鼓,把余则成的身份从“学生”变成了“兄弟”,并马上跟“余兄弟”密谈。密谈中余则成一句话就给吴敬中吃了定心丸,这老汉是真的感动了,所以从那时候起,他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这个余则成,我保定了!

一场接见,三句含义深刻的话,注定吴敬中余则成必将成为终生盟友

​从学生变成兄弟,余则成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十分“腼腆”的拒绝了:“别,站长您别这么说。您是我的老师,不能以兄弟相称的!”

看看余则成这番话,那就是人精中的人精,这官场智慧,就是陆桥山马奎李涯三个绑到一块,也抵不上一个余则成。所以后来尽管就差在脑门写上“峨眉峰”三个字了,老特工吴敬中都装聋作哑替余则成打掩护——看似年老昏聩,其实他比谁都精明:你们搞掉余则成,下一个倒下的就是我!

至于余则成说用什么话打动了吴敬中,咱们看下面的图片(这是咱们重点要看的第二句话)——如果真写成文字,未必让发,但是这句话正是当时与此前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官场铁律与“护官符”:背后骂皇上没事儿,得罪了长官,那是现打不赊!

一场接见,三句含义深刻的话,注定吴敬中余则成必将成为终生盟友

​密谈之后,吴敬中与余则成的攻守同盟结成,但是以吴敬中的老道,是不会完全放心的,所以他一直盯着那看着好像不动的时钟,心急如焚。吴敬中如坐针毡,陆桥山和马奎都在打腹稿,准备狠狠地告吴敬中一状,以此换来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他们的电话也不断响起:“他(余则成)进去了”“他出来了”。

掐算好时间的吴敬中在走廊里很“巧合”地跟余则成迎面相遇:余则成意味深长地眯着小眼睛摇头微笑(搞定),吴敬中不露声色,注视一眼后,二人擦肩而过,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吴敬中和余则成默契地擦肩而过的时候,大蠢蛋马奎还在演练礼仪和“台词”,小聪明陆桥山忙着在十几条领带中选择合适的。

一场接见,三句含义深刻的话,注定吴敬中余则成必将成为终生盟友

​看马奎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李涯能干,眼界也远不如李涯开阔的底层小人物。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想通过一次见面就得到上司赏识,那只能是白日做梦——后来有个大学生,给大老板上了万言书,不管他的热情是否值得鼓励,说的话是否有借鉴意义,反正是被开除了。

那位热血青年被开除的原因,就是不懂潜规则:不是话说的不对,而是你的地位没资格说。

至于陆桥山,则是根本没戏,因为他跟余则成和吴敬中不是一个后台老板,不管他表现有多优秀,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至于想给大老板留下好印象,那更是冲瞎子抛媚眼——表错了情。

陆桥山马奎一通瞎忙乎,吴敬中一踏入会谈(审讯?)室,就听到了最重要的第三句话,虽然只有短短十个字,但是在吴敬中耳朵里,那就是“大赦令”和“霓裳羽衣曲”:“敬中啊,我们晚上吃什么?”

一场接见,三句含义深刻的话,注定吴敬中余则成必将成为终生盟友

​每当看到这一段,笔者都禁不住由衷赞叹:狐狸,三只狐狸,一大一中一小三只狐狸!

这三只狐狸完美地演绎了官场潜规则,从他们含义深刻的三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出陆桥山马奎乃至后来的李涯,都绝对斗不过余则成,因为这是当时的官场规则决定的:余则成是不是峨眉峰和深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欣赏他、罩着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