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蘇州的麵條無法普及全國?蘇州人表示:還不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有些麵條,大概就是為全國人民而生的,比如說蘭州拉麵,每一個人頭攢動的火車站旁都要有一家蘭州拉麵,清透的湯底、熱辣的紅油、爽口的白蘿蔔,還有幾片總是被吐槽太吝嗇的切得薄薄的牛肉,無論來自哪裡的過客,總能在這碗蘭州拉麵裡找到最妥帖的舒適感。還有重慶小面,承包了我們無數個不知道吃啥的午餐時間。軟糯的豆雜,麻辣鮮香的紅油湯底,讓我們的午餐變得有滋有味。


為啥蘇州的麵條無法普及全國?蘇州人表示:還不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能夠被全國人民認可,是件好事。可是有些麵條,明明在當地很有市場,卻很難走出本地,為啥?還不是因為實力不允許,比如說,蘇州的麵條就是如此!

作為魚米之鄉的蘇州,向來不愁吃喝,卻始終對各式各樣的麵條情有獨鍾。在這個季節去蘇州,明明有著滿大街膏肥黃滿的大閘蟹,卻沒想到,被一碗看上去很普通的面留下了最深刻的味覺記憶。


為啥蘇州的麵條無法普及全國?蘇州人表示:還不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在北方人眼中,麵條的精髓是澆頭,在蘇州人眼中,麵條的靈魂是湯底。無論這家麵館的外表看起來有多不起眼,但是隻要他能開的下去,就說明他家煮麵的湯底肯定是馬虎不得,否則蘇州人吃了,立刻一鬨而散,絕對開不到第二天。


為啥蘇州的麵條無法普及全國?蘇州人表示:還不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蘇式面的湯底有多講究?細分起來,熬湯的食材要有這些,青魚、鱔骨、螺螄、豬筒骨、整雞等等,更講究一點的,還要將食材按照河鮮、湖鮮、禽畜分類來燉煮煲湯,煲湯最費時間,通常八九個小時才能熬出味道。店家再將各自熬好的湯底按照比例調配,其中的分寸要拿捏得當,河鮮湖鮮的湯負責提鮮,禽畜煲出來湯負責提醇,但是不管怎樣,最後的湯底都要清而不油,醇而不厚,而湯底裡面的鮮香味道,為這碗麵條奠定了基調。


為啥蘇州的麵條無法普及全國?蘇州人表示:還不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南方的稻米缺少韌勁,所以蘇州人在做麵條的時候會在麵粉里加入鹼,以此來增加麵條的嚼勁口感。也正是因為如此,蘇州人更喜歡追求頭湯麵,他們認為煮麵條的水用久了,裡面的澱粉太多不說,還帶著一股鹼水氣,連上好的湯頭都給攪和了。

煮好的麵條碼放在碗裡,紋理清晰,看上去就像被梳子梳過一樣,故此也有觀音頭一說,加入湯底的麵條,最中間凸起部分浮在湯底的上面,像河裡的鯽魚透出脊背,故有鯽魚背之說。


為啥蘇州的麵條無法普及全國?蘇州人表示:還不是因為實力不允許


煮好的麵條,根據是否加醬油,而分為白湯紅湯兩種。蘇式面裡的澆頭,雖然在這碗麵裡已經算不上重點,但也足以賺足外地人的眼球。大排面,肉厚料足;牛肉麵,鮮香嫩滑;鱔絲面,油中帶甜。無論哪一種,鮮永遠是前提,也正是因為如此,蘇式面都有著其他地方無法複製的獨特味道。

看完了蘇式面養成記,多少夢想開蘇式麵館的人紛紛放棄了,先不說別的,就是熬湯底的這一關,就已經熬走了多少人了。所以說,不是蘇式面無法普及,而是實力真的不允許它被輕易複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