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的忙我不能幫”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成年人的世界裡,互相幫忙不可避免,一個善良的人,總會自發地去幫助別人,這是一種本性。但對於一些不合情理的忙,你可以大膽拒絕:“對不起,你的忙我不能幫。”

“對不起,你的忙我不能幫”

01強人所難之忙,該拒絕就拒絕

剛上班時,我們幾個小白便遇到一件心煩事。

原來,單位領導委託辦公室主任找我們,想讓我們幾個給他擔保貸款,具體要幹什麼,主任也沒說,我們也沒好意思問。

後來,我們側面瞭解到,領導的一位至親想開發房地產,資金不到位,便想到這招,打起我們的主意。

大家左右為難,但心底是反抗和拒絕的。

因為給人擔保,陷入糾紛和麻煩的事,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我們是普通人,經濟實力差,如果出現意外,就會陷入被動的困境。

想歸想,只是做出來時,大家的表現方式不盡相同。

有人打太極推脫,說再考慮考慮;有人總是想著法子躲避主任,不和他正面說;有一個乾脆直接拒絕。

那段時間,主任三天兩頭催問我們,我們見了主任就像遇見瘟疫一般,總想躲避,惶惶不可終日,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後來,有兩個人面子上過不去,給領導擔保了,而我們幾個最終沒給他擔保。

白居易說過,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意思即是,不要勉強別人去做他不能做,或不願做的事情。

所以,對於強人所難的要求,拒絕是最妥當的處理方式。

懂得拒絕別人,往往體現的是一種能力,蘊含的是一種智慧,彰顯的是一種氣魄。

成年人的世界裡,你不要委屈自己,要有底線、有原則。

別人強你所難,你能做的就是難以成全。

“對不起,你的忙我不能幫”

02心懷叵測之忙,擦亮眼睛去識別

北宋明道二年,范仲淹和吏部侍郎王闢之被貶到睦州。

到睦州後,當地官員和百姓對范仲淹特別照顧。而王闢之出門受盡路人的白眼,就連以前他提拔幫助過的官員,也沒一個人前去看望他。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初王闢之在吏部為官時,有權有勢,許多人對他畢恭畢敬。他們為了求得升遷,不惜討好奉迎他,甚至花重金買通他,請他關照幫忙。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升官發財後,可以為所欲為,高高在上,把更多的人踩在腳下,讓人仰視,居心險惡至極。

而對於這些人,王闢之根本沒有甄別他們人品的優劣,就幫他們的忙,使他們得以升遷。

在他犯事後,他們恩將仇報,落井下石,與他劃清界限,舉報他,打擊他。

正如那句話:種荊棘者得其刺。

那些心懷叵測者,往往品德欠佳,心術不正,非良善之輩。

對於他們提出的幫忙,你要經得起其中的誘惑,不要貪圖眼前的風光,而忘記幫忙的初衷;更要擦亮眼睛,識別其中的陰險,不要種下荊棘,收穫刺痛,幫了他一時,毀了你一世。

“對不起,你的忙我不能幫”

03擾人煩人之忙,把握好分寸

不隨便打擾他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可生活中,有些人動不動就打擾別人,讓人不勝其煩。

表哥就遭遇過這樣的心煩事。

最近,他的對門搬進來一個年輕人,他租住對門鄰居的房子,出於禮貌,表哥見面和他打過幾次招呼。

一天,表哥一家正在吃飯,門禁的視頻電話響了,表哥上前一看,是那個年輕人,便給他打開樓宇門。

結果,隨後幾天,年輕人接二連三打表哥家的視頻電話,不論早上還在睡覺時,還是中午午休時,甚至還有晚上12點。

表哥家有個1歲寶寶,每當電話響起時,都會把熟睡中的寶寶驚醒,之後便開始哭鬧。

表哥給他開了3次樓宇門後,便不再給他開,因為自始至終,年輕人都沒有一句解釋的話,即便和表哥見面,他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一副局外人的樣子。

後來,年輕人仍然我行我素,不依不撓地按表哥家的門鈴,嚴重影響了表哥的生活。

表哥找到年輕人,給他說了情況,請他不要打擾別人。年輕人才輕描淡寫說了句:“我的樓宇門鑰匙壞了,還沒修好。”

生活中,人都有困難時,確實無力解決的,可以請人幫忙,有些突發的小事,即便需要幫忙,也不要頻繁求助,去打攪麻煩別人。

有句話: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舉手之勞”只是幫忙者的謙辭,而不是求助者理直氣壯的說辭。

把別人的幫忙看成理所當然,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這樣的人不懂感恩,不知反省,你能做到,就是給他面子後,和他劃清邊界,遠離這種人。

“對不起,你的忙我不能幫”

04背信棄義之忙,幫一次就夠了

不講信譽的人,讓人幫忙時,因為無信無義,便不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朋友老王是個熱心人,他在政務中心上班,但凡有親朋好友求助幫忙的地方,他總是跑前跑後,樂此不疲。

有一次,一個朋友打來電話,說他臨時搭建一間簡易房,被執法部門查處,責令他立即停工,辦理手續後,方可施工。

當時正值星期五下午,馬上就要下班了,雙休日放假時,大廳關門不辦業務,朋友讓老王給執法部門說一下,他先施工,下星期上班就辦手續。

他信誓旦旦地說,保證按時辦理,不會讓老王為難。

再三考慮後,老王給執法部門打電話,並做了保證。

結果,星期一時,朋友沒有來辦手續,接連幾天都是杳無音信。

老王趕緊給朋友打電話,結果,朋友始終不接。

後來執法部門打來電話,說他的朋友在兩天內搭建完成簡易房,他們再次催促辦手續時,他說,房子已經建成了,手續就不用辦了,一副“你能把我怎麼樣”的樣子。

老王一下子陷入被動,也在瞬間感到很心寒:他沒想到朋友竟然這樣做。

直到執法部門準備採取強制措施時,朋友慌了,主動和他聯繫,這一次老王直接拒絕。

生活中,背信棄義就像一把帶血的利刃,冷不防就在背後給你致命的一刀,讓你欲哭無淚、痛苦不堪!

我視你為朋友,你卻視我為空氣,我為你兩肋插刀,你卻背後捅我一刀。

背信棄義的人,是典型兩面人,人前一套,背後一套,這種人,不配做朋友。

對他們提出的幫忙要求,只需幫一次就夠了。因為,你投入再多的真心,也改變不了他的狼性,不值得去幫!

“對不起,你的忙我不能幫”

05

畢淑敏說過:“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成年人的世界裡,你再好說話,也不要輕易幫一些不合情理的忙。

生活中,你或許是個有教養的人,你不忍心拒絕他人,但總有人好意思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讓你幫忙,不幫就用道德倫理綁架你,這是活生生的壓榨。

對於不合情理的忙,一個人多好意思讓你幫,你就多好意思推辭掉,讓他自己扛。

幫好忙,學會拒絕不合理的忙,讓彼此活得更舒坦些,這才是真正的人間值得。

作者簡介:心平氣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