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鉅變下的製造業

當今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全球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隨著近兩年中國實體店鋪在場地租金等渠道運營費用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大家紛紛轉戰電商渠道,從國內天貓,京東到海外亞馬遜,ebay,速賣通等各種渠道大顯身手,實體賣場經營愈加艱難,商鋪空置率居高不下而紛紛轉讓,接手的也因為電商線上衝擊及租金、人工成本逐年上漲難以為繼,華強北在新興商業模式衝擊下也未能倖免,往日風光不在.

電商鉅變下的製造業

如網上專家的總結:伴隨著以華為為代表的製造業開始外遷到深圳周邊或者東南亞降低生產成本,深圳製造業整體開始都在陸續外遷,製造業聚集區寶安區也僅僅在福永、沙井、松崗片區還有一定規模聚集的工廠,目前僅存的這些區域的工廠也在面臨外遷,隨著工廠搬遷,大量的產業工人也隨著搬走,深圳需要的是年輕人,大量的金融、IT、法律等人才,製造業雖然解決了大量的就業,但需要佔用大量的土地,且決策者認為對GDP的貢獻不大,所以有人評論道,過了35歲就只能幹服務行業了,其它行業沒人要,過了45歲自動回老家,保安崗位都不要你,實體和實業都真的涼涼啦?

電商鉅變下的製造業

松山湖華為基地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在傳統營銷的紅海中廝殺多年,線上交易給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在當前外貿形勢不容樂觀的現實情況下,外貿型企業如何在這種嚴峻外貿勢力下保持企業自身盈利能力是當下許多企業管理者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同時,全球貿易小額、碎片化發展的趨勢日趨明顯,外貿企業需要獲取更大的利潤就必須在國際分銷渠道的鋪設方面發力,而目前跨境電商是企業建立全球分銷渠道最快速高效的方式之一.

電商鉅變下的製造業

互聯網企業/電商已經過十餘年的高速發展,經過近幾年爆發式增長後,曾經的紅利期正悄然關閉,在電商領域大批砸錢、燒錢的同時,電商增長卻卻放緩,同時個性化/垂直類/移動電商APP崛起,競爭呈現加劇態勢,龍頭電商企業受電商增速放緩壓力,紛紛針對產品、市場以及盈利模式,尋求新成長空間和盈利來源.

電商鉅變下的製造業

有人曾經形象地比喻電商,說電商像一架高速飛行的飛機,而當其速度一旦慢下來甚至停下來,其結果同樣可敢想像,雖然個說法有些誇張,但電商的泡沫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將會比實體經濟更加不堪和脆弱,

從電商起步並向線下零售業進軍的做法越來越常見,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訴求越來越高,電商在價格方面的優勢越來越小,特別是對體驗、休閒的精神需求增強,單純的電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相反,線下實體商業正在醞釀復興繁榮,大批的商業綜合體,大量的體驗店,完善的業態和服務,足以使消費者流連忘返,消費者將加速回流到線下,最近亞馬遜巨資收購線下店鋪的視角,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實體商業的深化融合和廣泛應用,電商的長處將進一步弱化,實體消費環境的價值將空前彰顯,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實體商業將轉型升級,拓展消費新領域.

電商鉅變下的製造業

眼下,大批互聯網企業加速佈局線下,其中也包括阿里巴巴入股蘇寧、收購銀泰、京東入股了永輝,說明未來線上必須落地!不落地的電商照樣沒有未來;一切都要順應趨勢,京東劉強東說,未來五年內的風口將出現在傳統零售業而不是電商領域;馬雲說,未來的10年屬於傳統行業,而非互聯網,只是傳統企業會因為互聯網而發生裂變、重構、升級,“如果過去20年屬於互聯網企業,未來30年將屬於傳統企業,傳統企業會因互聯網發生裂變、重構和創新,在當前製造業困難重重的背景下,馬雲預測,未來30年將是中國製造的巨大機會,消費數據將決定工廠生產什麼,而非工廠生產引領消費,這也意味著B2C將向C2C進行轉移,帶來生產和成本的巨大變革.

電商鉅變下的製造業

面對實體商業的現狀,大到商業龍頭,小到商業個體,無不在尋求創新突破,都在積極整合資源、抱團創新,當這種合力一時爆發,商業格局將再次改寫,新的實體商業新時代將呈現到人們眼前,誰能熬過這個冬天,誰將剩者為王!相信老祖宗的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終究還是實體為王重新輪迴,拭目以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