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在巢湖市城外南郊美麗的大秀山麓,呂婆店與黃衝村莊之間有一所鮮為人知的學校,它就是巢縣銀屏中學。這個學校創建於1958年,當時只有初中班,起初校址在岱山東嶽廟附近的張家田埠村子史家大屋,59年遷至現在的校址。當時學生國家每人每月補助32斤糧票和幾元錢菜票,後來到1962年停辦了,1967年又辦了一次,不過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就無聲無息地消失了。1970年,正式恢復招生,第一年初一招了2個班,第二年招了1個班,學生大都來自銀屏區岱山公社十一個生產大隊,以及區直單位幹部、職工子女等。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那時是春季招生,我是從1971年春天進入巢縣銀屏中學唸書的,1974年元月初中畢業後沒有上高中,距今已經過去快五十年了,如今自己已是年過花甲的退休老人,但對那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至今記憶猶新,可以說是有生難以忘懷。

記得剛入學報名時,是在一個女教師跟前領的書,後來知道她是教我們數學的老師名叫何基雲。我們剛進初中時,學的內容還真不少,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初二)、化學、政治、地理、中國近代革命史,還有農業常識、生理衛生知識(初三上的)等。記得初一第一學期書本費要4塊多錢,後來因為我是孤兒,學校就從未收過我的學費、書本費,而且以後每學期學校還給我助學金,最少8元,最多15元,所以後來我就不記得每學期需要學費、書本費是多少錢,我至今從心底裡感謝老師和學校領導那時對我的關懷。

剛進學校時,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當腳步踏上校園門前小河上的石橋時,就能看到校園裡有六排整齊對稱的房子,其中四排是紅磚、紅瓦,靠近操場的第一排和靠近食堂的第三排是青磚、青瓦房,最後面有一排豎著的學校食堂也是紅磚、紅瓦房,旁邊還有一個池塘,供學校師生洗菜、洗衣。每排房屋前周圍的場地上都栽有冬青樹和松柏枝,北邊第一排房子靠操場一邊的前面,還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樹,這在當時我們的眼裡看來,已經是很不錯的學校環境了,比我們小學要好得多,也大得多。可惜當時學校有些房子被銀屏區亞父公社辦學習班佔用了,第一學期我們還是在黃衝凌家村子大隊的空房子裡讀書的,需要自己在家裡帶桌子、板凳,我們有幾個家庭條件差的同學,就坐在後面堆放木料的地方安頓下來,木料當桌子,屁股坐在大糠上面當做是沙發。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第一學期語文老師是在小學教過我們語文課的祖玉林老師,數學老師何基雲,化學老師王明珍,英語老師林丹輝,臨時校長宋敦宏兼任過我們班主任,一個班級五十多個學生十分擁擠。下課時學生們經常跑到村子裡去玩,班上的王玉林、郭俊海就是那個村子裡的人。那時的學習條件算是很困難的,好在教育界提出“復課老革命”的口號,學校開始注意抓教學質量,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還算很開心。起初學生們彼此之間瞭解的不多,但是印象較深的是班級女生太少,只有汪婭婭、竇念梅、錢德珍、邱萍、徐武蘭、鄭宏姐幾個人。我雖然來學校讀書,可是主要任務還是起早、帶晚在家裡放牛為主,當時並不把讀書看的那麼重要。

這一學期沒有結束,學校就調來了新的校長名叫方子平,教導主任祖厚德(後期黃維國),此時學校好像走上了正軌。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第二個學期,我們學校幾個班(初一1個班,初二2個班)在金山村群眾家裡上課,我們班主任由幾個老師輪流兼任,記得有李志強和其他幾個教課的老師輪流,那時的政治老師李志強、語文老師洪顯達(後期戴家斌老師)、數學老師夏瓊仙、英語老師是林丹輝,化學老師是錢銘我記憶最深,因為我初中畢業了他還到我家來過。

這一學期還沒有結束,師生們就一起回到了銀屏中學的教室裡學習,大概是亞父公社那個學習班結束了,這時學校才算安定下來。接著學校又招了一個高中班——銀屏中學第一次招收高中學生,學生來源於整個銀屏區7個公社,這個班後來出了好幾個有點名氣的學生,如遲本能、陳邦考、朱時亮、鄭基連,還有金文習、蘇本厚、肖五金、陳天兵、聖玉文等,因為我們和他們班級相連,因此記得一些人的名字。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我特別記得這一學期期末考試已經下雪了,老師叫我們上午考試下午自習。有一天外面下著大雪,班主任李志強老師到班上要找兩名學生給他統計政治考試卷分數,要求同學們民主推薦兩名化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不影響第二天化學考試。同學們一致推薦了張耀武和楊茂林,我心裡真感到有點突兀,怎麼推薦我呢?不好推辭只有跟著老師去謄寫同學們的政治考試卷分數。

不料第三天上午,化學老師錢銘到班級公佈化學分數時,我竟得了100分,張耀武得了98分,班主任李志強老師高興地合不攏嘴,認為同學們推薦人選是對的,還在我肩膀上拍了拍。我心裡自然也覺得美滋滋的!這一學期我們班級已經發展團員了,記得剛開始是張求柱、張求武、汪婭婭幾個同學入團了,那時我個子小是沾不到邊的,只認為是光榮的事,可是不知道入團的意義是什麼?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現在回憶記得當時初一班級裡的同學有:方道長、李繼全、林玉濤、李皖、張耀武、周宏義、錢德珍、張運生、徐武蘭、黃從風、邢修良、劉德勝、楊茂林、週年群、宮能柱、王玉林、郭俊海、聖玉良、李德水、陳知耀、王家安、王家斌、韋新水、韋新風、竇正權、竇念祥、張求柱、張求武、竇永仁、鄭宏姐、徐華金、聖玉華、汪婭婭、竇念梅、王金、莫永陽、邱萍、周軍、周能付、汪習文、汪習平、葉慶玉、周逢科、黃修龍、楊作橋、宋邦林、杜仁玉、(中途轉來的學生)李萍、張惠、楊長敏、李世木、莢小平、何政禮、呂澤如、楊作佳、司友長、張先餘、楊作群、張進國等。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在初中學習期間,有幾件事恐怕大家都能記得,那就是每週有幾節勞動課,甚至於有時每天下午都幹,學校要求學生在家裡帶工具挑土平整操場。原來的操場只有生產隊的場基那麼大,可是後來經過師生們幾年的勞動課辛苦抬啊、挑的,開闢成了四五個籃球場大的面積,大約有幾公頃。俗話說“螞蟻移動太行山”,那個操場,我們那一代同學們確實流了不少汗水,因為那時提倡勤儉辦學,學校沒錢就發動學生們自己來幹活,記憶中同學們的勞動熱情和勁頭都很高,有時還比賽哪個班級厲害,完成的任務多,許多同學用飛快的腳步趕超他人。

還有一件事就是學校組織學生挑裕溪河,我們有許多同學都參加了那次戰鬥,那樣的勞動場面實在讓人難忘,裕溪河兩岸到處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場面十分壯觀。我們有的大同學有18-20歲了,幹起活來蠻過勁的,比那挑河的民工都厲害。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此外學校還組織過學生幾次到大秀山小煤窯去挑煤,食堂做飯用;到屏峰、湯王去挑磚回學校建廁所,這些活我們都曾經幹過,雖然累可是心裡不怎麼埋怨老師,覺得勞動很有趣也覺得有點光榮。

還有就是幫助集體生產隊勞動,有一次我們班級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幫助黃衝村子裡割稻,生產隊中午還派人做飯給我們吃了,記得炒白菜擱的香油多辣椒辣竄竄很好吃,至今還記得那個味道。

學校有時候還鼓勵學生努力勤奮學習,給成績好的同學(各科均分90分以上的)發獎狀和獎品(作業本子),大概是初二第一學期,記得我們班張求武、汪婭婭、劉德勝、邢修良等7個同學得到了獎品獎狀,我非常羨慕他們,從此在心裡暗暗地把他們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在初二,我們的語文老師是馮德茂,數學老師是黃詩榮,物理老師是班主任張國駒,英語老師高忠英,化學老師錢銘。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到初三,語文老師是班主任王欣生,數學老師黃詩榮,物理老師丁勝生,化學老師錢銘,英語老師林丹輝等。到初三下學期,我對學習就不那麼上勁了,因為我知道自己不上高中了,村上通知我,16歲不在負擔我的生活,要我自己回鄉參加勞動養活自己,為此成績有些下降。

初二、初三,我們班級的教室是在學校右邊第三排靠黃衝村子田地那一邊,後面窗戶就能看到學校食堂。冬天每天在操場上做操回來時,男生、女生賽跑搶佔教室山牆橫頭曬太陽,徐躍進很過勁,我也比較賣力和女生搶佔地盤。莢小平喜歡打架,我真有點怕他,他不怕人死,揪住你的頭髮往地下拽,看起來是搞著玩的,實際上給他抓住了真的痛苦,他有點豬頭巴西的,這些都是孩提時代的事可在我記憶裡難忘。

記得學校在食堂前面打了一口水井,從此學生吃水方便多了,我們是走讀生感覺不夠明顯。學校還在操場的上方山邊上建了一個男女廁所,這都是我們在銀屏中學讀書期間發生的事,到我們畢業時操場向山窪裡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都能夠開展小型體育運動會了。

學校確實也組織過幾次田徑運動會,有跑步、跳高、跳遠、投擲、籃球等,我們班有同學得過獎,有一次學校還組織學生到金山黃姑灣小河裡去游泳,我也參加了。現在,老師根本不敢帶學生去游泳了。

72年底,學校裡竇正華、江龍保參軍,後來我們班張求柱也參軍了。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到初三時,我們班級已經發展到十幾位團員了,我們村子的邢修良、劉德勝都入了團。有一次,班主任王欣生老師指派團支部書記張求柱找我談過一次話,說班主任打了團支部招呼,你們應該要關心楊茂林同學,他是孤兒,團組織要多幫助他進步。後來我就寫了入團申請書,也填寫了積極分子登記表,可是學校放假了,團總支書記是高中畢業生他們也不管這件事了,結果沒有填寫紅表,入團的事就此泡湯了。但我至今還是感謝王欣生老師和張求柱同學對我的關心,因為他給我指引了努力方向,讓我有了前進目標。

上初中時,班長韋新水,團支部書記張求柱,學習委員好像是汪婭婭,張求武也擔任過班幹,其餘也有人擔任過可我記不清了,我只當過一學期的小組長。我們那時學的課程,我對數學、化學、物理農業常識、衛生知識等課本內容至今還記得比較清楚,其餘的內容就不大記得,尤其是語文那樣的課程學的真沒勁就記不得。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1973年底,我們就要初中畢業了,學校安排同學們照相,既有集體照片,也要個人一寸照片,畢業證書用。我們學生自己到巢縣街上北門巷子大同照相館照相,我的衣服破爛不堪,實在有失大雅,只好向王玉林同學借了呢大氅照了個人照,至今還在畢業證書上。班級和全校集體照,需要1元錢才能拿到一張照片,我沒有錢就不要照片,也就不知道是什麼樣子了。2018年底,老同學周能付建立了同學微信群,汪婭婭同學在群裡曬老照片,我才第一次看到班級集體照,也看到自己悲酸的樣子,心裡真有些悲喜交加的感覺。

我們初中畢業已經46年了,銀屏中學的面貌發生過幾次大的變化,當年的學校環境已經蕩然無存,如今煥然一新好似城市裡的小公園,小池塘換成了景觀荷花塘了,校園旁邊的田衝也成了體育運動場,但是原來方位基本沒變還記得比較清楚。


巢縣銀屏中學瑣憶



畢業後來幾十年裡,有些同學平時能夠見到面,但多數不怎麼常見,有少數一直沒有見過面。我這樣想,要是在紀念我們班同學畢業五十年以前,老同學們能夠搞一次聚會,那是很不錯的事,一定有意義!

最後我還是用幾句自由詩來表達自己的感慨吧!只自由表達的感情,難以講究詩詞的格律。望大家不要見笑!

銀屏中學讀書有感

當年娃娃上中學,朝氣蓬勃進校園。

師生一家該多好,學習勞動有真情。

恩師教誨情意在,人生搖籃切莫忘。

多少恩師今已去,我們也已兩鬢白。

畢業已近五十載,難忘母校容貌改。

年過花甲憶舊事,勾起同學兒時夢。

最憶是巢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