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一張照片上出現二個清晰又不同的我?

藍色希臘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我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跟著我媽去串門,在一個大姨家裡,看到一張“奇怪”的照片。為什麼說那張照片奇怪呢?因為那一張照片裡,有兩個大姨。對,就是題目中所說的,同一張照片裡,出現了兩個清晰又不同的“我”。

我當時很好奇,就問大姨這照片是怎麼拍的……但是,大姨只是出鏡的模特,她並不是攝影師嘛,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少年時代的我也只是記住了這張照片,卻並不知道它的拍攝原理。

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全民攝影時代,即拍,即修,即用,一氣呵成的照片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讓一張照片上出現二個清晰又不同的我”,也變得非常簡單了——用手機APP修圖就可以做到了!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本期用到的修圖軟件是Snapseed。

讓一張照片上出現二個清晰又不同的“我”,步驟有兩項:

  1. 先拍兩張同一個人的,兩張,不同姿勢的照片;

  2. 再將兩張照片,用攝影后期修圖軟件拼接在一起。

先來看一下效果圖和原圖。

修圖原理是——把一張照片,添加進另一張照片裡。


第一步:拍兩張(或者多張)同一個人的,兩張,不同姿勢的照片———

這一步看上去簡單,其實也不算很簡單。

因為,如果您想把兩張照片疊加在一起,那麼事先就要有個規劃。

這兩張照片,要擺什麼樣的姿勢,要放在同一張照片裡的什麼位置,哪一張是主,哪一張是次?兩張照片之間要不要產生邏輯關係呢?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拍片,還是修圖,都要儘量符合事實邏輯。為什麼有些人修出來的圖片會讓人感覺很彆扭,看上去不那麼舒服呢?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注意圖片中的邏輯關係。

比如我選擇的這兩張照片,我的想法是,端大炮,拍眼鏡反光裡的我自己。

第二步:將兩張照片,用攝影后期修圖軟件拼接在一起——

我們先打開修圖軟件Snapseed。

打開第一張照片,然後,找到“工具”,選擇“雙重曝光”。


我們用“添加”選項,把第二張圖片添加進來。


然後我們把第二張圖片縮小,直至人物大小覆蓋第一張照片的留白位置。

接著點擊水滴圖標,把“不透明度”調整為100,然後保存。



現在,我們點擊右上角的“回看功能”,查看剛才修改的內容。

在查看修改內容裡面,點擊“雙重曝光”裡面的“畫筆”選項。

把雙重曝光的數值調整為100,然後將圖片放大,慢慢擦除。

如果是有擦錯了的,將雙重曝光數值改為“0”,重新擦掉就是了。

雙重曝光的數值,100可以理解為畫筆,0可以理解為橡皮。

注意,擦除時一定要將圖片放大,否則邊緣擦除得不夠精細。

整個擦除的過程很考驗耐心,有可能會需要反覆將雙重曝光的數值在0和100之間來回調整。

修改完畢之後,點擊對勾保存即可。


關於如何將一個人的兩個不同的動作添加進同一張照片裡,其實原理就是“二次曝光”。

在膠片時代,二次曝光可以用黑色卡紙將鏡頭蓋住一部分,如果是先拍左邊,就先蓋住右邊;然後再蓋住左邊,拍右邊。這原理看上去很簡單,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並不簡單。一是要注意要採用同一張膠片,二是要注意兩次曝光的接縫要對齊,三是要注意均衡兩次拍攝時的光線——同一張底片,重複曝光兩次很容易過曝的。

如果是同場景下的二次曝光,一個人兩個影,左一個右一個,拍攝環境不變,那就更考驗攝影師的技術了……三腳架是必須的,兩次拍攝時的機位必須要保持一致。而且兩次拍攝時的光線也要保持一致。不然一明一暗,那拍出來的效果也不會好看的。

在數碼攝影時代,有些相機是有多重曝光功能的。相機自己就能疊圖,這也為攝影愛好者省去了後期的麻煩。但是,多重曝光功能有一個弊病,就是不確定性。

很多攝影愛好者用多重曝光功能疊加出來的照片都是有虛有實的,如果是想讓兩次,甚至多次疊加出來的人物都清晰的話……我個人認為,還是用後期修圖的方式,更加穩妥一些。


以下,就是自帶多重曝光功能的相機的設置步驟。

先在菜單裡找到多重曝光,然後設置多重曝光的次數,想疊幾張,就疊幾張。

但是,相機疊片,虛實的結果可是不確實的哦!

我是柳侍墨。“優質提問官”和“優質創作者”都是我……我是雙優質哦!

回答“優質提問官”提出的問題,更容易出爆文喔!

關注“優質創作者”柳侍墨的文章,帶你過優質哦!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來關注我吧!



柳侍墨


第一,你需要一個三腳架或者固定手機或相機的東西。

第二,固定相機後,拍兩張照片,人物站在不同位置,不要跑出畫面即可。

第三,把兩張照片導入ps,一張覆蓋在另一張上面,添加一個蒙板把人物擦出來即可,因為是同一畫面,擦蒙板時不需要小心翼翼,推薦這個方法,還可以降低不透明度實現另一種靈魂出竅般的效果。




約克哪裡克


夠不夠?不夠我再加上去一個。



我咯2


方法1,手機全景模式

方法2,相機多次曝光模式

方法3,後期PS

當然還有傳統暗房技巧底片疊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